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狄奧多裡克遠征意大利擊敗並殺害奧多亞克(489~493 A.D.)(1 / 1)

無論是領導聯盟的哥特人威脅君士坦丁堡,還是率領忠誠的隊伍退到伊庇魯斯的山區和海岸,狄奧多裡克的運道一直很好,其實他最引人注目的兩大特點就是謹慎和堅毅。特裡阿裡烏斯的兒子終於意外死亡(當他在自己的營地疾馳而過的時候,從所乘的那匹難以駕馭的馬上摔下來,身體撞到架在帳篷或裝在大車上的長矛。),權力的平衡被破壞,羅馬人一直對此極為關切。整個民族承認阿馬利世係的最高權力,拜占庭宮廷隻能簽訂屈辱而嚴苛的條約。公眾為了維持哥特人的聯合武力,已經不勝其煩。元老院宣布他們的構想,選擇一部分哥特人給予其2000磅黃金的補助金,這對13 000人而言是很大的一筆酬勞。這種做法一定是考慮到了自己軍隊的意見(在一次作戰行動中,由於薩賓尼安的將道和紀律發揮決定性的效果,狄奧多裡克損失5000人馬。),因為伊索裡亞人要保護的對象是皇帝而不是帝國,他們除了有掠奪的特權外,每年的恩俸是5000磅黃金。狄奧多裡克有明智的頭腦,立即了解這樣一來會被羅馬人憎恨,同時引起蠻族的疑慮。臣民在寒冷的木屋忍饑受凍的時候,要是國王喪失鬥誌在希臘過奢華的生活,就會使群眾普遍產生不滿情緒。同時他要預先考慮到,拿了這筆錢後不得不做出痛苦的選擇:不是成為芝諾的打手與哥特人接戰,就是領大家到戰場與芝諾的部隊為敵。狄奧多裡克準備實現自己的偉大事業,以便能發揮他的勇氣和滿足他的野心,於是他對皇帝說出下麵一段話來:“雖然皇上極為慷慨,為你服務能獲得優渥的待遇,但還是要請你傾聽我內心的意願!意大利是你祖先的遺產,羅馬也是世界的首都和尊貴的主人,時運不濟受到外籍傭兵奧多亞克的淩虐和壓榨。現在請下令,命我帶著我的部隊去征討這位僭主。如果我失敗,你可以擺脫一位費用昂貴而又專惹麻煩的朋友;要是蒙神的恩典我能成功,我會用你的名義來對其進行統治。獲勝的軍隊將把羅馬元老院和位於意大利的共和國,從奴役中解救出來,將所有的榮譽歸於你。”狄奧多裡克的提議被接受,這件事可能就是拜占庭宮廷的授意。但是核定或批準的形式為審慎起見,從表麵看來好像顯得很曖昧,事件的本身或許可以說明一切。但意大利的征服者到底是以東部皇帝的部將、家臣還是盟友的身份來進行統治,依然讓人百思不解。領袖和戰爭都十分受人歡迎,引發了普遍的熱烈情緒。哥特人蜂擁而來,要加入軍隊的行列,或是在帝國的行省定居下來,這使得“瓦拉米爾”部隊的實力倍增。那些膽大的蠻族隻要聽過意大利的財富和美麗的景色,即使要經曆最危險的行動,也還是忍不住想要據有那些令人著迷的東西。我們要將狄奧多裡克的出兵看成是一個民族的遷徙,哥特人的妻子兒女、年邁雙親和貴重財物,全都獲得妥善運送。他們的打算是組成綿長的輜重行列,跟隨在營地的後方。光是在伊庇魯斯的一場戰事中,他們就損失了2000輛大車,由此可以想見他們的輜重有多少。至於用來維生的給養和糧食,哥特人主要是依靠庫儲的穀物,婦女用輕便的手磨將它們磨碎,牛羊牲口則提供奶類和鮮肉,還有臨時獲得的獵物。此外,任何人膽敢阻礙他們的前進,或是拒絕給予友好的協助,他們就會強迫征收所需的物品,使補給不致短缺。儘管已經做好準備工作,但行軍的路程長達700英裡,且在隆冬之際進行,難免會遭遇危險,饑饉的苦難更是幾乎不可避免。自從羅馬人的勢力衰落以後,達契亞和潘諾尼亞不再有人煙稠密的城市、耕種不輟的田地和交通便利的道路,無法展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再度盛行起來的野蠻統治,使得大地生機絕滅。保加利亞人、格庇德人和薩爾馬提亞人的部落占據空曠孤寂的行省,他們受到天生凶狠性格的驅使,或者是聽從奧多亞克的懇求,要阻止敵人的前進。在很多不為人知但卻犧牲慘重的作戰中,狄奧多裡克奮鬥不息,強行打開了一條血路,靠著卓越的指揮能力和過人的英勇行為,終於克服萬難通過尤裡安·阿爾卑斯山,在意大利的邊界飄揚起所向無敵的旌旗。(狄奧多裡克的行軍經過英諾狄烏斯的補充說明以後,演說家的泛泛之言反而變成誇耀之詞。)作為敵手的奧多亞克並非泛泛之輩,他在靠近阿奎萊亞遺址的鬆提烏斯河畔,率領戰力強大的隊伍,占領有利的位置和良好的陣地。但那些獨立自主的國王(我們必須知道有很多皇家頭銜被到處亂用,完全是有名無實,何況意大利的傭兵部隊是由很多部落和民族的人員所組成。)或是各個部落的首領無法善儘屬下的本分,對於審慎的滯敵作為更是不屑采用。狄奧多裡克經過短暫的休息,疲憊的騎兵部隊恢複了體力,立即對敵軍的防壁發起勇敢的攻擊。東哥特人為了獲得意大利的土地,比守備的傭兵更加奮不顧身,首次接戰就贏得勝利(公元489年9月28日),占據了整個威尼提亞行省,一直遠抵維羅納的城牆。水勢湍急的阿迪傑河在這個城市的鄰近地區流過,狄奧多裡克在陡峭的河岸上,對抗一支新到的敵軍增援部隊,對方不僅兵力強大而且勇氣十足,他經過一番苦戰,獲得了決定性的戰果。奧多亞克逃進拉文納,狄奧多裡克向米蘭進軍。被擊敗的部隊用歡呼迎接征服者,表示對他的尊敬和效命之意。但是這種歸順既不持久,也缺乏對他的信心,他很快就大禍臨頭。有幾位哥特人的伯爵擔任前鋒,竟然行事大意,誤信一個逃兵,在法恩劄附近被出賣,慘遭殲滅。奧多亞克再度主宰戰局,入侵者在敵軍掘壕的包圍之下,困守在帕維亞的營地,四麵楚歌之際隻好懇求同宗的族人,要高盧的西哥特人給予援手。這段曆史是戰亂四起的多事之秋,由於史料的晦暗不明和殘缺,我很難如實記述意大利的災變以及雙方激烈的衝突,戰爭的結果最後還是取決於哥特國王的能力、經驗和英勇。在維羅納會戰開戰之前(公元490年8月),他進入母親(要是演說家能當著國王的麵提及與推崇他的母親,我們認為狄奧多裡克的確心胸開闊,並不會因為他的母親是侍妾,或說他是私生子而受傷害。)和妹妹的帳幕,認為這一天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要求像參加盛宴一樣裝扮。她們將親手縫製的華麗錦袍給他穿上,這時他說道:“我們的榮譽骨肉相連而且命運生死與共,世人都知道你是狄奧多裡克的母親,因而我要證明自己是英雄人物的後裔,絕不能有忝所生。”狄奧德米爾的侍妾真不愧是日耳曼的貴婦,認為兒子的名譽重於生命。據說在最危險的關頭,狄奧多裡克隨著潰退的人潮蜂擁退下,她在營地的入口勇敢地迎上前去,發出義正詞嚴的指責,要他們轉身與敵人拚個你死我活。(現代很受尊敬的作家西格尼烏斯提到這段逸事,他的用語很奇特,像是“你會回來嗎?”,等等。看來他母親有這樣的表現,狄奧多裡克的成功是有所本。)從阿爾卑斯山到卡拉布裡亞的儘頭,狄奧多裡克以征服者的權力統治這塊領土。汪達爾人的使臣獻出的西西裡島,成為王國合法的屬地。他是羅馬的救星,為元老院和人民所接受,他們曾關上城門反對逃走的篡賊。隻有拉文納仗著深溝高壘形勢險要,仍能抗拒圍攻達3年之久。奧多亞克發起大膽的突擊,哥特人的營地死傷狼藉,驚慌不已。最後由於缺乏糧草和援救無望,不幸的君王屈從於臣民的呻吟和士兵的鼓噪。拉文納主教出麵商談和平條約,允許東哥特人進入城市。兩位敵對的國王同意立下誓言,用對等和不容分割的權力共同統治意大利的行省。我們很容易預測類似的協定會產生哪些後果。之後的日子從表麵看來,到處充滿歡樂和友誼,然而就在這表麵的平靜中,奧多亞克在一次正式的宴會中被他的敵手刺殺(公元493年3月5日),至少也應是狄奧多裡克幕後指使。狄奧多裡克事先發出機密而有效的命令,背信和貪婪的傭兵毫無還手之力,同時被殺戮殆儘。哥特人正式宣布狄奧多裡克擁有對意大利的統治權,東部皇帝的同意不僅遲緩、勉強,而且含糊其詞。按一般常用的手段,陰謀活動被安在失敗的僭主頭上,但是奧多亞克的無辜和征服者的罪行,從對後者有利的條約中完全可以得到證實。強者隻要沒有產生異心,弱者自然不會莽撞違犯。我們可以聯想到更適當的借口,那就是因對權力的貪婪而引發的災難。曆史對狄奧多裡克謀殺異己罪行的判決並不嚴厲,正是因為有了這樁罪行,意大利才有一整代的公眾幸福可言。幸福的創造者在活著的時候聽取厚顏無恥的頌詞,基督教和異教的演說家(英諾狄烏斯的演說誇大其詞而且奴顏婢膝,公元507年或508年在米蘭或拉文納公開發表的。過了兩三年以後,演說家被授予以帕維亞主教的職位,一直到公元521年過世為止。)當著他的麵大聲奉承。然而曆史並沒有留下對狄奧多裡克的德行,或是損害他名譽的過失行為的正式記載。(普羅科皮烏斯和瓦倫西安的斷簡殘篇中,偶然出現的暗示性文字才是最有價值的史料。西爾蒙發現了原文,並刊印在阿米阿努斯·馬塞利努斯(4世紀羅馬軍人和曆史學家)作品的後麵。作者的姓名不詳,但是帶有野性未馴的風格,從他敘述的各種事件中,顯示出他對當時的狀況非常熟悉,而且不為個人的情緒所左右。孟德斯鳩(1689~1755 A.D.,法國啟蒙思想家、法學家、哲學家)校長計劃要為狄奧多裡克作傳,在後世看來,這是一個生動有趣的題材。)有份資料與他的聲望有關,還留存到現在,那是一卷全部由卡西多裡烏斯以皇室名義寫成的信函,讓人更相信確有其事。(他們認為最好的編纂者是馬菲(1675~1755 A.D.,意大利戲劇家、建築家和學者)侯爵,作品應該是在維羅納出版,《蠻族的文雅之士》這本書的內容十分翔實,但還是很難交代得清楚。)我們能夠從他的政府看到的隻是外在的表現形式,而並非實質的內容。我們想要從一位哲人的聲明和學術著作中,找出蠻族純潔和自發的情操,也是徒然無用之事。至於羅馬元老院議員的意見和官員的看法,更是如此。不論在哪一個宮廷,發生何種狀況,含糊不清的表達方式都是謹慎的大臣們最常用的措辭。狄奧多裡克的名聲更值得信賴之處,是33年統治期間有目共睹的和平與繁榮,在那個時代受到異口同聲的尊敬。他的智慧、勇氣、公正和仁慈,被銘記在哥特人和意大利人的心田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