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墮落(1 / 1)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禮,孔子“社會秩序說”經由儀式表現出來的,就叫做禮,也可解釋為謙恭、禮貌。)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上德的人,對人有德而不自以為德,所以才有德。下德的人,對人一有德就自居其德,所以反而無德了。因為上德的人,與道同體,道是無所為而為,所以他也是無所為而為。而下德的人,有心為道,反而有許多地方卻做不到了。上仁的人,雖然是為,卻是無所為而為;上義的人,儘管是為,卻是有所為而為;上禮的人,就更過分了,他自己先行禮,若得不到回答,便不惜伸出手臂來,引著人家強就於禮。由此看來,失去了道然後才有德,失去了德然後才有仁,失去了義然後才有禮。禮是表示忠信的不足。等到步入禮的境界,禍亂也就隨之開始。智慧不過是道的虛華,是愚昧的開始。至於以智慧去測度未來,更是愚不可及的事。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以忠信為主,而不重視俗禮;以守道為務,而不任用智巧;務必除去一切淺薄浮華等不合乎道的,而取用敦厚質實等合於道的。本章乃是老子最著名的一章。有不少版本把《老子》這本書分為上下兩篇,本章就是下篇的第一章,但是這種區分法似乎有欠妥當。因為形成老子思想的哲學原理,完全包括在前四十章內,而後四十章處理的大多是實際生活上的問題,譬如生活的準則和政治論等。本章討論的主題是道的墮落。道所以會墮落,乃是某些哲學家——特彆是孔子——的仁、義、禮、樂之教大興的緣故。研讀本章應與第十八、第十九章的精選(莊子怒斥孔教)對照,才不致對老子思想有所缺失。道不是可用言語招來的,德也不是自稱有德就可得到;然而,仁可以培養,義可以不足,禮也可作偽。所以說:“失去道而後德出現,失去德而後仁蔚起,失去仁而後義顯現,失去義而後禮大興。”禮就是道的墮落和禍亂的開始。上述引句中的話,顯然是出自老子,因為它所采用的字詞與本章原文完全一致。不過,這些詞句偶爾也會出現在其他的引句中,這種引句在老子的書中常可看到。天道的根本在於君主,人道的終結在於臣下;君主需要的是簡扼,臣下需要的是詳情;起用三軍和兵器,是德行衰敗的結果;施行賞罰和動用刑具,是教育的末途;采用禮法典章的製度,是治理百姓的終結;大興鐘鼓的聲律、羽毛的舞姿,是音樂的結束;區彆哭泣、悲痛、喪服的等級,是悲傷的末路。這五種終結,必須要有精神的運行、心術的引動,才能產生出來,古時候的人早已有了這種認識,隻是沒有率先實行而已……講述大道而不論程序,便不是大道;論述大道不依道而行,論道就無用了。所以古代闡明大道的人,先闡明自然,再談道德;道德明白後,再論仁義;知道了仁義,則求名位;了解了名位,再談聲譽;得到聲譽,再論因材任職;做到了因材任職,再談審察;做到了審察,再來辨彆是非;能夠辨彆是非,才能論賞罰。做到了賞罰,那麼愚笨、聰明、尊貴、低賤等人也都有了適當的位置;賢、智、愚、魯之士,自也能各有其用。用這種方法來侍奉君主,養蓄臣子,治理事物,修養身心,也就無所謂用不用智謀,當然也必能歸返自然,這就叫做太平,乃是治世的最高境界。所以古書上麵記載著“有形就有名”,古人早就有了形名,隻是沒有率先使用而已。古時講述大道的,要五次演變才舉到形名,要九次演變才說到賞罰。若沒有經過這些過程,突然提到形名(像孔教所為),人們就無法知道它的根本;突然提到賞罰,人們也不能明白它的原始。像這樣顛倒大道、違背大道的人,隻有被人治理,怎可能去治理彆人呢?突然提到形名、賞罰的人,是隻知治理的意思,不知治理的原則;是隻能受天下人役使,不能役天下人的辯士。偏愛視覺的,迷五色;偏好聽覺的,喜五樂;偏愛仁的,亂五德;偏愛義的,違背於理;偏愛理的,助長了技巧;偏愛樂的,助長了淫聲;偏愛聖的,導致百姓苦求績業;偏愛智的,導致評論是非的弊病。如果天下百姓各守本性,這八種弊端存不存在都無所謂。如果天下百姓不守本性,這八種弊端便是引起大亂的主因了。正當它們擾亂天下的時候,世人竟然愈來愈尊崇它、珍惜它,天下人的迷惑可說已到達了極點。本該棄置不顧的弊端,天下人反而齋戒談論它,跪坐學習它,歌舞讚美它。看到這種情形,我又有何法可想?讀者如果想要更進一步了解道家的反論和孔子的思想,請參閱本書後麵的《想象的孔老會談》。道家特彆強調無意識的善。善本是自然和無心的表現,若是有心為善,便會脫離“大道”,進而走向毀滅的道路。不去辨彆萬事萬物的所以然,就合乎道體了。最大的禍害便是有心為德。莊子說:“不期而然射中目標的人,才是精於射箭的人。”偶然碰到適意的事,來不及笑;真正從內心發出的笑聲,事先也無從去安排。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