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誌:SOL 38我還縮在探測車裡,一直在想辦法。終於,我想出對付氫氣的辦法了。我想到了大氣調節器,其主要任務就是時刻關注空氣組分並加以平衡。這也是為什麼那些產出的氧氣最終能留在罐子裡。問題在於,它的設計初衷並沒有把排出氫氣這個功能考慮進去。調節器利用冷凝分離技術對氣體加以分離。當它偵測到氧氣過多時,就會吸收氣體並降溫到90開爾文。這足以讓氧氣液化,但氮氣還能保持氣體狀態(氮氣凝點:77K)。它就是這麼把氧氣儲存下來的。我沒法用這個原理除掉氫氣,因為氫氣的凝點低於21K。就算我想這麼乾,調節器也達不到這樣的低溫。此路不通。方案在此:氫氣之所以致命,乃因為它會爆炸。但它能爆炸的前提是空氣中有氧氣,離開氧氣氫氣也就基本無害。而調節器的主要功能就是降低氧氣濃度。調節器有四個獨立的安全聯鎖,確保它不會讓棲息艙裡的氧氣含量降得過低。但是,它們的設計初衷是為了避免技術故障,而不是人為破壞(木哈哈哈!)。長話短說,我能騙過調節器,讓它把整個棲息艙裡的氧氣全部抽光。這樣我就能穿著太空服(我還得呼吸)想乾啥乾啥,再也不用擔心爆炸了。我打算用一個氧氣罐往氫氣中噴射少量氧氣,再利用一些電池和電線製造微火花。它能立即點燃氫氣,燃燒量受製於所噴射的氧氣量。我可以反覆進行以上操作,通過可控噴射,將所有氫氣燒光。這個計畫隻有一個瑕疵:它會毀了我的泥土。這些泥土之所以能被稱為活性土壤,唯一原因就是裡麵有細菌在生長。一旦我抽走所有氧氣,細菌就會死亡,我手頭可沒有1000億套迷你太空服。至少這個方案能成立一半。想得太多,我得歇會兒。露易斯指揮官最後一個使用這輛探測車。按照日程安排,她本應在SOL 7再次上車,但她回家了。她的個人旅行包還在車上。一陣兇猛的翻找後,我發現了一根蛋白質棒,以及一個私人USB,裡頭很可能裝滿了開車時聽的音樂。到了狼吞虎嚥的點兒,我正好邊吃邊欣賞這位好指揮官都帶了些什麼音樂。日誌:SOL 38(2)迪斯科。天殺的,露易斯。日誌:SOL 39我有辦法了。土壤細菌慣於過冬。冬季它們的活性會降低,生存所需的氧氣也會減少。我可以將棲息艙的溫度降到1℃,它們就會進入近似冬眠的狀態。這種事情在地球上向來就有,持續多日也不成問題。你要是追問為啥在地球上細菌能挺過那麼長時間的嚴寒,我就告訴你答案:它們挺不過去。事實是:地表深處溫度較高的細菌存活下來,再通過繁殖替代死去的淺表細菌。它們還是需要氧氣,但不是太多。我估計1%的氧氣含量就夠了。這個含量既能保證細菌存活,又不足以讓艙內的氫氣發生爆燃。但這又將帶來另一個問題:土裡種著的那些馬鈴薯不會喜歡這個計畫。它們不在乎氧氣濃度過低,但溫度過低可會要了植物的命。因此,我得進行盆栽(實際上是袋栽),並將它們全部轉移到探測車裡。它們還沒到發芽的階段,所以光線什麼的暫時也不需要。叫人極其惱火的是,想讓探測車在空載時保持一定的溫度,竟然是件相當棘手的事情。但我還是想辦法解決了,畢竟我現在時間多得很。好啦,下麵就是完整的行動表。首先,將馬鈴薯裝袋並轉移到探測車裡(確保那該死的車內溫度夠高)。接著,將棲息艙內的溫度降到1℃。然後,將氧氣含量降到1%。最後,用電池和電線,以及一罐氧氣慢慢地把氫氣全部燒光。哦耶。這個方案聽起來可真是萬無一失,絕不會導致什麼災難性事故。順便說一下,以上是反諷。好吧,我得開乾了。日誌:SOL 40還是沒能一帆風順。俗話說,沒有計畫能倖存到真正開始執行的那一刻,這還真有幾分道理。事情是這樣的:我鼓足勇氣回到棲息艙。進艙之後,感到信心提升了不少。百樣事物都還在原位老實待著。(我在想些什麼呢?難道還會被火星人給劫了不成?)讓棲息艙降溫得花點時間,因此,我第一件事就是將溫度調到1℃。接著就是把馬鈴薯種芽裝袋。我順便瞧了一眼它們的狀況,看上去根須紮得還不錯,快出土萌芽了。有件事之前沒有考慮過,那就是怎麼把它們從棲息艙搬到探測車。最後的方法很簡單:把袋子都塞進馬提尼茲的太空服。隻要把太空服拖到探測車就行了,我已經在那邊建了一個臨時苗圃。確保探測車裡的溫度不降,然後回棲息艙。等我回來的時候,艙內已相當寒冷,溫度已降到5℃。我一邊發抖一邊看著自己呼出的霧氣,趕緊又加了一層衣服。走運的是,我的塊頭不算大,馬提尼茲的衣服我完全穿得上,而沃格的衣服又剛好能套在馬提尼茲的衣服上。這些破爛衣服原本都是為可控溫度的環境準備的。這不,現在即便套了三件,我還是感到冷得夠嗆。最後我隻好爬進床鋪,蓋上被子取暖。溫度降到1℃之後,我又多等了一個小時,以確保泥土中的細菌有點反應時間,是時候進入慢速狀態了。下一個棘手的問題是大氣調節器。就算我膽大包天,也不可能完全瞞過它。它可是一心一意不想從環境中抽走過多的氧氣。氧濃度最低也有15%。到了這條紅線之後,它開始頑固地拒絕進一步降低,我使什麼招都沒用。我原本計畫對它的控製程序進行重新編碼,但是沒轍,安全協議可能是寫死在ROM裡的。我不能怪它。這套係統的全部目的就是避免大氣成分變得致命。NASA的家夥絕不會說:“嗨,讓我們在這裡留個空子,讓氧氣濃度可以降低到殺光所有的船員!”沒辦法,隻好採用更原始的方案。大氣調節器進行氣體取樣所用的通氣孔與空氣分離裝置不是同一套。預備冷凝分離的氣體所走的是連在主單元上的一個單獨的大通氣孔。有九個小的取樣氣孔,最後彙集到主單元裡。這樣做的好處在於,樣本平均來自棲息艙各個區域,避免了局部不平衡引起的誤判。我用膠帶堵住八個通氣孔,隻留下一個繼續工作。然後再用一個荷夫提袋子把太空服的頸部罩住(這次輪到約翰森了),在袋子上戳了個小洞,用膠帶把小洞跟那個工作的通氣孔連牢。接下來,我打開太空服的氧氣罐,給那個袋子灌上純氧。“大事不妙!”大氣調節器心想,“我得趕緊把氧氣抽出來。”乾得漂亮!我決定不穿太空服。氣壓方麵應該沒什麼問題。我所要考慮的是氧氣。我從醫療站抓了個呼吸麵罩和氧氣罐帶上。這下我的行動力可他媽算是徹底解放了。這玩意甚至還有一個橡皮圈吸在我臉上,確保不會掉下來!不過,我還是需要一件太空服來監測棲息艙的氧氣濃度。目前,艙內的主電腦相信內部的氧氣含量是100%。讓我想想……馬提尼茲的太空服還在探測車裡,約翰森的正用來誑住大氣調節器,露易斯的當成水箱。我不想亂搞我自己的(咳,這可是合身定製的!)。那麼,就隻剩下兩件太空服可用。我找到沃格的太空服,激活它的內部空氣感應器,保持頭盔打開。隻要氧氣降低到12%,我就戴上呼吸麵罩。我眼盯著氧氣指數越降越低。低到1%時,就把大氣調節器的電源切斷。我也許沒辦法對調節器進行重新編碼,但是我能把這小雜種給徹底關了。棲息艙內藏有很多應急燈,以防發生嚴重的斷電。我把其中一個燈的LED燈泡拆下來,讓暴露出來的電源線靠近。現在,隻要一開燈,我就能得到一點小火花。我從沃格的套裝裡挑了一個氧氣罐,兩頭綁上帶子,套在肩膀上。然後用一根氣管和氧氣罐相連,用拇指堵住管口,開始釋放氧氣,放得非常慢,不可能從氣管洩漏。我站在桌子上,一手是電火花,一手是氧氣管,試著讓兩者相碰。還真是邪門,成了!從氣管裡噴出的氧氣馬上在管口形成了一小簇美妙的火焰。火警沒響,反正我沒聽到。最近火警聲聽得我頭都炸了,我已經很難注意到它了。然後我又試了一次,再試第三次。短促噴射。不著急,我很樂意在這上麵多花點時間。我高興極了!這簡直是有史以來最棒的方案!不光清除了氫氣,我還製造了更多的水!一切都很順利,直到大爆炸來臨。上一分鐘我還在開心地燒氫氣,下一分鐘我已經人在棲息艙的另一頭了,周圍撒滿了各種東西。我昏頭漲腦地站了起來,發現艙內一片狼藉。我的第一反應是:“耳朵快疼瘋了!”我的第二反應是:“我快暈了!”接著我就跪了,再接著就撲在地上了。真有這麼暈。我兩手摸索著頭部,拚命想檢查一下腦袋是不是撞傷了,但沒有傷口。一點外傷也沒有。但我頭部和麵部實實在在的感覺說明了問題真正所在。我的氧氣麵罩在爆炸中被甩掉了,現在我正呼吸著近乎純氫的空氣。整個地麵都堆滿了艙內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想從中找到醫用氧氣麵罩簡直是不可能的。在我失去知覺之前,想從這堆亂麻裡找到任何東西都是不可能的。這時我看見露易斯的太空服還掛在原地。爆炸沒動它分毫。想想也是,裡麵裝了70升水呢。我衝了過去,迅速打開氧氣閥門,把頭伸進頸洞(為了便於裝水,頭盔早已卸下)。我小口呼吸,直到眩暈感明顯減輕,再深呼吸一口然後屏住。屏住呼吸的同時,我瞟了眼那件用來騙過調節器的太空服和荷夫提袋子。壞消息是我一直沒有把它們移開。好消息是爆炸把它們衝開了。調節器的九個通氣孔有八個還封得嚴嚴實實,但至少還有一個能告訴它真相。我磕磕絆絆地走到調節器跟前,重新打開了它。兩秒鐘內係統重啟(必須這麼快,原因顯而易見),它立即明確了當前的問題所在。調節器以它安全限度內的最快速度向棲息艙內排放純氧,與此同時,尖銳的低氧警報在艙內呼嘯不止。把氧氣從空氣中分離很難也很費時,但是往空氣中添加氧氣簡單得很,隻要扭開閥門就行了。我扒開一堆堆雜物,回到露易斯的太空服那兒,把頭塞進去以便呼吸到更多健康空氣。不到三分鐘,調節器已將氧氣恢複到正常水平。這時我才意識到身上的衣服燒得有多嚴重。當初穿了三層衣服實在是個明智的決定。袖子燒得最厲害,整個外層衣服都燒沒了。中層衣服燒焦了,還有幾處燒出了洞。裡層,也就是我自己的製服,基本沒受什麼影響。這麼說我又走了大運。此外,我瞅了眼棲息艙的主電腦,看到溫度已經回升到15℃。剛剛一定是引發了什麼高溫易爆的反應。我不明白是什麼,也不清楚為什麼。這就是我目前的處境,仍然不明白該死的到底是怎麼了。忙了這麼久,再加上爆炸這一攤子,我累傷了。明天要作100萬件設備檢查,搞清楚事故原因,但現在我隻想睡覺。今晚我又回到了探測車。就算氫氣都消除了,我還是不可能安安心心地睡在一個剛發生過爆炸的棲息艙裡。再說,我現在並不能完全確定棲息艙沒有任何洩漏。我吃了頓像樣的晚餐,聽了些絕不是迪斯科的音樂。日誌:SOL 41我花了一整天對棲息艙內的所有係統進行了詳細檢查。這個過程極為無聊,但是我能否活下去全靠這些機器,所以該做的還是得做。我不能假設這樣一場爆炸不會造成任何長期損傷。最開始作的是最重要的檢查。排在第一位的是棲息艙帆布是否完整。我感覺它應該十分完好,因為回到棲息艙之前我已經在探測車裡睡了好幾個小時,而艙內壓力仍然良好。電腦在此期間也沒有報告任何壓力變化,除了一個很小的溫度波動。接下來是氧合機。如果這玩意壞了而我又修不好,那我就死定了。看來沒什麼問題。接下來是大氣調節器。還是沒問題。加熱係統,主電池組,氧氣和氮氣儲藏罐,水循環裝置,三個氣閘,照明係統,主電腦……一個個檢查下來,我越來越感到信心十足,所有係統的工作狀態都很完好。不得不誇誇NASA,他們造這些東西時真沒有三心二意。下麵是最關鍵的部分……檢查泥土。我從棲息艙各個角落取了些樣本做成載片(彆忘了現在泥土濺得到處都是)。我兩手顫抖著把載片送進顯微鏡,在屏幕上調出圖像。它們還在那兒!健康、活躍的細菌們正忙活著呢!這麼看來,我肯定不會餓死在SOL 400。我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讓呼吸慢慢恢複平靜。然後開始清理這堆亂麻。現在我有大把時間來想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到底是怎麼回事?嗯,我有一個理論。根據主電腦記載,在爆炸期間,艙內壓力頂峰達到1.4個大氣壓,溫度在1秒內驟增到15℃。之後,氣壓迅速回落到1個大氣壓。如果空氣調節裝置開啟的話,這也說得過去,但是,我明明把它關了。溫度在此之後維持在15℃,如果有升溫效應,一定還在持續。但是壓力卻一再下降,那些多餘的壓力去哪兒了呢?艙內原子數量不變的情況下,溫度提升必然會帶來氣壓升高,但實際上卻沒有。我很快意識到答案所在。氫氣(唯一的可燃氣體)與氧氣(燒掉了)混合後成了水。水的密度比氣體要高數千倍。所以,雖然溫度升高提升了氣壓,但是氫氧反應生成水這個過程又將壓力拉了下來。百萬美元問題是,這些該死的氧氣是從哪兒來的?整個計畫就是為了降低氧氣含量,以防發生爆炸。在爆炸發生之前,一切進行得都還算順利呀。我想我知道問題出在哪兒了。問題就在於我腦子抽風了。還記得我決定不穿太空服嗎?這個決定差點讓我送命。醫用氧氣罐混合了純氧和環境空氣,然後再輸送到麵罩中以供呼吸。而麵罩則是通過一根橡膠帶固定在我後脖子上,密封程度談不上氣封。我知道你在想什麼:麵罩洩漏了氧氣。不對,我在呼吸氧氣。當我吸氣時,我在麵罩內製造了一個近似氣封效應,使之緊貼麵部。問題在於呼氣。你知道正常情況下一次呼吸會吸收多少氧氣嗎?我也不知道,但肯定不是100%。每次呼氣我都向係統內增加了氧氣。我沒想到這一層。但我實在應該想到。如果你的肺部每次都把所有氧氣全部吸收,那嘴對嘴人工呼吸也就不成立了。沒想到這一點真是頭笨驢。這頭笨驢差點把我害死了!以後我真得萬分小心。萬幸的是,在爆炸前我已經把大部分氫氣都燒掉了。如果不是這樣,那一切都完蛋了。剩餘的氫氣所引發的爆炸不足以把棲息艙掀翻,但足以把我的鼓膜炸裂。這一切從我開始意識到水產量有60升差額時就開始了。小心翼翼地燒氫,未曾預料到的爆炸,我算是上了正軌。水循環裝置昨晚乾得不錯,大概從空氣中循環了50升新生水分。它們都存儲在露易斯的太空服裡,現在我稱之為“大蓄水池”,因為那聽起來更酷。另外10升水被泥土吸收了。今天的體力活兒可真不少,我該吃一頓飽飯。為了慶祝回到棲息艙過夜,我打算歇下來看看露易斯指揮官留下來的20世紀屎一樣的電視劇。《正義前鋒》?試試看唄。日誌:SOL 42今天睡了個懶覺。天地良心,我可是在探測車裡受了四個晚上的罪,艙內的床鋪軟得像是世界上最美妙最舒服的羽絨床。末了我還是把屁股從床上挪了下來,乾了點爆炸後的清理工作。還把馬鈴薯苗也轉移了回來。時間剛剛好,它們正在發芽。它們看上去健康又快樂。這不是化學、醫學、細菌學、營養分析學、爆炸動力學,不是我最近摻和過的各種狗屎。這是植物學。我敢保證自己能種點什麼出來,而不是把它們搞死。對嗎?你知道最不爽的是什麼嗎?我隻造了130升水,還有470升得繼續造。你大概認為,基於這個方案已經把我兩次拖進鬼門關,我該離聯氨遠點了吧。不。我會降低聯氨輸入量,在今後十天中,每過十小時繼續在艙內燒氫氣。從現在開始,我會加倍小心。我不會再指望徹底的完全反應,而是更頻繁地用可控火焰進行“氫氣去除”工作。氫氣含量將得到有效控製,以免它再次上升到馬克殺手水平。我得乾等不少時間。每個二氧化碳罐子需要10小時才能灌滿,聯氨進行反應以及燒氫氣隻要20分鐘,剩下的時間隻能靠看電視打發。說真的……李將軍很明顯能跑過警察的巡邏車,那羅斯科乾嗎不直接去杜克的農場,趁他們不在車裡的時候實行逮捕?【譯注】隻讀存儲器。1979至1985年間由美國CBS播放的喜劇。杜克兄弟的愛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