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 / 1)

主角 陳彥 1160 字 2天前

她叫憶秦娥。開始叫易招弟。是出名後,才被劇作家秦八娃改成憶秦娥的。易招弟為了進縣劇團,她舅給改了第一次名字,叫易青娥。很多年後,憶秦娥還記得,改變她命運的時刻,是在一個太陽特彆暴烈的下午。她正在家對麵山坡上放羊,頭上戴了一個用柳條編的帽圈子,柳葉都被太陽曬蔫乾了。她娘突然扯破喉嚨地喊叫,讓她麻利回來,說她舅回來了。她舅叫胡三元,在縣劇團敲鼓。她娘老罵她舅,說是不成器的東西,到劇團學瞎了,作風有了問題。她也不知道啥叫個作風問題,反正娘老叨叨。她隨娘趕場子,到幾十裡地外,看過幾回縣劇團的戲,見她舅可神氣了。他把幾個大小不一樣的鼓,擺在戲台子一側。他的整個身子,剛好露出大劇院的戲,舅說也看過幾出的,就敲鼓那幾下,還沒有值得他“朝眼窩裡眨的”。不管舅吹啥牛,反正娘見了就是罵,說他一輩子就知道在女人窩裡鬼混。三十歲的人了,還娶不下個正經媳婦。騷氣倒是惹得幾個縣的人都能聞見。後來招弟去了縣劇團,才知道她舅有多糟糕,把人丟得,讓她幾次都想跑了算了。這是後話。她從坡上回來,她舅已經在吃她娘擀的雞蛋臊子麵了。她爹在一旁勸酒。舅說不喝了,再喝把大事就誤了。舅對娘說:“麻利把招弟收拾打扮一下,我趕晚上把娃領到公社住下,明天一早好坐班車上縣。看你們把女子養成啥了,當牛使喚哩,才十一歲個娃娃麼。這哪像個女兒家,簡直就是個小花子,頭蓬亂得跟鬼一樣。”要是放在過去,娘肯定要嘮叨她舅大半天。可今天,任舅怎麼說,娘連一句話都沒回,就趕緊張羅著要給她洗澡、梳頭。她舅還補了一句說:“一定要把頭上的虱子、蟣子篦儘,要不然進城人笑話呢。”她娘說:“知道知道。”娘就死勁地在她頭上梳著篦著,眼看把好些頭發都硬是從頭皮上薅掉了,痛得她眼淚水都快出來了。娘還在不停地梳,不停地篦,她就把頭躲來躲去的。娘照她後腦勺美美磕了幾下說:“還磨蹭。你舅給你把天大的好事都尋下了,縣劇團招演員,讓你去哩。頭上這白花花的蟣子亂翻著,人家還讓你上台唱戲?做夢吧你。”說著,又磕了她一下。招弟也不知是高興,還是茫然,頭嗡的一下就木了。她可是連做夢都沒想過,要到縣劇團去唱戲的。這事,她舅過去喝酒時也提說過,說啥時要是劇團招人了,乾脆讓姊妹倆去一個,也好讓家裡減輕一些負擔。她想,那咋都是她姐來弟的事。來弟比她漂亮,能乾。她就是一個笨手笨腳的主兒。娘老說,招弟一輩子恐怕也就是放羊的命了。可沒想到,這事竟然是要讓她去了。洗完頭,娘給她紮辮子的時候,她問:“這好的事,為啥不讓姐去?”娘說:“你姐畢竟大些,屋裡好多事離不開。我跟你爹商量來商量去,你舅也同意,還是讓你去。”“我去,要是人家不要咋辦?”她問。娘說:“你舅在縣劇團裡,能得一根指頭都能剝蔥。誰敢不要。”娘把她姐的兩個花卡子從抽屜裡翻出來,彆在了她頭上。這是姐去年挖火藤根,賣錢後買下的,平常都舍不得戴。“姐不讓戴,你就敢給我戴?”她說。“看你說得皮薄的,你出這遠的門,戴她兩個花卡子,你姐還能不願意。”娘說完,咋看,又覺得她身上穿的衣裳不合適。不僅大,像浪浪圈一樣,掛搭在身上,而且肩上、袖子上、屁股上,還都是補丁摞補丁的。就這,還是拿娘的舊衣裳改的。娘想了想,突然用斧子,把她姐來弟的箱子鎖砸了。娘從那裡翻出一件綠褂子來。那是來弟姐前年過年在供銷社買的,隻穿了兩個新年,加上六月六曬黴,拿出來曬過兩回,再沒麵過世的。不過兩年過年,來弟姐都讓她試穿過,也僅僅是試一下,就趕緊讓她脫了。那褂子平常就一直鎖在箱子裡,鑰匙連娘都是找不到的。她咋都不敢穿,還是娘硬把綠褂子套在了她身上。褂子明顯大了些,但她已經感到很派派、很美觀、很滿足了。姐那天得虧不在,要是在,這衣服不定還穿不成呢。出門時,舅看了看她說:“你看你們把娃打扮的,像個懶散婆娘一樣。再沒件合身衣服了?”娘說:“真沒有了。就身上這件,還是她姐的。”舅無奈地歎了口氣說:“唉,看看你們這日子。不說了,到城裡我給娃買一件。走!”剛走了幾步,娘就放聲大哭起來。娘突然跑上去一把抱住她,咋都不讓走。娘說娃太小,送去唱戲,太苦了。就是在家放羊,也總有個照應,這大老遠的,去了縣上,孤孤單單的,娃還沒滿十一歲呢。娘越想越舍不得。舅就說:“放你一百二十個心,娃去了,比你們的日子受活。一踏進劇團門檻,就算是吃上公家飯了。你扳指頭算算,咱九岩溝,出了幾個吃公家飯的?”算來算去,這麼些年,溝裡還真就出了舅一個吃公家飯的。爹就勸娘,說還是放娃走,不定還有個好前程呢。招弟就眼淚汪汪地跟著舅走了。剛出村子,她舅說:“得把名字改一下,以後不要叫招弟了。來弟、招弟、引弟這些封建迷信思想,城裡人笑話呢。就叫易青娥吧。省城有個名演員叫李青娥,你叫易青娥,不定哪天就成大名演了呢。”舅說完,還很是得意地笑了笑。突然變成易青娥的易招弟沒有笑。她覺得舅是在說天書呢。易青娥舍不得娘,也舍不得那幾隻羊,它們還在坡上朝她咩咩叫著。十幾年後,易青娥又變成了憶秦娥。在她的記憶深處,那天從山裡走出來參加工作,除了姐的兩個花卡子和一件綠褂子外,娘還硬著頭皮,覥著臉,從鄰居家借了一雙白回力鞋,兩隻鞋的大拇指處都有點爛。不過人家很細心,竟然用白線補出了兩朵菊花瓣。鞋才洗過,上過大白粉,特彆的白。雖然大了幾碼,娘還給鞋裡塞了苞穀葉子,但穿上好看極了。她一路走,還一路不停地朝腳上看著。惹得舅罵了她好幾回,說眼睛老盯在腳背上,跟她娘一樣,都是些山裡沒出息的貨。多少年後,劇作家秦八娃給秦腔名伶憶秦娥寫文章時,是這樣記述的:那是1976年6月5日的黃昏時分,一代秦腔名伶憶秦娥,跟著她舅——一個著名的秦腔鼓師,從秦嶺深處的九岩溝走了出來。那天,離她十一歲生日,還差十九天。憶秦娥是穿著鄉親們送的一雙白回力鞋上路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