在村中靠近碾米房的地方,住著一個專門製作風箏的老人,他的那間簡陋的木頭房子修在一塊坡度不大的土丘上。一叢叢野生的薄荷將它圍在了當中,一條被踩得發白的路徑從薄荷地裡斜穿而過,一直延伸到運河的岸邊。每到春季,薄荷在雨水的滋養下長得很快。青翠的葉脈之中開出了一朵朵淡藍色的小花。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個老人坐在門前的薄荷地裡,翻來覆去地擺弄著一隻隻風箏。在我的印象中,他好像從來沒有和誰說過話。他的身體像一隻散了箍的木桶一樣虛弱不堪,頭發全都掉光了,眼睛也不大好使。每逢一個人從他的門前經過,他都要凝神屏息地打量上半天,然後咧開那張空洞的嘴巴,笑一下。他的衣服常常被鼻涕和口涎弄得油光光的,像一塊剃頭匠用的刮刀布。村裡的人很少去留意他,甚至也叫不出他的名字,隻是到了二月份放風箏的時節,人們才會突然地想起他來。在古城江寧,人們沒有放風箏的習慣。當我來到麥村,第一次看見放風箏的情景時,我還以為它是一種天上的飛鳥呢。有一天,這個老人手裡拿著一大串花花綠綠的風箏往桔麓山下走,在經過棗梨園的時候,母親正站在閣樓的窗前梳頭,她誤以為老人手裡拿著的是一隻花圈,所以,她馬上就對正坐在一邊看書的父親說了一句:“村裡大概又死了什麼人了。”製作風箏的過程說起來也非常簡單:將剖開的竹篾搭成一個風箏的支架,在它的兩翼糊上一層薄薄的綿紙,然後將竹筒或者曬乾的葫蘆做成哨子,綁在風箏的軸杆上。當風箏升到樹梢的上空,風呼呼地灌進去,它就會發出嗚嗚的聲響。一天晚上,我在捉迷藏的時候,悄悄地溜進了老人的木屋。屋子裡淩亂不堪,牆根、桌邊、床上甚至米缸裡到處都放滿了大大小小的風箏。這個據說從十歲開始就製作風箏的老人正借著一盞油燈的光亮,專心致誌地將茜草煮成的顏料塗在綿紙上。他身邊的地上雜亂地堆放著一些物件:一把削篾刀,兩卷墨線,一把鋸子,以及幾隻剛剛從樹上摘下來的葫蘆。在他的手裡,仿佛每一隻風箏都有生命,他小心翼翼地塗著顏料,細心地纏著線,嘴裡嘀嘀咕咕地說著一些誰也聽不懂的話,好像手裡的那隻風箏是一個正在熟睡的嬰兒。幾十年之後,當我和杜鵑被村裡的一夥年輕人逐出了棗梨園,我們就來到這間無人居住的木屋安了家。那時這個老人已死去多年。我們打開這間塵封的屋子,依然能夠嗅到竹篾和茜草的氣息,那些早已風化了的蝴蝶、鷂鷹和蜈蚣照原先的樣子擺滿了屋子的每一個角落,經手一碰,紙灰和塵埃便在空氣中不停地跳動。經過許多年的世事滄桑,杜鵑身上的那種沉著寧靜和愉快的品性早已蕩然無存了,在我們剛剛住進去的那些日子裡,她總是一次次夢見這個老人,夢見他在一天深夜突然打開門鎖,走到屋子裡來。杜鵑花了不到三天的時間就將這房子收拾乾淨了,她用六和土將房子四周的縫隙堵得嚴嚴實實,以防止突然降臨的雨水打到屋子裡邊來。她用土積泥磚在屋子外的薄荷地上圍了一處小小的院子,在裡麵種上一棵梨樹和幾行蔬菜。她將老人遺留下來的壇壇罐罐和那些製作風箏的刀鋸統統扔到了屋後的一個茅坑裡,這座小屋裡唯一被她保留下來的東西是一隻鴨嘴尿壺。她將它拿在手裡反複端詳了半天,然後拿到河邊洗淨,用它醃了一壺泡菜。關於這個老人的失蹤,麥村的人眾說不一。其中的一個說法是這樣的:有一年的春天來得特彆早,到了二月初,氣候變得又溫暖又濕潤,地裡的麥子已經竄稈了。風箏節的這一天,人們擔心這種遊戲會糟蹋莊稼,老人的風箏一隻也沒有賣出去。等到第二年的這一天,村裡的人好像將放風箏這回事給忘了。老人就提著風箏挨家挨戶地去兜售。這個不善言辭的老人來到棗梨園的時候,母親連一句話也沒有跟他說就將大門關上了。這天午後,我看見他獨自一人提著一隻巨大的風箏到桔麓山下的麥田裡去放。當那隻寬大的蝴蝶在瓦藍瓦藍的天空中隨風飄動的時候,村裡的人都趕到河邊來觀看。這是我所見過的最漂亮的一隻風箏,哨音清亮而悠長,在呼呼的風聲中,發出一陣陣悲鳴。傍晚前後,他的一個鄰居發現他還沒有回來,就張羅人們出去尋找。他們在桔麓山下碰到一個砍九_九_藏_書_網柴的婦女。她說黃昏時還見過他,當時,他順著那風箏飄動的方向已經在山下的曠野裡走遠了,“也許是他的那隻風箏斷了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