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點說明
就幾個問題做一些說明吧,隻是說說我寫的時候是出於什麼原因做這樣的設定,不是為了與任何人爭論。
1、為什麼之前忽必烈趕到河套,李瑕不知道?
首先,開平城是在現在的內蒙古多倫縣,這裡有個元上都遺址,它不是哈拉和林,也不是燕京;九原城就是現在的內蒙古包頭。
兩點之間,直線距離五百多公裡。
多倫縣在燕山山脈北邊,當時忽必烈隊伍在陰山山脈北邊,沒有城池,可以直接走草原。
所以取河套才對開平有威脅,反過來也一樣。
就算忽必烈調動了一些漢軍,但騎兵走草原的時間,肯定會快過李瑕的探子從保州得到消息,再借著走私商道從河北、河南傳到關中,再由關中傳到河套的時間。
我在地圖上劃線,忽必烈的兵馬走五百公裡,李瑕要收到消息,按正常的渠道消息要走兩千五百公裡,而且這種從敵境探到的消息還不是想走就走。
2、為什麼寫派五萬人到吐蕃?
這個人數不是我想當然的,而是根據曆史上,忽必烈開始在吐蕃建立統治的時候,有人叛亂,且吐蕃矛盾尖銳,桑哥率領蒙古軍七萬、以及朵甘思和朵思麻軍三萬人,共十萬兵力前往吐蕃。
考慮到以元廷對吐蕃多年的統治都需要派十萬兵力去平叛,李瑕剛剛進入吐蕃,我認為擠也要擠出五萬人。
3、為什麼寫在夔門設置五百人?
瞿塘關,又名夔門,位於重慶市奉節縣瞿塘峽夔門山麓。
我寫的是夔門有五百人,不是整個川蜀由五百人守。
大家可以網上找一下瞿塘關的照片,看一下那個地勢和關城的樣子,再看一下從夔門到重慶多遠。
這一路上都要布兵,我認為寫在瞿塘關放五百人很多了。
最後說一下最近查資料的感觸。
宋軍最艱苦的時候整個四川所有兵力加起來就兩萬人,苦竹隘那種山城一直就不到兩百人守。
被打得最慘的時候,整個西邊都淪陷了,就剩下夔州、瀘州。
後來連夔州這種川蜀最東邊的城池都被蒙軍攻破過兩次,宋軍又重新占了回來。再被攻破了就把夔州城移到江心的白帝城上。
我看這些曆史資料,隻看那幾行字,覺得他們是真的苦、真的難。那時候的人就這樣守,守了四十一年。
四十一年,七八成的人都死光了,剩下的人繼續打。城池被燒了,燒了就再建。
今天我寫敵人從東邊攻過來,剛剛攻破一個關隘,還沒有碰到城池。相比起來,我認為沒有任何值得叫苦叫難的地方。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