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誰主沉浮(1 / 1)

燒的城上吳軍心驚肉跳,甚至有時候能聞到烤肉的香味,但是這種氣味讓他們發自內心的感到惡心嘔吐。

“他們哪裡來的這麼多屍體?”

“難道是我軍主力敗了?”

許多人心中產生擔憂,他們這些人又能堅持到什麼時候……

就在這時,虞翻又建議丁奉效仿劉禪曾經使用過的計策。

於是漢軍開始向城內射箭,箭矢上綁著勸降書:

……王師誅惡,棄暗投明者持此書,可得活。

膽氣已經喪失的吳軍果然中計,城內爆發了內亂。

而與劉禪那次不同,這次城內取得勝利的是投降派。

因此漢軍省下了最後攻城的步驟,被吳軍投降派迎接入城。

劉禪確實有培養丁奉統兵能力的想法。

之前丁奉跟隨自己作戰,劉禪看出此人有著很高的戰場敏感度,用來作戰將是一把好手。

本著好用就多用的原則,劉禪開始思索讓其成長為獨當一麵的將帥。

劉禪自己因為有諸葛亮的名師教育,對於行軍作戰的基礎知識都比較紮實。

如今在戰場上走了一圈,也算是知兵事之人,甚至有了名將之姿的讚譽。

但畢竟自己的身份擺在這,儲君也是君,需要做的事情往往是坐鎮中央統籌大局。

有征戰四方的能力可以,但為君者更重要的工作是用好人才。

即便是有親征以激勵將士士氣的需要,現在還能強撐一下。

將來多路兵馬齊出的時候,又不會分身之術,總不能讓自己一個人四處疲於奔命吧。

老一輩的將領不提,在劉禪看來,向寵、丁奉、關平是有不錯的統兵能力的。

這三人是重點培養的對象,當然他們之下也有一些堪稱人才的,比如王平。

隻是劉禪對王平還不是很熟悉,且認為其容易妄自菲薄的性格需要打磨。

劉禪相信,他們有很高的學習天賦,隻要好好培養便能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其中,向寵學習戚氏練兵法後,對於糧餉激勵、軍法嚴明、愛國教育等手段爐火純青。

是劉禪麾下最會練兵的,而且其性格穩重,善於防守,不擅長進攻。

劉禪打算將其當做練兵之將,戰時可以帶兵駐守重鎮,至於帶兵進攻的任務,則是交給其他人。

在進攻方麵,就是丁奉、關平二人的強項了。

當然,劉封其實也可以的,但其宗室的身份,不能輕易將其歸於自己麾下的一名副將。

因此,繼承關羽的武藝和忠義的關平,以及相當於劉禪私臣的丁奉才是重點培養的對象。

其中關平已經被關羽教導的非常不錯了,統兵嚴謹、武藝高強、與士卒親善而受愛戴。

所欠缺的是指揮大兵團作戰的能力,指揮水平在一萬左右。

這方麵,劉禪也隻能讓其結合自身實踐多學兵書,畢竟大兵團作戰的機會不是說有就有的。

這方麵,關平就非常感激劉禪了。

關羽能收集到的兵書定然沒有劉備齊全,而且劉禪還有諸葛亮、伊機伯等老師,他們的藏書也很豐富。

這個時代,大部分承載著知識的書籍是非常珍貴的財富。

尤其是董卓、李傕、郭汜等人先後禍亂漢朝中央,將大量國家藏書給毀壞一空之後(很多曆史典籍就此失傳,對中華文化摧殘的影響,與項羽火燒阿房宮等量齊觀)。

許多士族自家收藏的書甚至是孤本,非重要的親友是不會分享給看的。

什麼《尉繚子》《孫子》之類的書籍並不是地攤貨,有人抄錄的話,世上才會多一本此書,指不定哪天就失傳了。

至於抄錄的時候出現錯誤,也是常有的事,並且有就不錯了,還要啥自行車。

劉備請諸葛亮教授劉禪《管子》和《韓非子》等書,就是諸葛亮親自抄錄一份後給劉禪的。

劉禪讓人抄錄了一份手裡的兵書送給關平。

關平非常為此非常感激,總算不用再看那本快翻爛了的春秋。

當然那是個小插曲,真正讓關平激動的是,這些兵書都是諸葛亮注釋版。

兵書原文後麵都附上了諸葛亮的解讀內容。

而丁奉識不了幾個字,因此隻能多在戰場上曆練。

相信他在攻打益陽的過程中定能收益良多。

而益陽之戰結束,自此,雙方邊界線又回到了荊州之戰開始之前的狀態。

仿佛一切回到原軌,但一切又已經都不一樣。

荊州,被禍害的千瘡百孔,財富損失難以估計。

大量黎民被奪取生命,且瘟疫恒生更多人被病痛折磨。

而江東也是耗費錢糧無數,如今瘟疫恒生且內部多有叛亂,戰火不熄。

孫劉兩家再也無法回到以前的甜蜜關係。

孫劉兩家打生打死的唯一獲利者,便是北方的曹魏。

當然,換另一個說法,若是當初孫權北上跟曹操打,獲利者自然是蜀漢。

道理是這個道理,但劉禪明白,老劉是個不肯吃虧的主,這次若是孫權不拿出足夠的補償,恐怕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劉禪將這最新的戰報記錄下來,然後便派人快馬加鞭的送到成都。

當然,自己跟廖立的衝突自然也送報老爹了。

若是擱以前,老爹會站在誰那邊不好說。

但現在,一個如此優秀的世子擺在這,老爹難道還能不給撐腰嗎。

若是這都不撐腰,那劉禪便會認為,老爹身邊一定有奸臣。

軍報送出之後,劉禪重重的呼出一口氣。

寒風吹過,又引起一陣顫栗,但劉禪認為,這是激動。

十多年一直提心吊膽的事情,今天終於……自己終於將一直懸停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給擊碎了。

劉禪感到到前所未有的喜悅,掙脫枷鎖,自此鳥上青天,魚入大海。

他登上城頭,眺望大好山河,胸中升起一股豪邁。

心中不斷檢索,最後發現還是那句話最為合適:“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聞言,跟隨在劉禪身後的譙周、虞翻等人皆是心有所動。

因為此言甚是霸氣側漏,眾人互相看了看,你們不說……那我也不說。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