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1 / 1)

二代野雞們,野性比一代們低了很多,已經有了一些家雞的溫順模樣。

寒枝希望它們的肉也能向家雞靠齊,不要再像它們的先祖一樣,崩掉她的牙了。

她把苧麻嫩葉一部分倒進豬食槽裡,一部分倒進雞舍地麵。

公雞們帶頭衝鋒,率先到達苧麻葉掉落的地點。

旁邊的母雞們小心的想要往前湊,被公雞瘋狂的啄了幾下頭頂。有幾隻母雞頭頂的毛都被啄禿了。

氣的寒枝拿著苧麻枝就往公雞頭上直抽,一邊抽一邊罵:“吃獨食,還啄彆人,我讓你啄。”

公雞被她抽的高鳴幾聲,撲騰著翅膀往雞舍裡麵躲。

幾乎每次喂食的時候都要來這麼一出,兩隻公雞性格太霸道,每次都是自己吃飽了,才允許其他母雞來吃它剩下的。

寒枝看不慣,所以每次喂的時候,都要把公雞趕到一邊去,時間久了,族裡小孩們也跟著學她趕公雞。

“你們這麼多隻,啄回去呀,怎麼每次都讓它欺負你們。”寒枝恨鐵不成鋼的對著一群母雞指指點點,絮絮叨叨。

看的雞舍外麵的芮嘴角直抽,雞又聽不懂,說這些,有用嗎?

寒枝不管,監督母雞們吃完之後,這才滿意的離開雞舍。

苧麻在外麵的時候就已經剝了皮,所以拿回來之後用水直接洗一下,就可以進行刮麻。

刮麻就是把最外麵那層皮和裡麵的那層纖維層分開。

後世刮麻普遍用的是三塊鐵中間留一道縫,把麻皮往裡麵一塞再一拉,樹皮和纖維就自然分開了。

沒有鐵片,所以寒枝直接用竹子做的剝麻工具。

頭茬苧麻的收割隻花費了她們半個月的時間。

剝出來的苧麻皮小山一樣的堆在地上,又被抱去野外丟掉,重新分解成地裡的養分。

留下的纖維被攤晾在樹枝上,每天要澆上幾遍水給苧麻脫膠,持續一周左右時間。

這個過程中微生物會發酵脫膠,讓苧麻自然變白。

脫膠完成以後苧麻就可以收回去了。

做麻線之前苧麻纖維要再泡一下水,把漂洗乾淨的苧麻纖維績扣在一起,結成長紗。這個過程非常繁瑣耗時,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技巧。

所以隻能手巧的人來乾這個活。

寒枝和箐以及族裡幾個手巧的女人,每天沒日沒夜的績麻,籽和赤就在旁邊把麻線纏到竹子上做成線團。

麻線的製作過程很簡單,難的是織布機,以族裡現在的條件,能製造的織布機類型很有限。

沒有鋸子是最大的問題,木料不能精確的分割出來做織機的各種部件。

最簡單的織布機隻需要木框、麻線、木棍。

木框兩邊對稱刻出凹槽,用於固定經線,用木棍和棉線製作簡易提綜,提高織布速度,將經線固定在木框上,開始織布。

這種其實就已經可以織出麻布了,但是效率非常低下。

她最終複刻了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的踏板斜織機。

一開始織娘隻有寒枝和箐,之後赤也學會了,再接著那幾個績麻的手巧族人也學會了織布。

老式踏板織布機很吃操作熟練度,熟練的話一天可以織4到八尺布,不熟練就特彆慢。

一個成年人做一件衣服,以芮舉例,衣長2.2尺+袖長1.5尺=3.7尺乘2等於7尺。

等於一個熟練工需要花一整天的時間才能織出一件衣服需要的布。

女媧氏有五十多個人。每個人最起碼夏天需要織兩件來回換洗吧,

寒枝做了三台織布機,她自己也不是什麼熟練工,所以一開始的速度和箐一樣,一天隻能織兩尺布。

直到兩天以後才開始越來越熟練,一周以後已經可以織五尺了。

妨礙她發揮速度的罪魁禍首就是她的身體,人小無力。

織布機織布是很辛苦的,漿線、經線、作棕、吊機、織布等一二十道工序。純手工完成,勞動強度大,效率還不高。

一度讓寒枝想乾脆穿回樹皮衣得了。

樹皮衣多簡單啊,把樹皮縫一起就行了。

但手工應該前進,沒有後退的道理,她想要更加靠近文明社會,那用織布機織布就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否則她就永遠是穿著樹皮獸皮的小野人。

寒枝個子已經長到了一米一,想要做一件短袖,得要1.2尺布,當然了,還有褲子。

短袖長袖長褲短褲都要,夏天雖然熱,但是時不時要去外麵乾活,長袖長褲更安全。

她織了一個星期,一共織了二十多尺布,足夠她做自己的衣服了。

織布這件事她不準備在族裡專門成立一個織布小隊。拋開織布傷眼睛累人這件事來說,更重要的是,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

既然是技術,那就要大肆傳播,隻有人人都學會了,最後才不會斷絕。

六月底,寒枝才終於穿上了自己千辛萬苦裁出來的麻布衣服。

穿上這件對於她來說真正算是衣服的麻衣以後,這一個月的辛苦,總算是讓她覺得很值得了。

史前麻布做的衣服耶!

而且不是夏國傳統的那些廣袖長裙,而是短袖短褲。

寒枝突然找回了一點曾經是個現代人的實感。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