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東部帝國唆使謀害匈奴國王阿提拉之始末(448A.D.)(1 / 1)

但羅馬使臣根本不知道,在發誓要信守約定的表麵下,隱藏著謀害對方的企圖。當埃德康注視著富麗堂皇的君士坦丁堡,不僅感到驚奇萬分而且生出羨慕之心。通譯維吉利烏斯發現了這種狀況,就安排埃德康與宦官克裡薩菲烏斯(蒂爾蒙特曾經提到過寢宮總管的繼位,實際上是他們用狄奧多西的名義統治整個帝國。從曆史的記載可以知道,在君士坦丁堡宮廷這類寵臣當中,克裡薩菲烏斯可以算是最可惡也是最後的一個。他的教父優迪克是一個異端教派的創始者,克裡薩菲烏斯不僅多方袒護,還幫著迫害正統教會。)私下見麵交談,要知道現在是克裡薩菲烏斯掌握皇帝統治帝國。經過幾次會商後,他們相互立下重誓。這個宦官無論是個人的情緒或經驗,根本沒有展現一點大臣的氣質和風範,竟提議讓埃德康去謀害阿提拉,事成以後給予他一生享受不儘的榮華富貴。匈奴使臣聽到這個誘人的提議,表現出熱烈的情緒,認為他有能力也很容易執行這一血腥的行動。整個計劃通知了禦前大臣,虔誠的狄奧多西也同意暗殺不共戴天的仇敵。但這個奸詐的陰謀活動最後還是失敗了,可能是埃德康事先的偽裝,要不然就是事後反悔。雖然他可能誇大了對他所同意的背叛的痛恨,但他巧妙地儘快承認了自己的罪行。要是我們回顧馬克西明使臣所受的待遇,以及阿提拉所表現出的言行,就會不禁對蠻族感到欽佩。他們尊奉待客之道,明知這位使臣要圖謀殺害阿提拉的生命,還是把他看成是國君的大臣,儘心款待讓他安然返國。但是維吉利烏斯的輕舉妄動反倒露出了破綻,等他回到皇家的營地,意識到自己犯下的罪行以及身處的危險的狀況,於是在他兒子的陪伴下,帶著裝滿黃金的沉重錢袋逃走。這些黃金都是受寵的宦官提供的,用來滿足埃德康的需要,買通侍衛好獲得他們的效力。通譯很快被捕,他被拖到阿提拉的法庭,一副色厲內荏的模樣,滿口喊冤,等到被威脅要立即處死他的兒子後,他才不得不一五一十吐露所有的犯罪細節。貪財的匈奴國王用贖金或籍沒的名義,接受了200磅黃金,饒了叛徒一命。何況他認為殺了這種人反而汙了他的刀,應該要找最高貴的對象來發泄他的憤怒。阿提拉立即派出使臣伊斯勞和奧列斯特前往君士坦丁堡,帶著一份強製執行的命令。對兩個使臣而言,照著阿提拉的意思去做總比違抗旨意要安全得多。他們一無所懼地進入皇宮準備覲見,奧列斯特的脖頸上掛著那個非常重要的錢袋,質問站在寶座旁邊的宦官克裡薩菲烏斯,要他承認這就是他犯罪的證據。但譴責的任務由地位更高的伊斯勞負責,他用莊嚴的態度對東部皇帝說出了下麵一段話:“狄奧多西的父母地位崇高、受人尊敬;阿提拉同樣是高貴家族的後裔,他的行為配得上從他父親蒙德祖克那兒繼承的地位和榮譽。但狄奧多西同意支付貢金的行為,已經踐踏了他父親的尊嚴,把自己貶到奴隸的身份。在這種狀況下,他要尊敬無論是運道或功勳都位居他之上的人,而不是像一個可惡的奴隸那樣,在暗中圖謀殺害他的主子。”阿爾卡狄烏斯的兒子隻習慣奉承的聲音,聽到眼前的匈奴人用嚴厲的語氣說出實情真是驚訝不已。他羞愧滿麵且全身戰栗,對於伊斯勞和奧列斯特提出的要求,甚至不敢直接拒絕,隻能說不願砍下克裡薩菲烏斯的頭顱。於是他派遣地位崇高的使者,帶著大隊兵力和許多名貴禮物,前去安撫阿提拉的怒氣。這次他選派了諾米烏斯和安納托裡烏斯作為使臣,應該可以滿足阿提拉的虛榮。這兩位大臣的位階分彆是執政官和大公,前者是帝國掌管金庫的財務大臣,後者是東方軍隊的主將。阿提拉親自到德倫可河畔迎接使臣,雖然開始時,裝出憤懣的神色和傲慢的姿態,但等他聽到求情的言辭和看到奉上的豐厚禮物後,他的怒氣也就逐漸平息下來。他親口赦免了皇帝、宦官和通譯的罪行,願意遵守誓言履行和平條約規定的事項,釋放大量俘虜,對於流亡人員和逃兵不再理會他們的死活,歸還多瑙河以南大片區域——原來他是準備將這個地區的財富和居民全部遷移的。但是這個條約還是要花大量金錢,否則這些錢就要被用來支撐一場慘烈而持久的戰爭。狄奧多西的臣民被迫加稅,隻為了贖回那一無是處的宦官,然而他們如果能見到他被處死,就是花再多錢也會很高興。(從普裡斯庫斯殘留的作品中,可以知道這次陰謀事件以及嚴重的後果。這位曆史學家並沒有提到精確的日期,但是在那三四年之間,阿提拉和東部帝國展開了一係列的談判,直到公元450年狄奧多西死亡才告終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