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提拉是蒙德祖克之子,是古老匈奴貴族或王室後裔(現代匈牙利人推算出他們的家譜,認為自己是諾亞的兒子含的第三十五代子孫,然而他們連自己父親的真正姓名都弄不清楚。),他們的族人曾與中國的皇帝進行了很多世代的交鋒。依照一個哥特人曆史學家的記載,阿提拉的相貌帶著明顯的種族特征。阿提拉的肖像呈現出當代卡爾梅克人(要是比較喬南德斯與布豐(1707~1788A.D.,法國自然科學家)的著作,那麼前者得自第一手的資料。有關阿提拉的細部描述,可能出於卡西多裡烏斯的記載。)醜陋的相貌:龐大的頭顱、黝黑的膚色、深凹而又細小的眼睛、扁平的鼻子、幾莖稀疏的胡須、寬厚的肩膀、短小的身材,雖然體形長得極不勻稱,但勇猛有力。這位匈奴人國王舉手投足之間泰然自若,表現出高高在上君臨萬民的氣勢。他有不斷轉動眼睛的習慣,好像在思索那些給人帶來恐怖的事物,並自得其樂。然而身為蠻族的英雄人物,他倒不是沒有容人的雅量和悲憫的情懷。向他乞憐的敵人可以相信他的誠意,隻要他接受了臣服,那就是和平與赦免的保證。阿提拉的臣民也認為他是公正無私和寬宏大量的主子。他喜愛軍旅戰陣之事,登基後正值盛年,靠著頭腦而非蠻力完成了對北國的征服。早年他以一個冒險犯難的士兵的身份,在戰場上憑刀槍贏取無敵的名聲,之後逐漸轉變成為偉大的將領,用深謀遠慮的智慧建立不朽的功勳。除了在詩歌和之中,現實中個人的英勇行為發揮的作用畢竟有限。即使是蠻族的勝利也一樣要靠經驗和技術,把熱情的群眾團結起來,讓他們願意接受一個人的指揮,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偉大的西徐亞人征服者阿提拉和成吉思汗,他們在領導統禦方麵較之粗魯不堪的同胞,畢竟要高人一等,他們並不完全依仗暴虎馮河的勇氣。我們同時也可以看得很清楚,無論是匈奴人還是蒙古人的王國,創始者都把民眾的迷信當作統治地位的基礎。傳聞成吉思汗的母親是處女生子,這種杜撰出來的說法就是有人深信不疑,因此使得他不同於凡人。後來有全身赤裸的先知用神靈的名義,把塵世中的帝國授予他,指出蒙古人的英勇將無敵於天下。阿提拉善於運用宗教的手段,非常適合他那個時代和民族的特性。西徐亞人崇拜戰神,他特彆要表現出虔誠的行為,這倒是很自然的事。但是他們不會形成抽象的觀念或具體的表征,隻是在形如彎刀的鐵製圖騰下,祭拜他們的保護神。傳言匈奴族有一個牧人在放牧時,發現有頭母牛的腳受傷,他很好奇地想要查出原因,就順著血跡去找,結果在草叢裡看見一口古劍露出劍尖,於是把劍從土裡挖出來獻給阿提拉。這種手腕是何等的高明而富於心機!君主以虔誠的感激之心接受上天所賜予的恩惠,隻有他才夠資格成為“戰神之劍”的主人,這等於向世人宣告他有統治塵世的神聖權力,(普裡斯庫斯提到的這個眾所周知的故事,不僅出現在本文中,也被喬南德斯所引用。喬南德斯解釋這把著名的劍和它的名字,特彆附會傳說和神話的性質,表麵上看是西徐亞人的神祇,事實上是借用希臘人和羅馬人的戰神馬爾斯。)並且必能千秋萬世。為了達成這種莊嚴的目的,他舉行西徐亞人特有的儀式,在廣闊的平原上,將柴束高高地堆積起來,組成長和寬都有300碼的祭壇。戰神之劍豎放在粗野祭壇的最上方,每年要用羊、馬和第一百位俘虜的鮮血來獻祭。(為節省篇幅,我長話短說。在活人獻祭過程中,他們砍下犧牲者的肩膀和手臂,然後拋上天空,等掉落在祭壇柴堆上,看落下的位置和形狀,可預判凶吉。)無論阿提拉是把活人當作犧牲構成崇拜儀式的一部分,還是將戰場上獲得的俘虜作為奉獻給戰神的貢品,受到戰神賜恩的人都會立刻具備神聖的身份,使得他的征服更為順利、統治更為長久。那些蠻族的諸侯用虔誠而阿諛的語氣承認,他們幾乎不敢逼視神聖威嚴的匈奴國王。(奧古斯都說他最高興的事,莫過於有人可以讓他注視,而不用忍受彆人用神聖的眼光看他,這種說法才是文明的英雄人物。)他的兄弟布勒達曾經統治很大一片國土,後來被迫交回權杖,結束自己的生命。不過,即使這種殘酷的行為也歸之於超自然力量的衝動。阿提拉揮舞“戰神之劍”所表現出的豪邁氣概,讓所有人承認隻有他率領的無敵大軍才可以征服世界。(布瓦伯爵想為阿提拉脫罪,認為他沒有謀殺他的弟弟布勒達,不理會喬南德斯所提出的非常確鑿的證據,也不同意當代編年史上的記載。)但是他那麵積廣闊的帝國,僅能保存最原始粗陋的曆史證據,其中隻提到他參加戰爭的次數以及獲得的重要的勝利。西徐亞的國君即使不知道科學和哲學的價值,他也必然對自己那些不識字的臣民因為欠缺應有的技藝,而無法使他的功勳永垂不朽,感到懊惱和遺憾。若在地球上畫一條線,把文明區域和野蠻區域分開來,將以農耕為生的城市居民和住帳篷的牧人、獵人加以區分,那阿提拉所渴望的頭銜是蠻族最高和唯一的國君。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的征服者之中,唯有阿提拉把日耳曼和西徐亞這兩個偉大的王國聯合在一起。當他運用這種很含糊的稱號來統治時,往往被理解為統治著廣闊的地區。圖林吉亞的區域延伸越過了它實際的邊界,已經到達多瑙河一線,而這不過是他的一個行省而已。他以一個強權的鄰國的身份介入法蘭克人的國內事務;他有一個部將懲罰了萊茵河附近的勃艮第人,幾乎滅絕了整個種族;他征服了海洋島嶼上的斯堪的納維亞王國,該王國四周為波羅的海所包圍和分隔。匈奴人可以從北方地區獲得毛皮作為貢品,過去就是靠著這種特殊的材料,當地的土著在嚴冬時得到保護,並且激起自己的鬥誌,使其他的征服者不敢染指。阿提拉向東的疆域越過西徐亞人的荒原,詳細情況很難弄清楚,但可以確定,他的統治已經及於伏爾加河兩岸。匈奴人國王之所以使人畏懼,因為他不僅是位武士,還是一個術士(哲歐根人相信匈奴人能隨意召來暴風雨。14世紀信伊斯蘭教的韃靼人提到,名叫格茲的石頭具有神奇的力量,能使自然現象產生變化,因而使他們在一場會戰中失利。)。他攻擊所向無敵的哲歐根人,使他們的可汗降服稱臣;他派遣使臣前往中國談判建立同盟關係。阿提拉驕傲地自誇這些民族都奉他為主,在他有生之年都沒有背叛過,尤其是格庇德人和東哥特人,這兩個民族人數眾多、作戰英勇、酋長功勳卓著,重要性顯得尤為突出。格庇德人名聲顯赫的國王——阿達裡克,是統治者忠誠可靠而又足智多謀的軍師,阿提拉對他那種無畏的天賦才華非常尊敬。同時他也喜愛東哥特人國王高貴的瓦拉米爾,他為人溫和有禮且行事審慎細心。這一群粗野豪邁的國王,都是許多黷武好戰部族的領導人物,全部投效到阿提拉的旗幟下,像侍衛和家臣一樣遵奉他的命令,圍繞在主上的四周,看到他頷首就感到輕鬆愉快,要是他一皺眉頭,他們難免膽戰心驚。隻要他一聲令下,他們即使赴湯蹈火,也毫無遲疑和怨恨之心。平時這些臣屬的王侯帶著本國的部隊,按照正常的輪替製度隨護皇家營地,一旦阿提拉集結作戰軍隊時,能夠進入戰場的兵力達到50萬至70萬蠻族之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