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德最早和最難說服的對象(在我開始探討先知的曆史之前,有義務要提出證據肯定我在這方麵的能力。出現《古蘭經》的拉丁文、法文和英文譯本之前,已經有這方麵的曆史論文,馬拉西、薩瓦裡和薩萊這三位譯者,對原作者(穆罕默德)的語文和個性都有深入的研究。普裡多和布蘭維利耶伯爵寫出兩本有專業水平的《穆罕默德傳》,但是他們表達的意願完全相反,一個人要證明他是江湖騙子,另一位想肯定他是英雄人物,這樣一來就會貶損學者的知識和伯爵的聰明。德貝洛的論文主要采用諾瓦裡和密孔德(1433~1498 A.D.,波斯曆史學家)的作品。但是我們最可靠和最有價值的向導是加尼爾,他是一個法國人,卻在牛津大學擔任東方語文的教授,在兩本精心撰寫的作品中,他對阿布·爾菲達和阿爾·詹納比的阿拉伯本文,完成翻譯、解釋、說明和補充,須知阿布·爾菲達是一位開明的君主,從公元1310~1332年在哈瑪統治著敘利亞。詹納比是汲取彆人意見的神學家,在公元1556年訪問麥加。以上這些人可以保證我能完成工作,好奇的讀者可以追循時間的次序和章節的先後,滿足求知的欲望。然而我必須聲明,無論阿布·爾菲達或詹納比都是現代的曆史學家,不必遷就伊斯蘭教紀元1世紀的作家。),是他的妻室、仆從、門生和朋友。(普裡多在希臘人之後揭露穆罕默德妻子心中的懷疑,布蘭維利耶則像是先知的私人顧問,極力主張卡蒂嘉及第一批門徒具有高尚和愛國的情操。)對他們而言,他是個具有弱點的凡人而且為大家所熟悉,現在他要向他們表明自己是一個先知。然而,卡蒂嘉相信丈夫的話並以此為榮;順從而又重視感情的紮伊德隻想獲得自由;享有盛名的阿裡是阿布·塔勒布的兒子,用青年英雄的氣概擁護堂兄的意誌;阿布·伯克爾以財富、謙恭和誠實,注定繼承先知的宗教。經過穆罕默德的開導,麥加10位最有聲望的市民私下接受伊斯蘭教的教誨。他們屈服在理性和熱情的呼聲之下,學會背誦最基本的教義:“世上隻有一位真主,穆罕默德是他的使徒。”他們的信仰使得他們即使在穆罕默德活著時,也已獲得財富與榮譽、軍隊的指揮權和王國的統治權,作為他們應得的獎賞。他默默地用3年時間完成使命的第一批成果,使14個人改信他的宗教。等到第4年,他便運用先知的身份,決心向他的家族表達出神的信念。據說他籌備一次宴會,隻有一頭羔羊和一碗牛奶,要讓哈希姆家族40位客人享用。穆罕默德對與會人員說道:“朋友們、親人們,我向各位奉獻最珍貴的禮物,也隻有我能將這個世界和未來世界的財富送給你們。真主命令我把各位召來為他服務,你們之中有誰願意分擔我的責任?又有誰願意做我的夥伴和副手?(阿拉伯人這個平凡的名稱,用適當隱喻加以轉換就成為國家的棟梁。我儘其所能在拉丁文或法文的譯文中,保存阿拉伯的一般成語和專有名詞。)”沒有人回答,驚愕、疑懼和鄙視的沉默,終於被一名不滿14歲的少年打破,阿裡在不耐煩的狀況下鼓起勇氣說道:“啊!先知!你要的人就是我,不論是誰要是膽敢反對你,我就會打掉他的牙齒、挖出他的眼睛、砍斷他的雙腳、撕開他的肚皮。啊!先知!我要做你的副手好看住他們!”穆罕默德非常高興地接受他的請求,當時還有人用嘲諷的口吻要阿布·塔勒布尊重他兒子高高在上的地位。阿裡的父親用莊嚴的口吻規勸他的侄子,要他放棄這種不切實際的企圖。無所畏懼的狂熱分子對他的叔父和恩人說道:“就算你有這樣大的能力,可以把太陽放在我的右手,月亮放在我的左手,也無法讓我改變心意。”他堅持10年的時間來進行傳教的工作。而他在東方和西方推廣的宗教,在麥加城內隻獲得緩慢而艱辛的發展。然而穆罕默德樂於見到,處在幼年時期的一神教正在日益茁壯強大。會眾把他尊為先知,穆罕默德也就及時向他們灌輸《古蘭經》精神糧食。據稱在他傳教的第七年,門徒中有83名男子和18名婦女退到埃塞俄比亞。由於他的叔父哈姆紮和凶狠而又固執的歐麥爾及時皈依,使得教派的實力大增,歐麥爾原來要摧毀伊斯蘭教,現在卻儘全力為宗教的事業奮鬥不懈。穆罕默德的善行不僅僅限於古萊西部落,或是麥加的周邊地區,在舉行莊嚴典禮的節慶和朝聖客雲集的日子,他常去天房找每個部落的外鄉人談話,不論是在私下的閒聊還是公開的演說中,他始終規勸大家要信仰和崇拜唯一的真神。他意識到自己掌握了真理以及現存的弱點,強調信仰自由和反對宗教暴力。(《古蘭經》的經文為了有利於信仰自由,表現得鏗鏘有力而且節數繁多,還要加上馬拉西和薩萊的注釋,僅僅這種特性就能解決學術方麵的疑點,不論這一章是在麥加還是在麥地那降示。)但他呼籲阿拉伯人要醒悟悔改,讓他們記住古代的阿德人和薩穆德人,神的正義使這些偶像崇拜者遭到絕滅的命運。(參閱《古蘭經》第七章以及阿拉伯人的聖傳,薩穆德族的洞穴高度與一般人差不多,位置在麥地那到大馬士革的半途上,可能是史前時代的穴居人所為。)麥加的人民基於迷信和猜忌,拒不相信穆罕默德的宗教。城市裡年高德劭的人士以及先知的叔伯,對於妄想改革家園的孤兒表示厭惡和不齒。穆罕默德在天房發表虔誠的演說,阿布·塔勒布的回答是大聲高呼:“市民和朝聖客們!不要理會這個邪惡的魔鬼,彆聽他褻瀆神明的囈語,我們崇拜阿爾·拉塔和阿爾·烏紮哈的信心絕不改變。”然而穆罕默德身為阿卜杜勒的兒子,仍舊獲得這位年邁酋長的寵愛,他儘力保護侄子的名聲和安全,免予古萊西人的攻擊,因為他們對哈希姆家族的崇高地位,一直懷有嫉妒的心理。他們把私人的怨恨塗上一層宗教色彩,認為在約伯的時代,褻瀆神聖的罪行受到阿拉伯行政官員的懲罰(《古蘭經》第三十一章提到,在約伯那個時代,阿拉伯的官員要懲處犯有褻瀆神聖之罪的人。我為某位可敬的高級教士感到羞愧,他竟然讚同並推崇這種教長主持的審問活動。),現在穆罕默德犯下滔天大罪,竟然拋棄和拒絕全民族信奉的神明。然而麥加的宗教政策極其衰弱無力,古萊西人的領導階層並沒有將他當罪犯控訴,卻迫得采取規勸或武力解決的辦法。他們不斷向阿布·塔勒布發出譴責或威脅的說辭:“你的侄子羞辱我們的宗教,公然責怪我們的祖先愚昧無知,你要馬上讓他住口,以免在本城引發動亂和爭論。如果他仍舊執迷不悟,我們要對他和他的追隨者進行武力製裁,到時你要為本市的流血慘劇負責。”阿布·塔勒布的權勢和審慎的作為,避免因宗教的派係之爭而產生暴力行動,最無能和膽怯的門徒全都退到埃塞俄比亞,先知本人也藏身到市鎮和鄉村那些有力量保護他的地方。穆罕默德這時還得到家族的支持,因此古萊西部落其餘人員對哈希姆家族的子弟采取聯合抵製的行動,不再與他們通商買賣,拒絕與他們通婚聯姻,用勢不兩立的敵對態度,迫使他們交出穆罕默德,以伸張神的正義。敕令掛在天房讓全族每個人都看到,古萊西人還派遣使者到阿非利加的腹地去追蹤穆斯林的逃亡人員,同時包圍先知和他那些忠心耿耿的追隨者,切斷他們的水源,運用傷害和侮辱的手段使雙方的仇恨更為加深。雙方簽訂不穩的停戰協定,暫時恢複表麵的和平。阿布·塔勒布逝世加上失去忠誠而寬厚的卡蒂嘉,破壞了穆罕默德家居生活的安適和快樂,等於把他拋棄給敵人任憑對方處置。這時倭馬亞家族旁支的一位酋長阿布·蘇富揚,被授權管理麥加的公共事務,他是狂熱的偶像崇拜者,也是哈希姆家族不共戴天的仇敵。他很快召集古萊西人和他們的同盟舉行會議,要決定這位使徒的命運。將穆罕默德囚禁可能會激起宗教狂熱進行絕望中的奮鬥,流放這樣一位能言善辯而又深受人民愛戴的激進分子,又隻會使異端邪說在阿拉伯各行省流傳。因此大家一致同意必須置他於死地,用各部落所提供的一把劍刺進他的胸膛,共同分擔殺人的罪孽,使哈希姆派無法報複。有位天使或是暗探泄露了他們的陰謀,穆罕默德除了逃走,沒有彆的生路。在一個寂靜的深夜裡,他的朋友阿布·伯克爾陪伴他悄悄地逃出家門,阿裡的偽裝成功蒙騙了在門口守候的凶手,他穿上使徒綠色的長袍睡在床上。後世的古萊西人尊敬這位年輕英雄的虔誠行為,有些阿裡的詩作仍舊保存至今,描述他的憂慮、柔情和信心真是栩栩如生。穆罕默德和他的同伴一連3天都藏身在托爾的洞窟裡,離麥加隻有1裡格的路程。阿布·伯克爾的兒女在每天入夜之前,暗中為他們送來情報和食物。古萊西人大肆搜尋城市附近可供藏身的地點,他們已經來到岩洞的洞口,但是神意用蛛網和鴿窩騙過查訪者,讓他們認為此處不僅偏僻而且無人到來。嚇得發抖的阿布·伯克爾說道:“我們僅僅是兩個人。”先知回答:“還有第三位,那就是真主本人。”等到搜捕的風聲稍為緩和,兩位逃亡客離開岩洞騎上駱駝,在前往麥地那的途中,他們被古萊西人派遣的追兵趕上,靠著懇求和許諾得以免遭毒手。在這個千鈞一發之際,阿拉伯人的一支長矛可能改寫世界的曆史。先知從麥加到麥地那的逃亡,開創“希吉拉”這個重大的伊斯蘭教新紀元(第二任哈裡發歐麥爾製定伊斯蘭教紀元,模仿基督教用基督出生的年代來計算紀元的做法,開始的日期是穆罕默德逃亡前的第68天,當作阿拉伯紀年的穆哈蘭月1日或元月1日,這一天也就是公元622年7月16日星期五。),一直到12世紀末葉,仍與當地所使用的陰曆有所區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