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103【你以為我隻會修滕王閣?】
趙瀚家裡的丫鬟婆子,要麼是無家可歸之人,要麼想留下來工作賺錢。
現在隻剩下四個,全部換成短期傭工契約。一個負責劈柴煮飯,一個負責漿洗灑掃,另兩個給趙瀚和龐春來端茶倒水。
本來更多,被送去濟養院了,主要以婆子為主。
朱元璋都在全國搞濟養院,趙瀚要實現天下大同,怎能不把濟養院弄起來。
現在濟養院的鰥寡孤獨還很少,因為老人往往選擇自殺,今後就會慢慢變得多了。
他們也不是吃閒飯,要力所能及的做些事情,比如給子弟兵縫製棉鞋和軍裝——即過冬的衣服,趙瀚買了批棉布和棉花,都是向來往客商訂購的。
玉米和紅薯也有了眉目,一個跑“贛中—湖廣”路線的客商,答應下次把玉米、紅薯種子運來。
中午,飯桌。
龐春來扔了個小冊子,然後端起碗吃飯:“這是茂生改的,你那套說辭,有些在村民麵前不頂用。”
趙瀚接過來一看,頓時笑起來:“確實是我的疏忽。”
農忙過後,趙瀚沒有選擇擴張,而是讓會員宣傳大同思想,讓村民和士兵明白自己要乾啥。
一番實踐之後,宣傳內容被陳茂生改了許多,剔除一些高大上的東西,全部改成口水話和俚語:大同就是讓老百姓吃飽飯,大同就是讓老百姓不受欺負……諸如此類。
龐春來建議道:“茂生可以調任禮科科長,專門宣傳大同思想,不是給他降職,他真不適合做副鎮長。黃順甫辦事很紮實,可以升為副鎮長。你看如何?”
“可以的。”趙瀚點頭認同。
突然,一個女傭進來稟報:“先生,黃主簿求見,還帶來一個上坊村的。”
小翠沒做丫鬟了,被調去鎮公所婦孺科,跟小紅一起宣傳大同思想。也就是每天跑去串門,跟女人們拉家常,專在婦女兒童之中搞宣傳。
“請他進來。”趙瀚說道。
不片刻,黃順德走進飯廳,身邊還跟著一個士子。
見趙瀚正在吃飯,黃順德遲疑道:“總長,要不屬下先去會客廳等著?”
“不必,”趙瀚笑道,“大中午的,還沒吃飯吧?快坐下一起吃。小竹,再添兩副碗筷來。”
黃順德連忙引薦:“總長,這位是上坊村的童生,楊桂,字冠舉。”
楊桂作揖道:“晚生拜見趙先生。”
“好說,快坐下吃飯。”趙瀚拉著兩人坐下。
楊桂剛坐下又站起來,拱手道:“求趙先生做主,把上坊村的亂子給平了。”
“上坊村又亂了?”趙瀚驚訝道。
上坊村在武興鎮的正北偏西,村中多山地,民眾非常窮困。
武興鎮四個村子豐收之後,一些婦人回娘家,帶著新米接濟娘家人。少不得就要吹噓一番,說武興鎮家家都能吃飽,把上坊村的村民給羨慕壞了。
於是,自發暴動。
大小地主,要麼被殺,要麼逃跑,上坊村的農民開始分田。
趙瀚忙著做思想宣傳工作,沒時間管鄰村的事情。當然,主要是害怕擅自行動,會激起上坊村村民的反感,把他們當成來搶占土地的。
楊桂雖然是童生,但屬於自耕農,家裡也沒幾畝地,這次算躲過了一劫。
“趙先生,”楊桂哀歎道,“上坊村的農民,在殺死地主之後,分田時又自己打起來了。”
“怎麼回事?”趙瀚詢問。
楊桂解釋說:“上坊村的好田,本來就不多,一半以上是山地。這分田的時候,誰分好田,誰分差田,根本就談不攏,分到差田的都心懷不滿。帶頭起事的佃戶,又有私心,把好田都分給親朋好友。他自己也占了許多土地,幾乎把上田都占完了。”
“原來如此。”趙瀚立即明白。
這是打倒了舊地主,領頭者搖身變成新地主,不亂起來才怪!
楊桂繼續說:“今天早晨,不服氣的村民,上門去討說法,卻被毆打了一頓。消息傳開,全村又鬨暴亂,死傷二十多個人。現在領頭的全死了,群龍無首,誰都不相信誰。”
黃順德在旁邊補充說:“上坊村的村民,公推冠舉兄(楊桂)為村長,請總長親自過去主持分田。”
趙瀚笑道:“上坊村的農民,連本村的不信,就那麼相信我?”
楊桂拱手說:“趙先生愛民如子,辦事公允,周圍村子哪個不知?”
“行吧,那我就去一趟。”趙瀚說道。
吃過午飯,趙瀚帶著一票人過去,發現上坊村真的窮啊。
全村攏共不到五百人,連續兩次暴亂,死得隻剩四百二十幾個。若是均分土地,人均耕地麵積九畝以上,遠遠超過武興鎮這邊,但一大半都是貧瘠山地。
黃老爺為啥人多勢眾?
就是因為武興鎮地處河灣地帶,土地又平又肥還不缺水,農業生產條件碾壓周邊村落。
趕到村口,楊桂對一個村民說:“趙先生來了。”
“趙先生來了!”村民驚喜高呼,然後朝著村裡奔跑。
不多時,上坊村的村民,拖妻帶子前來,就連爭鬥受傷的都來了。他們呼啦啦跪一地,滿懷期待的看著趙瀚,這些農民誰都不相信,現在隻信趙瀚這個外地陌生人。
接下來半個月,就是主持上坊村的分田工作。
沒有再按戶數來分,而是按人頭均分,拿到差田的酌情多分。同時,派遣禮科、婦孺科乾部,進駐上坊村宣傳大同思想。
楊桂被任命為上坊村村長,該村劃入武興鎮治下。
上坊村都按人頭均分土地,其他四個村子難免心裡不平衡。
於是,趙瀚再次主持分田,把捐出的一萬畝地,按照人口重新調整,一下子又分出六千畝,全鎮隻剩四千畝地作為公產。
二次分田還沒結束,北邊偏東的乾上村也炸了。
真的就跟傳染一樣,乾上村佃戶發起暴動。而且,有了上坊村的前車之鑒,他們第一時間派人過來,請求趙瀚親自去乾上村主持分田工作。
乾上村的情況,比上坊村好不了多少,也是貧瘠的山地無數,再加上地主盤剝,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轉眼之間,趙瀚不再動武,卻有了六個村的地盤,轄地總人口4936人(不含12歲以下孩童)。
……
江西巡撫解學龍,終於把滕王閣修好。
他邀請士紳前來聚會,吃喝之間募集一筆銀子,突然決定南下剿匪。
這廝本來人畜無害的樣子,卻猛地露出獠牙。
勒令南昌衛出兵三百,瑞州千戶所出兵五十,撫州千戶所出兵五十,臨江千戶所出兵五十……一路坐船南下,得到衛所兵八百餘,又招募了五百鄉勇。
都是一些叫花子兵,被各大衛所軍官,臨時從地裡抓來充數,論戰力還不如瑞金的田兵。
但是,解學龍給這1300多士兵,換上了嶄新的官軍衣服,又召集民夫多造旗幟,乍看上去真能把農民給唬住。
雖然一路都可以坐船,但解學龍還是征召了1500運糧民夫。
不到三千烏合之眾,對外號稱三萬大軍。
行軍至贛州府,解學龍立即停下,派人到瑞金縣做宣傳。
瑞金農民軍大驚失色,三大田兵首領立即開會,但意見卻產生了分歧。
沈士昌是童生出身,認為可以趁機請求招安;何誌源是佃戶出身,認為應該暫避鋒芒,躲進大山等官兵自己撤退;張勝是坐過牢的私鹽販子,不把官兵放在眼裡,認為可以設伏將官軍殺退。
三人莫衷一是,鬨得非常不愉快。
事實上,剛開始的兩年,他們配合得非常默契。但隨著時間流逝,外部壓力暫時消失,他們的矛盾就與日俱增。
巡撫解學龍,卡時間卡得特彆好。
這貨靠散播三萬大軍的消息,震懾住農民軍之後,又派人私下跟沈士昌接觸,許諾保舉沈士昌為瑞金縣典史。
都不等沈士昌答應,“三萬大軍”就殺到瑞金縣,許多商船也被強行征召,密密麻麻插滿了旗幟。
農民軍暗中打探,搞不清楚官兵有多少人。
解學龍又效仿董卓故事,白天派一千人打著旗幟進縣城,晚上又偷偷跑出來,第二天繼續大張旗鼓進城。
連續數日,把農民軍嚇壞了,真以為他有三萬大軍。
沈士昌親自跑進縣城,請求巡撫老爺招安。
隔日,解學龍出兵攻打張勝,雙方還沒正式交戰,沈士昌突然偷襲張勝的老巢。
張勝得知自己老窩被端,瞬間軍心崩潰,被殺得屁滾尿流。
何誌源見勢不妙,帶著心腹躲進大山。
解學龍任命沈士昌為瑞金縣典史,帶著軍隊進山追擊,並讓沈士昌做開路先鋒。
沈士昌進山轉了好幾天,被何誌源埋伏殺退,身邊逃得隻剩數十人。
解學龍立即撤兵,並以臨陣脫逃為由,把剛招安的沈士昌給砍了。
旬月之間,瑞金縣三大田兵首領,一個戰死,一個問斬,一個躲在山裡不敢出來。
修了一年滕王閣的解學龍,威名震懾整個南贛地區,便是太監都要給他三分麵子。
瑞金地主有苦難言,他們寧願巡撫彆來。
那“三萬大軍”作戰太過勇猛,連解學龍都壓不住,把半個瑞金搶成白地,地主家的餘糧都被搬走大半。
就在解學龍班師回南昌時,廬陵縣突然傳來消息。
半個廬陵縣,接連發生暴動,紛紛效仿武興鎮殺地主分田!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