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941【電氣】(1 / 1)

王梓鈞 1748 字 1個月前

第945章941【電氣】

古代馬車為了減震,也為了減少車輪損耗,往往會在輪子上包裹稻草等物。

如今的馬車和富貴車,所謂輪胎也是差不多的作用。稻草太不經磨了,用布匹和皮革又太貴,所以就把劍麻編織成車胎,在鋼製車輪表麵套上一層。避震效果可以忽略不計,主要是防止鋼製車圈直接跟地麵摩擦。

最開始用的是苧麻,耐磨性能很差,更換好幾次才變成劍麻。

當然,也有少數車輛,在鋼輪外層又包一層木輪,但製作成本遠遠高於使用劍麻。而且極容易掉落,掉了修起來也麻煩,不如劍麻外層更換方便。

劍麻輪胎編製得很厚,否則就不會近百文一個。

趙瀚讓工匠製作的自行車,早就造出來了。在富家子弟的圈子裡,稍微流行過一陣,隨即就無人問津,因為沒有任何優點可言,純粹隻是追求時髦的新鮮玩物。

如今的中國,民間發明中心不在南京,而在蘇州和廣州。

山寨品中心則在杭州,但凡蘇州出現新式商品,隻要是能夠賺錢的,杭州商賈和工匠分分鐘仿製出來。

全國六成以上的專利官司,不是在蘇州打,就是在杭州打。兩地的商業律師,不但數量眾多,而且越來越專業,早就把《大同商法》和《大同專利法》給吃透了。

此時的蘇州,有一群中學或大學畢業,懶得去做官的富家公子哥。

蘇州工匠的發明,基本都有實用價值。可這些蘇州富家子,他們的發明千奇百怪,而且大部分屁用都沒有。

李銓在坐黃包車的時候,蘇州某處私有園林裡,正在進行一場離譜的發明成果檢驗。

一個從南洋買來的爪哇奴隸,戰戰兢兢坐在板凳上。他的對麵,是十多個蘇州富家子,圍著一個巨大的木箱子。

木箱前端有小孔,奴隸被小孔投影進來,通過45度向上傾斜的鏡子,反射到上方的磨砂玻璃成像。此物的發明者,一個叫顧煥生的公子哥,將半透明的白紙蒙於磨砂玻璃,又用黑布罩在自己腦袋上,使用炭筆勾描磨砂玻璃的成像。

大概用了半個鐘頭,奴隸的畫像躍然紙麵。

“此物大功告成,”顧煥生拿著剛剛創作的畫像,指著木箱子說,“我便把這個發明,稱為畫像機!”

“哈哈哈哈!”

其他的公子哥,聞言哈哈大笑,然後就開始嘲諷起來。

“顧兄大才,又發明一無用之物也。”

“這機器真好,畫出來的人像,似乎不弱於西洋素描。隻不過嘛,人家西洋素描,不用你這大機器,也不用耗時這般久。”

“不錯不錯,顧兄真有吾輩風範,種種發明沒有一件派得上用場。”

“……”

這些公子哥雖然各種嘲諷,卻對此物興致勃勃。

可憐那爪哇奴隸,坐在板凳上不得動彈。公子哥們輪番上陣,親自體驗畫像機,特彆是不懂畫技的,描出人像之後更加興奮。

如此不著調的發明,已經具備照相機的基本原理。

傍晚,腰酸背痛的奴隸,被放回去吃飯休息。這些公子哥們,則邀約著去吃酒戲耍,最後甚至把畫像機搬去太湖,花錢雇傭名妓一動不動的當模特。

畫舫之中,推杯換盞。

名妓崔煙是如今少有的漢家女,她親媽便是個妓女,好逸惡勞沒有從良,還讓女兒接自己的班。一來二去混成了名妓,頗得士紳商賈追捧。

“顧公子發明這物什,真叫人拍案叫絕。半點畫技也沒有,都能拿起炭筆作畫。”崔煙一邊倒酒,一邊說著奉承話。

旁邊名叫李敏衷的富家子哈哈大笑:“崔姑娘這是在罵人呢,咱們這些人,隻發明無用之物。那些所謂有用之物,交給工匠發明便可。你說顧兄的發明有用,便是將他視為工匠之流。”

“對對對,罰酒三杯!”眾人立即起哄。

“小女子說錯話了,自當罰酒,”崔煙連喝三杯,隨即又說,“諸位公子的發明,今日或許無用,百年之後名揚天下也未可知。”

“哈哈哈,怕是要貽笑天下。”眾人再度大笑。

他們都是富商之子,驕奢淫逸慣了,甚至連官吏都不做,因為這年頭的官吏很累,稍不注意還要卷進什麼案子裡。

與此同時,他們又出自新式教育,學曆最低的也是中學畢業或肄業。傳統詩文懂得一些,數學物理也懂得一些,個個認為自己學貫中西,總想搞出點驚天動地的事情。

一群……社會變革和教育變革的產物,對曆史、現在和未來都有些迷惘!

席間,顧煥生一邊喝酒,一邊嘀咕道:“能不能用某種藥劑,塗抹在玻璃之上,讓它自己乾涸之後形成人像呢?”

“你發明一種藥劑,讓它自己畫畫算了。”一個叫程景明的富家子取笑道。

顧煥生卻還在說:“這種藥劑,要對光有所反應,可又上哪裡找去?”

“顧兄,佳人在前,高朋滿座,伱莫要想這些荒唐事。喝酒,喝酒!”又有公子哥打斷。

顧煥生飲下一杯酒,指著畫舫頂部說:“打雷閃電,往往劈燃房屋。為何有了避雷針,這天火就很少發生了?這閃電會發光,又能點燃物什,它究竟是什麼東西?”

避雷針是趙瀚讓做的,最初安裝於南京皇宮和官舍衙門,十多年來漸漸傳播到各大城市。

人們不懂得其原理,隻知道能避免雷火,認為是天子龍氣在禦雷。於是,避雷針就有了民間稱呼,叫萬歲鐵、真龍須、天子鎮雷尺之類。

甚至在安裝避雷針時,還要請道士來做法,朝著南京跪請天子龍氣。

事實上,早在漢代,中國古人就發現了靜電,但把靜電吸引物體,跟磁石吸鐵混為一談。而在半個世紀以前,英國人也發明了摩擦產生靜電的機器。可無論東西方,都不知道那是什麼玩意兒,根本沒有與天上的閃電聯係起來。

顧煥生繼續嘀咕:“如果把閃電引下來,接到我的畫像機上,能不能在玻璃表麵留下人像?”

這純粹就是在憑空瞎想,而且帶著某種神秘主義色彩。

程景明說:“就算能讓閃電作畫,那又有什麼用?難道每一次畫畫,都要苦等著閃電來臨?”

顧煥生搖頭:“閃電能夠引燃房屋,能夠劈斷樹木,肯定是欽天院所言的氣(物質)之造物。避雷針是鐵做的,而且連接到地麵,說明這種電氣,可以通過鐵來傳導。一直傳導地上,被大地所吸收,因此房屋才可安然無恙。”

“此言極是。”眾位富家子點頭,能混他們這個圈子的,不可能有傻瓜濫竽充數。

顧煥生繼續說:“房屋是木頭做的,不能把電氣引入大地,而是自己燃燒起來,說明木頭是不導電的。”

李敏衷說道:“但人站在樹下避雨,也會被雷劈,這又如何解釋?”

“雨水導電啊!”一個叫譚廷光的公子哥說。

顧煥生說道:“燒煤可用蒸汽機紡織,電氣可否也用來轉動機器呢?”

程景明說:“電與水,皆為天然造物。水可以推動水車,但至少在河裡流。就算電可以運轉機器,你總不能隨時召喚閃電吧?”

“那顧兄不就成雷公了?哈哈哈哈!”

眾人又是大笑,這些家夥沒心沒肺,總喜歡互相挖苦為樂。

顧煥生問道:“能不能由人來造出電氣呢?”

“怎麼造?”程景明反問。

眾人茫然。

他們都是知道靜電的,每期都訂閱欽天院的《物理學報》,欽天院已經有人在研究靜電了。不過,名字還不叫靜電,而是叫做瑁磁,以為那是一種磁力。

之所以叫“瑁磁”,是因為漢代發現靜電,是通過玳瑁摩擦物品而產生。

這玩意兒最早的記載是西漢《春秋緯》,東漢王充估計也做過詳細實驗,並在《論衡》當中詳細闡述。

王充的觀點是,玳瑁吸草芥,磁石吸鐵針,是它們彼此氣性相同。如果氣性迥異,就無法互相感應。

李敏衷突然說:“《物理學報》曾言,陛下有意將瑁磁改稱靜電,隻不過欽天院的學者們不願改。會不會,陛下才是正確的?那瑁磁就是一種電!”

忽有一個叫戴承彥的公子哥說:“其實,我也在研究瑁磁。兩個月前,我去楊家的藏書樓裡借閱閒書,借到一本晉代的《博物誌》。裡麵記載道,今人梳頭、脫著衣者,有隨梳、解結有光者,也有吒聲。這不就是瑁磁嗎?既然是磁,為何又有光?又有吒聲?”

“然也,”李敏衷拍案道,“我夜間脫衣,也發現過微光,也聽到呲呲之聲。”

顧煥生拍手說:“這瑁磁,便是陛下所言之靜電。閃電與靜電,皆有電光。靜電的呲呲之聲,便如天空中閃電的雷聲。”

理解似乎是對的,又似乎有點離譜,他們把雷聲當做閃電發出的聲音。

程景明讚歎道:“陛下真生而知之者也,天地萬物無不通曉。可惜欽天院那幫酒囊飯袋,陛下都明確指出了,他們還在堅持是什麼瑁磁。屁的瑁磁,那明明就是靜電!”

顧煥生說道:“從今往後,我改為研究靜電和閃電,定然要自己造出電氣。然後電氣來帶動機器,用電氣來讓畫像機作畫!”

“算我一個!”李敏衷笑道。

程景明卻搖頭說:“賴在蘇州,不甚有趣,我想出海去看看。聽海外歸來者說,四海之外,光怪陸離,說得我心裡直癢癢。有誰願意一起出海的?”

“我不去。”眾人紛紛拒絕。

程景明道:“你們不去,我自己去。《大同月報》說,陛下資助一士子,組建四海商社,去年就已從美洲安然回國,半路上還發現了檀州群島。我便去投靠那個士子,叫什麼名字來著?”

一群技術宅直搖頭,他們對此不感興趣,當然也記不得李銓的名字。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