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和南宋的版圖都較小,與它們並存的還有遼、金等國家。五代後期,契丹族建國,947年正式改國號為遼。1125年被女真族所建的金國所滅。不久蒙古興起,1234年滅金,在大規模軍事征服的過程中,建立了橫跨歐亞的大汗國。1271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定國號為元,建立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1279年滅南宋,統一了全國。遼金元時期,山西、河北一帶作為政府的腹地和戰爭的大後方,留下了不少古跡。遼金盛行佛教,所以古跡中最多的是寺院佛塔。天津薊縣的獨樂寺觀音閣,大同的華嚴寺、善化寺、山西應縣的佛宮寺木塔,至今保存完好,其木建結構極其精密牢固,可稱建築史上的奇觀。在天津薊縣城西門內,始建於唐代,重建於遼統和二年(公元984年)。寺內主體建築為山門和觀音閣。山門的屋頂為五條脊四麵坡,正脊兩端鴟〔chi 吃〕尾向內翹,不同於明清時向外翻轉的龍尾,這是早期鴟尾的實證。在我國現存的同類式樣的山門中,獨樂寺的山門是建造最早的。觀音閣外觀為兩層,中間有一暗層,實際上是三層。正中是空井,閣內供一尊高16米多的觀音像。這座大閣建成以來,已有1000年的曆史,經曆過近30次地震,其中有三次地震達到八級,震中就在薊縣縣城附近,寺內房屋倒塌不少,唯有觀音閣未受損傷,隻是在二層灰泥牆上出現幾條小縫。因為全閣的整體木構件采用了雙層套筒式木構架,內外兩圈柱框,中間用枋子聯成整體,同時再加斜撐,這就使整個構架極其穩重牢固。此外,上下柱框之間還加了一層鬥拱,各拱枋之間采用榫接法,地震時榫卯之間的摩擦力可以抵消部分震動力。為防止震後整個構架變形,設計者又在長方形平麵的空井上層加四根抹角的枋木,這就更增加了雙層套筒的穩定性。建築原理和獨樂寺觀音閣類似。這座塔建於遼代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俗稱“應縣木塔”。高67.13米,底層直徑30米,八角形,九層,建在四米高的石砌台基上,是世界上現存最高的古代木構高層建築。塔身采用雙層套筒式木構架,極為牢固。建成200多年後,元順帝時經曆大地震七天,仍巋然不動,堪稱我國古代木構建築的傑作。在大同市內,是遼金時期重要的大型佛教寺院,寺內至今保存著遼金建築遺構,在我國文化史和建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華嚴寺在遼代兼有遼皇室祖廟的作用。明中葉時分為上下二寺。上寺的主要建築大雄寶殿是金代遺構,下寺的主要建築薄伽教藏殿是遼代遺構。全寺主要殿宇都麵向東方,沿襲了契丹拜日、以東方為上的原始宗教信仰。薄伽教藏殿的建築藝術向來為我國建築史籍所稱引,這是一座存放藏經的大殿。梁架舉折平緩,簷柱升起顯著,出簷深遠,鬥拱變化很多,殿內外鬥拱共有八種,有令拱、華拱、慢拱、瓜子拱、泥道拱等多種花樣。殿內天花板上的裝飾圖樣都是遼代通行的紋樣。大殿內還排滿了藏經的木櫃,共38間,都做成雙層簷樓閣式,名叫“重樓式壁藏”,分為上下兩層,下層是經櫥,每間開板門兩扇。上層是佛龕,龕內頂部和腰簷平座遮簷板上的彩繪圖案都是遼代舊作。佛龕柱頭的鬥拱極其繁複,共有17種,是目前所知遼代鬥拱中最複雜的。西壁當心間窗還有五間天宮樓閣,規格和壁藏相同。束腰華版上刻有30多種幾何透心花紋。這些壁藏是國內僅見的遼代小木作,十分珍貴。殿內佛壇上布列著31尊遼代彩塑像,是遼塑中的精品。大雄寶殿始建於遼,現存大殿為金代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所建。殿內采用遼金建築常見的減柱法,減少內柱12根,擴大前部空間,以便布列佛像。殿內布滿壁畫,麵積之大,在國內罕見。善化寺始建於唐開元年間,寺內大雄寶殿是遼代遺構,金代重修,其餘都是金代建築,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遼金寺院。大雄寶殿坐落在善化寺後部三米高的台基上,鬥拱承托外簷,梁枋梁架全部外露。當心間的金柱和老簷柱之間的藻井,由下而上層層疊收,周圍施鬥拱四層,形成鑽尖式模型結構,雕製精湛,形製、手法與大殿梁架和鬥拱相同,都是遼代原構。大殿正中佛壇塑像五尊以及蓮花寶座上的各種雕塑均為遼代遺物。東西兩側塑24個天神,文武男女各不相同,體形豐偉,塑工尤精,是金代彩塑的上品。三聖殿的結構糅合宋遼建築的特點,簷下左右次間各出60°斜拱,形如花朵怒放,在金代斜拱中是最為宏大壯麗的,殿內采用減柱法,僅用四根巨柱支撐殿頂,空間開闊。這座殿是金初的木構建築的代表作。除華嚴寺和善化寺外,五台山佛光寺中的文殊殿也是著名的金代建築。它建於金天會十五年(公元1137年),殿內空間麵積很大,屋架前後兩槽都使用了橫跨三間的大內額(方柱形大木材),後槽在內額與內額之間用斜材傳遞負荷,構成近似人字柁架的屋架。屋簷下鬥拱層層相迭,斜拱寬大,看上去就像怒放的花朵,這是遼金建築的特征。這座大殿屋架結構特殊,在我國金代以前的古建築中較罕見。殿內佛壇上有文殊菩薩和侍者塑像六尊,裝飾富麗,也是金代原物。遼寧、河北地區遺存著不少遼金時期的佛塔。最常見的遼塔多為八角13層磚塔,實心,不能攀登。第一級塔身很高,八麵都雕有佛龕、寶蓋、飛天等,簷部有磚雕鬥拱。這級塔身連塔基的高度幾乎占全塔的一半。第二級以上才是密簷,塔頂上有寶瓶、刹杆、寶珠等。遼代五京地區遍布這種佛塔,其形製後來又為金代所繼承,從而在中國建塔史上成為風格獨特的遼、金古塔。遼、金古塔中磚雕藝術水平較高的有遼寧北鎮縣的崇興寺雙塔、遼陽白塔。崇興寺雙塔始建於遼代,經曆代維修,至今保存完好。雙塔以崇興寺為中心,東西對峙,形製相同,高40多米。塔座上雕有鬥拱、曲水萬字欄板和仰蓮等,每個角都刻一個力士像,作出負重的樣子。第一級塔身每麵下部中央都刻有一個拱形佛龕,中間雕一尊坐佛,龕外兩側各有脅侍一人站立。塔上還有明萬曆時遼東總兵李成梁重修的小石碑。李成梁是明代名將,曾屢次擊退韃靼察哈爾部的侵擾。遼陽白塔在遼陽市白塔公園內,建於金大定年間(公元1161—1189年),形製與一般遼金古塔相同。唯十二層密簷間有多麵銅鏡。第一層雕刻的佛龕、脅侍、飛天都較精致。至今仍保存著初建時的風貌。此外河北正定縣的廣惠寺華塔,現存結構形製為金代風格。這座塔造型奇特,第一層塔身八個平麵,各在四個正麵再加扁六角形亭狀單層套室,套室和塔身各麵都有圓拱形洞門。第二層八麵每麵三間,當中是門,兩邊有假方格窗欞和長方尖形佛龕,下有平座。第三層以上塔身驟然縮小,呈圓錐形,按八麵八角的垂線雕有虎、豹、獅、象、龍及佛像等壁塑。塔身各層還雕刻著許多仙人、仙獸,亭台樓閣,構圖複雜,雕工精細。始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到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建成。明清時對石橋又進行過大規模的修葺。橋共11孔,全長266.5米,寬7.5米。橋墩為船形,分水尖上裝著三角鐵柱,可以擊破河水化凍時撞擊橋墩的冰塊,人稱“斬龍劍”。橋上兩側石雕護欄的望柱共281根,柱頭刻大小石獅,千姿百態。北京有句流行的歇後語:“蘆溝橋的獅子——數不清。”形容獅子很多。經文物工作者實地考察,橋上共有大小獅子485個。橋東頭坐的兩隻大石獅,身長1.73米,重三噸,身上爬著的許多小獅子,隻有20厘米大小。橋西頭是兩隻石象,用頭頂著最後的石欄杆,造型十分有趣。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元代來到中國,曾稱讚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獨一無二的橋”。古時蘆溝橋是南北交通的必經之路,兩岸有很多旅舍驛館,行人清晨起來,天色初曙,尚見疏星曉月,所以“蘆溝曉月”成為一大名勝,並被乾隆列為“燕京八景”之一。由以上名勝可以看出,遼金時期的建築工藝和科學水平已相當發達。元代統一中國後,手工業和商業得到發展,科技進步很快,尤其是天文學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在今河南嵩山之南告成鎮,建於元代初年,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台。古人用圭表測量日影。圭就是向正北方向放置的板,旁邊立一根垂直於地麵的標竿,叫做表。季節不同,表影的長短不同。冬至時表影最長,夏至時表影最短。根據這一變化,古人便可計算一年的時日變化。由於太陽底下的陰影越近邊緣越淡,很難確切地把握影子的終點。元代天文水利學家郭守敬便對舊式圭表作了重大改進,使陰影邊緣清楚,以便準確地測量影長。告成鎮的古觀星台,就是郭守敬指揮建造的磚石結構的新式圭表。台身像一隻倒扣的鬥,兩邊有磚石所砌的階梯通到台頂。台頂用水磨磚鋪地,北麵牆壁正中有一個與地麵垂直的表槽。表下端的石圭由36塊青石圭麵構成,總長31.19米。石圭上麵水平程度極好,方位與當地子午線相合。除了測影計時以外,這裡還有觀星的功用,但儀器今已不存。建造了這處觀象台後,郭守敬還在全國建立了27處觀測點。他在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編製的《授時曆》,所測定的一個回歸年,比現在所測定的隻差26秒,與至今仍通用於許多國家的格裡高利曆一致,而比格裡高利曆早300年。元代是海外交通、中外貿易空前繁榮的黃金時期。福建的泉州當時與埃及的亞曆山大港並稱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港,與泉州往來貿易的國家和地區達100多個。《馬可·波羅遊記》對泉州港口的繁榮景象有過生動的描寫。書中提到,在當時來往於波斯灣、中國海之間的船隻中,中國船最大,多數是廣州和泉州所造。泉州所統有的海船計有15000多艘。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摩洛哥著名旅行家伊本·巴圖塔來到泉州,將這裡譽為“世界唯一之大港”。當時指示航行的燈塔——六勝塔,至今仍在晉江縣完整地保存著。塔高31米,八角五層,上刻蓮花、金剛、力士等浮雕,雄偉壯觀。貿易的繁榮也促進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伊斯蘭教、印度教、古印度教等外國宗教都隨之傳入內地。現泉州市內的清淨寺就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古伊斯蘭教清真寺之一。據寺內的古阿拉伯文石碑載,清淨寺始建於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300年後到元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耶路撒冷人阿哈瑪重修。現存主要建築有青白花崗石砌築的三重大門,都是圓形穹頂尖拱形,典型的伊斯蘭教清真寺風格。寺內有奉天壇,附設講經壇。壇內大小壁龕及南牆外壁嵌有古阿拉伯文的《古蘭經》石刻經句,至今完好。這座清真寺是我國與阿拉伯各國文化交流的曆史見證。中外文化融合的跡象甚至反映到了佛教寺院中。泉州最大的佛教寺院開元寺,原建於唐武則天時,唐玄宗以開元的年號為此寺命名。五代到宋時,寺旁設支院120所,元代並為一寺。現占地50畝。寺內建築規模宏大,有許多茂密的古榕樹。大雄寶殿雕塑技術高超,尤其大殿柱頭鋪仰蓮護鬥上挑出一拱,上麵附刻帶翅膀的飛天樂伎24尊,在國內古建築中罕見。殿前月台須彌座的72幅獅身人麵青石浮雕,殿後廊的兩根古婆羅門教青石柱,上麵刻著古埃及神話傳說故事以及印度、斯裡蘭卡等地婆羅門教的神話,都是元代遺物。大殿內用近一百根海棠式巨型石柱支撐殿堂,俗稱“百柱殿”。這些建築反映了元代泉州在開放的全盛時期所受到的外來文化的影響。元代文化藝術成就最高的是戲曲和壁畫。“元曲”和唐詩宋詞並稱,成為中國文學最重要的遺產之一。金元的戲曲稱“雜劇”,在山西、河北一帶十分興盛。現在山西臨汾、新絳、洪洞等地還保存著元代的戲台。從山西侯馬市西北郊發掘的董氏磚雕墓中,還發現了墓壁中砌著的小戲台。砌法是在墓內正屋簷上砌一平座,下用兩根小柱支撐。平座上有兩根小八角柱,托著一根大枋,枋上有柱頭補間等鬥拱,托著一個山花向前的歇山式屋頂,屋頂上還有帶獸頭的裝飾。台上有五個磚雕的演員,分彆為生、旦、淨、末、醜五種角色,生動活潑。墓主人董海、董明先後在金明昌七年(公元1196年)和大安二年(公元1210年)埋葬。因此這個小戲台所再現的是金代戲劇的表演藝術。此外山西洪洞縣東北霍泉的源頭,有一座水神廟,山門上就築有舞台,主殿稱“明應王殿”,建於元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殿內四壁布滿壁畫,南壁東側畫的是戲劇演出場麵,作於元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共繪有演員和場麵人員11人,四女七男,演員行當俱全,化妝、服裝、道具、布景、樂器、幕布、舞台等,都畫得很仔細,色彩純樸渾厚,人物傳神。畫技既佳,又反映了元雜劇興盛時期的情景,在我國戲劇史上有重要價值。元代壁畫在山西古寺廟中保存下來的很多,最著名的則是山西芮城縣的永樂宮壁畫。永樂宮原來在芮城西向20公裡的永樂鎮上。據記載,這裡是道教“八仙”之一呂洞賓的誕生地。鄉人為他建“呂公祠”,金代擴充成道觀。後被火燒毀。元代推崇道教,又把觀升級為宮。永樂宮與宮內壁畫的施工共用了110多年的時間。解放後為修三門峽水利工程,又用七年時間,將全部建築和壁畫遷到芮城縣北的龍泉村複原保存。永樂宮內主體建築共五座,除宮門為清代所建外,其他均為元建。龍虎殿、三清殿、純陽殿、重陽殿四座大殿都有精美的壁畫,總麵積達960平方米。主殿三清殿內的壁畫就是著名的《朝元仙杖圖》,畫麵高4.26米,全長94.68米,全部麵積計403.3平方米,像一條彩帶環繞整個大殿,而全殿隻是這一幅畫,繪於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作者是洛陽馬君祥父子等人。圖中描繪的是諸神朝拜道教始祖元始天尊的情景。中心是八個主神,帝後裝束,四周圍繞著290多個值日神,分四層排列。人物神情各異,構圖整齊而不呆板,組織繁複而不雜亂。畫麵強調照應,又適當注意變化,使人物動態一致、傾向一致,服飾大致相似的人群,通過微小的轉側和顧盼,得到相互之間的呼應。畫中線條嚴謹、簡練、流暢,有的線長達幾米。麵部表情能用各種不同的線來表現,眉眼特彆有神,皺眉肌的變化,以及眼與其他各部的關係處理得準確巧妙,從而使同樣嚴肅的麵孔上顯示出各種不同的個性。整個畫麵色彩單純明朗,以石青石綠為主,衣冠寶蓋大量運用瀝粉貼金,總體色調既燦爛又沉厚。總之,這幅圖氣魄宏偉、人物生動,充分體現了我國傳統白描技法的高度水平。純陽殿內的《純陽帝君仙遊顯化圖》,畫的是呂洞賓一生的故事,共52幅,采用連環畫的形式,每個故事間用山水樹石等自然景色隔連。畫上有大官、商人、平民、農夫、乞丐、學士等各色人物,亭台樓閣、酒肆茶館、園林彆墅等各種環境,展示了元代社會生活的風貌。重陽殿裡也是用49幅連環畫,表現元代道教全真派首領王重陽的神話傳說。這些壁畫題材豐富,筆法高超,是我國繪畫藝術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