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高盧失敗,對於阿提拉的精神、實力及名聲,都沒有造成傷害。他在第二年春天再次提出要求,娶霍諾裡婭公主為妻,並享有她所繼承的遺產。請求再次遭到拒絕後,他義憤填膺地重返戰場,越過阿爾卑斯山入侵意大利,率領數量龐大的蠻族軍隊包圍阿奎萊雅。蠻族並不熟悉一般正規圍城作戰的方式——就是在古代,如果對機械技術一無所知,且完全不會運用,那也是不成的。但他有數以千計的省民和俘虜,可以拿來任意犧牲,讓他們從事最痛苦和最危險的工作,也可以收買羅馬的技術人員,讓他們毀滅自己的國家。阿奎萊雅的城牆受到成列的攻城撞車、移動木塔以及拋射石塊、標槍和火球等投射機具(蒙古人在13世紀,利用為他們服務的伊斯蘭教徒和基督徒,製造大型機具攻打中國的城池,有的弩炮可以投射重達150磅到500磅的石塊。中國人為了防衛自己的國家,當時就知道運用火藥,甚至造出炸彈,比起歐洲人將之用於戰場早了150年。這種天賜的武器雖然威力強大,還是無法保護懦弱的國家。)的接連不斷的攻擊。匈奴君王利用希望、恐懼、虛榮和利益這些強有力的刺激因素,希望能夠降服這唯一的障礙,使得他對意大利的征服不致受到影響。那個時期的阿奎萊雅,可算是亞得裡亞海岸最富裕強大和人口眾多的城市。哥特協防軍過去曾在本國君王阿拉裡克和安塔拉的指揮下作戰,能夠傳承先輩大無畏的精神。市民仍舊記得以往的榮光,他們的祖先抵抗凶狠和殘暴的蠻族,使得羅馬皇帝的尊嚴不致遭到羞辱。阿提拉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圍攻阿奎萊雅,毫無成效可言。缺乏補給以及軍隊的不滿鼓噪迫使阿提拉放棄原來的計劃,在無可奈何之下隻有發布撤退的命令,部隊在第二天早晨拆除帳篷,開始撤退。就在他帶著憤怒、失望和沉思的心情,騎在馬上繞城而行時,他看到高塔上有隻鸛鳥準備離巢,帶著幾隻小鸛要飛向田野。這時他靈機一動,就像一個政治家抓住偶發的微小事件大做文章那樣,他對眼前的這一幕做出迷信的解釋。他用極為愉快的語調大聲宣告,鸛是一種家鳥,居住在人類社會中,除非這些高塔注定要毀棄或倒塌,否則不會離開年代久遠的舊窩。(喬南德斯和普羅科皮烏斯都提到這件事,但無法判定最早的史料來源。希臘曆史學家犯了不可原諒的錯誤,把圍攻阿奎萊亞的時間說成在埃提烏斯逝世以後。)有利的征兆預示了他們將獲得勝利,匈奴人重新開始圍攻作戰,同時還注入新的活力和勇氣。就在鸛鳥飛走的地方,城牆被打開很大一個缺口,匈奴人用無法抗拒的瘋狂力量發起突擊,以致後代人士連阿奎萊雅的廢墟都難以找到。阿提拉完成極為可怕的懲治行動後,揮軍繼續前進,所到之處如阿爾提努姆、康科迪亞、帕杜阿這些城市,全部變成一堆瓦礫。內陸城市維生劄、維羅納和貝加莫,任憑匈奴人肆意掠奪。米蘭和帕維亞毫不抵抗就投降,雖然損失了所有財產,但公私建築物都沒有被燒毀,無數俘虜的性命也被饒恕。他們對這種異乎尋常的仁慈之舉,表示由衷感激。科穆姆、都靈和摩德納的民間傳說疑點甚多,然而他們提出很多可信的證據,說是阿提拉的蹂躪行動遍及整個富裕的平原,也就是現代的倫巴第地區,中間有波河流過,四周為阿爾卑斯山和亞平寧山所環繞。(敘述羅馬帝國與阿提拉之間的戰爭時,另外有一場會戰非常著名,但後人並不了解詳情。兩位博學的意大利人西戈尼烏斯和穆拉托裡,對這個題目有深入的研究,給我帶來很多的啟發。)當他據有米蘭的皇宮以後,看到一幅畫使他極為吃驚也令他感到厭惡,上麵畫著愷撒坐在寶座上,西徐亞的王侯跪在下麵。阿提拉對羅馬人虛榮的紀念物,雖沒有任性地破壞,但卻巧妙地加以修改。他命令一個畫家將畫中人物的形象和態勢轉換過來,畫布上的皇帝在西徐亞國君的寶座前哀求,為了奉獻貢金正在倒空他的錢袋。(蘇伊達斯(約11世紀,拜占庭辭典編纂家)編纂包羅萬象的辭典時,在兩個不同的標題下記述這件軼聞。)看到這幅畫的人應該都會覺得這種角色的調換很適切,完全是實情,甚至會想把獅子和人爭論這個眾所周知的寓言應用到這個場合。有一句話用來描述阿提拉的凶狠與高傲,說他“鐵騎所到之處,地麵寸草不生”。然而,這個野蠻的毀滅者在無意中為一個共和國奠定了基礎,在歐洲的封建國家中,恢複經商貿易的技術和精神。威尼斯或威尼提亞(保羅這位輔祭在8世紀末葉寫了一篇文章敘述意大利的行省,其中威尼提亞行省的曆史一直到查理曼時代為止,還是《維羅納簡史》這本著作中最有趣的部分。馬菲(1675~1755A.D.,意大利戲劇家、建築家和學者)侯爵寫出詳儘的論文,讓我們大開眼界。)這個聞名於世的名字,原來是指意大利一個從潘諾尼亞邊界到阿杜阿河、從波河到雷提亞和尤裡安阿爾卑斯山之間的麵積廣闊而且土地肥沃的行省。在蠻族入侵前,威尼提亞有50座城市,在和平的環境裡非常繁榮而興旺,阿奎萊雅處於名列前茅的地位。帕杜阿在農業和手工業的支持下,仍能保持古代的尊榮,有500名市民依據他們的財產列入騎士階級,經過精確的統計,財產總數已達到170萬英鎊之巨。阿奎萊雅、帕杜阿和鄰近城鎮有很多家庭從匈奴人的刀劍下逃生,在附近的島嶼找到了安全而隱秘的避難所。(找不到當代的證據可用來證實這次的遷移,但事實不容置疑,有些傳統保存著相關的情節。阿奎萊亞的市民在格拉杜斯島找到棲身之處,帕杜阿的市民則逃到裡維烏斯·阿爾圖斯,威尼斯這座城市就慢慢建立起來。)在亞得裡亞海儘頭的海灣,從大洋滾滾而來的波濤已經衰弱無力,幾乎有100多個小島被淺海與大陸隔開,幾條細長的陸地可以阻止海上的波濤,形成狹窄而秘密的通道可以讓船隻進出。(威尼提亞的島嶼從格拉杜斯到克羅迪亞或稱基奧嘉,地理位置和古代遺跡全部精確記載在當代的地圖集上。)直到5世紀中葉,這些遙遠而偏僻的地點還是沒有人在此耕種,居民很少,有的島連名字都沒有。但這些威尼提亞難民的生活習性、技藝才能和政府體製在這個新的環境裡逐漸形成。卡西多裡烏斯有一封信(馬菲用博學的古物學家和忠誠的臣民的精神,翻譯並解釋這封很奇異的信件,他認為威尼斯是羅馬共和國唯一合法的繼承者。他把後來成為統領的卡西多裡烏斯寫這封信的時間定為公元523年,當然,等到他要為卡西多裡烏斯編纂全集,卡西多裡烏斯更是已經成為最有權勢的人物。後來他還出版了一篇討論卡西多裡烏斯名字拚法的論文。),雖然敘述的狀況是70年以後的事情,但仍可算是共和國最原始的資料,極具曆史價值。狄奧多裡克的大臣用奇特的筆調把他們比作一群水鳥,將自己的家園築在浪濤之中。雖然他承認威尼提亞行省過去有很多貴族家庭,但在經過重大變故後,全被貶降到卑微貧賤的地位。他們不論階級的高低都以魚類為主要的食物,以後也都如此。他們唯一的財富是從海水中提煉出的大量的鹽,鹽是人類生活中的必需品,他們將鹽像金銀一樣在附近的市場流通。這群人民也搞不清楚自己是居住在陸地還是海上,他們開始認識到金銀的重要性,當生活的基本需求被滿足後,就開始產生貪婪的欲望。從格拉多到基奧紮的島民,彼此關係密切。他們通過安全而艱苦的河流和內陸運河間的航行,可以直接進入意大利的心臟地區。他們的船隻無論大小還是數量都在增加,可以開往海灣任何一個港口。自威尼斯建城的早期以來,每年都要舉行一場婚禮儀式,以慶祝城市與亞得裡亞海的結合。禁衛軍統領卡西多裡烏斯寫信給濱海各城鎮的護民官,雖身為上官但語氣很溫和,教誨他們要激起國民為公眾服務的熱忱,現在需要他們的協助,將大批庫存的油和酒從伊斯特裡亞行省運到皇都拉文納。這些官員各司何職,我們並不清楚,根據傳統的說法,在12個主要島嶼上,每年由人民選出12位護民官或法官。在意大利的哥特王國之下,還存在著威尼斯共和國,有可信的記錄作證。而也正是同一份文件剝奪了他們的崇高權利,即曆史悠久而永恒不變的獨立地位。(我參閱過《威尼斯政府全史》第二卷,發覺它徒有虛名,沾染很多黨派鬥爭的惡意攻訐,把真實和偽造的資料都混在一起,讀者應該儘量保持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