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處處軍功(1 / 1)

值得慶幸的是,秦朗還算具有一定遠見卓識的將領。

他早在數日前就預見到可能出現的危機,並當機立斷地向各地下達了收割糧食並藏匿於城中的命令。

雖然提前七八天收割莊稼會導致一定程度的減產,但好在影響並不是特彆嚴重。

比起過段時間後一無所有,現在能搶救多少是多少,都是賺到。

這些糧食必須儘可能搶奪到自己手中,讓對麵的漢軍搶走總歸是大損失。

然而,各地由於戰爭的迫近紛紛將青壯年勞動力召集到城池之內,以加強防禦力量。

更糟糕的是,不少地區還湧現出大批逃亡的流民,這使得原本就緊張的人力狀況雪上加霜,大量無主的土地根本無人料理。

不僅如此,就連秦朗自己也在早先就征調大量的青壯民夫去從事軍事相關工作,導致郡內各個地方的農活被嚴重耽擱下來。

留給秦朗的時間不多,即便是那些曾經實行過屯田製度的地方,現在也因為製度的荒廢而變得混亂不堪,執行效率異常低下。

而且秦朗不過是剛上任一年的太守,在本地並沒有建立多麼強的威望,便是底下的各縣長官有的他都沒有見過。

至於本地的那些豪強勢力,他們可未必會全心全意地效忠於曹魏政權。

他們各自掌管著自己龐大的莊園和田產,並擁有眾多的佃戶為其勞作。

對於那些被他們圈占起來的田地中的糧食是否要進行收割,秦朗的一道命令並不能產生決定性的作用。

因此,當漢軍如狂風驟雨般一路追殺而來,直抵溫縣城下時,城外超過半數以上的農田仍然處於未收割的狀態。

倒是有一些麥田被秦朗下令焚燒,漢軍匆匆趕到此地也不能分兵救火,隻得看著這些麥田最後被焚燒成灰。

而麵對漢軍圍城,秦朗心裡很清楚,如果貿然出城與漢軍爭奪剩下的糧食,無異於以身犯險,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於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毅然決然地下令緊閉城門做起了縮頭烏龜。

當程畿率領著軍隊氣勢洶洶地包圍溫縣時,他的目光自然也注意到周邊鄉村田地中的細節。

那裡原本應該是一片金黃、麥浪翻滾的豐收景象,但如今映入眼簾的卻是滿目瘡痍。

大量的莊稼被魏軍用各種粗暴手段肆意踐踏和毀壞,這場景實在令人痛心疾首又深感惋惜。

當然,魏軍行動倉促,且活動範圍有限,隻破壞了城池周圍三十裡內半數的田地。

對於剩餘的寶貴糧食資源,程畿深知必須要妥善加以保護。

於是,他果斷地下達命令,無論是有主人認領的糧食,還是暫時無人問津的無主之糧,一律全部收歸公有統一調配使用。

麵對這樣的局勢,那些尚未拋棄自家產業而選擇留守的地主們,雖然心中充滿了不情願,但在強大的漢軍麵前也隻能乖乖就範。

他們紛紛十分“自覺”地獻出自己田地上的糧食,以此來討好漢軍,期望能夠借此保住自己的性命和財產安全。

當然,像這樣到現在仍然留在此地的地主畢竟隻是少數,占據原先地主總人數的比例並不大。

在戰爭剛一爆發的初期,絕大部分的地主豪強便會毫不猶豫地收拾起家中值錢的財物,帶領全家老小匆匆忙忙地逃離家鄉,前往其他相對較為安全的地方躲避這場戰亂。

而那一小部分在漢軍開始行動後始終沒有逃走的人們,實際上他們內心早已做好了盤算。

這些人會等待最終勝負的揭曉,一旦某一方明顯占據上風,他們便會毫不猶豫地立刻投身於勝者麾下,以謀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程畿不敢有片刻停歇,因為每一分每一秒對於他和朝廷來說都至關重要。

此時此刻,趙雲精心調撥的一萬精銳兵馬條不紊地從已被漢軍牢牢掌控的渡口渡河。

大量將士迅速登上河內地界,並馬不停蹄地趕來支援正在圍攻溫縣營地的部隊。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漢軍士兵抵達戰場。

程畿時刻關注著兵力的變化,仔細估算著圍城兵馬是否已經達到了一個基本的合格線。

終於,當他確認兵力足夠時,毫不猶豫地率領一部分軍隊立刻抽身離開,轉而向周圍的地界展開進攻。

此時此刻,無論是普通士兵還是高級將領,整個漢軍隊伍從上到下都清晰地認識到,他們成功地渡過了黃河。

眼前那一座座尚未插上大漢旗幟的城池仿佛就是軍功的化身,散發著誘人的光芒,而這無疑意味著大量建功立業的機會擺在麵前。

正因如此,每一名漢軍戰士都士氣高昂,奮勇向前,生怕錯過了這難得的立功良機。

如果作為將領的程畿稍有遲疑或不夠積極主動,恐怕都會被急切渴望戰功的眾人強行簇擁著出兵。

與此同時,在河東地界上岸的漢將王連和吳班等高層將領們同樣察覺到了魏軍的頹敗之勢。

經過一番偵查和分析,他們大致了解到本地的城池中所駐守的魏軍數量稀少,根本無法抵擋漢軍的淩厲攻勢。

因此,這些城池對於漢軍而言幾乎可以說是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攻克,其中蘊含的軍功更是令人垂涎欲滴。

另外,孤軍在野外的夏侯霸也是一筆移動的大功。

於是乎,他們在那風陵渡,隻留下為數不多的兵馬鎮守,肩負起為後續部隊順利渡河守護通道的任務。

待安排稍微妥當後,兩位將領當機立斷,立刻分兵行動。

屯騎校尉王連率領麾下兵馬沿著黃河一路北上,其目標明確,乃是要前去攔截曹魏的河東太守夏侯霸所部。

與此同時,吳班將軍亦是毫不遲疑地統率軍隊朝著安邑挺進,盤算著趁魏軍尚未來得及回防之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搶占夏侯霸的老巢。

正所謂“兵貴神速”,吳班深知若是王連不能成功堵截夏侯霸,自己這邊的進軍時間就是勝利的關鍵。

簡而言之,這次分兵便是兩手準備,準備一舉奠定河東的勝局。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