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枝因為個人興趣的原因,喜歡關注曆史文化。
所以經常逛博物館之類的地方。
她每次看到博物館中陳列的那些彩陶,以及上麵所繪製的圖案花紋,都會驚歎於遠古先人們超高的藝術審美。
比如著名的馬家窯文化彩陶,陶麵前期的特點是以純黑的彩繪花紋為主,中期用的純黑彩和黑紅兩色相間繪製圖案,到了晚期,就成了黑紅兩色並用繪製。
馬家窯彩陶文化創造了中國畫最早的形式,是中國文化的根以及繪畫的源頭。
彩陶在半坡文化時期就已經出現了,距離寒枝前世所處的時間,中間有著長達七千年的跨度。
典麗古樸、大氣渾厚風格的彩陶,一經現世,絕對能給舊石器時代的原始人們一點大大的震撼。
她決定做幾款經典的馬家窯陶盆陶罐。
比如舞蹈紋和水波紋的陶盆,旋紋雙耳小口尖底瓶,還有旋渦紋的雙耳罐。
族人們這兩天沒出去打獵,也沒有外出采集,光忙著準備製彩陶這一件事了。
天剛亮,族人們就已經起床,到溪邊采集黏土,運回來揉製好後,再由寒枝和箐進行塑形。
因為族長說了,這一批陶器,要拿去山的那邊交換物資。
今年春天族裡的收獲很少,因此族人們也料到大概是鹽不夠吃了。
動物都知道吃鹽的重要性,原始人類就更懂得不吃鹽就會沒有力氣這件事。
很久以前茹毛飲血的先人們就知道從動物的血液裡獲取鹽分了。
都知道族裡缺鹽,可是製鹽的技術被其他部族牢牢掌握,族裡隻能拿物資和他們交換。
鹽,是和食物一樣重要的東西。
即使對於寒枝來說,做這幾件陶器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為是拿去交易,所以她想儘量做得精細點。
箐在寒枝旁邊,跟她學習製作有彆於第一批陶器形狀的其他器型。
兩個人可以做兩批,一批拿去換物資,一批留著族裡自己用。
寒枝先做了五個高10.5厘米,口徑28厘米,底徑10.5厘米,敞口,斜平沿,圓腹,平底的陶罐。
陶罐最簡單,可以先用來練手,再做後麵複雜一些的。
小口雙耳罐陶壺寒枝做了兩個,第一個的時候還有些生疏,到了第二個,她已經得心應手了。
雙耳尖口小底瓶三個,留一個自己用,拿一對出去換物資。
做這八個陶器,花了她一整天的時間。
成型的陶器依然被放起來陰乾。
做完陶器,距離族中吃飯還有一點時間,寒枝出了洞穴,想要在周圍找點顏料,用來在陶器上麵繪製圖案。
彩陶要先繪彩再燒製,所以選擇的礦物顏料必須要耐高溫。
寒枝記得彩陶上用的最多的紅黑兩色,紅色來自赭石,黑色則來自氧化錳。
既然黑紅兩色普遍被應用在彩陶上麵,那就說明這兩種礦物顏料很好獲得。
她想在周圍看看能不能找到礦石顏料。
寒枝以前沒怎麼注意洞穴頂部的情況,今天一抬頭,卻發現上麵好像是一個亂石堆。
剛好想找礦石顏料,去石堆裡麵看看也行。
赤和籽跟在寒枝後麵,時不時托一下她,生怕她咕嚕一下滾下去。
寒枝人小腿短,靠著後麵的赤托著屁股,爬了好一會兒,才從洞穴側麵的斜坡上,爬到了洞穴頂上的亂石堆裡。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