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給兒童自由時,他不再聽成人的擺布,他依照生命的秩序來發展。他在玩水中變得專注而且安靜,雖然他弄得滿地是水,在捉迷藏時,他總藏在一個地方,從不試圖換個藏身處,你每次在同一個地方發現他時(他很高興你發現他),他就快樂地哈哈大笑,並不斷要重複這個在你看來既愚蠢又毫無意義的遊戲......所有這些,你都不明白它的意義何在。為什麼所有的孩子都喜歡這樣?我們知道,這一切就象小描撲抓毛線團是為捉老鼠做準備。人類童年的精神發展是潛在的,我們所知甚少。美國心理學家埃裡克?弗羅姆(Erich Fromm,1900~1980)說過這樣一句話,他說“愛”同我們掌握其他藝術—樣,它是需要學習才能掌握的。好比學醫,你不可能生下來就是—個醫生,你必須通過學習而成為—個醫生,他的看法是:每一位父母也必須通過學習並付出努力才會懂得“愛”。什麼才是父母真正對孩子的“愛”呢?我們知道許多動物是很愛自己的孩子的。比如說:母雞愛它的小雞,老虎很愛它的小老虎。......很多父母在孩子生下來以後,對孩子確實充滿愛意。但是在孩子有獨立思考能力以後,這種“愛”恐怕就不是人人具有的了。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說:“母愛的真正本質在於關心孩子的成長,這也就意味著關心母親和孩子的分離。”我們在幼兒院觀察孩子的結果證明:真正會愛孩子的父母,他的孩子在各方麵的發展都非常出色。比如說對父母的依戀程度比較小、獨立性強、思維開闊、自信、記憶力好、解決問題能力強,同時孩子就越快樂無比。許多父母可能有一個錯覺:母親越愛孩子,孩子就越依戀他。不是的,我的理解是,越愛孩子的父母,孩子也就越不依戀父母。因為很多經驗告訴他,他母親是愛他的。這個經驗也同時告訴他,父母隻是暫時離開,那種持久的愛的行為使孩子自己得出,不管父母到哪裡,愛是穩定不變的。所以在陌生的環境中,這種孩子更容易產生安全感,適應環境更快,更容易得出自己的經驗,而不是彆人教給的。原因是他已經建立了安全感。而那種沒有得到父母愛的孩子,就會出現這種情況:母親一離開,孩子就拚命地哭,而且他會把這種愛胡亂地施加於任何地方,也就是到處尋找愛,討好彆人,或是完全封閉自己,拒絕任何一種愛。最典型的九-九-藏-書-網就是保姆帶的孩子。孩子的表現是父母一回來,孩子隻跟父母,父母一走就隻跟保姆,任何人都不跟,而且對保姆的依戀,常使父母有—個錯覺:“保姆對我的孩子好”。這種孩子離開保姆就懼怕任何人。原因是父母在時保姆愛這孩子並讓孩子為所欲為,父母不在時保姆便訓斥和嚇唬孩子。你不能想像得到愛的孩子,怎麼會懼怕父母和保姆之外的世界呢?顯然他得到的是愛和不愛兩種情況,因此用他的經驗來看就是他熟悉的人是安全的,除此之外危機四伏。......這種孩子歡樂少,思維不開闊。而正常的在父母那兒得到了愛的孩子,他會把這個感覺建立在自己身上。因為他得到了愛的滿足,他就有了安全感,他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自我發展上。人們普遍同意,應該儘量給孩子一些愛,讓他充分享受到這些愛,這對他一生都是有影響。說起來容易,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事情總是這樣,原則的東西、抽象的東西容易,生活的事情、具體的事情做起來就不容易。甚至應該說我們平時給孩子的時間都不多。因為我們很忙,時間總是不夠,各種事情都排在孩子前麵。沒有跟孩子在一起,沒有跟孩子在一起讀書、交流,沒有跟孩子一起工作、去欣賞孩子需要欣賞的東西,去傾聽孩子的心聲和感受。當孩子和我們在一起時,我們又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不能理解孩子。理解孩子,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必須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尤其要了解孩子的發展狀態。母雞,是很弱小的動物了,在無論怎樣強大的敵害麵前,它都能用自己的翅膀保衛著自己的小雞;老虎是很凶猛的野獸了,但他跟小老虎玩耍的時候,能夠達到極大的耐心。這種愛孩子,是每個母親都能做到的。而且這一點上父母都能做得很好。但在孩子真正有了獨立意識,需要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長狀態時,父母卻難以做到"愛"了。我們常會看到這種現象,當孩子一旦獨立的時候,父母就會說:“這孩子太犟了!”“這孩子這麽不聽話。”實際是孩子要成長!要照他自己的意誌去成長,孩子的意誌同父母的意誌開始產生矛盾了,要學會理解孩子成長的需求。我們大多數人都麵臨這樣的處境,前幾天保健院的大夫來給我們蒙特梭利幼兒園的孩子做體檢,孩子們都很“自由”,就是說按蒙特梭利方法規定,除了不得粗暴地乾涉彆人,不得打罵彆人,拿教具必須歸位,不得打擾彆人這幾點之外,其他一概自由。讓兒童在自由自在中經驗應該怎麽做,和不應該怎麽做。這是讓孩子獨立,獨立的做出選擇。當時所有的孩子都圍到那兒,一會兒摸摸大夫的衣服(我們有一個課叫觸摸課,就是分辨布料的粗細),一會兒摸摸那些醫用器具。雖然他不會破壞,但他會用手很輕的摸。因為這套東西和這種活動孩子沒有見過,尤其是做實驗,這個工作很吸引孩子。其中有一個糊得很臟的小孩,他的手已經被針刺過,取了一點血化驗,他站在那兒一個小時。我看了一下表,整整一個小時,手就那樣舉著,一動也不動站在那兒。他才兩歲過一點。當時那些大夫說:“你們學校太亂了,怎麽能這個樣子呢?”說應該像其他幼兒園一樣,孩子們(苦著臉)排著長隊,做完一個孩子再進來一個,進化驗室,檢查完一個就回教室一個。他們必須特彆安靜。而我們的孩子,滿大廳跑著,而老師在後麵追著,有的剛抽了血哭著,一部分圍看著。我卻對大夫的不耐煩感到驚訝。我說:“你作為一個大夫,就應該了解兒童的心理。應該給兒童大量的時間,讓他們適應你們的工作,而且讓他們自由的觀察並同你們交流,在觀察了解的過程中解除恐慌。這確實是一個讓孩子學習的極好機會。這就讓我想起我們學校有個家長,她說原來在其他幼兒園的時候,她的小孩回家後,把買給她的一長溜的小娃娃從大到小排在床上。那個小孩說:”不許說話,趕快睡覺!要不睡覺我就要管你們了。”她媽媽說這個小孩把娃娃當木偶在表現她的老師的所作所為,其他場合的情況就更糟。因為我們大人也希望兒童像木偶一樣,我們很順利很快的就把這些孩子處理完了。孩子是大人的一麵鏡子。也有人反過來說,大人是孩子的一麵鏡子。但意思是不一樣的。大人什麽樣,孩子就表現得什麽樣。孩子失去了發展自己的自由,也習得了限製彆人的習慣。這就是我們成人好控製和壓製他人最根本的原因。我們從未有過自由發展我們潛在能力的機會,我們就根深蒂固的形成“自由是有害的,兒童需要成人管教”的意識心態。我們習慣上很難容忍讓孩子自由,尤其在說孩子“吵得很” 時,你要是真正愛孩子,你會發現孩子們玩耍,在那兒“作驗血”時,非常可愛,你根本不覺得他吵。有的孩子不做,不檢查,他就離得遠遠的,堅決拒絕。要給他做思想工作,這個過程非常緩慢,要讓兒童有安全感才能讓他做,要不然對孩子就是一個很大的刺激,尤其是做“肝功”化驗,要在脖子上取血。孩子根本不知道怎麽回事,把孩子硬按到桌子上,這個過程同殺動物的殘酷有著驚人的相似,這種方式對一個無知的孩子來說實在是太恐懼了。所以我們要很耐心的給孩子講解這些,讓孩子觀察,沒有其他辦法。遺憾的是很多大人沒有這樣的耐性。我們越來發現,在生活中,不管是大夫,還是老師,都很難容忍讓孩子自由、快樂地做他自己願意做的事。成人嫌麻煩,很簡單,一個像木偶一樣的孩子對成人來說是非常簡單的,成人願意做什麽事很快就能完成。可是一個在自由中的孩子我們要付出大量的工作、精力和時間。成人大多不願把時間放在孩子身上,掙錢重要,看電視重要……這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在人的一生中,拿出六年給孩子,並通過孩子發展自己,是最有價值的。我們能肯定的是我們就在這種工作中一分一秒的成長,孩子也在這種生活中一分一秒的成長。隻有付出心血,讓成長一分一秒的積攢起來,才可能造就出一個非常成功的孩子。成人的錯誤具有驚人的普遍性,我今天來的時候,遇到了一個真正是“老得掉牙的故事”。在公園的拐彎處,有一個媽媽正在給一個兩歲多的孩子買餅子。這個孩子就抓著餅子死不放,媽媽也抓著餅不放說:“你吃不了這麽多,這樣會浪費的”。可這個孩子就是抓著餅不放,說:“我能行,我能行”。但他媽媽就不給他。我站在那兒看著他們的爭執,看來一時還無法解決,我才騎上車走了。為什麽這是個老掉牙的故事呢?這個母親以為孩子很貪心,一個餅子他吃不完,卻要整塊的。在蒙特梭利幼兒園的好多孩子身上發現了這種情況:孩子要一個整塊,不要半塊。針對這個問題老師開會討論,當老師把每個班的情況都說出來的時候,我們發現兒童對事物有一種“堅定地追求完美”的審美觀。他的審美要求遠遠超過成人,比如說廁所裡有水鏽,便池裡有黃色的水鏽,孩子就不上那個廁所。當成人不理解孩子的某些做法,而孩子卻哭著堅持時,甚至每天都在重複類似的情況時,我們難道不能問個為什麽嗎?為什麽?難道是太貪心、浪費。不!不要用這種消極的想法想孩子。當你不知如何辦時,給孩子自由難道不是個好辦法嗎?是的,尤其在兒童小的時候,正好是他的審美觀念形成和建構的時候,老師和家長一定要在這個時候給孩子提供這個(建立審美的)條件和機會。就是說寧可讓他“浪費一點”也不能破壞孩子的這種完美的追求。因為這個時候節儉的觀念還不能在他心齡中形成,但是審美的觀念正是孩子發展的關口,一定要幫他建立起來。兒童在小的時候哭是絕對有理由的,而且他的那種感覺、感想是很奇妙的,很美好的。心理學家認為,在兒童期間,一個是建立兒童完整的人格和開發兒童的智力,另一點就是培養兒童的審美觀。審美觀建立的好壞,是決定孩子從小到大是否能遠離醜惡和犯罪的關鍵,也就是說審美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道德觀。這些事情從根本上講就是兒童發展中的自由。有些時候孩子要發展什麽我們知道,那是經過客觀的謹慎的研究才知道的,它需要兒童發展的很多專業的背景知識,需要我們對孩子的深深的愛。但更多的時候我們幾乎是一無所知,了解兒童真的很難,有個孩子蹲在一個樹坑裡,那樹剛好容下他蜷伏,他就蜷臥在裡麵,背上背著一隻兔子,坑口蓋上一塊紙板,裡麵的空間因為太小而使他一動不能動,可他就在裡麵趴半個小時外麵還有個小“護衛”。然後他們急不可耐的輪換著,你說奇怪不奇怪!他們在發展什麽呢?我們不知道,但孩子們喜歡這個遊戲。隻要給兒童自由。有了自由兒童就擺脫了我們狹隘的界限。有了自由兒童就去自動施行我們想不到也不理解的“神奇”的發展方式。蒙特梭利說,當一個人在樹林裡散步的時候,他能夠長久的沉思,他能夠浪漫的聯想,在這個時候如果遠處鐘聲傳來的話,那麼他這種感覺會更好的加深,像詩一樣。蒙特梭利說,一個優秀的蒙特梭利教師,她的傑出點就在於,當這個孩子正好在森林裡散步的時候,老師就是那個鐘聲,能夠把這種美好的感覺加深。我在我的兒子身上也發現了這種“追求完美”的敏感期。有一次我給了他一個大的豆沙餅,然後我說:“讓媽媽吃一口嗎?”他說:“可以”,我就用手掰了一塊,他把餅子扔掉,躺倒就哭。這是一種什麽樣的心理呢?我當時特彆奇怪,他答應給我了,為什麽還這樣?我說:“你不要哭你不要哭,媽媽再給你換一個。”我就給他換了一個。他立刻站了起來,說:“媽媽,這次吃。”我就在他那個餅子邊上慢慢的咬了一口。他笑了,說:“這次對了。”然後他用手在餅子邊緣做了個手勢,意思是這次是咬的,不是掰的。“掰”意味著破壞了一個整體和完整,咬一口卻不算破壞。一個在審美情趣方麵很高雅的孩子,長大後不會很平庸,也不會很野蠻,更不會很庸俗。他的整個人生基礎和結構就建立起來了。所以要作一個蒙特梭利老師,要作一個好的家長就要特彆尊重孩子。皮亞傑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想測驗一下他的兒子的智力狀態。他在兩把椅子上麵放了兩個墊子,然後拿了一個東西藏在其中一個墊子底下。他把孩子請進來說:“你給爸爸說說,東西藏在哪個墊子底下?”孩子就徑直走到那個沒有藏東西的椅子前,掀起墊子說:“咦,沒有呀?”他爸爸說,“噢,那就請你再出去吧。”孩子出去後他就把這個東西又藏到另一個墊子下麵,又把孩子請進來。孩子進來後就徑直走到這邊沒有藏東西的墊子前,掀起來,說:“噢,沒有呀?”他爸爸說:“簡直不可理喻,怎麽這樣呢?”蒙特梭利笑著說:“你根本不了解兒童,孩子現在是想讓父親有成功感。”這是在跟父親玩一種遊戲,是為了滿足父親的一種需求,他認為他隻要發現不了,爸爸就會覺得自己很聰明。但是他不知道爸爸在測試他的智力。所以蒙特梭利說:“我們成人根本沒有辦法了解兒童的真實心理狀態。”兒童的內心世界是很大的,兒童的內心世界比天還要廣闊。隻要我們潛心地去愛兒童,隻要付出愛,兒童都會變得非常美好。隻要愛兒童,我們就會給兒童自由。有了愛和自由,兒童就具備了基本成長的條件。有一天,自由和愛就會在漫長的童年時代過去後,成為一個人身上最美、最崇高、最具人格魅力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