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赫拉克利烏斯的攻勢準備和對波斯的遠征行動(622~625 A.D.)(1 / 1)

卡爾西頓鄰近的高地滿布帳幕和陣地,要是赫拉克利烏斯率領新征召的軍隊魯莽發起攻勢,那麼從君士坦丁堡就可以看到波斯的勝利,這也將是羅馬帝國的末日。他們向著亞洲行省的進軍務必審慎從事,隻留下數量龐大的騎兵用來截斷敵人的運輸,繼續騷擾波斯的後方造成兵力的疲憊和混亂。希臘人仍舊主宰著海洋,一支由戰船、運輸船和軍需船組成的艦隊,在港口集結讓蠻族部隊登船。穩定的陣風將他們送過赫勒斯滂海峽,小亞細亞西邊和南邊的海岸在他們的左方,皇帝積極進取的精神在暴風雨中表現無遺,甚至在隊伍中的宦官也拿他們的主子做榜樣,能夠忍受各種辛苦,努力工作。赫拉克利烏斯指揮部隊在斯坎德隆灣登陸,位於敘利亞和西裡西亞的邊界,海岸線從此急轉指向南方。(皮西底亞的喬治指出敘利亞門和西利西亞門這兩個要點的位置。色諾芬在1000年以前經過這裡,曾經用高雅的筆調加以敘述。一條3個斯塔德長的狹窄隘道,在高聳而陡峭的山岩和地中海之間通過,兩端建有很堅固的城門,形勢險要,從陸地上根本無法進攻,隻能從海上接近。這個要地離塔爾蘇斯是35個帕拉沙(譯按:古代波斯的長度單位,相當於3或4英裡)或裡格,到安條克是8到10裡格。)他有優秀的戰略能力,能夠選擇這樣重要的位置(赫拉克利烏斯可能寫信給一位朋友,引用西塞羅所說的話。伊蘇斯在色諾芬那個時代是個富裕而繁榮的城市,等到海灣另一邊的亞曆山大裡亞或斯坎德隆興起以後,才逐漸沒落下去。),分散在濱海城市和山地的守備部隊可以從四麵八方很迅速而安全地集中到皇家的旗幟之下。西利西亞的天然屏障保護著赫拉克利烏斯的營地,甚至還可以獲得隱蔽,他的營地靠近伊蘇斯,亞曆山大在此地擊敗大流士的軍隊。皇帝占據了頂角的位置,深入指向亞細亞、亞美尼亞和敘利亞所屬各行省犬牙交錯的廣大地區,對於圓周上的各點他都可以施以直接的攻擊,也很容易掩飾自己的行動,預防敵軍可能的企圖。羅馬將領在伊蘇斯的營地,要改進老兵訓練怠惰和不守秩序的習性,教育新兵熟悉和遵行軍人武德。展現基督充滿神跡的肖像、神聖的祭壇受到祆教徒的褻瀆,他催促大家要報複這種奇恥大辱,用“兒子”和“兄弟”這種親愛的名字向他們稱呼,對於國家在公私方麵所犯的錯誤深感悲痛。國君的臣民被說服要為自由而奮戰不息,用同樣的熱情與外國的傭兵溝通,須知他們對於羅馬和波斯的利益全都漠不關心。赫拉克利烏斯具有一名百夫長的技巧和耐性,不厭其煩教導有關的戰術,辛勤訓練士兵熟悉所運用的武器,戰場的勤務和接戰時的運動。騎兵和步兵根據鎧甲的輕重區分為兩個單位,號角位於中間位置,用來下達行軍、衝鋒、撤退或追擊的信號,無論是正麵隊形還是斜交隊形,無論是加大縱深的方陣還是延長正麵的方陣,都用模擬的戰鬥來演練真實的作戰。皇帝要求部隊完成辛苦的工作,同時也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他們的勞動、飲食和睡眠,全部要符合紀律不可變更的要求,教導士兵不要輕視敵人,對於自己的勇氣和領袖的智慧要有絕對的信心。西利西亞很快被波斯大軍包圍,但是他們的騎兵不願進入陶魯斯山的狹穀。赫拉克利烏斯的戰術機動使對方的騎兵受阻,他在正麵排成會戰隊形時,要使敵軍後衛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受到攻擊。他實施欺敵運動像是要威脅亞美尼亞,逼得對方違背自己的意願不得不采取積極的行動。他的營地故意顯得混亂不堪以引誘敵軍,但是等到波斯人展開隊形發起會戰時,地麵的狀況、太陽的位置以及預期兩軍接戰的地點,都對蠻族不利。羅馬人在戰場繼續實施了一連串的戰術作為(弗吉尼懷疑波斯人為伊利阿努斯(公元2世紀希臘戰史作者)所騙,伊利阿努斯所敘述的軍隊做出非常複雜的螺旋狀運動。而且弗吉尼特彆提到,皮西底亞的喬治在敘述有關軍事行動時,會引用利奧所著的《戰術學》。),這一天的戰爭向世人宣布波斯人並非所向無敵,身著紫袍的皇帝的確是一位英雄人物。赫拉克利烏斯的勝利和名聲使得實力更為強大,他大膽翻越陶魯斯山的高地,行軍直接穿過卡帕多細亞的平原,在哈裡斯河的河岸建立起安全和供應無缺的營舍,使部隊在此度過寒冷的冬季。(皮西底亞的喬治是當代的一名證人,寫出3章敘事詩來描述赫拉克利烏斯的第一次遠征。這首詩於公元1777年在羅馬出版,使用的讚美之詞非常含蓄,充滿雄辯的氣勢,很難符合帕吉、丹維爾等人的要求。)他的心靈不像君士坦丁堡人那樣愛慕虛榮,為一次未獲得決定性戰果的勝利而大喜若狂,不過皇帝親臨戰場還是很有必要,可以安撫阿瓦爾人急躁不安和任性善變的習性。自從西庇阿與漢尼拔爭奪霸權的時代以後,再也沒有像赫拉克利烏斯這樣大膽的冒險行動,完成拯救帝國的任務。(狄奧菲尼斯的敘述要言不煩,提到赫拉克利烏斯進軍亞美尼亞的行動極為神速;尼西法魯斯雖然分不清楚兩次遠征,但是他認為整個行動隻限於拉齊卡行省;歐提索烏斯說他隻帶5000人,還有就是配置在特拉布宗的守備部隊。)羅馬皇帝任憑波斯人在這個時候繼續壓迫行省,毫無顧忌淩辱東部的都城,他自己卻通過黑海(從君士坦丁堡到特拉布宗,順風隻要4到5天,接著到埃爾澤努姆是5天,再航行12天到埃裡範,最後到陶裡斯又要10天,總共需要32天。以上是塔韋尼爾(1622~1686 A.D.,神學家)的旅行行程,他對於亞洲的道路狀況非常熟悉。圖內福爾與一位帕夏同行,從特拉布宗到埃爾澤努姆花了10到12天的時間。夏爾丹提到埃裡範到陶裡斯的精確距離是53個帕拉沙,每個帕拉沙是5000步。)和亞美尼亞的山區,采取最危險的路線貫穿波斯的心臟地區(丹維爾以圖文並茂的方式敘述赫拉克利烏斯在波斯的遠征,運用高明的技巧和淵博的學識,確定甘紮卡、塞巴瑪和達斯塔傑德的位置,但是對公元624年為人所知不多的戰役,也就避而不提。),逼得萬王之王召回軍隊防守元氣大傷的國土。赫拉克利烏斯率領精選的5000人馬,從君士坦丁堡航向特拉布宗,在本都集結兵力度過冬季,然後從費西斯河的河口進入裡海,鼓勵他的臣民和盟友高舉虔誠和勝利的十字架旗幟,要與君士坦丁的繼承人一起進軍。當盧庫拉斯和龐培的軍團首次渡過幼發拉底河,輕易獲得對亞美尼亞土著的勝利,他們並不覺得是一件光彩的事。但是長期的戰爭經驗強化了一個柔弱民族的心靈和身體,他們所表現出的宗教狂熱和作戰英勇,從服務一個衰微的帝國可以獲得證明,他們憎恨和畏懼薩珊家族的篡奪行為,記得宗教迫害帶來的災難,永遠懷恨基督的敵人。亞美尼亞將部分領土割讓給莫裡斯皇帝以後,國界已經延伸到阿拉克西斯河,這條河的水流湍急,隻有一座橋梁。(阿拉克西斯河的水流奔騰、湍急、喧囂,挾帶著融雪浮冰,威力勢不可當。就是最堅固和巨大的基座都會被洪流衝毀,古老城鎮祖爾法附近留下很多拱門結構的殘址,可以證明這條河流的破壞力量。)赫拉克利烏斯踏著馬可·安東尼的足跡,向著陶裡斯或稱甘紮卡(夏爾丹與東方人一樣,把陶裡斯或特布裡斯的奠基歸功於佐貝德,她是阿拉謝德哈裡發的妻子。但是這個城市還要古老得多,它的名字不論是甘紮卡、蓋紮卡還是蓋卡,都表示是皇家金庫的所在地,一般估計人口有110萬人,但夏爾丹認為隻有55萬居民。)進軍,這是米底一個行省古老和現代的首府。科斯羅伊斯二世率領4萬人從同樣距離的遠征行動中回師,要來阻止羅馬軍隊的前進,但是他的撤退完全是由於赫拉克利烏斯的逼迫,不願立即做出講和或會戰的決定。陶裡斯在索菲斯統治的時代有50萬居民,現在整個城市不到3000戶人家,但是儲存在這裡的皇家財寶,價值因古老的傳統而增大,這些都是克羅蘇斯的戰利品,是居魯士從薩爾代斯的要塞裡運過來的。赫拉克利烏斯快速的征戰到冬季就停頓下來,基於審慎或迷信的動機(赫拉克利烏斯打開福音書,隨便翻到其中一節,運用或解釋阿爾巴尼亞的名字和位置。),決定撤退路線沿著裡海的海岸到達阿爾巴尼亞行省,他的帳幕可能紮設在莫甘平原(莫甘荒原位於居魯士河與阿拉克西斯河之間,有60個帕拉沙長和20個帕拉沙寬,地勢開闊,水草豐富,後來帖木兒曾在此紮營,納迪爾沙王也在此登極稱帝。),這是東方的君王最喜愛的宿營地點。在他成功入侵的過程之中,凸顯出一個基督教皇帝的宗教熱忱和報複行動,士兵在他的指使之下熄滅受到崇拜的聖火,摧毀祆教祭司的廟宇。科斯羅伊斯二世渴求神聖榮譽所建立的雕像,全部被投入火中燒毀。瑣羅亞斯德的出生地塞巴瑪或奧米亞(塞巴瑪和奧米亞靠近斯保塔湖,丹維爾證明是同一個城市,按照波斯人的說法,因成為瑣羅亞斯德的出生地而知名於世。在佩龍·丹奎特爾所著的《阿維斯陀聖書》中,有的章節是瑣羅亞斯德的手筆,確保這種傳統獲得最大的尊敬。),全部遭到破壞,成為一片焦土,這既是對波斯人損傷聖墓的報複也是贖罪。宗教能夠表現出真正的博愛精神,在於解救和釋放了5萬名俘虜。赫拉克利烏斯獲得的報酬是感激的眼淚和歡呼,這種明智的措施使他仁慈的名聲遠播,同時也夾雜著波斯人對他們君主傲慢固執的不滿。赫拉克利烏斯在後續戰役所獲得的光榮(623~625 A.D.),拜占庭的曆史學家和後人都無法知曉。(狄奧菲尼斯提到薩爾班,以及匈奴人地區內的他林敦,它們的位置我都沒有發現,而且丹維爾也沒有打算找出來。歐提奇烏斯是一名知識不夠淵博的作者,隻是提到阿斯法罕這個名字,不能認為就是伊斯法罕,而卡斯賓可能就是沙普爾這座城市。從陶裡斯到伊斯法罕的行程是24天,卡斯賓正好位於半途。)皇帝離開阿爾巴尼亞廣闊而肥沃的平原,順著希爾卡尼亞海山脈的走向,從山地進入米底或伊拉克行省,率領勝利的軍隊到達遙遠的皇家城市,卡斯賓和伊斯法罕從未感受過羅馬征服者接近帶來的威脅。科斯羅伊斯二世接到警報,知道王國陷入危險之中,已經從尼羅河與博斯普魯斯海峽召回全部兵力。皇帝在遙遠而充滿敵意的土地上,被3支實力強大的軍隊包圍。聯盟的科爾克斯人準備脫離他的陣營,最勇敢的老兵也感到畏懼,毫不掩飾他們無言的絕望。大無畏的赫拉克利烏斯說道:“不要害怕數量龐大的敵人,靠著上天的幫助,1個羅馬人可以戰勝1000個蠻族。我們如果為拯救自己的同胞而犧牲性命,就能獲得殉教者的冠冕,上帝和我們的後裔會使我們的榮名永垂不朽。”高尚的情操得到英勇行動的有力支持,他擊退波斯人3倍兵力的進攻,利用敵軍處於分離的狀況,實施一連串協調良好的行軍、撤退和成功的作戰行動,最後把波斯人從戰場趕到米底和亞述設防的城市。到了嚴寒的冬季,沙巴拉紮守在薩爾班的城牆之內,感到非常安全,結果遭到行動積極的赫拉克利烏斯奇襲。他把部隊分散編組,在夜間銜枚疾走。城裡的房舍都是平頂,用來抗拒羅馬人的標槍與火炬,根本不能發生功效。波斯的貴族和省長、他們的妻妾和子女,以及好勇善戰年輕人的精英分子,不是被殺就是成為俘虜。沙巴拉紮見機不對趕快逃走,他的黃金鎧甲成為征服者的獎品。赫拉克利烏斯的士兵享受財富與安寧,這是他們拚命應得的報酬。等到春季到來,皇帝花了7天時間橫越庫爾迪斯坦的山地,毫無阻擋渡過底格裡斯河湍急的水流。羅馬大軍受到大量戰利品和俘虜的拖累,暫停在阿米達城下。赫拉克利烏斯派人將戰果和安全通知君士坦丁堡元老院,他們在圍攻的部隊撤走以後,大致也知道狀況已經好轉。幼發拉底河上的橋梁被波斯人破壞,但是皇帝很快發現了一個徒涉點,對麵的敵人隻有火速撤退,在西裡西亞依靠薩魯斯河(色諾芬在《遠征記》第一卷中提到,年輕的居魯士離開塔蘇斯約10個帕拉沙,渡過寬度有300英尺的薩魯斯河。)進行防禦。這條河大約有300英尺寬,中間是無法渡越的激流,橋梁建有堅固的角樓,用來加強防守的力量,在河岸上部署成列的蠻族弓箭手。激烈的血戰一直打到黃昏,羅馬人的進攻占到上風。一個波斯士兵擁有如巨人般魁梧的身軀,被皇帝親手殺死,然後將屍體投入薩魯斯河中。敵軍被擊潰,已經毫無鬥誌,赫拉克利烏斯發起追擊,到達卡帕多細亞的塞巴斯特。經過3年的時間,這場漫長而勝利的遠征在歡呼聲中,又重新回到黑海海岸原來的地點。(赫拉克利烏斯進行三次對抗波斯人的戰役,都能發揮堅忍不拔的勇氣,皮西底亞的喬治表示極度地欽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