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於寫大時代背景下的小人物可算是我的一個偏執。2015年時,我有幸看到幾冊清末民初的縣誌,上麵記錄了當時的風土人情,工商業發展。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那些商號、作坊、布莊的名號,就好像能看見一條長街,店鋪鱗次櫛比。在那個山河動蕩的年代,普通人辛苦地活著,他們有哭有笑、有喜有悲、有血有淚,但就如同令儀常說的那樣,無論如何日子總要過下去。從2015年開始起草《天增順》的寫作大綱,為了讓小人物更貼近那個時代,我做了一份清末民初的年代大事件表。對於人物、情節的設定也幾經修改。舉個“栗子”,山縣壽一這個角色,我最初的設定,在民國的戲份裡,他會變壞,最後死在博洛手裡。沒錯,中村一興就是他變壞後的那個人,隻是在創作過程中,我把一個人剝離成兩個人。因為在我看到的卷宗裡,有一些日籍的和平人士還是做了一些好事,甚至參加了共產國際的抗日鬥爭,所以當故事落在紙上,我還是保留了壽一的善良。 為了故事的感觀切實發生在清末民初不跑偏,我在故事裡穿插了一些當時的大事件,比如第一章字裡行間影射的是“戊戌變法”的失敗。之後的故事裡還有“皇姑屯事件”等,還穿插了一些當時著名的人物,比如“顧維鈞”,我這樣說,讀者大大可能不知道他是誰,如果我說,電影《我的1919》中,陳道明老師扮演的那個相當有氣勢的律師,你們是不是就知道了?除了這些,我還有一些小心思,“光緒二十四年七月十六”,我們女主第一次出嫁的大日子。這是開篇的第一句話,較真的讀者大大可以查一下,曆史上的那一天真的是黃道吉日,宜祈福、嫁娶、出行,忌修造、動土。這樣做對劇情或許沒有大作用,但就我個人而言,能讓我更加投入到那個年代。當我把人物和情節設定做好,他們在我看來就是鮮活的個體,我以上帝的視角俯瞰他們的人生,當一個矛盾出現,令儀會是什麼反應,博洛會怎麼說,額林布會做什麼,我把自己沉浸在那個年代的悲歡離合中,仿佛就變成了記錄者,隻是將他們的一言一行記錄下來,呈現給大家。寫文的時候,常常熬夜,恨不能馬上寫完,脫離苦海,可劇終之後又不免有些失落。很享受與讀者大大討論劇情的過程,以及期待刀片寄來時的忐忑。有很多讀者大大每天蹲守更新,按天打賞以及洶湧的一波催更。這裡我不敢寫ID致謝,生怕漏下誰,辜負了大家的真心,真的很感謝大家!受故事背景所限,《天增順》不是一個討喜的作品,那個時代注定了悲大於喜。起初幾章敘事節奏比較慢,我本心是想緩緩地展一幅生活畫卷,但是這樣的敘事效果可能會直接導致體驗不太好,量可以說慘不忍睹,我記得有一個讀者留言說,沒人讀,她都跟著著急。其實我自己都懷疑過,有一段時間甚至感覺寫不下去了。在這期間,我的編輯給了我很大幫助和鼓勵,也是每一個讀者的、點讚和評論讓我堅持了自己的寫作風格,也堅持將一個四十萬字的故事進行到底。到了故事的中後期,評論裡甚至開始討論影視化的問題,連選角都一並完成了,讓我分分鐘感覺有大把的製片人和金主爸爸盯上了我[不好意思臉]最後,請允許我鄭重地感謝每一位蹲守、、點讚、評論和打賞這部作品的讀者大大,感謝大家的一路支持!另外(短篇編輯牆隔裂要求插播廣告),隨著長篇故事的結束,我的係列短篇文《你好,陌生人》也要開始續更了,每月雙更,衷心希望大家能喜歡!讀者大恩無以為報,不如……我給大家賣個萌吧:愛你們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