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四位家主,以後你們就是龍門商會的人了。”
朱雄英看著四個年輕人,滿意的笑了起來,接著道:“你們的生意,以後遇到什麼人為的刁難,就找龍門商會出麵解決。”
“一句話,我要社會繁榮穩定,不要出現違法亂紀的事情,糧價,鹽,一切都要以龍門商會給出的標準為主,不能刻意抬高。”
“我們已經是龍門商會的人了,一定以大人馬首是瞻!”
“每家留下二十萬兩銀子周轉,你們熟悉掌握這些生意之後,就去金陵辦一下入會手續,好好乾,彆他媽乾垮了,不然我就換個人管,明白沒有?”
“明白,我們一定好好乾!”
……
兩日後,四大家族的家主被處斬,四個鹽幫的所有人也全部處斬,五百刀斧手一個不剩,全部鎖拿回京。
朱雄英押著錢糧和犯人離開徽州府,趕回金陵。
“殿下,那五百個刀斧手,為何留著,他們居然敢暗害朝廷命官,實在是罪不可恕。”
張兵策馬在馬車旁邊,不解的看著裡麵的太孫殿下,以他的粗淺的了解,殿下不是這麼善良的人啊,怎麼這次居然沒有殺這些刀斧手。
“是啊,殿下,臣也想不通。”
李增枝和江濤也是一臉的疑惑。
朱雄英看了三人一眼,吩咐道:“張兵,你派兩隊錦衣衛,一隊去景德鎮將管理官窯廠的督窯官給押解回京,另一隊去蘇州和杭州,將織造局的主管抓回京城。”
“那兩三邊的臥底,已經掌握了貪汙私賣瓷器和絲綢的罪證。”
“另外,再派一個人去餘桃縣,傳張棟梁回京。”
“是殿下。”
張兵立刻命人去辦。
朱雄英這才,解釋了一下,說道:“這五百人都是壯丁,不是老弱,有用的。”
“我以後要開礦,挖煤,都需要壯丁,每天三頓飯而已,可比一般的工人好用多了。”
“依大明律,百姓造反隻殺惡首,其餘人流放,這五百人,以後,我會流放瓊州的。”(海南。)
幾人了然的點點頭,確實,白給的苦力不用白不用。
其實,像之後去東南亞的時候,要有人探路,主要這些刀斧手也是被動犯罪,兩軍打仗都還隻殺主將,士兵招安。
而且,最主要的,在抓人的時候,這些刀斧手沒什麼反抗,沒必要全殺了,以後建設瓊州府也需要人手。
亞洲大大小小的國家太多了,亂七八糟的,就應該變成一個。
大明為宗主國,其他為藩王國,我大明的軍旗,要插遍太平洋。
我漢人是全世界最高等的人群,大明是最尊貴的帝國,洋鬼子白皮,黑奴要學漢語,要低頭,不低頭者,就要死!
大明的宗室實在是太多了,光老爺子一人就生了二十幾個兒子,然後這二十幾個王爺還要生十幾二十個,不放出去,那就必須要削藩,那還不如放出去。
到時候,大明的本土漢人,就是最大的文化財產,可以跟隨藩王們出去建立藩國,所以不能濫殺了,要心慈手軟一點,為以後打算打算了。
……
金陵。
謹身殿內。
朱雄英端著白米粥遞給老爺子,笑嗬嗬的彙報著徽州府的事情。
“皇爺爺,這些商人為了利益,什麼祖墳冒煙的缺德事都能乾的出來,您看……”
朱雄英給朱元璋按著肩膀,一邊控訴那些商人的醜惡嘴臉,什麼壓榨工人,拖欠工錢,走私,官商勾結之類的壞事。
“好了,咱又沒打算罵你,你解釋這麼多乾屁。”
朱元璋沒好氣的笑罵道:“你這兔崽子,做事抓人都有彆人的把柄,又不是亂來,你不做,咱知道了,也一樣要動刀子。”
就在這時候,朱標走進來了,看到朱雄英就氣不打一處來,但也沒有說話。
“父皇,工部和戶部人在外麵等候。”
朱標拱手道。
“父親,你怎麼不罵我了?”
朱雄英走下去行禮,然後疑惑的問道,感覺有點不習慣了,好像沒人鞭策了。
“哼,你這兔崽子,打你都沒用,還罵你乾什麼!”
朱標冷哼一聲,看了老爺子一眼,表示不滿。
“你這糟心玩意,你看咱這眼神,是不是在說,都是老子慣的?”
“你成天跟老子鬥嘴,咱孫子就不會,咱就慣著,怎麼了?”
朱元璋看到老大的眼神就知道這小子心裡想些什麼,見朱標就要開口說話,立刻打斷道:“彆說屁話了,趕緊叫他們進來議事。”
“皇爺爺,什麼事情讓您這麼煩心。”
朱雄英看的出來,出了個棘手的事情,朱標的表情也很艱難。
“山東大旱,死了很多莊稼,各地糧價上漲,老百姓的米缸已經快要見底了,要是解決不了旱災,恐怕很多老百姓都無法秋收。”
朱元璋皺著眉頭,臉色非常陰沉,心裡很鬱悶,他擦了擦臉上的汗水,又道:“特彆是兗州府受災最嚴重,災民最多。”
“這屬於天災,不是人禍,皇爺爺憂國憂民則可,不必懷有自疚之意。”
朱雄英安慰道,也順帶擦了擦汗,這天氣確實是越來越熱了。
朱元璋點點頭,然後讓雄英站在一邊。
“臣等參見陛下,太子殿下,太孫殿下。”
工部左右侍郎秦奎,練子寧,戶部侍郎楊靖三人拱手行禮參見。
“怎麼樣,這旱災怎麼辦?”
朱元璋看著三人問道。
“陛下,臣認為要儘快撥糧去兗州府救濟災民,嚴令禁止那些商人趁機漲價發國難財。”
工部侍郎秦奎道。
“陛下,國庫存量已不足二十萬石,恐怕,難以維持兗州府的救濟。”
楊靖有點為難的說出戶部的情況。
“如果戶部糧食不足,那麼是否可以調動軍糧?”
這時,練子寧站出來提議道。
聽到這話,朱元璋沉思起來,沒有立刻說話。
朱雄英看著這個工部侍郎練子寧,眼神逐漸冷了下來,想直接說不行,但又忍住了,還是要等老爺子下決定。
這人兩次提出要動用軍糧,這讓他不由得想到了一件事。
土木堡之前,明朝軍隊,軍糧控製權還在皇帝手中,文官再怎麼樣都無法調動軍糧。
所以,才搞了兩次奪權政變,第一次是建文朝,沒成功,被朱棣靖難成功了。
第二次終於遇到一個從小繼位的朱祁鎮,可以在他親政之前,勾結一部分跟文臣有關係的武將。
為了奪得軍隊和軍糧的控製權,立刻勾結部分軍隊,又得知瓦剌正在上貢的路上。
就爆出九邊軍糧貪汙,瓦剌寇邊的消息,朱祁鎮有心整頓軍隊,就打算親自出去巡視九邊軍糧糧倉,他知道瓦剌寇邊是假的,錦衣衛的情報係統要連這個消息都不知道,可以解散了。
就是去巡邊,加整頓軍隊,查貪汙,查吃空餉的。
正統十年開始,衛所開始著火,因為朱祁鎮下定決心要整頓軍隊腐敗,查到哪裡,哪裡就著火。甚至還把謹身殿燒了,警告正統皇帝。
這就是文官監軍的後果,跟宋朝簡直一模一樣,文官監軍從建文朝開的頭,正統朝之時,由內閣三楊之一的楊士奇延續。
明朝軍隊猛是猛,但也不乾淨,自己貪汙軍糧,吃空餉也是常有的事,所以前麵朱雄英給老爺子提議,軍糧由禦馬監掌管。
令他們沒想到的是,大批文官也被朱祁鎮強製帶著去了,就是一起去巡察的,而不是去打仗的。
其實也沒帶多少軍隊,也就五萬京營騎兵和錦衣衛。英宗不出來,他們繼續吃軍糧,吃空餉,這是最好的。
出來,就隻能兵變,不然被抓他到,那些武將都要死。這個時候,京營十幾萬精銳,還在征緬甸後,回來的路上。
正如他之前所說,文官裡麵也是分黨派的,武將裡麵也有跟文官沾親帶故的。
其中所謂保衛北京中有幾個武將頭子,就是那兩位太後的娘家親戚,都是有兵權的侯爺,所以說,彆動不動就恩蔭文官的子弟,進軍隊,進錦衣衛。後麵錦衣衛,軍隊被文官滲透,都是這些伏筆。不然成化再搞個西廠出來乾什麼。
在巡察的時候,軍隊內部在漆黑的夜晚兵變,又正好碰見也先進京上貢,朱祁鎮就趁亂找到了也先。
然後也先將朱祁鎮送回北京,被某人拒絕,然後就有了敲門皇帝的說法。然後另一個派係趁機登場。
也先是什麼貨色,有能力,但也沒有多厲害,區區蒙古草原都統一不了,還想把明朝有重兵鎮守的九邊擊潰?
明史,還是清朝的再修明史,這一段寫的真是漏洞百出,邏輯混亂不堪。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