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東海之上鄭大王(1 / 1)

萬頃碧波之上,有一艘海船乘風破浪而行,往魏國方向行去。

這並非是單純的貨船,同時也是一艘客船,除了諸多船工和海客之外,也不乏其他前往魏國之人,有文士書生,也有江湖俠客,還有拖家帶口之人,其中有一個年輕人頗為顯眼,背著一隻長條狀木匣,用蜀錦織鍛裹著。

魏國,曾名衛國,在魏王蕭瑾與老將羊伯符率軍攻占衛國之後,改名為魏國。

蕭瑾成為魏國之主後,先後滅去原本的衛國之主張氏和誓死抵抗的公孫氏,使原本的衛國五大世家隻剩下葉氏、慕容氏和上官氏。

在這三家之中,尤以出了一位道門掌教秋葉的葉家最為尊貴,哪怕是魏王蕭瑾也要禮讓三分,其次是出了一位掌教夫人和一位玄教教主的慕容氏,同樣是地位超然,至於最後的上官氏,早在大鄭年間的時候,出了一位大劍仙上官仙塵,而上官仙塵又是近在咫尺的劍宗宗主,自然是鼎盛一時,可如今卻是大不如從前了,在上官仙塵和上官金虹相繼身故之後,最後的支柱上官青虹也死在了江都,使得上官氏已是有了大廈將傾的慘淡景象。

如今的魏國局勢,說複雜也複雜,說不複雜也不複雜,大體就是魏王蕭瑾為共主,其下有三大世家各自為政,再往下是大大小小的宗族勢力,其中藏龍臥虎,不乏在中原難以存身而逃到此地的修士,能在這兒站穩腳跟的,大多都是身懷各種奇術的左道修士,再有就是劍宗覆滅之後潰散的劍宗不記名弟子,雖然是不記名弟子,但其中的出類拔萃者未必就比真正的劍宗弟子差了。

劍宗紮根魏國千年,其影響之深遠,要超乎絕大部分人的想象,在魏國佩劍之風尤為深重,上至達官貴族,下至落魄遊俠,皆是佩劍而行,猶如中原的君子佩玉,而且鬥劍之風極盛,一言不合便拔劍,拔劍即要血濺五步,以至於蕭瑾主政魏國後頒布的第一條政令就是廢劍令,先是禁止一般人佩劍,繼而禁止劍士俠客和世家子弟佩劍,雖然政令難以在短時間內徹底根除劍宗的影響,但終究是大大抑製了魏國的鬥劍之風。

正因為如此,當這名白頭年輕人除了背著長條匣子外,腰間還佩有一把三尺長劍時,船上之人都沒有太多驚訝,隻因為在魏國佩劍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了。

此時年輕人站在船舷上憑欄而望,這不是他第一次見海,但仍是為大海之壯闊所傾倒,隻覺得心神開闊,深感自己渺小,這種感覺是那些從小生在海邊,長在海邊,見慣了波濤洶湧,見慣了潮起潮落,對此習以為常的人難以感受到的。

年輕人望著遠處的海天一色,感歎道:“與浩渺大海相較,方覺己身之渺小。與遼闊天地相比,方知自我之卑微。”

“浩浩滄海,初見驚豔,久處乏味,喜怒無常如嬰孩,猶甚盛夏之雨。”一個聲音在年輕人的耳邊響起,他抬頭望去,看到一名年紀極大的老儒生,須發皆白,穿著一襲深色棉袍,腳下是同款的棉鞋,窮酸老學究的味道極重,看上去就像某個村子裡的私塾先生,不過身子倒是硬朗,不彎腰不駝背,而且還背著一隻竹編的翠綠書箱,正站在自己身旁的不遠處,撫須望海。

見年輕人望來,老儒生笑道:“方才聽小友感慨,於是忍不住多嘴幾句,還望小友莫要見怪才是。”

年輕人搖了搖頭,一笑置之。

滿頭白發的老書生看了許久潮起潮落,忽然長長歎息一聲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年輕人問道:“老先生何故如此感慨”

老人有些傷懷道:“百川入海,不複東歸,朝露日晞,時光荏苒,年紀大了,難免要麵對生老病死的拷問,都說生死之間有大恐怖,老朽看不透也參不透,隻能學聖人一歎。”

年輕人笑了笑,又問道:“不知老先生此去魏國所為何事”

老人指了指背後的書箱,笑道:“遊學。”

年輕人略微驚訝道:“老先生如此年紀了,還要效仿年輕人遊學”

老人笑嗬嗬道:“活到老學到老,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老朽這輩子約莫是讀夠了萬卷書,卻還未走完萬裡路,所以就想趁著腿腳還算利索,多走些路,最好能在有生之年行完萬裡之路。”

老儒生微笑著一指年輕人腰間的佩劍,“士子負笈遊學,遊俠掛劍遊曆,難道就許小友掛劍,不許老朽負笈沒有這樣的道理嘛。”

年輕人低頭看了眼自己腰間的佩劍,笑道:“在下倒不是遊曆,帶劍也僅僅是為了防身而已,畢竟最近的海麵上不太平,時常會有殺人掠貨的海賊出沒。”

年輕人話音剛剛落下不久,在視線中就出現一艘快艦如飛駛來,轉眼間就已經不足十餘裡許,船上打起一麵旗幟,白底黑字,寫了一個大大的“鄭”字。

自承平十年以來,江都沿海一帶海寇聚眾結黨,稱王稱國,其中以楊二和鐘大會等最強。承平十六年,後軍都督陳瓊掛鎮南將軍印奉旨剿滅海寇,招撫了楊二,鐘大會外逃,算是稍稍遏製了海寇的氣焰。

然而到了承平二十年,鄭魁奇和鐘大會等股海寇又寇掠沿海,江州沿海受其荼毒最深,僅僅是一年的時間,一眾港口出洋的海船就因為畏懼海寇擄掠而少了三成。

在兩大海賊中,鄭魁奇雖然是後起之秀,但卻是個有魄力有手腕的梟雄人物,先是收服了楊二的舊部,後又在幾大勢力之間輾轉騰挪,最終脫穎而出,聚眾萬餘,船隻上百,馳騁東海,而且在江南陸上也頗有影響力,已是一方諸侯,勢力比起前輩鐘大會還要大上幾分。

當初前陳瓊被羅列數宗大罪,第二宗大罪就是承平二十年十二月內,海賊聚眾千餘,搶奪船隊,掠奪財物達三十萬兩白銀之巨,死傷數百,陳瓊竟隱匿不報,全不以邊務為事。

這樁讓陳瓊丟了官帽子的壯舉就是鄭魁奇所做。

老書生語出驚人,“原來是鄭大王的人,老朽雖然久居內陸,但也聽說過這位鄭大王的威名,據說他本是市井出身,不過不知怎麼攀上了魏王的高枝,這才有了今日的威風。”

年輕人笑道:“老先生不出門,便知天下事。”

老人一笑置之,然後望向年輕人腰間的佩劍,問道:“老朽冒昧問上一句,小友的佩劍可曾取名”

白頭年輕人按住劍首,笑道:“劍名天嵐。”

那年那蟬那把劍章節列表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