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眉梢,她最近遭遇了公務員豪門。前段日子相處甚好,可有朝一日寒窗子變成了狀元郎,連帶著寒窗子的爹媽也開始得瑟起來。她說:戀上一個人,他家爹娘愛我,我家爹娘不愛他。理由是:他一個研究生+公務員,怎麼可能愛上我這麼個大學畢業沒工作,東飄飄西飄飄靠投機倒把過活的“飄妹”。還處在熱戀期的狀元爺當然很崩潰——原來優秀真的可以成為被拒絕的理由,那我不當公務員了,從此也不跟彆人說我是研究生,我跟你一起去飄。邊自戀邊卑微,邊痛苦邊熱烈。她喜歡我的金句子:我隻想嫁個我想嫁的人,在一個小城裡,跟著他在山上看杜鵑,沒有杜鵑也沒事兒,野生的樹也是漂亮的。我們懂得彼此的苦楚。其實我們這些年輕女子,活得的確是夠窩囊。前二十年,每日上綱上線地背著書包小學中學大學。畢業了工作了,每日上班下班吃飯睡覺,日子行雲流水單調無比。選擇繼續讀研的,一邊逃離找工作的苦,一邊擔心把自己的身價抬到如此虛高,以後可算是更難嫁——可是,在愛我們的父母看來,這是一種安穩。他們希望我們,找一個不那麼“攀高枝”的人。可這種安穩的背後,受折磨的是我們騷動的心,是我們想追尋自由的靈魂。我們痛苦,卻不能說,因為父母覺得我們衣食無憂,居然還痛苦,“天曉得你們痛苦些什麼”。所以即使痛,我們都隻能一直一直這樣憋屈著痛。可是,直到有一天,我們遇到一個人,他也許相貌平平,他也許出身貧寒,他也許哪方麵都是父母看來最不合適我們的那個人,但是他和我們同樣厭倦這個狂熱卻蒼白的世界,他和我們一樣想要去尋找一片桃花源透透氣。隻是這樣簡單,真的隻是這樣簡單,我們就開始覺得幸福。可是這幸福在爸爸媽媽眼裡,是“窮快活,瞎開心”。想要找到寧願放棄仕途和文憑和我們一塊兒回鄉下去,親手倒騰一片小荷塘隻求白飯的一個人。而閨蜜,依舊想要找個願意和她一起去看野杜鵑的人。她還沒有等到,我們就鼓勵她繼續等。如今她終於等到了,可是麵對的問題不是去看漫山的野杜鵑那麼簡單。他母親前天對她說:“他公務員,他研究生,你什麼都不是,就算創業也隻是起步階段。他愛你什麼?我實在想不通他愛你什麼。我實在不知道你在幸福些什麼。”他說:“我公務員,我研究生,你什麼都不是。你的創業隻是起步階段。我愛你什麼?你的什麼我都愛。要是沒了你,我寧願不要文憑。若是文憑換不來幸福,要這張碩士文憑有什麼用?!我寧願和你一起去飄。今天可以掙到明天的飯錢,明天能夠掙到後天的飯錢,我們就不怕。如今,你依賴我給的幸福,我依賴你的依賴,因為從你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價值。我雖不是帝王,可能夠讓你天天開心,也算是一個男人的成就。”他還說:“我能讓你幸福,這就是我的事業,這就是我幸福的理由。”那一瞬間眼淚簌簌流下。她對他說,你給我的幸福,是很多男人拿錢都沒能給過的。你說到了,你也做到了,你可以在大街上,在眾目睽睽之下,蹲下來給我脫高跟鞋然後把拖鞋換上,隻是心疼我的腳酸。然後牽起我的手對我說:不要你那麼漂亮,隻要你走得穩就好了。想起這些,我除了祝福,全無其他言語。二走過了一長串的從前,好像看了一場一場的煙火表演,絢麗迷亂耀眼短暫,還來不及歎息的時候便已走得遙遠。所以齊豫會唱《九月的高跟鞋》:“脫下疲倦的高跟鞋”“赤足踩上地球花園的小台階”“我的夢想不在巴黎、東京或紐約”“我和我的孤獨約在微涼的”“微涼的九月”我們穿著標誌身價的高跟鞋走在世俗之上,所以我們都是很累的人。這個世界充滿機會但更多的是累。我一個人行走這麼幾年,在夢想漸漸遠離的時候,在疲憊不堪覺得人隻是在生存而不是在生活的時候,突然間遇到一個人,沉悶的心就瞬間鮮活了起來。我相信一個人遇到對的人的時候——這個世界依然令人失望,可是他讓人充滿希望;這個世界依然讓人活得很累,可是我們累了他就會背著我們走。那一刻,我想我們心中都是有一座高山的。暮鼓晨鐘,花謝花開,隻要有他,去討飯也是好的。我們這些女子,說得好聽點,我們是想要往全身都貼上鑽石的人——可是如果不幸福,我們寧願拿鑽石去換一個願意陪我們去鄉下種麥子的人。記得往年,每逢春天,我都願意往旅遊鞋上套上一雙草鞋,去爬那些小山。我美麗的家鄉,在春天有著大片大片的嫩黃油菜花和粉色、紅色或是白色的野杜鵑。那些花不是一朵一朵,卻是一片一片,是一望無際,是漫天美麗,美得讓我想放棄一切隻在這個小城裡開個小店,每天就著一碗鹹菜喝碗粥,隻要能讓我每年春天都能看到它們。我想,總有人能夠理解我們這一群現代女子的思維方式,生活在鑽石中,蓬萊卻在心中。酒吧裡身體搖曳酒杯晃蕩,心中想的卻是最初最簡單的生活。雖然如今很多人都以為,幸福,其實是這樣一個“人”——“他”至少有著一張碩士文憑,有著一套寫著自己名字的房子,有著一份體麵的工作,有一輛車,有一個和他條件相當的伴侶,有很高的地位,有很大的權利,有……可我閨蜜團的女子依然相信,我們要找的那個人,是願意放棄奢華和我們選擇真正的寧靜和幸福的人。這令我想起一件事。前兩日家中買了一台新空調,父親睡覺時一定要把溫度開到25℃以下,哪怕凍得要蓋被子也樂此不疲。他說,買個空調,不冷一點兒,買它豈不是浪費了它的價值?而我們都覺得,哪怕就是開到29℃,隻要我們不覺得熱了,它的價值不就體現了?那一瞬間我明白了兩代人之間為什麼有隔閡。因為他們在心中,給幸福設定了一個標準框架,如果不符合這個框架,必然就是不幸福的。但是我們這輩人之所以還愛著這個世界,還沒有完全恨它,就是因為,這個世界的規則就是沒有規則。我們有權利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一定就是體麵的生活。北大畢業的學生,賣豬肉也好,做科研也好,覺得開心就好。可我們的世俗,為什麼一定要把自己標準化了的幸福觀強加在每一個人身上呢?正如肯德基普及了,中國菜卻不能夠標準化一個道理。我們的幸福不能像肯德基那樣可以“鹽幾克”、“油幾克”,而是“鹽適量、味精少許”。適量與稍許,我們各有標準。關於幸福,我們各有標準。有情侶開車出門,必然將路邊的空塑料瓶撿起來丟進後備箱,集得多了就去賣個幾塊錢。被人嘲笑:科技致富啊!開著車撿廢品!我們為什麼不能撿呢?因為我們買得起車,就不能撿廢品了?不是的。我們覺得開心,我們覺得幸福就好了。三英語中有一個單詞,y(生活必需品)。Our ies are food and shelter.人的必需品隻不過是食物和住所,但是得隴望蜀。人之所以覺得痛苦,是因為執著,是因為欲望,是因為想要得到更好的食物和住所。可是,感謝上天,在這種停不下來的追逐中,她突然遇到他。他給了她勇氣,讓她可以重拾夢想,她就是那個願意和他一起開個小店,一碗粥一碗鹹菜養活自己,隻為每年春天他可以牽著她的手去看野杜鵑,或是夏日在自家門前看蓮花的人。所以我就會認為,他是最合適她的人。這就是愛情的理由。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一定在明天放棄房子車子,放著好日子不過非要賤裡賤氣跑到鄉下去種麥子。而是我們懂得,在這個狂熱蒼白而又令人痛苦的世界,我們要有這樣的心態:奢華可活,貧寒亦可活。林語堂讚《浮生六記》裡的芸娘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可愛的女性”。她之所以受到如此之高的評價,我覺得隻因為她對沈複說了一句:“布衣菜飯,可樂終身。”所以,愛我們的娘親們,你們需懂得,我們想要的幸福不是碩士文憑,不是公務員的身份,不是幾百萬或是幾千萬的產業,即使是政界商家或是出身豪門的子弟,我們衣食無憂,可我們想要的幸福到了最後,果真隻是脫下“齊豫的高跟鞋”,和他一起“布衣菜飯”。這世界,好女子身邊不乏人選。但是,再多的紈絝子弟的追逐,在父輩看來“合適的人選”的“好條件”,都隻不過是九月的高跟鞋,卻不是她想要的布衣菜飯。她靠著那一碗粗茶淡飯,便可樂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