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所形成的權力平衡局麵,需要戴克裡先堅強而富有技巧的手腕才能維持,是多種不同性格和才能的綜合運用。當時所具備的條件真是千載難逢,兩位皇帝之間沒有猜忌,兩位愷撒也沒有野心,4位各鎮一方的君王一致追求共同利益。戴克裡先和馬克西米安退位以後,內部的混亂和傾軋長達18年之久,帝國發生5次內戰,其餘時間雖然沒有戰事,也無法保持平靜的狀況。敵對的君王之間充滿恐懼和仇恨,各自擴大勢力範圍,完全不顧臣民的死活。戴克裡先和馬克西米安在交出統治權後,按照最新的規定,所遺留的帝位應由兩位愷撒遞補,同時獲得奧古斯都的頭銜。(孟德斯鳩根據奧羅修斯和歐西比烏斯的意見,認為在此狀況下,帝國首次真正分為兩個部分。但很難發現伽勒裡烏斯在哪些方麵的打算會與戴克裡先不同。)君士坦提烏斯年長而且資深,以皇帝的尊榮繼續領有高盧、西班牙和不列顛,統治這些疆域廣大的行省,他的才能能夠得到充分發揮,個人也因此感到滿足而沒有非分之想。他的個性仁慈、寬厚而且穩健,特彆是對人極為和善,受惠的臣民讚揚他的美德,可以和馬克西米安的戰功以及戴克裡先的治術相提並論。君士坦提烏斯保持羅馬君王的謙虛,並沒有仿效東方的傲慢心態和華麗的排場。他以率真的口吻宣稱,民心的歸向是他最寶貴的資產,無論身居帝位的尊榮或麵臨艱險的情勢,自信能夠依賴臣民感恩圖報之心,獲得額外的支持和援助。高盧、西班牙和不列顛的省民,深知隻有在他的統治下才能過幸福的生活,所以極為憂心君士坦提烏斯皇帝日益衰弱的身體,以及眾多年幼的子女,這些都是他在第二次婚姻中與馬克西米安的女兒所生。個性剛毅的伽勒裡烏斯則迥然相異,雖然可以獲得臣民的敬重,但本人卻不肯紆尊降貴去爭取大眾的愛戴。他的名聲完全來自戰功,波斯戰爭的勝利助長了他傲慢的氣焰,自恃功高,蒙戴克裡先另眼相看,對君士坦提烏斯產生輕視之心。要是我們聽信一位道聽途說的作者所發表的論調,就會將戴克裡先禪位的起因歸之於伽勒裡烏斯的威脅。他特彆記述兩位君王的私下談話,後者表現出忘恩負義和倨傲不遜的態度,從而發現前者極為懦弱怕事。但是這種空穴來風的軼事傳聞,從戴克裡先的性格和行為來看就會不攻自破,不論禪位是基於何種意圖,要是對伽勒裡烏斯的作為感到危險,以他的明智和見識一定會製止這種可恥的爭執。當他光榮掌握皇權時,絕對不會在羞辱的狀況下退位。君士坦提烏斯和伽勒裡烏斯登基成為奧古斯都後,要選出兩位愷撒遞補空位,使帝國的體製保持完整。戴克裡先很誠摯地渴望退出世界的舞台,因為伽勒裡烏斯娶了他的女兒,自然就會支持他的家族和他托付的帝國。所以他一點也不猶豫,就把大家所羨慕的推選大權,以功勳卓越為由授予伽勒裡烏斯。這件事一經決定,並沒有詢問西部兩位君主的意見,也不考慮他們的利益和意圖,特彆是這兩位都有成年的兒子,可以視為遞補空缺的最佳候選人。失勢的馬克西米安隻能生悶氣,不足為懼,溫和的君士坦提烏斯雖然無畏於危險,但是不會因為爭權奪利,而讓無辜的黎民受到內戰的摧毀。伽勒裡烏斯所推選的兩位愷撒,既缺乏才乾和功勳,本身也不是重要人物,隻能說是出於個人野心的驅使而已。第一位是達紮,後來稱為馬克西明,也就是伽勒裡烏斯的外甥,一個毫無處世經驗的年輕人,從舉止和談吐中就能知道他隻受過私塾教育。他被戴克裡先授以紫袍拔擢至愷撒的高位,負責統治埃及和敘利亞,他自己也和全世界一樣對此感到驚奇不已。另一個是忠誠的家臣塞維魯,沉溺於玩樂而且才具不足以負重任,被遣往米蘭接受馬克西米安尚不願放手的愷撒服飾,以及所統治的意大利和阿非利加。按照製度的架構,塞維魯應承認西部皇帝的最高權力,但是他隻聽從恩主伽勒裡烏斯的指示。雖然伽勒裡烏斯的統治區域從意大利的邊界綿延至敘利亞的邊界,但是加上他所栽培的兩個愷撒,勢力範圍是帝國四分之三的疆域。同時他知道君士坦提烏斯即將逝世,所以羅馬世界的主子隻剩下一人。我們確信他在內心對未來的君主會有安排,以確保自己從公眾生活中退隱前,會完成20年光榮的統治。(拉克坦提烏斯提到伽勒裡烏斯要統治20年,這是他的臆測之詞,非常不可靠。)但為時不到18個月,兩次突如其來的變革,使伽勒裡烏斯的雄心壯誌全部付諸東流。他想兼並帝國西部各行省的企圖,因君士坦丁稱帝而幻滅;又因馬克森提烏斯的叛亂,而失去意大利和阿非利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