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法正獻計
法正神色有些落寞,整個人不太得勁,他原本打算獻上南渡沔水,占據定軍山的反客為主之計,解決劉璋眼下被阻擋在陽平關外的困境,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要一鳴驚人,給劉璋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法正萬萬沒有想到,他前麵居於漢中多時,並同漢中的軍司馬李休交好,得以查探漢中山勢地理情形,加之多少個深夜不曾安眠,一番搜腸刮肚下想出的計策,劉璋這邊竟是也想到了,而且已經在落實進行中了。
“敢問使君,不知是何人給使君獻上的南渡沔水、占據定軍的計策。”法正問上了一句,他迫切的想知道究竟是何人給劉璋獻上的計策,竟是快他一步,搶占了他的機會。
劉璋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微笑,言語也是意味深長:“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劉璋這話說得對,但也不對,對的點在於獻計之人的確就在他眼前,不對的點在於獻計之人是曆史上的這位眼前人,而不是現在的眼前人。
如果要問一聲曹操是什麼人指揮蜀兵擊殺了他的白地將軍夏侯淵,並在漢中讓他無計可施,隻得退兵而還,將漢中丟給劉備。曹操肯定會說是法正法孝直,他決計不會認為劉備有這個智商。
如果問上一句劉備漢中之戰是誰指揮的,劉備不會有那麼大的臉到處嚷嚷漢中之戰是他指揮的,是他抓住機會派遣黃忠斬殺了夏侯淵,隻會說是他的小翅膀法正指揮的。
事實的確如此,曆史上給劉備出謀劃策,取下漢中的乃是法正。
因此劉璋沒有直言是自己給出的謀略,而是故弄玄虛的道了一句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隻在心底把功勞推給了法正。
竊取了曆史上法正出過的謀劃,堵了一番眼前看上去有些心高氣傲的法正後,劉璋有種捉弄曆史人物的快意,也有一種在時空長河裡獨斷萬古的傲然。
對於劉璋所言近在眼前,法正自然而然的認為乃是劉璋自己想出來的謀劃,而不是劉璋帳下之人給出來的,他不會去狐疑劉璋有竊取他人謀略的可能,畢竟這種事情很難遮掩的下來。
‘真乃聰明睿智之主。’法正在心底感歎了一聲,拱手向著劉璋再讚歎了一句:“明公智謀,正不及也,正所言反客為主之計,同明公想的一樣,亦是南渡沔水,占領定軍山,居高臨下,俯視漢中,令米賊張魯惶惶不得終日,受製於我方……而不是和現在一般,敵軍據守陽平,我軍無計可施。”
“然也。”劉璋自知過猶不及,他不再繼續扯著定軍山的事情,而是掉頭說起了一樁難處:“隻是到時候大軍南渡沔水,往定軍山一動,動靜可能會比較大,恐怕會被張衛、李休等人所遣斥候偵查到,說不得會讓張魯生出戒備之心,搶先派人據守定軍山,和如今走馬嶺上的新陽平一樣,成為我軍的憂患。”
法正聞言臉上的落寞之色頃刻間消散,眼神直是發亮了起來,他的大腦急速的運轉著,將他少時同他祖父‘玄德先生’法真學習到的各類兵法知識運用了起來,同時斟酌著接下來的應對之詞。
不待須臾,法正眼神透亮,他站起身來,向著劉璋拱手而道:“使君,此易事爾。”
“哦,孝直可有何見教。”劉璋像是來了興趣,身形微微前傾,擺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法正謙遜的露出了個微笑:“使君,見教不敢當,正不過是有一二點想法……其一,當令張衛、李休二人無暇外顧,專心專意的守城,並四散精騎,去獵殺張衛、李休所遣斥候,隔絕其耳目,讓張衛、李休對我軍動向一無所知。”
“若要令張衛、李休無暇外顧,專心專意守城,那就是需要加大攻城的力度,就現下而言,我已遣萬人分作十隊,每日日頭升起,就輪換著攻打陽平關至日落,力度稱得上極大了。”劉璋應了一句。
法正眸子精光湛湛,恍若星河流淌其中:“這隻是白晝,夜間當是也讓張衛、李休不得安眠……當可遣五百人的鼓吹隊伍,夜間潛伏到陽平關前,每隔一二時辰就敲鑼打鼓,做出想要夜襲的舉動來,驚擾敵軍……如此一來,張衛、李休白晝辛苦據守陽平關,晚上又不得安眠,精氣自然是不足的,考慮事情就不夠全麵,就不能輕易察覺到我軍的動向。”
“法君說的計策真是大妙,夜間襲擾,燈火晦暗,敵軍擔憂我軍埋伏,當是不敢輕易外出,隻能硬著頭皮聽我軍鼓吹,我軍想怎麼吹就怎麼吹。”婁七一雙招子放的很亮,他在巴郡跟著婁發混的時候,作為江湖中人,不免做一些打家劫舍的勾當。當然,他這裡主要是去劫富濟貧,畢竟窮鬼才有幾個錢,哪裡比得上為富不仁的豪強一根腿毛。
而婁七劫富濟貧時,往往是夜間趁著星月無光,緝捕盜賊的官兵不敢輕易出動時,痛痛快快的洗劫上一場。因此他對法正給出的夜間襲擾的計策十分的感同身受,看向法正的眼神像是看到了一個知己。
劉璋點了點頭,他稱讚了一聲:“未料孝直雖是年少,但腹有良謀,身懷宇宙。”
接著劉璋示意法正繼續講下去,畢竟法正隻是說了其一,他想知道其二乃至其三怎麼講。
法正緩緩道來:“其二,大軍南渡沔水,當可分批次渡河,先遣一支精銳之師,晝夜奔襲,搶占定軍山,而後結營立寨,據守於山頭之上,等待我軍大眾前往接應……這樣一來,渡河的隊伍人就少了,動靜也就小了,就算後麵大眾動身渡河時,被張衛、李休察覺到,但我軍先鋒已是占據了定軍山,張魯自然無可奈何,任由我軍拿捏。”
“善。”劉璋撫掌讚歎了一句。
在劉璋的帳下,一等一的謀士是或缺的,如黃權、彭羕這些人,雖然都是有智謀在懷,但是比起著見成敗,有奇畫策算的法正,還是稍稍遜上那麼一籌。
而劉璋憑借對三國曆史的了解,在某些問題可能有直中準心的見解和判斷,如現下攻打漢中,他知道去死磕陽平關不是一個理智的選擇,最正確的做法是拿下定軍山,一刀砍向張魯的脈門。
但以後天下的局勢紛紛擾擾,劉璋自認他是沒有這個智謀去搞定麵臨到的所有難題,正好需要法正這樣的人物在身邊為他籌畫,為他提供最優雅和最完美的上策,而不是讓他淪落到使用中策和下策。
聽聞到劉璋稱讚,這個時候法正的麵色好看了很多,眉目間一股青年的英氣蓬勃而發。
在想到一個人後,法正斟酌了片刻,拱手向劉璋接著稟告道:“使君,我有一個同郡之人,姓孟名達,字子敬,亦是心慕使君久已……眼下其人正在新陽平關內,隻是礙於家小皆在漢中勉縣,不得已同使君交鋒,他日若是拿下漢中,還望使君寬恕其罪一二。”
孟達,聽到這個名字,劉璋有些意外,但也不過於意外,畢竟史書記載法正和孟達是一起入蜀的,法正前麵被阻於漢中,孟達自然也是被阻擋在漢中。而令劉璋意外的是孟達這個人,以及孟達的為人。
子敬,史書記載孟達字子度,和現在孟達的字不一樣,不過這點劉璋很是清楚,孟達是因為劉備的叔父名叫劉子敬,為避諱而改字子度。
就改字這一事而言,劉璋就覺得孟達不是什麼良善之輩,算得上是個圓滑的人,曆史上也正是如此,孟達先叛劉璋歸降劉備,後叛劉備歸降曹魏,接著又叛曹魏想歸降蜀漢,同時和吳國也有說不清的關係,整整一個三姓家奴,和呂布比起來,隻是少了一個殺義父的壯舉。
法正見劉璋沉默了下來,沒有立刻回應,他猜想可能是劉璋知道孟達的出身,乃是昔日的涼州刺史孟佗之子。而孟佗的名聲是臭大街的,他的涼州刺史一職是通過阿諛宦官張讓得來的,在清流士子中是被唾棄的那種人,很少有人會跟孟達交好。
隻是法正為人也稱不上一個道德君子,不怎麼遵循禮教,所以肆無忌憚的和孟達交好往來,而在自身得到劉璋認可的當下,他沒有忘記好友孟達,想著在劉璋麵上給孟達露了個臉,不過現在看來孟達受其父涼州刺史孟佗的名聲所累,於劉璋這裡得不到一個好字了。
‘真是坑兒子。’法正心中不免吐槽了一句孟佗,孟佗靠著阿諛宦官,勾結權貴,拿下涼州刺史一職,孟佗一輩子爽是爽了,但拖累遭罪的可是孟達這個兒子。
劉璋麵色淡然,他緩緩道:“即是孟君有意,我自是不會拒納,孝直安心便是……今者孝直獻計,甚得我心,我欲以卿為軍議校尉,不知孝直是否屬意。”
劉璋對孟達不怎麼關心,他隨口一句應付了,而後拋出鉤子釣起了法正,鉤子上是鮮美的軍議校尉一職。
法正沒有第一時間拜謝,而是感到有些震驚,雖然他聽聞過劉璋的為人,但是真正見到劉璋出手,他隻想說就劉璋給出他的這個價碼,他這輩子都是劉璋的人,跟著劉璋任意東西了。
法正出席來到大帳中間的位置,隆重的跪拜而下:“法正多謝明公,此生必為明公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劉璋微笑頷首。
——
沔陽。
天師道的領袖張魯依靠在庭院中的一張胡床上,頗具閒情雅致的觀賞起了麵前正在蹁躚起舞的雙鶴。
鶴,天生有一副優雅的體型,富於完美曲線的脖頸,挺直纖細的長足,一身潔白的羽毛,舉足輕盈,一舉一動都充滿著優雅與和諧,其姿容頗具幾分神秘魅力。
張魯看的有些入迷,鶴形輕盈,有若仙子,這是道家所欲追求的境界,也是他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
就此觀賞鶴舞,張魯自覺仿佛看到了九霄仙界的煌煌景象,於一片半現半隱的迷霧中,亭台樓閣,畫樓煙渚,一應俱全。
登時入迷的張魯,沒有察覺到功曹閻圃到了他的身後,而功曹閻圃,在所通傳消息不是十分緊要的情況下,沒有開口打斷張魯的沉思。
好半晌,張魯才從如夢如幻的畫麵中脫離出來,這個時候,他自是察覺到了閻圃的到來,但他沒有去問詢閻圃帶來了什麼消息,而是感歎了一句:“不知何日能修得身形似鶴形,脫去這一副臭皮囊,不為塵俗所染。”
“師君道法高深,又於傳道立有奇勳,當是早晚的事情。”功曹閻圃恭恭敬敬的奉承了一句。
張魯聞言卻是搖了搖頭,對閻圃的奉承之詞表示了輕微的反對,但張魯也沒有多說什麼,他轉口問起了閻圃:“陽平關戰事如何。”
張魯現在領軍屯駐的沔陽,離陽平關甚是接近,一日之內,陽平關便可多次遞來消息,以便張魯做出應對。
閻圃麵色輕鬆,坦然言道:“稟師君,據治頭大祭酒(張衛)所言,劉璋還是如過去十餘日一樣,攻勢連綿,但是收效甚微,對我陽平關沒有太大的威脅。”
“哼,劉璋小兒頓兵堅城之下,犯了兵家大忌,功曹可做個見證,我早晚大敗劉璋小兒。”張魯麵色開懷,前麵劉璋還沒真正攻打漢中時,他多少有些緊張,但等劉璋被陽平關所阻,無計可施的當下,他對劉璋輕視了起來。
但輕視歸輕視,這裡張魯還是耐著性子叮囑了閻圃一句:“讓張衛和李休謹慎一些,小心一些,切不可輕易出城交戰,也不要因為當下的局勢而放起鬆來,萬事以周全為要。”
“諾。”閻圃恭聲領命,接著他通傳起了米倉道的消息:“據守米倉道的杜濩守禦甚是得當,來犯的中郎將吳懿至今不得在米倉道前進一步……且吳懿欲行激將之法,送給了杜濩婦人的服飾,但杜濩不為所動。”
張魯的心情大好,他誇讚起了杜濩:“杜濩雖然是個賨人,但品性和民間的奸商有的一比,都是滑不留手,如同一條泥鰍一般……吳懿向杜濩使出激將之法,卻是用錯了對象了。”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