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荀攸入仕
政通人和,百業俱興。
自荊州逆大江而上,入蜀已有一段時日的荀攸,對當下巴蜀大地的治政給出了一個評價,一個相對優秀的評價。
天下紛爭不休,宇內群雄日尋乾戈,近些年來荀攸見慣了軍旅,見慣了殺伐,更多的是見慣了流血漂櫓。但蜀地竟是獨善其身,在洶洶亂世中顯露出了一副安寧祥和的樣子,這裡多多少少是因為蜀地比較封閉,但除卻蜀地閉塞的地理,荀攸認為益州牧劉璋在其中的作用很大。
王道隔絕,朝廷威望不足,朝廷的旨意和詔令在地方效用不大。
這個時候掌握一州軍政的州牧,就如同東周時期的諸侯。
而州牧治下的州郡顯露出的模樣,就體現著州牧的能力,若是州牧能力強悍,能擺平所據州郡發生的亂子,自然他的治下出現和平安詳的模樣。
而益州牧劉璋,這位益州的州牧,在荀攸看來,便是州牧中的佼佼者,比之其他州牧要強上三分。
就比如他先前停駐在襄陽,觀察過劉表的治政,劉表雖是從容坐保江、漢,內部沒有大的亂子,襄陽是一片祥寧,可劉表治政混亂,不能禁止世家豪族侵暴百姓,上麵是放縱的態度,下麵是肆意妄為的勢頭。
因此前麵荀攸雖是駐足襄陽日久,但沒有太大的意願在劉表帳下出仕,以他對劉表的觀察和度量,如果他去追隨劉表,不過是昏昏沉沉度日,於天下的亂局沒有任何的補救。
‘若論明主,當屬劉益州。’
荀攸打著投效劉璋的想法,可劉璋如今在征討漢中的米賊張魯,於是荀攸今日踏入了益州長史王商的府邸,在王商府內仆人的牽引下來到了候客廳,並遞上了自己的名刺,名刺上沒有太多的文字,隻單單寫著四個字:‘潁川荀攸。’
荀攸自信,雖是長史王商是益州第二號的人物,但隻需王商見到自家遞上去的名刺,以王商喜好攬拔奇俊、提攜俊傑的名頭,加上自家的這個‘荀’字,王商當是倒履出迎他。
隻安坐席間,荀攸板正著身姿,目不斜視的靜靜等候了起來。
此刻益州長史王商正在書房之中,在這休沐的日子裡,他繼續勤勉工作,伏案於文牘之上,料理著從南中七郡和三巴之地遞來的文書。
王商閱讀著案幾上這封庲降都督高頤遞來的文書,上麵高頤通報了興古郡爨氏攻滅了一家小種夷人部落,並占據了夷人部落此前擁有的一座銀礦,爨氏得到銀礦後,改進了冶煉工藝,增派了采礦的人手,使這座夷人占據時僅出產少量白銀的銀礦大發光彩,每月出產的銀礦數倍於舊時。
跟隨著這封庲降都督高頤文書一並押解來的,是爨氏第一個月開采出來的白銀,如今已經押解進了州中的庫房,作為軍資使用。
若是能在這幾個月內拿下漢中,這批白銀當可用作賞軍之物,嘉賞征戰漢中勞苦的士卒和將領,王商恰意的想著。
至於被搶去了銀礦,又落得個族滅下場的夷人部落,興古郡的爨氏不在乎,庲降都督高頤不在乎,長史王商更是沒去想,沒人去在乎這個可憐的夷人部落。
批閱掉庲降都督高頤的文書,王商伏案看起了另一封,由邛都令李恢遞來的文書,文書上李恢敘述他攻滅了一處邛都附近的夷人部落,並從這個夷人部落的手中奪下了千餘頭水牛,除了兩百頭留給了邛都百姓用於耕種開荒,剩餘的水牛將不日押送到成都。
王商滿意的點了點頭,他對李恢很是有好感,李恢不僅治政手段很不錯,在軍事方麵亦是有不錯的能力,稱得上是一個文武全才,他未曾想到,區區南中蠻荒之地,竟是出了李恢這樣一個大才,假以時日,李恢當可為一兩千石。
王商在李恢的文書上批了個‘優’字,作為對李恢精神上的嘉獎,當然物質上的獎勵也是有的,光驅使人乾活,不給人好處,再性子穩重的耕牛都會有脾氣的。不過物質上的嘉獎,由不得王商做主,賞罰的事情,或者說賞罰的權力,都在劉璋的手中。
將這封李恢的文書放置在不日將傳遞給劉璋的文書堆處後,王商拿起了下一份文書,這封文書是漢嘉令楊洪遞來的,楊洪在文書上講,他驅使著漢嘉郡境內的夷人將破敗不堪的旄牛道修繕了一遍,現如今道路寬敞平坦,可以容納兩輛馬車齊頭並進。
其次楊洪敘述了他用夏變夷的政策,在他的循循善誘下,漢嘉郡的蠻夷摒棄了舊日刀耕火種、茹毛飲血的風俗,開始追逐起了漢家的風俗,這裡楊洪尤為著重了一點,他言是旄牛夷狼譚的部落,如今開始蓄發了,不再斷發文身做蠻夷狀貌,假以時日,必將歸化為堂堂正正的漢兒。
‘青年俊才何其多也。’
王商看著楊洪的文書感慨了一句,李恢、楊洪等皆是弱冠之年,便被劉璋超拔為一縣之令,起初王商對劉璋提拔李恢、楊洪擔任縣令還有些不安,畢竟二人的年紀過於年輕了,對治政方麵或許不怎麼熟練,再加上李恢、楊洪二人所任的地方又是蠻夷橫行、不寧之處,李恢任邛都、楊洪任漢嘉,他唯恐二人出了什麼簍子。
但今時今日,李恢和楊洪都證明了自己的才乾,且從當前二人治政一縣的結果來看,二人皆是有著至少兩千石的潛力。
‘識人之明,無過明公。’
這裡王商對著遠在陽平關外的劉璋敬服了一聲,去年劉璋討平南中,不過區區數月,在南中的待的時間並不長,但是挖掘了許多的南中賢良、青年才俊。
這等識人的才乾,天下隻怕是少有人能追比的,就連王商自己,雖是攬拔奇俊,卓有成效,但是也還是覺得不如劉璋識人。
在王商批閱了一堆齊平他額頭的文書後,王商的兒子王彭趁著這個間隙開口道:“父親,伏案久了對腰不太好,不如起身走動一下,舒緩一下四肢……若是父親想多為明公效力幾年,還需保重身體才是。”
王彭前麵說了一段讓王商起身走動舒緩身體的話,但見王商不為所動,他不假思索的搬出了劉璋,用著能觸動王商的劉璋來做說詞。
“也好,該料理的事情也料理完了,就起身走動一下。”
果然,在能為劉璋多效命一二年的誘惑下,王商應了王彭的請求,他放下手中的筆,起身緩步走動了起來。
度步間,王商斟酌起了一件事情,他有意為蜀中名士嚴君平、李弘立祠作銘,用意在於表彰先賢,給蜀中士人做一個榜樣,不過這件事他還在考慮當中,具體實施的話他想等到劉璋平定漢中後,通報過劉璋再行實施。
這是一樁美事,人臣的話不好去做,當由君主去定奪,加美譽在君主的身上,方才為好。
可留給王商遐思的時間沒有多久,府中的主事尋到了書房門口,並通報有人求見,而後他靜候著王商的回音。
王彭見著府中主事前來尋事,以為又是什麼阿附的小人來府上求官問職,他的麵色不由一黑,不耐煩的囑咐了一句府中主事:“今日我父親休沐,若是那人沒有什麼要事,就讓那人留下文字,見倒是不必見了。”
主事將手中荀攸的名刺提了提,小心翼翼的補充了一句:“來人出身潁川荀氏。”
“潁川。”
“荀氏。”
潁川這個地名加上荀氏這個姓氏,仿佛有什麼魔力一般,將王彭心中不耐煩的情緒驅散一空,留下的唯有訝異的神色和心境,他立即大步向前走到書房門口,從主事手中接過名刺,雙手小心的捧到了王商麵前。
原本低頭踱步的王商抬起了頭,他的眸子中閃過精光,並一字一頓的讀起了名刺上的姓名:“潁川荀攸。”
念完名刺文字的王商端正麵色,向著府中主事簡略的吩咐道:“引路。”
不多時,王商到了荀攸所在的候客廳,一番通報姓名並見禮過後,他將荀攸引到了府邸上的明堂中,隆重的接待起了荀攸。
這裡不由得王商不見重,荀氏出身不凡,乃是戰國荀卿的後人,更兼荀氏於當世聞名遐邇,顯赫一時。
“聽聞公達先生昔日曾欲刺殺國賊董卓?”王商問起了一件他聽過的傳聞。
“確有此事,董卓無道,天下怨之,當時攸和議郎鄭泰、長史何顒以及侍中種輯、越騎校尉伍瓊等人商議,欲趁隙刺殺老賊,以謝天下。”說起這一樁舊事,荀攸辭氣壯烈,仿佛當下正在實施刺殺董卓一事。
一言至此,荀攸歎息了一句:“隻是還沒等攸等開始實施刺殺一事,便為小人泄謀,致使老賊董卓發覺,卻是未能報效國家,不能為天子除去董卓這個惡賊。”
王商麵色帶著敬佩,他推崇了一句:“隻憑公達先生有此忠義之心,便足矣寬慰陛下了……董卓無道,好亂樂禍,致使天下不寧,雖未死於公達先生之手,但如今已是自取其禍,身死族滅,可知天道好還,報應不爽。”
“正是,老子有雲:‘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董卓無道,淩迫君上,雖是擁並涼之精兵在側,實不過一匹夫爾,如此作惡之人,終究是沒有好下場的。”荀攸認同的點了點頭,事實也正是這般,董卓的下場不是一般的淒涼,直直的被百姓點了天燈。
談完國事,王商扯起了荀攸的生平:“不知昔日的荀神君,是公達先生的何許人也。”
“乃是攸的曾叔祖。”荀攸微笑著答了一句,他的曾叔祖荀淑號‘神君’,當時名士李固、李膺都曾拜荀淑為師,可謂是名重天下,為世人所敬仰。
荀攸來到王商府上,並自信王商會親迎他,就是依仗著他曾叔祖荀淑的名聲,或許王商沒有聽過他,但是荀淑的名,他料想王商是聽過的。
隻是令荀攸意外的是,王商雖是居於閉塞的蜀地,但是也聽聞過他的名聲,知道他曾經謀劃過刺殺董卓之事,不由得他對王商高看了一眼。
畢竟蜀人居於富庶無憂之地,對蜀地外的事情多是不怎麼願意插手,也不願意攪擾在其中,連聽聞都不願意去聽,而王商通曉世事,這便是王商的不凡之處了。
荀神君的族人,又謀劃過刺殺董卓的事情,兼之海內名士。王商打量了一番荀攸,他起了愛才之心,像荀攸這樣的賢士,當是為他的明公所用,不過這裡有件事有點小衝突:“公達先生受任蜀郡太守一職,因之遲遲未曾就任,故而劉益州已經任命陳實擔任蜀郡太守一職,此事還望公達先生勿怪。”
荀攸麵色淡然,他謙遜道:“攸受任蜀郡太守,因道路不通,駐足襄陽良久,蜀郡太守空缺,而劉益州任命陳府君為太守,實是得宜……攸近來遊曆蜀郡,聽聞蜀郡百姓有言,蜀郡牧,陳府君,自到此,民豐足,可知陳府君的賢良精乾。故而今日雖是荀攸至此,但無出任蜀郡太守之心。”
心胸亦是不凡,王商見著荀攸的神色,但見荀攸對蜀郡太守一職被奪去沒有任何忿然,便知荀攸是個忠厚謙讓的人:“雖是蜀郡太守一職無有著落,可以公達先生的才乾,必然能得我主青睞……隻是如今我主現在攻伐漢中,還請公達先生稍待一些時日……嗯,我當為公達先生向我主發去文書,表薦公達先生,不知公達先生意下如何。”
王商言語殷殷,他是個喜歡提攜士彥的性子,自不必說荀攸如此大才,他更是要為劉璋引薦一二,收入劉璋的幕府。
“固所願也,不敢請爾。”荀攸拱手謝了一句,他沒有擺什麼名士的架子,也沒有謙遜的推脫什麼。對於劉璋雖是未曾蒙麵,但他自認在遊曆蜀地的這段時間內,對劉璋有些了解了,多少認定了劉璋是他的明主,於是他直白的應了下來。
王商麵帶笑意的點了點頭,他已經開始斟酌起了舉薦荀攸的文書了,想著文書裡的文字如何書寫,方能讓收到書信的劉璋知曉荀攸的才乾,畢竟書信文字不如活生生的人在麵前來的客觀真切。
他擔心他的文字若是一個沒寫好,或許會讓劉璋不能理會知曉荀攸的才具,而因此劉璋遞回的文書裡給荀攸的官職不怎麼符合荀攸的預期,惹得荀攸心中不滿,棄官而走他方,那就使得益州錯失大才了。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