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照字義作“噓”、“吹”解。因為這個意思表達得極為傳神。),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治天下應該本乎無為。治理天下的人,我看是辦不到的。天下本是一種神聖的東西,不能出於強力,不能加以把持。出於強力的,必會失敗;想要加以把持的,最後也終必失去。世人秉性不一,有的前行(積極),有的後隨(消極);有的噓寒,有的吹暖;有的剛強,有的羸弱;有的安寧,有的危殆。人如何能有所作為?因此,體道的聖人有見於此,凡事都循人情,依物勢,以自然無為而治,除去一切極端過分的措施。老子在第二十九、三十、三十一章內,把目標指向“人們忘記不爭,因此導致戰爭的發生”這個問題。同時,他還進一步發表了一些至理名言。擁有土地的,就可稱為有“大物”了。有大物的人,應該使物自得,卻不可為物所用,能不為物所用;便可統治萬物。了解統治萬物不是為物所用的人,豈隻能統治天下百姓?他還可出入天地四方,遨遊九州之外,與造化混合,行止無拘無束,這叫做“獨有”,這種人乃是世間最有修養的人。關於孔子改正自己的欲望來顯耀自己見識的趣聞,在第二十四章之三已談過兩則。下麵為另一則。老萊子(部分學者認為老萊子和老子是同一人,但沒有證據可證明。本章所述老萊子對孔子的忠告,和《史記》記載的老子對孔子的忠告完全一樣。)的學生外出砍柴,遇見了孔子,回來告訴老萊子說:“我遇到一個人,上身長下身短,背有點駝,耳朵緊靠頸部,眼光高遠,一副想掌管天下的模樣,不知道他是什麼人?”老萊子說:“這一定是孔丘,你去叫他來。”孔子一到,老萊子就對他說:“丘啊!隻要改變你的驕傲外貌,拋棄你的智慧,就可成為君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