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咱家敘述跑牆運動時,就曾經想把主人的環庭竹籬描繪一番的。假如以為主人的竹籬外緊挨著鄰居,比如南鄰有個二郎之類,那可是誤會。房租很便宜,這一點正顯示出苦沙彌先生的特色。先生不曾和叫“小”什麼、“阿”什麼的打交道,例如“阿與”、“小二”等等;也不曾薄牆相隔,與鄰家結成親密友誼。竹籬外是三四丈寬的空地,空地儘頭有五六棵鬱鬱扁柏,從簷廊一眼望去,那邊是茂密的森林。先生的住所,則是荒野孤家,令人大有伴著無名一貓安度歲月的江湖隱士之感。那扁柏並不像咱家吹噓的那麼茂密。那所“群鶴館”,徒具雅號的廉價旅館的廉價屋頂,從扁柏空隙中就可以一覽無遺。因此,想象苦沙彌先生的風姿,自然是很費力氣的。不過既然那家旅店號稱“群鶴館”,而先生的居室則完全配得上稱為“臥龍窟”。好在名堂並不納稅,大家隨便起些非同凡響的名字好了。單說這三四文寬的空地,沿著竹籬按東西方向跑出十餘丈,忽然拐了個硬把子彎,圍住臥龍窟的北側。這北方可是個禍亂之源。本來房屋兩側儘是空地,甚至可以自豪地說:“走完一片空地,還是一片空地。”不要說臥龍窟主人,即使咱家這臥龍窟的貓怪,眼望這片空地也要發愁的。如同南邊的扁柏勢大聲威,北邊的七八株梧桐也嚴陣而立。梧桐已經長得一尺粗,隻要把木履商領來,就可以賣個好價錢。然而,溜門戶的悲哀正在於:心有餘而力不足啊!這對於主人來說,也夠慘的。前些天,校方來了一名雜役,砍了一個枝兒去,二次光顧時便穿上了嶄新桐木大號木屐,不打自招地吹噓新木屐就是用上次砍走的梧桐樹枝製成的。多麼狡猾的家夥!這裡梧桐樹倒是有的。但對於咱家和主人全家來說,卻是一文不值。據說古語道:“匹夫藏玉有罪。”那麼,說主人“守著梧桐受窮”,也還順理成章吧!這就是說:有寶也爛在手裡。愚蠢的不是主人,不是咱家,而是房東傳兵衛。梧桐再三催促傳兵衛:“木屐商沒有來嗎?”而他卻裝作不懂,光知道來催要每月的房租,我與傳兵衛無冤無仇,就不多說他的壞話,書歸正傳。剛才介紹過,“這塊空地是禍亂之源”,這話可決不許向主人透露,哪兒說,哪兒了。見《左傳·桓公十年》:“周諺有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目說這塊空地,第一不妙是沒有圍牆。好大一個曠場,一任狂飆漫卷、勁風暢遊、近路可抄、恩準通行。隻說:“是”,好像說謊,不太好。真的,應該說:“早就是”才對。然而,話若不拉到往昔,就會不明真相。真相不明,醫生也難於處方。因此,咱家必須從主人喬遷之日開始慢慢道來。雖說“勁風暢遊”,夏天卻涼爽宜人;縱使疏於戒備,貧寒之家總不至於發生盜案。因此,大凡影壁院牆以及木欄柵、棗刺網等之類,在主人家來說,壓根兒不必要。不過,這恐怕要決定於曠場對麵的住戶究竟是些什麼人或什麼樣的動物。從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勢必把盤踞在對麵的君子品格查明。在沒有弄清楚他們是人還是動物之前便稱之為“君子”,這似乎太莽撞。不過,大抵是些君子,這是不會錯的。本就是個連盜賊都要稱之為“梁上君子”的社會嘛!然而,這種君子決不找警察的麻煩。不過,似乎以多取勝。人數不少,密麻麻的。號稱“落雲館”的這所私立中學,竭力要把八百人培養成為君子。為此,每月征收兩圓學費。如果以為既然名曰“落雲館”,一定是些文雅的君子,這就完全錯了。其館名之不可信,猶如“群鶴館中無鶴立”、倒是“臥龍窟裡有貓來”。既然了解號稱學者、教師的人們當中竟有我家主人苦沙彌這樣的瘋子,就可以明白落雲館裡的君子也不會全是風雅之客。如果還不開竅,不妨請到主人家來住上三天,一瞧便知。如上所述,剛搬來時那片曠場上沒有圍牆。落雲館的諸君子像車夫家的大黑貓似的,悠然闖進桐樹林,談話呀,吃飯呀,在嫩竹上打滾兒呀……乾什麼的都有。然後將飯盒的屍體——竹皮、廢報紙或廢草鞋、廢術屐等,凡是帶有“廢”字的東西大致都拋在這兒。不修邊幅的主人自然是格外泰然處之,毫無怨言地打發著時光,真不知他是不知道,還是明明知道卻不想責怪。不過,那些君子隨著在學校接受教育的程度加深,漸漸變得像個真正的君子,陰謀逐步從北向南蠶食。假如“蠶食”二字與君子的雅號不大相稱,那就不提也罷。然而,卻又找不到其他恰當的詞彙。且說這些君子像沙漠上逐水草而徙居的遊民一樣,遠離桐樹而奔向扁柏了。扁柏位於主人房屋的前麵。如非大膽的君子,是不會采取這一行動的。過上一兩天,他們的膽子將更大,會成為“大大膽”的。再也沒有教育效果更驚人的了。他們不僅逼近了房屋的前方,而且在那裡唱起歌來。歌名是什麼已經記不得,但決不是三十一個字的和歌之類,而是更活潑、更容易叫俗人入耳的歌。驚人的是:不僅主人,就連咱家這貓也佩服那些君子們的才華,不由地豎起耳朵。不過,讀者也都清楚:“佩服”與“騷擾”,有時是對立的。但此時此刻,不料這二者竟然合二而一,今日回想起來,還感到非常遺憾。大約主人也引以為憾,不得已從書房闖了出去,趕走他們兩三次,說:“這兒不是你們立足之地,滾出去!”然而,那是些受過教育的人,這麼幾句吩咐,他們是不會乖乖聽話的。剛被趕走,他們又回來,回來就唱歡快的歌,高聲地談話。而且君子之言嘛,彆具一格,諸如“你小子”、“不摸門兒”等等。這類話,據說明治維新以前原是引車賣漿者流的專用行話,到了二十世紀,已經成為受教育的君子們所學習的標準語言。有人解釋說:這與“常人所輕視的運動如今卻大受歡迎”同出一轍。主人又從書房跑了出來,捉住一個最會說“君子語言”的學生,盤問他“為什麼到這兒來?”君子竟然忘記了“你小子”、“不摸門兒”等“高雅”的語言。道出了極其下流的話語,說:“以為這裡是學校的植物園哩!”主人告誡他下不為例,便放了他。若說“放了”,好像放了個小烏龜似的,不大妥當。而實際上,主人是揪住了君子的衣袖進行談判。主人心想,把君子這麼收拾一通,他們總會規矩些的。然而,主人哪裡知道,自從女蝸補天以來,就總是事與願違。主人又一次失敗了。君子們又從北側橫跨院庭,從正門穿過。大門哐啷一聲開了,主人以為是有客臨門,卻聽到桐樹園裡發出笑聲。形勢益發不妙,教育的功效愈加顯著。可憐的主人不屑睬之,便回到書房裡死守,並畢恭畢敬地給落雲館校長呈上一書,懇求管束一下眾多君子。校長鄭重地為主人複函,聲稱立刻築牆,請主人稍候。不多時三四名工匠前來,半日功夫便在主人房屋和落雲館邊界上築起了三尺許的四道牆來。這下子總算放下心了,主人很高興。不過,主人是個蠢貨,那麼低的隔牆,君子的行動怎麼會有所改變呢?捉弄人畢竟是十分有趣的。連咱家這貓都常常捉弄家中的小乾金玩呢。所以落雲館的君子捉弄昏庸不堪的苦沙彌先生,這可是一萬個應該。對此鳴不平的,恐怕隻有被捉弄的人了。解剖一下捉弄人的心理,有兩個要素:第一,被捉弄的人不能滿不在乎;第二,捉弄人的人,不論在勢力上還是在人數上必須比對方占優勢。近來主人從動物園回來,常常提起一件使他深受感動的事。一聽,原來是看見大駱駝和小狗崽打架。小狗崽在老駱駝周圍快如疾風地轉著圈嗥叫,駱駝卻毫不介意,依然在背上鼓起駝峰,站住不動。小狗崽怎麼嗥叫發瘋,大駱駝也不理睬,終於,狗崽厭倦,不再奔跑了。主人笑那駱駝真是感覺遲鈍。這個例子用在此刻也很恰當。不管多麼會捉弄人的高手,如果對方像個駱駝,便也捉弄不成。然而,如果對方過於凶猛,像獅子和老虎一般,那也不會成功,不等捉弄,就被撕得粉碎。最開心的是:一捉弄,他就呲牙瞪眼;乾瞪眼,卻不敢奈何於我。隻有在這種心安理得的情況下,捉弄人才樂趣橫生哩。為什麼說有趣兒?原因是多方麵的。首先可以消磨時光。寂寞時甚至想數一下胡須多少根。傳說古代坐牢的囚徒,煩悶之餘,竟在牆上反複地畫三角形捱過歲月。世上再也沒有比寂寞更令人難耐的了。假如沒有點什麼刺激,活著也是夠乏味的。活著可真苦啊!捉弄人,便是引起刺激的一種娛樂。但是,如果不惹得對方有些惱火,焦急或尷尬,就不成其為刺激。因此,自古以來熱衷於捉弄人的隻有那些像個昏官似的不懂人心、無聊透頂的家夥,或是頭腦簡單,除了自己開心一切都無暇顧及、而且有勁沒處使的頑少。其次,對於想實地驗證個人優勢的人來說,捉弄人是最簡便的方法。當然,殺人,傷人或害人,也都能驗證自己的優勢。然而,應該說這些都是為了想要殺人、傷人和害人這一目的而采取的手段,至於證實自己的優勢,不過是采取手段後必然出現的結果罷了。因此,要想既顯示自己的優勢,又不想太重地加害於人,捉弄人是最適宜的。如不多少加害於人,就不能用事實證明自我優越。不成為事實,即使心裡平靜,也會意外地情趣索然。人是很自負的。不,不該自負的時候也心想自負。因此,他們一定要對彆人表演一番他們是多麼自負。如此,自然安心,否則,便不肯罷休。而且,那些不明事理的俗物以及過於缺乏自信和沉不住氣的人,便利用一切機會,以求穩操勝券,這和柔道選手總想摔倒對方是一種類型。柔道並不高明的人總是盼著碰上一個比自己差些的對手,哪怕交手一次也好,是個外行也行,一定要摔倒他。他們懷著如此險惡用心在街頭走來走去,就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此外當然還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是說來話長,就此打住。如果還想聽,不妨帶上一匣魚乾向咱家請教好了,隨時傳授。參照上述,推而論之,依咱家拙見,後山的毛猴和學校的教師,是最佳的被捉弄對象。拿學校教師比附後山毛猴,的確有失體統——不是對毛猴,而是對教師來說。然而,既然二者如此相似,又有什麼辦法!眾所周知,後山的毛猴被鐵鏈鎖著,不論怎麼張牙舞爪,也傷不了人的。教師雖然沒有鐵鎖在身,卻被月薪捆著,任你怎樣捉弄都行,絕不會辭職後去毆打學生。假如是個能有勇氣辭職的人,當初就不會去當那份孩子王。我家主人是教師。他雖然不是落雲館的教師,畢竟也是教師,這是毫無疑義的。要想捉弄人,我家主人是最適合、最簡易、最保險的對象。落雲館的學生都是少年。捉弄人可以提高他們的身價,因而他們把捉弄人看成教育成果而理直氣壯地提出要求,甚至認為是應有的權利。不僅如此,這些小家夥,假如不捉弄人,他們那充滿朝氣的四肢與頭腦便不知如何安放才好,漫長的假期也會因百無聊賴而發愁。這些條件具備,主人自然要被捉弄,學生自然要捉弄人,不論叫誰來說,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事。主人對此發怒,恐怕是混蛋已極,愚蠢透頂吧!下麵謹將落雲館學生如何捉弄我家主人,我家主人對此又如何的糊塗透頂,一一描述,敬請諸公過目。列位都清楚“方格籬笆”是個什麼玩藝兒。那是個通風良好的簡易牆,我們貓可以自由自在地從格眼裡走來走去。有沒有那個花格子籬笆,對我們貓來說都是一回事。然而,落雲館的校長並不是為了防我們貓才設了方格籬笆,而是為了防止自己培養的君子鑽進來,才特請工匠來編製而成的。當然,不管怎麼通風良好,人也休想鑽進。這種用竹子編成的四寸見方的格子,縱使大清國的魔術師張世尊,也會束手無策的。因此,這道籬笆對於人來說,肯定充分發揮了隔牆的作用。主人一看修築起這道籬牆來,以為如此天下便太平了。他這麼高興,倒也不無道理。然而,主人的理論卻有很大的漏洞,比方格眼兒的漏洞更大,簡直是連吞舟之魚都能溜掉的大漏洞。主人是從“垣牆不可逾越”這一假定出發的。按他的設想,既然是學生,不論怎樣粗劣的垣牆,隻要知道名之為牆,是區域的分界線,就絕不用擔心他們會擅自闖入。接著,主人又暫且推翻這一假定,得出如下論斷:也罷;即使有人擅自闖入也不要緊的。不論多麼小的毛孩子也沒有可能從格子眼裡鑽進來。於是,速速決斷:“絕無闖入之憂。”不錯,隻要他們不是貓,就不可能從籬笆的方格眼裡穿過,想穿過也辦不到。但是,跨過,跳過,這卻不費吹灰之力,甚至是一種運動,蠻有意思的。從築起籬笆的第二天,依然和未築籬笆時同樣,君子們噗噔噔地跳到北側的空地,隻是並不深入到宅子的正麵。假如遭到追擊,需要一點時間逃跑,因此,預先計算好了逃跑所需的時間,所以才隻在沒有活捉危險的地方流竄。他們究竟在乾些什麼,住在東廂房裡的了人自然看不見。若想了解他們在北側空地上的活動情況。隻有打開柵門,從相反的方向拐個硬彎筆直地觀看:或是從廁所的窗口,透過籬笆牆根眺望,這時,那裡發生的一切,便儘收眼底了。不過,即使發現幾名敵人,也不便捉拿,隻能從窗格裡責罵幾聲而已。假如從柵門處迂回進攻,奇襲敵陣,那麼,君子們隻要聽到腳步聲,不等你抓,早已一溜煙逃到籬笆外麵。恰似違反“禁捕海狗令”的漁船,徑向海狗曬太陽的地方駛去。主人當然不會在茅房裡放哨,便也無意打開欄柵,一旦聽到風聲便立刻竄出。假如真想這麼乾,除非辭掉教員職務,專門乾這種營生,否則是追不上的。說起來,主人的不利條件是:在書房裡,隻能聞其聲而不能見其人,在茅房的窗下,則隻能見其人,卻又奈何不得。對方識破了主人的這些不利條件,采取了如下策略:當他們偵悉主人悶坐書房時,便儘可能地高聲叫嚷,其中還夾雜著罵大街的口吻譏諷主人。而且那發聲之處很不明確。叫人乍一聽來,很難斷定他們是在籬內喧嘩,還是在牆外吵鬨。一旦主人出來,他們或是逃之天夭,或是仿佛一直在竹籬外似的,裝作沒事。當他們望見主人入廁時(咱家從前文便頻頻使用“廁所”這一肮臟字眼兒,並非咱家怎麼引以為榮。老實說,是因為敘述這場戰爭有必要,才儘管有礙視聽,也不得已而為之。)他們定要在桐樹一帶徘徊,故意讓主人看見。假如主人從廁所裡發出響徹四鄰的高聲怒吼,敵人也並不驚慌,從容地退到根據地去。敵人采取這種戰術,主人可就十分狼狽了。當他認為敵人確已侵入時,便操起文明杖走出去。然而,卻靜悄悄的,沒有一個人。剛以為沒有人來,便從廁所窗子一看,肯定又有一兩名學生闖入,主人忽而繞到後麵去瞧,忽而從廁所裡看,轉來轉去,還是那麼回事;還是那麼回事,也要重複下去,所謂“疲於奔命”,指的就是這種樣子。主人怒火中燒,有點並不清自己究竟是以教師為業呢?還是以戰爭為生。就在他惱火到了極點時,惹出了如下一場風波。風波大約由上火引起。“上火”嘛,如同字麵所示,就是火往上攻。關於這一點,不論是蓋倫,還是巴拉塞爾蘇斯②,甚至陳腐的扁鵲③,全都沒有異議。隻是火攻何處,卻存在著問題;並且到底是什麼往上攻,這也是爭論的焦點。據古時歐洲人的傳說,今人體內有四種液體在循環。第一,叫“怒液”,它若上升,就會大發雷霆;第二是“鈍液”,它一上升,神經就會遲鈍;第三是“憂液”,它使人抑鬱;最後是“血液”,它使四肢靈活。傳說其後隨著人類進化,怒液、鈍液、憂液不知不覺地消失,至今隻剩血液在人體內循環如初。因此,如果有人“上火”,除了血液,不會有彆的。然而,這血液的數量因人而異,各有定量。雖然由於性格不同而稍有增減,但大抵每人的血量平均為二公升七。據此,假如二公升七的血液一旦倒流,那麼,隻有血到之處十分活躍,其他局部則缺血,變得冰涼。這好比派出所失火,警察們卻齊集於警察局,街上連一名警察的影子都不見。這在醫學上,叫做“警察上火”。要想治好這種病,必須使血液像從前一樣均勻地遍布於全身。為此,必須九-九-藏-書-網將上攻之火退下去,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據說主人的先考等,曾用濕毛巾敷在頭部,身子貼在火爐上烘烤。正如《傷寒論》中也曾談到:頭冷腳熱,乃益壽祛災的象征。因此,濕毛巾作為延年益壽法,是一日不可或缺的。如不用,不妨試一下和尚慣用的方法:“不居民舍的沙彌,雲遊四方的行僧,定是眠於樹下石上。”所謂“眠於樹下石上,並非由於苦苦修行,而是禪宗六祖④邊舂米、邊想出的訣竅,用以消火退熱的。試在石頭上落坐,當然臀部發涼吧?臀部涼,火氣下降,這也是自然規律,絲毫不容懷疑。如此采取種種手段除火退熱的妙方已經發明了好多,但十分遺憾,至今仍未想出引發上火的良策。一般說來,“上火”是有害無益的現象,但有些時候,還不能把結論下得太早。有的專業,上火十分重要;如不上火,便一事無成。其中最需要上火的是詩人。詩人之需要火氣,猶如輪船之不可缺煤。哪怕一天停止供火,詩人隻得拱手待餐,成為毫無作為的凡夫。的確,上火就是發瘋的彆名。不發瘋,就支撐不住家業,名聲會不大好聽。因此,詩人們不以“上火”稱之,經商定,煞有介事地稱之為“靈感”。這是他們為了蒙騙世人而巧立的名目。其實,就是上火。柏拉圖⑤給那些詩人捧臭腳,把上火稱為“神聖的瘋狂”。然而,再怎麼神聖,既然“瘋狂”,人們就不會理睬;因此,還是像新發明的藥名那樣,稱為靈感,對於詩人們更好聽些吧。但是,如同魚糕的原料是山藥,觀音菩薩像的素材是一寸八的朽木,雞絲湯裡是烏鴉肉,牛肉鍋裡是馬肉,而靈感,實質上就是上火。所謂上火,就是一時發瘋,可以不進巢鴨⑥瘋人院的人,就因為隻是臨時性的發瘋。不過,製造臨時性發瘋十分困難,弄得終身顛狂,反倒容易。而要想隻在對紙揮毫時發瘋,不論什麼樣妙手的神佛,累得死去活來,也很難造就成功的。既然神不給造,隻好自謀生路。於是,從古至今,上火術和消炎術同樣,使學者們煞費心機。有的人為了獲得靈感,每天吃十二個澀柿子。這是基於下述邏輯:吃了澀柿子就要便溺,一便溺就要火往上攻。還有的人舉著滾燙的酒壺,跳進滾燙的澡塘。他們認為在熱水裡飲酒,肯定會火氣上升。按他們的學說,如果這樣還不成功,隻要將葡萄酒燒開,跳進去,保你一舉奏效。然而,此人因為沒有錢,終於事未竟而身先死,怪可憐的。”1蓋倫:(一二九——一九九)古羅馬醫師,自然科學家和哲學家。②巴拉塞爾蘇斯:(一四九三——一五四一)原名馮·霍恩海姆。瑞士醫學家、化學家。提倡將化學應用到醫學上。③扁鵲:中國戰國時代的名醫。④撣宗六祖(六三八——七一三)中國禪宗的第六祖(從達磨算起第六代)慧能。⑤柏拉圖:(前四二七——三四七)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大弟子。⑥巢鴨:東京都豐島區東部。最後,還有人想出個主意,如果模仿古人,也許能激起靈感。那是應用了這麼一種學說:隻要模仿某人的舉止風貌,其心理狀態也必然酷似。假如像個醉鬼那樣嘮哩嘮叨,不知不覺的,心緒也會像醉酒一模一樣。假如坐禪,能堅持一炷香的工夫,就會覺得自己也變成了和尚。因此,如果模仿古代具有靈感的大家名作,肯定會感情衝動。傳說雨果曾躺在一艘快艇上構思作品;因此,隻要坐在船上凝視蒼空,保證會火往上攻。又傳說史蒂文生②趴著寫:因此,隻要趴著握筆,一定會頭腦發熱。諸如此類,各種不同的人,想出了各種不同的辦法;卻還沒有一個人獲得成功,主要是因為,如今人為的激情已經成為不可能。這很遺憾,卻又莫可奈何。早早晚晚,自由激起靈感的時機一定到來,咱家這貓,為了人文的前景,殷切盼望這一天儘早降臨。雨果:(一八○二——一八八五)法國著名的積極浪漫主義作家,浪漫派的領袖、作品有《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等。②史蒂文生:(一八五○——一八九四)英國家。主要作品有《金銀島》、《化身博士》、《誘拐》等,大多是脫離現實的冒險故事和怪誕情節。關於上火的闡述,說這些已經足夠了吧!下文即將敘述事件的經緯。不過,任何大事件發生之前,一定有個小風波。隻談大事而忽略小節。這是自古以來史學家們常犯的通病。我家主人每當碰上個小風波,頭腦就更加發熱,終於惹出大亂子。因此,如不按事物的發展順序一一道來,就難於理解主人究竟是怎樣上火的。既然難於理解,主人上火就隻落個徒有其名,說不定世人會白他幾眼說:“未必屬實吧?”主人難得一次上火,如果不被人們稱讚一聲:“絕妙的上火”,豈不太泄氣了嗎?首先聲明,下述各事件不論大小,對於主人來說,都不大光彩。既然事件本身就不大光彩,一旦上起火來,竟然又地地道道,決不比他人遜色,必須說清這是怎麼回事。主人在彆的方麵,再也沒有什麼值得誇口的。假如連上火都不吹噓一番,可就再也沒有值得大書而特書的題材了。聚在落雲館的敵軍,近日發明了達姆彈,在課間休息的十分鐘或放課後,衝著北方曠場開炮。那達姆炮彈通常稱為棒球,是這麼一種玩法:拿一根類似特大研磨棒的玩藝兒,任意向敵陣射球。管什麼達姆不達姆的,因為是從落雲館的運動場發射,自然,不須擔心會射中躲在書房裡的我家主人。即使敵人,也不是不知道射程太遠。然而,這是戰略。既然傳說在旅順戰鬥中全靠海軍間接射擊而獲巨大成功,那麼,落在曠場上的雖說是球,也不會不奏奇效的。更何況每發一炮,全軍便“嗷”的一聲發出駭人之巨響乎!主人惶恐之餘,手腳裡流通的血液不得不收縮;煩悶之至,淤積的血液自然要倒流,應該說敵人的計策十分巧妙。達姆彈:槍彈的一種,因由印度達姆達姆市的兵工廠發明,故名。據說古希臘有一名作家,名叫埃斯庫羅斯,他有一副學者和作家共有的腦袋。咱家所謂學者和作家共有的腦袋,意思就是禿頭。為什麼頭禿了呢?一定是由於頭部營養不良,缺乏生長頭發的足夠活力。學者和作家大多絞腦汁,大抵都很窮,這是注定了的。因此,學者和作家的頭顱都營養不良,都光禿禿的。埃斯庫羅斯:古希臘三大悲劇作家之一。現存悲劇七部。代表作是《被縛的普羅米修斯》。且說,伊索克拉底斯也是一名作家,自然的趨勢,也要禿頭的。他有一顆那麼溜明嶄亮的金桔頭。然而,有一天,這位先生照例頂著那個腦袋,(他的腦袋平時不戴帽,外出不換冠,當然還是那個腦袋了)搖搖晃晃,晃晃搖搖,在陽光的照射下,走在長街上。這便是他鑄成大錯的根源。遠遠看去,日光下的禿頭明煌煌地亮。大樹招風,禿頭也一定要招點什麼的。此刻,伊索克拉底斯頭上盤旋著一隻老雕,抬眼一看,利瓜還攢著一隻不知在什麼地方活捉的烏龜。烏龜、老鱉之類,肯定是美味。但是,自希臘時起,竟長了一層硬蓋,再怎麼美味,既然有了硬蓋,也就難得品嘗。帶皮烤大蝦倒是有的,而帶殼燉小烏龜,時至今日還不曾有過,這在當年,肯定更是沒有的事了。伊索克拉底斯:古希臘修辭家。那凶猛的老雕正不知在何處落腳才好,忽見遠遠的下方有個東西閃閃發光,心想:妙極了!如果將小烏龜往閃光的地方一摔,烏龜殼一定會撞得粉碎,那東西一碎,我就落地,想吃烏龜肉,可就不費吹灰之力了。對呀,對呀,老雕打定主意,連個知會也不給,就把小烏龜從空中向地麵上的禿頭摔了下去。偏偏作家的腦殼比不上烏龜殼硬,便被砸了個稀巴爛,著名的伊索克拉底斯便悲慘地一命嗚呼了。這且不提,令人難以理解的是老雕的居心。它究竟是明知那是作家的頭才摔下烏龜的呢,還是誤以為光麵石頭才摔下的?因答案不同,既可以拿老雕和落雲館的學生們做比,也可以說不能相提並論。主人的頭並不像伊索克拉底斯或赫赫有名的學者那樣閃閃發光。但是,雖然不過六鋪席子,既然號稱書房,雖然打著盹兒,既然將臉兒埋在玄奧的書堆裡,隻好把他看成學者或作家的同行。如此說來,主人的頭所以沒禿,是因為他還沒有取得禿頭的資格。“不久也要禿的。”這是即將降臨於主人的命運吧!可見落雲館的學生們以主人的頭為目標,集中火力進攻,其戰術,不能不說是極合時宜的。假如敵人的“行動”持續兩個星期,主人的頭必然由於恐懼和煩悶而引起營養不良,要變成金桔、茶壺或銅壺的吧!如果再連續吃兩周的炮彈,是金桔也定要粉碎,是茶壺也定要漏水,是銅壺也定要裂縫。連這顯而易見的結局都不預測,而鐵心要和敵人決一死戰的,恐怕隻有這位苦沙彌先生了。一天下午,咱家照例在簷廊下睡午覺,夢見咱家變成了一隻老虎,對主人說:“拿雞肉來!”主人說;“是!”便戰戰兢兢地將雞肉拿來。迷亭先生也來了。咱家說:“我想吃雁肉,你去飛禽餐館叫一道菜來!”迷亭像往常一樣胡扯一通說:“把醬菜和鹹煎餅摻合起來吃,就有雁肉味。”咱家張開大口,哼的一聲,嚇唬他一下子。迷亭臉白了,說:“山下做雁肉火鍋那一家已經關門,這可如何是好?”咱家說:“那就將就著吃點牛肉。快到西川肉鋪去拿一斤牛肉裡脊來!如不快去快回,就先把你吃了。”迷亭掖起後大襟跑步出發。咱家因突然體魄變大,一躺下,占滿了整個簷廊。正在等待迷亭回來,屋裡突然發出一聲巨響,牛肉美餐沒能下肚,夢卻醒了。主人剛才還一直膽戰心寒地在咱家麵前叩頭,想不到他竟從廁所裡竄了出來,照咱家的小肚子很蹴一腳。咱家剛嗷的叫了一聲,他已經趿拉著輕便木屐從柵欄門繞過去,向落雲館跑去。咱家一下子由老虎縮小成為貓,總有些沮喪,又有點好笑。但是,由於主人的氣勢洶洶,和小腹被踢的痛楚,變成老虎的事,也就登時拋到九霄雲外。並且,主人即將出馬和敵人交戰。那多有意思!所以,咱家忍痛跟上,走出便門。這時,隻聽主人一聲斷喝:“強盜!”但見一個十八九歲戴學生帽的倔小子正往外跳籬牆。咱家心想:“他算跑不掉了!”可那個戴學生帽的小子采取跑步姿勢,像飛毛腿韋馱天似地跑回根據地去了。主人以為大罵“強盜”獲得大捷,便又吆喝著“強盜”,跟蹤追擊。然而,想要追上敵人,主人必須跳過籬笆。如果追得過遠,主人自身也就成了強盜。如上所述,主人是個出色的上火專家。他似乎以為既然乘興窮追賊寇,那就寧肯老夫子淪為寇賊,也要追下去的。因此,他毫無收兵之意,一直衝到籬笆根下。再前進一步,主人自身就將成為強盜了。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蓄著稀疏蓬亂小胡的將軍從敵軍中大搖大擺地出馬。於是,二人以籬笆為界進行談判。仔細一聽,原來是如下無聊的爭辯:韋馱天:護佛驅魔的快腿神。“他是我校的學生!”“他哪裡像個學生?為什麼擅自闖進他人的住宅?”“不,剛才是球飛過去了。”“為什麼不先打招呼再進來拿球?”“今後注意。”“那,就算了吧!”本以為這番交道將出現龍爭虎鬥的一大壯觀,卻以散文式的談判平安而迅速地收場了。主人的衝勁不過是虛張聲勢,一旦交鋒,卻總是這樣了局,很像咱家從“夢中虎”一下子還原為貓。咱家所謂:“小小風波”,如此而已。小風波既已敘罷,按著順序,勢必述說一樁大事件了。主人敞著客室的紙屏,趴在床上,在思索什麼。大約是在探索對敵防禦之策吧!落雲館好像正在上課,運動場上異外地肅靜。惟有校舍的某室在講授倫理學的語聲真真切切。聽那鏗鏘悅耳的聲音、條理清晰的口才,正是昨日從敵營出馬、擔負談判重任的那位將軍。“……所以,講公德,至為重要。到了西洋一看,不論法國、德國或英國,沒有一個國家不講公德;而且,不論多麼下流的家夥,沒有一個人不重視公德。多麼可悲呀!在這一點,我們不能與其他國家抗衡。說不定你們當中有人以為公德是新近從外國輸入的呢。其實,這種想法大錯而特錯了。古人雲:‘夫子之道,一以貫之,忠恕而已矣。’其中的‘恕’字,正是‘公德’一詞的出處。我也是個人,有時非常想放開喉嚨唱個歌什麼的,然而,我讀書時,如果聽到鄰室高歌,怎麼也讀不下去,這是我的性格。因此,每當覺得高聲吟詠《唐詩選》才開心時,心裡便想:假如隔壁住的也是個像我一樣怕吵鬨的人,不知不覺就打攪了人家,心中有愧。這時候,我總是要克己的。依次類推,諸君也應儘量遵守公德。假如自己覺得那是有礙於人的事,就決不要做……”見《論語·子仁篇》:“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主人側耳恭聽這番講演。聽到這裡,不禁嗤嗤一笑。這裡有必要對主人嗤笑聲的含意聊做交代。如果諷刺家讀了這一段文字,一定會以為這嗤笑中交織著冷嘲的成分。然而,主人決不是品格那麼壞的人,與其說他壞,莫如說他智力不太發達。若問主人為什麼笑?完全是因為高興才笑的。多虧倫理學老師進行了這麼一番諄諄教誨,今後肯定會永遠免於達姆彈的掃射了。暫時腦袋也不會禿。雖然上火的毛病不能立刻根除,但時機一到,總會逐漸康複的!料想不再頭蒙濕毛巾頂在暖爐上、不再睡在樹下石上,也不會有事的。因此才嗤嗤地笑了。即使二十世紀的今天,主人依然天真地認為“欠債必還”。那麼,他之所以認真領教上述講話,也就順理成章。不多時,大約下課時間到了,講話聲戛然而止。其他教室也都同時下課。於是,一直被密閉在室內的八百雄兵齊聲呐喊,衝出校舍,其勢宛如推翻了一尺多長的馬蜂窩,嗚嗚、嗡嗡……從所有的門旁,從一切的敞口,肆無忌憚地自由飛出。這便是一場大亂的開端。先從馬蜂窩的陣地說起。假如以為這種戰爭還需要什麼陣地,那就錯了。一般人嘛,提起戰爭,以為隻在沙河、奉天或旅順,似乎除此之外便無戰事。至於愛好史詩的野蠻人,則一味地聯想那些誇大渲染了的戰鬥場麵,什麼阿喀琉斯②拖著赫克托爾在特洛伊繞城三匝啦,燕人的張飛站在長阪坡橋上,橫起丈八長矛,喝退曹兵百萬啦等等。隨他怎麼聯想都好。然而,以為此外沒有戰事那就有欠公允。沙河:遼寧省舊名。奉天,今沈陽。②阿喀琉斯:希臘神話中英雄。在荷馬史詩《伊利亞特》裡,描寫了他擊斃特洛伊城守將赫克托爾,使希臘聯軍轉敗為勝。隻有在遠古蒙昧時期,也許進行過上述那種荒唐的戰爭。然而,在太平盛世的今天,在大日本國京城的中心,那種野蠻行為已經屬於不可能出現的奇跡。學生們再怎麼騷動,也不會比火燒警察署鬨得更凶。照此說來,臥龍窟主人苦沙彌先生和落雲館八百健兒的戰爭,列為東京城有史以來大戰之一,也並不過分。左丘明寫鄢陵之戰,也是從敵軍營寨下筆。自古以來精於記敘的作家無不采取這種筆法,已是慣例。因此,咱家首先述說一下敵軍布陣,也就無可厚非了吧!左丘明敘述鄢陵之戰:左丘明是中國春秋時史學家,魯國太史,雙目失明。相傳著《左傳》。鄢陵,春秋時鄢國之地,今河南鄢陵西北。公元前五七五年,晉軍大敗楚軍於此,史稱“鄢陵之戰”。那麼,首先看看敵營是怎樣的陣勢為好,但見籬牆外排成一列縱隊,可以斷定,他們的任務是誘我主人跨入戰鬥圈子。敵人吵吵嚷嚷:“不服?”、“不服,不服!”、“糟了,糟了!”、“他不出來!”、“沒溜嗎?”、“不會溜的。”、“叫兩聲給他聽聽!”、“嗷,嗷!”、“汪、汪、汪”……隨後是縱隊全體發出一片呐喊聲。縱隊稍右的操揚上,有炮隊選了個險要之地設陣。一名將領手握大號研磨棒,麵對臥龍窟伺機出擊。他迎麵隔三丈多遠的地方還站著一個人;研磨棒後麵也站著一個人,麵對著臥龍窟站得筆直。如此相對而立、一字排開的,是炮手。據說,這是在練棒球,決不是做戰鬥準備。咱家是個球盲,不知棒球為何物。不過,據悉這是從美國進口的一種遊戲,在中學以上的學校運動中,是最時髦的體育項目。美國是個專能想些花花點子的國度,說不定正因為肯把被誤認為炮彈也無妨、而且擾得四鄰不安的遊戲教給日本,才表現出足夠的感情哩!還有,美國人是把這當成一種運動和遊戲?既然純粹的遊戲都具有如此驚得四鄰不安的力量,那麼,根據情況,用作炮彈,也會十分頂用的。據咱家觀察,隻能這麼看:美國人是想利用運動之技,收到炮擊之功。任何事情都是人嘴兩層皮,咋說咋有理。既然有人借慈悲之名,行詐欺之實,口稱靈感,卻偏愛上火,那麼,難保不在玩棒球的名目下打起仗來的。彆人說的大的指的是世上普通的棒球,而咱家前邊敘述的炮戰,卻是限於這種特殊場合的棒球,即攻城炮戰術。下文再介紹一下達姆彈的發射方法。一字排開的炮兵行列中,有一人右手攢著達姆彈,向拿大棒的人投去。達姆彈用什麼製成,局外人不得而知。它像個堅硬的石球,是用皮革精心縫製的。如上所述,這種炮彈一旦離開炮手的手心,就風馳電掣般飛了出去。站在對麵的人吃力地掄起那根研磨棒,將炮彈擊回,也有時打不中,使炮彈飛了過去。但一般情況下都能砰的一聲將炮彈打回主,飛回的炮彈來勢頗猛,要叫患神經性胃炎的我家主人腦漿迸裂,那是輕而易舉的。炮手隻要這麼做,就足夠了。周圍還有湊熱鬨兼援兵簇擁如雲。每當木棒砰的一聲打中圓球。便啪啪鼓掌,大喊;“好哇,好哇!”、“打中了吧?”、“還不夠勁兒嗎?”、“不害怕嗎?”、“折服嗎?”如果僅止於此,也還沒有什麼。問題是被打回去的炮彈,三發必有一發飛進臥龍窟院內。因為他們規定,如不飛進主人家,便是沒有達到攻擊目標。近來各地都在製造達姆彈,價格十分昂貴。雖然是戰爭,也很難指望大量供應;大體上一個炮隊發給一至二個,不能砰的一聲就把那麼貴重的炮彈報銷。於是,他們又增添一個“拾球部隊”,專管拾球。假如球落的地點好些,拾來倒也不費力氣;一旦落在草原或院落裡,拾來就不那麼容易了。因此,平時為了少花力氣,總是讓球落在容易拾到的地方,而在這時,卻大相反。因為球手之意不在玩,而在於戰。他們故意將達姆彈射進主人的院落。既然將球射進院內,必然要進院拾球。進院最簡便的辦法就是翻過方格籬笆,隻要他們在方格籬笆之內嘈嚷,主人就非發火不可;否則,非卸甲求饒不可;勞心過度,頭腦非日漸光禿不可。適才敵軍發出的一炮,準確無誤地越過方格籬笆,打落桐樹的底葉,命中第二道城牆——竹籬。聲音很大。牛頓的運動定律第一條中說:如無外界阻力,一旦飛出的物體總以平均速度運轉。假如那棒球的動態隻受這一條定律的約束,那麼,主人的腦袋,此時此刻已和伊索克拉底斯的頭遭到同樣的命運了。幸而牛頓在定了第一定律的同時,又定了第二定律,才使主人的頭在危急之秋免於滅頂之災。牛頓的運動第二定律中說:“運動的變化與所受之外力成正比,但這變化發生在直線運行的方向。”這究竟說的是些什麼?有點敬謝不敏,不過,那達姆彈並不曾穿過竹籬、撞破紙屏,砸碎主人的頭顱。由此看來,肯定是托了牛頓的洪福。不多時,估計敵軍果然有人跳進院內,用棒子四處敲打竹葉說:“是這兒?”、“更靠左些?”……如果敵軍傾巢出犯,跳進院來抬達姆彈,一定會大喊大叫。悄悄地進來,悄悄地拾球,那就達不到主要目的。達姆彈也許珍貴,而捉弄主人,卻遠比達姆彈更重要。這時,遠遠就可以看準達姆彈落在什麼地方。他們已經聽清達姆彈撞擊竹牆的聲音,了解擊中的場所,而且也知道彈落的地麵。因此,如果想規規矩矩地拾彈,要拾多少都不難的。按萊布尼茨的定義:“空間是可能同時存在的秩序。”一、二、三、四、五……總是依例排列的。柳樹之下,必有泥鰍;蝙蝠之上,常配彎月。至於牆根有球,也許不大相稱。然而在天天往主人院內投球的人們眼裡,已經習慣於如此排列的空間。應該是一目了然的事,卻鬨得這般人聲鼎沸,一句話,那是向主人挑戰的一種策略。萊布尼茨:(一六四六——一七一六)德國自然科學家、數學家、唯心主義哲學家,和牛頓並稱為微積分的創始人。此句原人見《曆史的批評的辭典》。既然這樣,主人再怎麼消極,也非應戰不可了。剛才聽是內講倫理課時笑眯眯的主人,此時奮然而起,猛然而去,徒然活捉一名敵兵。這在主人來說,可是一件奇功。奇功倒是不含糊;但是一看,原來是個十四五歲的孩子,列為長胡子主人之敵,未免有點牽強。然而,主人也許覺得已經夠寬容的了。他把一再道歉的孩子硬是拉到簷廊下。在此有必要對敵人的戰術聊進一言。敵軍昨天見識過主人的囂張氣焰。看樣子,他今天也一定會親自出馬。那時,萬一來不及逃走,被抓了個大孩子,事情就要麻煩,再也沒有派個一年級或二年級的孩子去拾球更能躲避風險的了。好吧,就算小孩被主人抓住,嘮哩嘮叨地糾纏不休,對於落雲館的名聲也無傷大雅。隻有主人,沒有個大人樣,竟和小孩子一般見識,因而要被恥笑的。敵人的想法就是這樣。這是普通人的想法,是頗有道理的。不過,敵人在判斷中忽略了對手不是個尋常人這一事實。主人如果具備普通人那麼一點常識,昨天就不該跳出來。上火,能使普通人上升為非凡者,將乖謬賦予具有常識的人。當人們分得清誰是女人、小孩、車夫、馬夫的時候,還不足以以“上火”而炫耀於世。假如不是像主人那樣老謀深算,活捉不成為對手的中學一年級學生當作戰爭人質,是不可能躋身於上火專家之列的。可憐的是俘虜。隻不過遵照上班生的命令充當了拾球的勤務兵,不幸被神經異常的敵將、上火的天才窮追猛趕,來不及跳牆便被拖到庭前。這一來.敵兵再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戰友受辱了。他們爭先恐後地翻過方格籬笆、從木柵門闖進院子。人數約有一打,刷地排在主人麵前。大體都沒有穿上衣或背心,有的穿白襯衫,挽起袖子,叉著胳膊。有的不好意思光脊梁,將絨衣搭在肩上。慢著,還有個漂亮小夥,白帆布上衣鑲著黑邊,前胸正中繡著黑色花紋。他們個個都像以一當十的勇將,膚黑氣壯,筋肉發達,仿佛在說:“吾乃丹波國好漢,昨夜自笹山來也”。把這些人送進中學,叫他們求學,這太可惜了。我想,假如叫他們當一名漁夫或水手,大慨會有利於國家的吧!這些人不約而同地光著腳穿鞋,褲腿挽得高高的,看來仿佛要到近處救火似的架勢。他們在主人麵前列隊而立,默默的一言不發。主人也不開口。一時雙方怒目而視,目光中夾雜著幾分殺氣。丹波國:日本古國名,今京都府及兵陳縣一部份。笹山,古丹波國境內。自笹山來,成為山中粗野人初次進城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