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話,我個人感覺仙劍五前傳是最好玩的,怎麼說呢,?不到最後結局,是不會知道整個事件的起源的。夜叉族的攝政王,也就是龍溟的舅舅,也就是《仙劍雲之凡》裡龍幽的舅舅,龍溟龍幽是倆兄弟。這個攝政王叫魔翳,是個做局高手,在魔界水脈出現問題的時候,他做了兩個計劃,在計劃之前,有一個條件,他們利用了神州地動產生的空間裂縫,釋放一種魔氣進入人界,並且引發了大地震。魔氣進入人界後就會侵蝕人,能夠活下來的人就是魔翳需要的傀儡,為什麼要傀?因為計劃需要。第一個計劃是龍溟用越行之術穿越到人界,尋找神農鼎、水靈珠、女媧後人,但是如果隻有龍溟一個人,很難完成,連找個商量的人都沒有,但是魔翳又用不了越行之術,所以需要傀儡附身;另一個計劃就是撕裂空間裂縫讓更多的人被魔界侵蝕,然後利用他們,打開神魔之井,讓魔族進入人界。
按照仙劍七中的劇情介紹,當年三族大戰之後共同約定,如果有一方挑起戰爭,那麼另外兩族就共同攻擊他,同時封印神魔之井,關閉了進入人界的通道。但是如果是人族自己打開的神魔之井,那就另當彆論了。所以,魔翳為什麼要想辦法讓人族自己打開神魔之井,因為這樣,神族就沒有理由攻擊他們。而這第二個計劃,最關鍵的就是薑承,魔翳沒想到,以及一直需要的關鍵因素,居然自己找上了門。
仙劍五前傳和仙劍四給我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仙劍四可以說巧合中的巧合,甚至有點感覺是司命提前寫好的宿命,沒法改變的宿命。因為太巧了,怎麼說?首先要說的就是十九年這個事兒,昆侖瓊華派發現,每隔十九年就會有一個妖界運行至瓊華派上空,當年雲天青和夙玉因為看不下去瓊華對妖界派濫殺無辜而帶著望舒劍逃離瓊華派,卻沒想到十九年後,他們的兒子雲天河又帶著覺醒的望舒回到了瓊華派,而且更巧的是韓菱紗就是那個再次激活望舒劍的人。就好像,冥冥之中,命運指使雲天河回到瓊華派去解決這一切的意思。要知道,韓菱紗可是局外人,她原本的身份是一個盜墓賊,而且整個家族都是盜墓賊,她之所以會去青鸞峰找劍仙,目的就是為了求長生之法,救救自己和族人,因為他們韓家人的壽命都不長。為什麼不長?這個也是在去鬼界遇到她大伯後才知道,因為盜墓是損陰德的事兒,鬼界會因此減少他們的壽命。但是沒想到劍仙沒找到,卻遇到了一個野小子,這個野小子就是雲天河,兩個人對於望舒劍的事兒是一概不知,而雲天河的父親也沒有告訴過他。所以,他倆就是無辜的,是無意中被迫進入這個局裡的。所以他們的遭遇可以說與他們完全無關,但是仙劍五前傳就不一樣了,從一開始,魔翳就開始布局,然後根據情節的發展,在關鍵時刻出手,使得情況按照他預想的方向發展。
首先,薑承拿到蚩尤的傳承是魔翳在背後操縱,他以一個較低的姿態欺騙薑承,說魔界需要薑承的力量才能一統八國以複興魔族。薑承拿到蚩尤的傳承後創立了淨天教,最後在魔翳的蠱惑下攻打蜀山派,結果沒想到被蜀山派和四大武林世家反攻後被封印於女媧血玉之中。仙劍五薑世離(薑承)被放了出來,他還想繼續攻打蜀山派,打開神魔之井進入魔界稱王,卻不料神魔之井打開之後出現了一堆魔兵,薑世離才知道他被魔翳騙了。所以,仙劍五前傳和仙劍五中的薑承,就是魔翳的一顆棋子,魔翳布的局成了,但是又被蜀山派和主角團給毀了。蜀山派最後整體下沉封印住了神魔之井。主角薑世離沒了,他兒子薑雲凡成為蜀山封印神魔之井的其中一人。
仙劍五前傳裡最悲慘的愛情就是龍溟和淩波,這倆人因為樓蘭而相遇,然後逐漸相知,後來龍溟去蜀山盜取神農鼎,淩波被愛情衝昏了頭腦,不僅沒有告發他,反而幫助龍溟拿到了神農鼎,本來龍溟可以先回魔界養傷,再去神降密境偷水靈珠,但是害怕淩波的傷勢太重,所以直接去了,但是沒想到神降密境有女媧大神設置的超強守衛,一條骨蛇。不管怎麼殺都殺不死,而且這家夥的毒液能夠對魔體產生極大的傷害。龍溟最後雖然把它封印,但是自己也身受重傷,掛了,然後,為了保住秘密,淩波被魔翳冰封。一直到仙劍五,薑雲凡他們再次去到流光洞才發現淩波的靈魂還在裡麵等著龍溟,直到龍幽告知龍溟早已死去,淩波才去輪回轉世。哎,這對苦命的鴛鴦。
龍幽一死,魔翳害怕淩波將她知道的說出來,就跑去流光洞講她冰封,而夏侯瑾軒等人看到龍溟的屍體,又看到淩波的發簪,以為淩波也已死去,就沒有再尋找淩波。
內心話,龍溟確實有點太過霸道,而且他有一個最大的弱點,就是把所有人都當做棋子,他根本不懂得什麼叫合作,而且吧,當這個人能力不夠,搞不定的時候也不知道找人幫忙。哎,怎麼說,如果他像他弟弟龍幽那樣,懂得去求助彆人,或許他和淩波又是另一種結局了。
另外,仙劍五前傳的支線裡也有人妖愛情的,蜀山有個弟子愛上了一隻蜘蛛精,但是蜘蛛精一天就想著吸人的元氣,這個蜀山弟子就想著將兩個人同時封印,不料最關頭被淩波打斷,封印不全,蜀山弟子也沒有被封印,後來蜀山弟子就帶著被封印的蜘蛛精去碧溪村生活。
除了仙劍係列,我當年玩的地下城也是沒事兒就回憶一下,但是不是回憶打遊戲的過程,也不是爆好裝備或者其他值錢的東西。回憶的是音樂,老版本的初始界麵的音樂《風一樣的勇士》就是其一,還有一些副本的音樂,其中最深刻的就是三首:《迷亂之村哈穆林》《痛苦之村列瑟芬》《追擊殲滅戰》。特彆是第二首,那個悲傷感,動聽又讓人難受,就好像有個人受了天大的委屈但是卻得不到伸張一樣。至於其他的,都沒什麼記憶,因為地下城就是個坑,玩家不玩的時候都會來一句:脫坑了。至於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沒錢難得玩啊。
一說到沒錢,就想起小時候,讀書的時候要是有個幾毛錢,那都是有錢的,我們班有個同學一天有五塊錢,他就成了我們班的孩子王。我記得那個時候,一個糯米團才五毛,一碗炒飯才兩塊。我記得最清楚的是我家門口大街上的一個小餐館,他們家一盤炒菜青椒肉絲六元,那味道,就像是……怎麼說呢……反正好吃,好吃到什麼程度,大家都知道小孩子是不可能吃辣椒的,但是我和我同學連辣椒都吃了。
有一次去趕場,路過一個小學,從圍牆外看到學生在開心地玩耍,突然若有所思,想到了自己小時候。時光多殘忍啊,一去就沒法回了。我記得小時候在學校放風箏,踢足球,打籃球,多快樂。
後來長大了,卻再也找不到那種快樂了,有人說,以前很窮,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非常快樂,後來相對來說富裕了,卻找不到快樂了,或許是小時候眼界低,很容易滿足,後來知道的多了,想法也跟著多了,但是又實現不了,於是就很鬱悶,就很失落、難受。
後來我看到一個笑話,說是人在吃飯前唯一的煩惱就是吃飽飯,但是吃飽了,欲望就多了,欲望一多,想法也多了,所以,一切的煩惱都是吃飽了撐得。
這其實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反正自己都得不到,那去想那麼多乾嘛?不如吃飽了開心就行。
中國古時候就有一句話: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就是說有時候自己努力了,但是天意不好,沒成,這很正常,在中國的曆史上也從來不缺少意難平的人。比如始皇帝的長子扶蘇,被假聖旨逼迫自殺,比如項羽,“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所以說,很多時候吧,還是要擺平心態,認清現實,達不到目的,也是過日子,達到了也是過日子,開心一天也是過,不開心也是過,那何不開心一點,總去想那些不開心的事兒乾嘛呢?
中國古代就有一種說法:“差不多就行了。”人生嘛,本來就是一場旅行,差不多行了就可以了唄,活得那麼精致乾嘛?又或許,你覺得人生就是要有追求,不然白白來這世間走一遭,不留下點什麼總是覺得不快樂。也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想法,所以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