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1章 11430 希特勒的好萊塢 上(1 / 1)

第1431章1.1430希特勒的好萊塢上

薩克森豪森集中營站台,“傑出女士號”。

收到加密信息的女記者麗莎從「製片車廂」走進上層駕駛艙。

設在「製片車廂」的“新聞采訪間”安裝有堪比元首專列的1940年代的高科技產品。包括可以加密和破譯電文的電傳打印機和編碼機,可以接聽撥打電話的電話交換機和密碼機,以及700瓦短波無線電設備。

“收到片場密電,危機已經解除。”作為出自《大戰役》原初劇情,又在“類二戰劇情碎片相似相溶的跨劇情融合時空”完成“同角色覆蓋”的女記者麗莎,“現在”的正式身份是蘇聯第七局特工麗莎·施特貝。需要注意的是,關於“蘇聯第七局特工麗莎·施特貝的個人專屬分支劇情線”,並不是重返《大戰役》劇情碎片時空的“SA3姐妹團”核心成員,即戰地女郎丹妮爾和她的“時代親友團”們的劇情記憶。而是隨著“類二戰劇情碎片相似相溶的跨劇情融合時空”主線劇情的不斷衍生,完成“同角色覆蓋”後衍生出的新劇情。從個人劇情節點的角度來說,“上一個節點”的女記者麗莎還不是蘇聯第七局特工麗莎·施特貝,而“下一個節點”完成專屬個人分支劇情線相似相溶的跨劇情融合“同角色覆蓋”後的女記者麗莎就已經是蘇聯第七局特工麗莎·施特貝了(嘖嘖,不愧是互聯網時代想象力巔峰的大人您啊)。

法西斯主義者們讓藝術為政治服務的行為永遠不能被容忍,然而麵對一個個盛裝出席的紅粉佳人,渾身珠光寶氣的粉黛嬌娃,說不動心,那是不可能的。借用玩家一句話:“這誰頂得住。”

“沒想到會是他們。”飛行家漢娜·萊契不禁歎了口氣:“第三帝國的精英分子們竟然會選擇合謀刺殺元首。”

所謂“身價”就是“待價而沽”,絕不能“賣的太便宜”。

“確定。潛伏在實驗場的密謀者也被一同揪出。”女記者麗莎·施特貝語速飛快:“前設計主管理查德·費利克斯·保羅·瓦格納,首席專家岡瑟·文斯博士。都是對第三帝國不滿的精英人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和期間,由於她的巨大聲望,她登上了德國大約80家雜誌的封麵。同時這讓納粹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感到不安,他認為這些都應該由一位德國女演員來擔任。上世紀30、40年代的德國影壇,有從北歐引進外援的傳統,莎拉·連德,瑞典人,歌星、電影演員,納粹德國影壇最受歡迎的女明星,某些研究者甚至稱她“第三帝國男女明星中最受歡迎,沒有之一”。眾所周知,世界影史上那個神一般不可企及的瑞典人,叫做葛麗泰·嘉寶,後輩們都想成為她,莎拉·連德初出道時同樣以“對同胞葛麗泰·嘉寶的拙劣模仿”引起了德國烏發電影公司的注意,並且用她取代了早已離開德國的瑪琳·黛德麗。莎拉的第一部德語電影拍於1936年,她一共為烏發公司拍了10部電影,構成了她的納粹電影的主體部分,她被宣揚為“偉大的瑞典藝術家”、“第二個葛麗泰·嘉寶”,她和嘉寶相似的雌雄同體風格,為她帶來大量的男同性戀粉絲,在這些粉絲眼中,莎拉“幾乎不是女人,更像是一個異裝女王”,莎拉總是扮演歌手,其嗓音也是“男子氣概”。

劄瑞·朗德爾(ZarahLeander),又稱“莎拉·連德”。原名莎拉·斯蒂娜·赫德伯格(SaraStinaHedberg),朗德爾是取自她第一任丈夫的姓氏。1929年,在瑞典省級劇院開始了她的演藝生涯,很快她就在斯德哥爾摩和維也納兩地開始擔任主演。1936年,她與柏林烏發(UFA)電影製片廠簽訂了一份合同,儘管她對德語的掌握並不完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她成了納粹電影界片酬最高的明星——她在納粹德國拍攝的大多數電影中都刻畫了迷人優雅的殉道者形象。因此被稱為被稱為“納粹嘉寶”。

參考首映式的活動流程,“SA3姐妹團”製定了周密的計劃。

換句話說,從《信號》雜誌駐巴黎首席特派女記者麗莎到第七局特工麗莎·施特貝,個人分支劇情線的融合衍生,也是在潛移默化中與“同角色覆蓋”在同一個節點完成。

正如先前所說,電影首映式通常在影院或特定的活動場地舉行,邀請的嘉賓包括電影製作方、演員、粉絲和媒體等。除了電影放映,還有招待酒會和答謝晚宴。所以首映式又叫首映禮。

一位是“納粹嘉寶”劄瑞·朗德爾,一位是“夢幻情人”瑪麗卡·羅克。

一一四.四一.八二.一五零

“確實。這就是納粹大肆抓捕和迫害甚至清洗異見者的原因。”第二選角助理安娜·莫菲特也讚同:“片場的危機已經解除,接下來就要確保‘首映日’平安度過。麗莎,接下來看你了。”

按照慣例,媒體見麵會是第三帝國最重要的對外宣傳環節,而電影放映前的招待酒會和放映後的答謝晚宴,則是各界名流的交際場。如果招待酒會的致辭是二號人物,那麼答謝晚宴的演講多半是一號人物。

“這些所謂的‘精英分子’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很難被納粹的宣傳機器成功洗腦。”女記者麗莎·施特貝說到關鍵。

第三帝國“欣欣向榮”的電影圈,除了常被後世提及的經典宣傳片《意誌的勝利》與《奧林匹亞》,激起反猶情緒的《猶太人蘇斯》,納粹從掌權到倒台,共製作了過千部電影,擺出一副要與好萊塢分庭抗禮,企圖建立起自家“夢工場”明星製度的盛大野心。透過影像煽動情緒,蠱惑人心,洗腦民眾,粉飾太平:“第三帝國是一場夢,是戈培爾的夢,即使到最後德國人也不願從這場夢中醒來。”

毫不誇張的說,名流雲集的薩克森豪森集中營,儼然就是《希特勒的好萊塢》。

掛著空軍定製版徠卡IIIc“貼片相機”,通過嚴密的安檢程序剛剛走進發布會場的女記者麗莎·施特貝,迎麵就被兩位光彩奪目的女明星。

“確定背後主謀是‘二號人物’嗎?”第二選角助理安娜·莫菲特隨即問道。

“放心吧,‘首映日’絕對不會是我們的‘收割日’。”作為擁有采訪通行證的著名女記者,麗莎·施特貝即將參加《國家榮耀:大戰役》的媒體見麵會。

試想有帝國一、二號人物蒞臨現場,安保的嚴密程度一定是最頂級。所以這些對外公開和對內公開的活動,多半不會有危險也很難有意外。散場之後才是對“SA3姐妹團”10位德意誌大明星的最大考驗。因為,她們中的“幸運兒”將有幸獲得元首大人的“單獨接見”。

divclass=contentadv當然,反過來看。對上流圈的名媛來說,這何嘗不是一個巨大的機會。正如凱蒂夫人所說:“沙龍與妓院最大的不同是在這裡交易的不僅僅是肉體。”能和第三帝國的元首“親自完成一筆交易”,獲利之大,可想而知。

1943年,開始陷入戰爭困境、經費緊張的德國人拒絕以瑞典克朗支付莎拉的酬勞,她的房子也毀於空襲,她秘密返回瑞典,從此在德國的形象一落千丈,不再受德國人歡迎,但莎拉沒有退出影壇。1944年,瑞典廣播電台決定不再播放她的唱片,她的事業無疑陷入低迷。戰後,她努力在瑞典重建自己的事業,並在1949年成功地克服了製片人對“與一位在戰爭期間曾是德國著名影星的藝術家”合作的恐懼。在奧地利和德國,她的複出並不那麼困難,她的回歸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但在瑞典,在她忠實聽眾之外的許多人眼中,她仍然被視為政治上有爭議的人物。儘管她在1950年的電影《加布裡埃拉(Gabriela)》是德國票房第三高的影片,但後來的電影將證明她的電影生涯已經走到了儘頭——她為數不多的戰後電影收效甚微。終於在20世紀60年代,她在德國和奧地利的音樂劇和音樂會上享受了名譽“卷土重來”的感覺。

到1978年退休前,她已經是舉行世界巡演的著名歌唱家了。直到今天,仍有人翻唱她的歌曲,她的電影在德國的電視台重播,她雌雄同體的形象仍被後來的異裝明星們重新創造。1981年,莎拉·連德在斯德哥爾摩去世。

和所有《大戰役》“類二戰劇情碎片相似相溶的跨劇情融合時空”下出現的重要角色一樣。眼前這位“納粹嘉寶”,出自傳記電影《希特勒的好萊塢(Hitler'sHollywood)》劇情時空。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