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彆樣漢宮秋(1 / 1)

唐婿 布衣信仰 1109 字 2天前

“憑佳人平定天下否?”劉逸淡淡的問了一句,便不再言語,與李淵,兕子坐在一起,口中酒杯都未曾放下,王得想要繼續等待下文,卻見劉逸好像已經說完了,再次以眼色詢問,卻見劉逸收起酒杯,對著兕子招手。“兕子可願意學曲子?”李淵疑惑的轉頭,不知道劉逸又要玩什麼,隻是對著王得揮揮手。“你先在這裡呆上幾天,這小子自然會給皇帝一個的答案。”王得躬身退下,李淵卻看見劉逸已經拿起筆紙開始書寫,氈帳秋風迷宿草,穹廬夜月聽悲笳。控弦百萬為君長,款塞稱藩屬漢家。某乃呼韓耶單於是也。若論俺家世:久居朔漠,獨霸北方。以射獵為生,攻伐為事。李淵微微一愣,此等情形,與渭水之辱何其相像?心中稍微有點替劉逸擔憂,怕他又犯了忌諱,隻是還是按捺著性子繼續往下麵看。“朕嗣位以來,賴眾文武扶持,隻求四海晏然,八方寧靜,然則邊關刀兵不息。”馬致遠的《漢宮秋》,被劉逸做了修改,漢元帝雖然風流了些,卻還不是昏君,先帝晏駕,宮女儘皆放出宮去,此時乃選秀女以充後宮之時,寫到這裡,劉逸卻抬頭看著李淵。“皇爺爺,小子純屬玩鬨,準備元宵之時,唱出大戲給您聽聽,這民間的小曲,您可曾聽過?”李淵搖頭,不過卻露出了笑容,真如此?莫要誆騙與我。“自然不敢,隻是小子可能寫得有些出格,您得答應小子,莫要往自己身上攬才是。”大唐開創和親的可是李淵,本來隻是為了一個熱鬨,到最後李淵看得滿腹心酸,那可就劃不來。李淵見劉逸問得認真,也是開懷大笑。“隻要彆犯了大忌諱便好,文學上的東西,誰還能說你個不是?再說了,你皇爺爺我已經古稀之年,什麼事都看開了,儘管寫便是,這開頭便不錯,等著看完嘞。”劉逸笑笑點頭,手指炭筆繼續飛馳,直到寫完,整日的時光已經過去,葉落深宮雁叫時,夢回孤枕夜相思;雖然青塚人何在,還為蛾眉斬畫師。詩句結尾,李淵顯得很是落魄,劉逸收起稿紙,將它交給兕子。“皇爺爺可是答應了劉逸不入情緒,隻管情節的,不過一個討人一觀的曲子罷了,您~~~”李淵卻是緩慢的擺手,輕輕抿一口酒,突出寒氣。“並非,隻是心裡有些疙瘩罷了。曲子很好,喚人去排吧,元日便定這曲子了,雖然傷感悲情了些,不過也算是合了時節,大唐的和親始於朕,無奈行之,卻盼望終有一天,這話語再不出現我大唐帝王之口啊。”劉逸點頭,卻又莞爾一笑。“皇爺爺,您說小子這曲子若是傳到長安,這滿朝的文武大臣,是否要趕來撕可小子的皮啊?”李淵聽得也放下了剛才生出的煩惱,笑著打了劉逸的腦袋一下,抱起剛過來的劉念。“怕什麼,身正不懼影斜,大唐如今雄獅百萬,怕他吐蕃做甚?為帝國肱骨之臣,卻言談妥協之事,毫無進取之心,還責罵於你?還要不要那些老臉了,頡利給朕跳了幾年的舞,心裡甚是歡喜,明日王得再來,讓他告知皇帝,朕本從文,臨老欲聊發少年之狂,去遼東做他一回海盜,朕尚且雄風如此,皇帝為何言談和親之舉?問問他,可還記得平陽否?”李淵定了性,劉逸也笑開了花,對付老子的時候,你們有的是算計,如今到了外族,卻又縮了回去,這是什麼道理,告訴你們,爺心裡這氣可還沒撒出去,若非為了李淵,你們真以為能痛快得了了?想到便開始做,第二日便找來了楚雲煙她們,以前可都是被稱為大家的人物,詞曲對於她們那是熟悉不過了,漢宮秋,也就是秋扇吟罷了,這琴調自然不陌生,試了下久未開口的唱腔,頓時笑做了一團,太久沒唱曲子,得練習一番才是。劉逸虎著臉,誰要你們唱了,排一下即可,教給彆人去唱,自己的妻妾去給外人表演,誰有這資格?皇帝都不行!嗔怒的將劉逸這個門外漢趕走了,一群女子頓時忙碌起來,可沒幾天了,這曲子可不是輕易便能學得會寫的精的,好在府裡的丫鬟以前有底子在,再撿回來也不難,隻是到底用琵琶還是古琴卻總是定不下來,劉逸晃悠著再次進來,琵琶,果斷定下,為何,既然喜歡哭,那再給你們一個琵琶行的故事,反正要演的,多演場更熱鬨點。劉逸是徹底的後悔了,白居易的詩詞算是徹底將一群女眷情緒點著了,哭著問什麼事霓裳羽衣曲,劉逸瞪眼了,這個自己哪裡記得曲調?哼都哼不出來的東西,你們自己想去吧,逃也似的離開,再沒敢去看,李淵知道了破口大罵,就知道你小子什麼都是半罐子水,晃來晃去的,讓人心裡煩躁,怪不得李綱教學的時候,每次都拿劉逸當反麵教材了。元日的夜晚,儘管天冷得厲害,但是喜歡熱鬨的嶽州人還是聚滿了嶽州拍賣會場,都是有名望有錢的,但是此次不是為了拍賣,卻是為了欣賞國公府上的大戲,據說以前都沒出過,要知道周國公的詩詞早年間已經絕世天下,這幾年太忙碌沒有出新的佳作,如今又弄出個新花樣,那自然要欣賞一番,而且,這樣的場合你都不來,人家會罵你土包子再加傻子的。琵琶為主,琴瑟相合,洞簫低沉配樂,外加環繞的回音,開場變有了白居易琵琶行的意境,隻是看了之後才知道,這群女人將琵琶行的故事刪去了,將詩詞插到了元帝見昭君的那一刻,“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之後,便是昭君行禮回答皇帝的問題,故事接下去,李淵在一旁看得不住點頭,大是稱讚。及到最後,待吟唱完畢,幕布落下,場中已泣聲一片。“聽聞吐蕃人來長安啦,陛下念百姓疾苦,不願多言戰事,準備應了和親之舉,周國公西域千裡拒敵,豪情一片,可是帝國連連征戰,怕是國庫難支啊,怕是這和親之舉又要重演了。”“我呸!老子娘的雖然沒軍士的那征戰的本事,可是血性卻不差了,陛下為我們建造了嶽州,活了咱們商賈,如今的大唐,誰能輕瞧了我等?既然皇恩浩蕩,那咱們也要有良心,我這便去求國公爺,代咱嶽州上書,帝國征伐之資,嶽州人,扛了!諸位可敢同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