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以南人治南中(1 / 1)

第153章以南人治南中

麵對永昌郡夷、漢人口比例九比一,亦有可能是十比一的情況,劉璋雖是不喜,但他也知道,南中自先秦以來為夷越之地,漢人開拓南中的時間不過一兩百年,能有眼下的局麵已是不易,不能做過多的苛求。

“永昌郡的叟夷中青羌、叟人的比例大概有多少。”劉璋向呂昌問道。

深入南中不少時日的劉璋,對南中有了一定的了解,南中的蠻夷有很多的種類,但究其根本,大抵分為三種,青羌、叟人、夷人。

青羌又稱青衣羌,是源於西北大草原上的羌戎人的一支,青羌自草原循岷江與大渡河分水線的巴郎山、邛崍山脈獵食而進,最終到達漢嘉郡的青衣河穀,在青衣河穀經營農業,這個時間大概和古蜀國同一時代,稱得上是源脈悠長。

叟人自不必說,乃是開明氏古蜀國的後裔。

至於夷人,夷人是南中剔除了青羌、叟人後剩餘的夷越之人,細分下有僚、濮、僰、哀牢夷、旄牛夷等族群,說起來算不上一個種類,不過這群夷人的習俗基本上編發左衽,隨畜遷徙,有一定的共同點,所以可以歸為一類。

這三種類型中,青羌居住在漢嘉郡的青衣水流域,靠近益州的經濟文化中心蜀郡,比較容易接收到高文明的漢人文化熏陶,而叟人是古蜀人的後代。因此,青羌和叟人的開化程度較高,算的上半個漢人。

但三種類型中的夷人則不一樣,夷人一來遠離蜀郡,二來大多非華夏苗裔,完全講不通道理,稱得上是純粹的蠻夷。

故而,劉璋對青羌、叟人的重視程度遠超夷人,如果將半開化的青羌和叟人完全開化後歸屬到漢人治下,漢人在南中的力量將強大不少,所以他問起了呂昌永昌郡夷人中青羌、叟人的比例。

呂昌身為永昌郡丞,對永昌郡的情況如見纖毫,他不急不緩的回複道:“稟明公,青羌之屬,本郡是沒有的,叟人的話,倒是有一些,不過也不多,估摸著就四五千人左右。本郡所統的蠻夷中,大部分都是夷人。”

劉璋不無意外的點了點頭,雖然這個結果不怎麼令他滿意,但他還是認可的,青羌所居住的漢嘉郡和永昌郡隔著越嶲一郡,想來青羌是遷徙不到永昌郡的地界,叟人在越嶲、益州郡都有居住,有些是會遷徙到永昌郡,但估計也不多。

劉璋再和呂昌聊上了一會永昌的風土人情,直到夜色有些暗了,這場招待呂昌的私宴方才散去。

翌日。

在最後一人,也是頗為重要的一個角色,永昌郡郡丞呂昌趕到滇池的現下,劉璋於滇池縣的明堂主持會議,開始了他的南中秀。

滇池縣的明堂中,南中的群賢畢至,有益州郡太守高頤、牂牁郡太守景毅、永昌郡郡丞呂昌、建伶縣縣令爨習,牂牁郡大姓龍、傅、尹、董族的族長;益州郡四大姓以及霍、爨二姓的領頭人;朱提郡大姓朱、魯、雷、興、仇、遞、高、李的宗帥等等,整個南中之地的要人可謂都聚集到了這裡。

和下方一眾人等見禮後,劉璋示意站在身側的彭羕宣讀他的令旨,這本來是張裔的活,隻是張裔眼下不在滇池,被劉璋派遣去了交州,去做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因而,改由向來料理文書往來的彭羕宣讀令旨。

彭羕聲音洪亮,放開言語的宣讀了劉璋的第一條命令:“改益州郡為建寧郡。”

這條消息沒有引發在場眾人的什麼動靜,這條命令很普通,也很容易懂,改益州郡為建寧郡,對‘建寧’二字望文生義,他們大概知曉了劉璋的想法,希冀將益州郡建設為安寧的郡縣。

“劃越巂南部、永昌東部、建寧西部為雲南郡,以牂牁、建寧在盤水以南的部分為興古郡。”

“牂柯、越嶲、朱提、建寧、永昌、雲南、興古,自此南中共建七郡。”

彭羕宣讀完了劉璋的第二條命令,這條命令不同於第一條沒有什麼風波,而是很快引起了在場眾人的騷動,尤其是南中大族的各位族長,紛紛有了些動作。

對於南中的大族來說,南中的郡縣多了,意味著官職也就多了,他們作為南中的地頭蛇,雖然礙於三互法,對郡守這一兩千石的高位沒有什麼機會,但郡守下麵的郡丞、郡尉、督郵等職位,他們自然是當之不讓,也可以說,這些官位不給他們,外來人也坐不穩這些職位。

不過他們也僅是騷動了一下,麵對劉璋這位威刑南中的益州牧,他們自是不敢放開身姿,開口言語起來,以免觸怒了劉璋,惹得身死族滅。

彭羕宣讀完這兩條命令後退了下來,後麵有些話劉璋需要自己發聲,恩威出於上,權柄不可讓人。

“呂卿。”劉璋點了永昌郡郡丞呂昌的名,呂昌聞言立即應了一聲,並出席向著劉璋拜下,擺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在場眾人紛紛側目看向呂昌,呂昌作為永昌郡的郡丞,不與逆賊雍氏交通往來,而是在成都消息不通的情況下閉境安民,保衛一方,可謂是立有功勳,而今第一個被劉璋喚出,看來是要重重的被褒賞。

他們不由的紛紛猜測了起來,劉璋會給呂昌什麼樣的嘉賞,金銀錦帛什麼的肯定少不了,八成還會給呂昌升官,至於升為何職,有些人心裡已經有了結果,呂昌現在擔任郡丞,秩六百石,應該會升為比二千石的職位。

“呂卿在南中大亂,道路斷絕,內外消息不通的情況下,率吏士閉境安民,守節不二,堅持忠義,不與逆賊交往,我甚嘉之。”

劉璋高聲宣讀著呂昌的功績,並準備講出了對呂昌的功賞,同時他也準備好聽到下方眾人騷動乃至為之沸騰的情形。

“今當以卿為永昌太守,鎮撫永昌。”

一言既出,正如劉璋所料想的一般,明堂內如同被點燃的乾柴,瞬間燃燒揚沸了起來。

‘怎麼會是永昌太守。’這是在場諸多南中大族族長心中發出的聲音,這群人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話,但又不敢發聲向身邊的人詢問,於是左顧右盼了起來,想從他人眼中得知真假,無一例外的,在他人的眼色中,他們聽到的話得到了認證。

隻是儘管得到了認證,但這群大族的族長還是麵色訝異,目色猶疑,對剛才劉璋說出的話不敢確信下來,雖然他們聽的是清清楚楚,劉璋任命了呂昌為永昌太守。

在一眾南中大族族長的心中,關於劉璋這個命令,先且不說劉璋任命呂昌這個郡丞擔任太守一職,對於呂昌所建功勞的嘉賞,稱得上是過賞,不過隻要劉璋高興,賞呂昌一個太守,他們也不會如此驚訝。

隻是太守前的‘永昌’二字,著實難以讓這些族長難以相信自己的耳朵,因此紛紛露出了‘我沒聽錯吧’的麵色,要知道,呂昌是永昌人,怎麼能出任永昌太守,這不合法,不合規矩。

出席準備領取恩賞的呂昌,同樣被震驚到了,他甚至忘了顧忌,抬起頭一臉不可置信的看向坐在上首的劉璋,隻是在和麵帶微微笑意的劉璋對上眼後,他立刻就驚醒了過來,將頭埋了下來,心中如同一團亂麻一樣的他,既沒有應下劉璋的恩賞,也沒有拒絕劉璋。

“呂卿。”見呂昌不語,劉璋輕聲提醒了一句,隻是劉璋的聲音雖然輕,但響在呂昌的耳中,卻是如同洪鐘大呂一般,震激搖曳起了他的靈魂。

好歹擔任一郡的郡丞,多少有些定力,深呼吸數口平靜下來的呂昌開口了:“明公,朝廷有製度,依三互法,姻親之家尚且不能出任結親對象的郡守,更遑論昌出身永昌,如何擔得了永昌郡的太守,昌謝明公厚愛,隻是還請明公收回成命。”

於呂昌心中,一郡太守的官位,是他想要的,在本郡為官,也是他想要的。故而,劉璋任命他在永昌郡擔任太守,對他來說,是一件讓他再歡喜不過的事情,也因此,說完推辭話語的呂昌有些悔意,可朝廷製度,是不能逾越的,另外他為人臣,不能看著人主犯錯。

“朝廷是有製度,有三互法在,呂卿不宜任為永昌太守。”劉璋點了頭,像是認可了呂昌推辭的話,放棄了任命呂昌擔任永昌太守的想法。

但接下來劉璋搖了搖頭,話風一轉:“但法無常法,道無常道,若是一味的按照三互法任命官吏,像過往一樣,本籍及姻親之家須回避,就有了禁忌轉密,選用艱難的問題,如幽、冀二州,出現久缺不補的情況。”

“這也是永昌郡,多年無郡守在任,使卿以郡丞之職,荷郡守之重任的緣故。隻是呂卿雖操持郡守之權柄,終究是名不正言不順,不得如郡守一般,令永昌之士,知有統屬。”

說到這裡的劉璋,目光堅定,說出不可動搖的話語:“璋為宗親,受封監軍使者,領益州牧,加之朝廷落難,國家蒙塵,此危難之時。故而州中之事,我得便宜行之,先行而後報。”

“今我意已決,表卿為永昌太守,令永昌之士,知有統屬,亦令呂卿名正言順,操持永昌郡務,其次令呂卿得以錦衣歸鄉。”

劉璋搬出漢室宗親的招牌,以及天子朝廷不頂用了,我的規矩就是益州的規矩,讓呂昌坦然的接受下永昌太守的位置。

呂昌聞言,內心一陣觸動,眼中不由泛起一陣晶瑩,對於劉璋置朝廷製度於不顧,任命他為永昌太守的行為,他哽咽著聲音道:“昌領命,拜謝明公。”

‘呂府君。’呂昌在心中對自己喊出了這個稱呼,擔任郡丞多年,在沒有郡守的情況下,操持永昌郡大小事宜的他,有時候也會想著有一天被人稱呼為呂府君。

隻是呂昌那時候想著,他這輩子應該不太有什麼希望擔任郡守,他是南中人,在朝廷沒有什麼門路,也就沒有什麼出路,他在永昌倒是如魚得水,可在永昌,他最多坐到郡丞的位置,三互法就像是低矮的天花板一樣,壓的他喘不過氣來,讓他對郡守的職位沒有任何的非分之想,隻能安穩的做著郡丞一職。

可現下,劉璋褒獎他的功勳,提拔他當任郡守,而且還是他本郡永昌的郡守,令他得以錦衣歸鄉,這是何等的恩寵。

呂昌拜謝而下,向著劉璋致以最忠誠的謝意,同時暗自下定決心,他這輩子,身家性命,都將交付到位在上首的這位明公手上。

‘以南人治南中,諸葛武侯,你的策畫很不錯,可惜,現在已經是我的了。’劉璋看著跪拜而下的呂昌,默念出了他從諸葛武侯處拿到的計策。

曆史上諸葛武侯平定南中後,以建寧人李恢為庲降都督,並兼領建寧太守。又把他麵前的呂昌之子呂凱從功曹提拔為了雲南太守,而雲南郡是從永昌分出的,算的上是呂凱的本郡。諸葛武侯的這些操作,打破東漢以降舊有三互法,地方長官的籍貫回避製度。

諸葛武侯非常之人,有非常之行。

提前用了諸葛武侯的計策,冥冥中感覺心有不安的劉璋在心裡向著襄陽的方向道了個歉,想來諸葛武侯應該在曹操二伐徐州的時候,從徐州琅琊逃到了襄陽避難。

呂昌拜謝劉璋後,退入了席中,表呂昌為永昌郡太守一事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可這件事情沒有如表麵上一般波瀾頓息了,在場的一眾南中大族的族長,心中是驚濤萬丈,對於劉璋不按常理出牌,表呂昌為永昌太守,他們不由的都看到了一條光芒萬丈的仕途之路。

他們是南中人,經學水平比不上中原士人,家世的話在南中還算不錯,但比起潁川豪族、中原世家,他們的家世隻能算小卡拉米。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通常在朝廷是沒有出頭之日,在南中老家,則有三互法,他們隻能乾著郡吏的活,可現在麵前的劉璋放開了三互法對他們的約束,給了他們指了一條明路,這群人看向劉璋的眼神不由的熱切了起來。

通知各位讀者大大,小說名改了,加了三國二字,這裡向我的編輯鹿鳴表示感謝(●''●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