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圓上小學後,我們對她寫作業基本上采取“不管”的態度。每天老師布置了什麼作業,她寫得如何,我們都不去問,也不去檢查,一切都交給她自己安排。她在完成作業方麵也沒讓我們操心,總是很自覺。但一段時間後,她開始對作業表現出厭煩,抱怨說一個生字乾嗎要寫三行呀,而且這一課的生字前天就寫了一遍,昨天寫了一遍,今天還要再寫。有一天,她又在寫作業時表現出不耐煩,我就認真地了解了一下她當天的作業內容,感覺有些東西確實是不需要寫,或不需要寫那麼多。比如生字,老師總是以“行”為單位布置,幾乎沒有以“個”來布置。動不動就2行、3行,甚至5行。我相信一個孩子如果願意去記住一個字的話,他是用不著寫這麼多遍的。於是和圓圓商量,你去找老師說一下,可不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自己決定一個字該寫幾遍就寫幾遍,你要是不願意去說,媽媽去和老師說一下。圓圓一聽就搖頭。以她的直覺,老師是不可能同意的。現在有人呼籲給中小學生布置個性化作業,但幾乎沒有哪個老師會這樣去做。不僅因為那樣比較麻煩,更是因為很多人根深蒂固地認為那樣不應該。如果哪個孩子膽敢去對老師說我掌握這些內容了,可以少寫一些。老師肯定會說,大家都在一個班,憑什麼你可以少寫作業——學習是苦役而不是福利,少寫就是“占便宜”了——這些垃圾觀念就這樣被灌輸進孩子心裡,同時也進入學生的觀念中。如果真有哪個老師同意某個同學少寫,彆的同學也會起來反對,憑什麼照顧他。我理解圓圓的為難,也考慮這樣確實不現實。這不是一門課的問題,操作起來非常麻煩,很不方便。我想了想,問圓圓,是不是這些字你都會認,也會寫了,覺得不需要寫那麼多遍?她說是。我說:“那這樣,你不要看書,媽媽讀,你默寫。隻要寫得正確,寫一個就行,如果寫得不正確,就寫三遍,剩下的媽媽替你寫,這樣好不好?”圓圓聽我這樣說,目光複雜地看著我,有驚喜又有懷疑,她有些不相信我的話。她小小的心肯定在猶疑,這樣做是否正確,這樣是在弄虛作假嗎?我讀懂了她的眼神,非常肯定而坦然地說:“這樣沒關係,學習是為了學會,老師讓寫這麼多遍不就是為了你們都會寫嗎,隻要你會了,就不需要寫那麼多,你說是不是?”圓圓覺得我說得有道理,但她還是擔心,說:“要是老師發現是你寫的,就會批評我。”我說:“媽媽儘量照著你的字寫,差不多能和你寫得一樣,老師應該也看不出來吧。要不咱們今天就試試?”圓圓又興奮又有點不好意思地點點頭。當天語文一共要寫8個生字,每個生字寫2行。這幾個生字裡隻有一個字圓圓不會寫,她就把這一個字寫了三遍,其餘的都隻寫了一個。原本160個字的作業,現在變成了11個字——這一下子多麼輕鬆啊。我注意到,圓圓寫這11個字時分外認真,尤其是她不會寫的那個字,認認真真地寫了三遍。我相信以這樣的認真,三遍足以讓她記住這個字如何寫了。剩下的由我照著圓圓的筆跡認真地去寫,儘量使老師看不出差異。我發現,成人草草地寫字是很輕鬆的,可以一寫一大片。要是一筆一畫地寫,還真是費力氣。而且如果你的字寫得還不錯,卻想把它寫得差一些,像個孩子的字的話,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從那以後我就經常替她寫作業。每次孩子寫什麼,哪些剩下由我來寫,這事一定是由孩子自己來做決定,我從不代替圓圓進行判斷。這樣做,一是可以讓孩子自己檢測自己,二是讓她更願意把該記的記住,因為她對學習內容掌握得越多越好,自己需要寫的作業就越少。她爸爸開始不同意我這樣做,擔心我替她寫作業會慣壞了她,讓她形成依賴思想。我說不用擔心,以我對圓圓的了解,她絕不可能拿一些她還沒掌握的功課讓我做。她讓我代勞的,一定是她認為自己沒必要寫的。孩子天生有善惡觀,而人的天性就是趨善避惡的。一個心地純潔、有自尊心的孩子,絕不可能利用彆人的善意去弄虛作假。事實確實如此,自從我開始替圓圓寫作業,她對寫作業這件事越來越坦然了。心理上輕鬆了,她反而更自覺了。但凡自己再多用點功夫就能寫完的,她一般就不用我幫忙。她從沒有因為自己想偷懶,給我布置“作業”。這一點我在幫忙中能感覺出來。所以儘管我斷斷續續“幫忙”一直到她上初一,但次數並不是很多。印象中除了剛開始那階段多些,後來差不多平均每學期隻有三四次。我發現,替孩子寫作業不但沒有壞處,而且有很多好處。首先是沒讓作業為難孩子,沒有讓孩子覺得上學是在受苦,保護了她的學習興趣;其次是讓她知道,學習是個最需要實事求是的事,既不是為了為難自己,也不是為了逢迎他人,這讓她更務實,也更高效;此外,讓她從作業中解放出來,有了更多的業餘時間。圓圓讀課外書一直沒斷過,初中時還花很多時間玩遊戲,偷偷地寫。上高中後,功課雖忙,還是沒間斷讀課外書,甚至讀英文原版、看漫畫——這些都占用了她不少時間,但她都能正常完成各科作業,成績也一直不錯。有人奇怪,她哪裡來那麼多時間?我想,這與她從小懂得在學習上把握輕重緩急,能按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學習計劃有關。而她的大量又給她帶來了知識和智力上的進步,使她的學習能力更強,學習起來更加輕鬆有效。總的來說,她一直把自我學習與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這兩套工作協調得很好,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中。這比那些讓作業敗壞了學習胃口、半小時的作業寫兩小時的孩子幸運得多。在這裡,我想提醒父母們,在孩子的中小學階段,尤其是小學階段,一定要注意給孩子留出自由安排的時間,切不可讓寫作業、練琴、上課外班等這些事把孩子的時間占滿。要讓孩子每天都有自由安排的時間。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正像空氣對於健康是必不可少的,自由時間對於學生是必不可少的。隻有讓學生不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學習上,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夠順利地學習。學生的時間被各種功課塞得越滿,給他留下供他思考與學習直接有關的東西的時間越少,那麼他負擔過重、學業落後的可能性就越大。”這裡要提醒的是,“自由時間”絕不可以拿來消費在看電視上,電視是另一種捆綁,對孩子來說尤其是一種壞消遣。這個時間可以讓孩子讀書、找小夥伴玩耍,或者和家長一起跑步、打球、下棋等等。任何有利於孩子身體和心理健康的活動都是好的。替孩子寫作業是個非同尋常的舉動,很多家長肯定都會有圓圓爸爸那樣的擔心。這其實反映了成人對兒童認識上有誤區。他們不相信孩子的天性是向善的,他們的思維有一個錯誤前提,認為孩子是沒有自控力的,離開了成人的監督,給出自由的條件,孩子就會完全失去約束,就會墮落。還有家長說,我的孩子和你的不一樣,我的孩子愛耍小聰明,要是替他寫一次作業,他以後不知道會有多少借口來讓我代寫呢。如果你的孩子真的表現出這樣,那麼問題不是出在你替他寫作業上,也不是在孩子自身的天性中,而是在前麵較長的一段時間裡,家長和孩子相處的一些細節出了問題。每家的細節各不相同,但性質差不多,肯定都是因為家長操作不當,損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經常性地製造了他的負罪感,讓孩子不懂得自愛,他才越來越變得像個小無賴,每天把心思用於偷奸耍滑。一個始終被尊重的孩子,一定是個懂得自尊自愛的人,他絕不可能利用家長的善意去做任何讓他感到羞恥的事情。教育全在細節中。替孩子寫作業這事,就是家長和孩子相處中千萬個細節中的一種,如果在細節處理上做不好,結果可能會完全相反。細節處理水平,還是取決於家長的教育理念。有一位家長,他的孩子已上小學四年級,平時總是不喜歡寫作業,家長一方麵覺得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另一方麵又總擔心孩子學得不紮實,天天嚴格地檢查孩子的作業。我對他講了替孩子寫作業的事,他回家照著做。孩子最不喜歡英語這門課,他就準備從英語上來幫助孩子。他對孩子說,這些英語單詞不用按老師的要求寫十遍,凡你會寫的,隻寫一個,不會的,寫三個。這樣孩子就把幾個不會的寫了三遍,其餘的寫了一遍。孩子為此非常高興。過了一會兒,他又來考孩子,想看看剛才不會寫的,寫了三遍是不是記住了。結果,孩子還是有兩個不會。他有些生氣,說剛剛寫過怎麼這麼快就忘了呢,於是讓孩子把這兩個單詞每個寫10遍。孩子有些不高興,說你不是說隻寫三遍嘛,怎麼又變成10遍了。孩子拗不過家長,隻好氣乎乎地寫了10遍。再過一會兒,父親又去檢查,剛剛寫過的單詞孩子又寫錯了。父親很生氣,忍不住質問孩子,這兩個單詞你都寫了十幾遍了,怎麼還沒記住呢?每個再寫20遍!孩子這時的情緒已經非常抵觸了。家長沒理會孩子的情緒,想他寫二十多遍,怎麼都該記住了。令家長想不到的是,過了一會兒再去檢查時,孩子還是寫不出來。他怒不可遏,覺得不可思議,一氣之下就要求孩子把這兩個單詞每個寫50遍,說不信你就記不住。孩子不乾了,這樣算下來,作業量比原來的每個單詞寫10遍還多呢。父子倆因此大鬨一場。到了這種地步,替孩子寫作業變得比不替還糟糕。事後他向我抱怨說,你那個方法對我的孩子不適用。我的孩子不像你的孩子那麼懂事,你的孩子能理解家長的良苦用心,我的不能。真的是孩子不一樣嗎?不是!我坦率地對他說,這不能單方麵責怪孩子。其實,首先是你沒樹立起對這種做法的信心。你在一開始就缺少誠意,與其說你是想幫助孩子,不如說你隻是想用這種方法來試探一下孩子。試試你的孩子是不是也能像彆人的孩子那樣,家長一改變,他就能跟上趟。所以你在幫他寫完作業後,就要檢查他記沒記住。同時,你在潛意識中,還把自己替孩子寫作業看成是對他的恩惠,要求孩子立即用令人滿意的效果來回報你,他辜負了你的期望,沒記住,你就生氣,接下來就再次動用懲罰手段,讓他一遍又一遍地寫。原本你替孩子寫作業是為了讓孩子擺脫不合理作業的役使之苦,到頭來卻又把作業變回為“刑役”。這樣,你的行為就前後矛盾了,孩子被你搞糊塗了。他不僅對學習增加一層厭惡,也對家長的行為也增加一層憤恨。他會更不想學習,更不聽家長的話。這位家長一下子很難接受我的分析和對他的批評,堅持說,孩子和孩子不一樣,你的孩子用心,適合這種方法;我那孩子就是不用心,不適合這種方法。我說,你的孩子和我的孩子是不一樣。你的孩子在過去那麼長時間裡,一直是在作業的壓迫下和家長的監督下苦苦掙紮,他已習慣了和作業對立,和家長對立。現在家長突然改變,前期心理工作如果做得不到位的話,孩子肯定會有些無所適從,對學習缺少信心,也缺少一下就能學會的能力。你必須要有很大的耐心修複他的心理,等待他慢慢改變。家長還是有些氣憤地說,可我的孩子怎麼就那麼笨呢,為什麼寫那麼多遍還記不住?我看還是他不用心!我說,一個單詞寫了幾十遍還是記不住,這其實和孩子笨不笨沒關係,而是和他的情緒有關。厭惡感會把所有的記憶通道都堵死。好多看起來聰明伶俐的孩子,為什麼一到學習上就愚笨得厲害,原因就在這裡。從表麵上看,這些孩子確實對學習不用心,但孩子用不用心,不是憑空來的。“用心”就像“用力”一樣,也需要一些生長基礎,也要有一個成長和積澱過程。即使是成年人,想對一個什麼東西“用心”,前提也必須是不討厭、不排斥這個東西。一個人怎麼可能既討厭一個東西,又去對它“用心”呢?我看家長不吱聲了,似乎有所思悟,就繼續對他說,你隻有先淡化孩子對作業的厭倦情緒,慢慢培植他對學習的自信和好感,然後才可能談用心不用心。你的孩子已經四年級,對學習的厭倦情緒已積聚了好長時間,所以改造也會是個比較長的過程,年級越高這個過程越長。家長一定要有耐心,孩子用三年形成的壞毛病,你想用三天改變,那是不可能的。我建議這位家長換一種做法,隻是單純地從減輕孩子學習負擔入手,幫忙僅限於幫忙,不附帶任何其它條件;不要因為家長幫忙了,就要求孩子一定要把當天寫的單詞全部掌握。允許他有些東西暫時學不會,允許他在作業中有錯誤。做家長的,一定要理解孩子。就這件事來說,那兩個單詞寫過了還不會,這時候孩子內心其實是很羞愧且很自卑的。家長要體諒孩子的心,告訴孩子不要著急,不會的可以再寫兩遍,如果還掌握不了,就先放兩天再說,慢慢來。然後從他的表現和作業中找到可以表揚的東西,給予肯定,比如誇他的作業比平時寫得整齊,說他作業的正確率比平時高等,總之讓孩子不時地從學習中體驗到一種愉悅的情緒,這樣慢慢緩解他對作業的厭惡。替孩子寫作業,不是家長幫孩子進行學習舞弊;而是以理性對抗學校教育中的一些錯誤,以不得已的方式幫助孩子獲得更多的自由時間,讓孩子生活得更快樂一些,並教給孩子實事求是地麵對學習。它是保護孩子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之一。所以家長要首先從內心完全接受這件事,非常坦然,然後才去做。如果你自己心裡缺少誠意,心存疑慮,有負罪感,那你在做的時候就會給孩子傳達一個不良刺激,讓孩子覺得這是在投機取巧,產生負罪感。人對某種習俗或常規的挑戰,沒有正義感墊底是不可能的。你絕不可能在孩子麵前隱藏你的疑慮,孩子比雷達還靈,能從你的眼神、語氣中捕捉到你所有的真實態度。圓圓上小學時回家給我講一件事,聽起來像有個同學發現班裡另一個同學的語文生字本一行隻有8個字,而自己的是一行10個字,就回家抱怨說,人家的媽媽會買本兒,你怎麼買時候不看看每行有幾個字。她媽媽說我知道啊,買的時候人家就問是要一行8個字的還是10個字的,我就買了10個字的,這不是為了讓你多寫兩個字記得牢嗎。多寫兩個字,家長認為占便宜了,孩子認為吃虧了。圓圓說有的同學向老師反映這個問題,要求用一行8個字作業本兒的同學,也要按每字10個的數量來寫,但老師覺得那樣得有兩個字寫到下一行,一行行推下來會顯得很亂,不整齊,就還是按行數寫。她班裡好多同學因此煞費苦心地到處找一行8個字的本兒——孩子們被逼得把心思都用這裡了。三千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幾乎古今中外所有偉大的教育家都在兒童教育上提出個彆對待,差異化教學的思想。但在實際的學校教育中,尤其是在中小學,很少能看到有哪個教師在作業上不搞一刀切。一刀切確實是比較省心省力氣,但不同的孩子卻不得不接受被相同的模子來裁切的痛苦。這是當前我國中小學教育中一個很大的問題,卻多年來堂而皇之地盛行著,很少有教師或家長考慮到它的不妥。不能苛求社會為每個孩子提供一種完美的教育;但作為家長,有責任為我們獨有的孩子營造一個儘可能良好的教育環境。家長們如果有辦法能讓孩子從繁重的負擔中解放出來,當然更好。比如通過努力,促進校方進行教學改革;或通過某種影響力,促進政策性解決等。如果做不到這些,替孩子寫作業不失為一種立竿見影的方法。“替孩子寫作業”表麵上看是件被逼上梁山的無奈之舉,其實更主要地是一種教育意識,一種思維方式。即在孩子的學習中,家長應該用實事求是的態度,幫助孩子克服一些困難。不同的孩子身處不同的學校,遇到不同的老師,會產生不同的困難。沒有一種普遍適用的方法,但一定有一些有效的方法。隻要你實事求是地去幫助孩子,很多辦法自然會出來。最後要提醒的一點是,無論你用什麼辦法,都要注意,不要弄巧成拙,不要因為家長的做事不慎,給孩子惹麻煩。比如替寫作業被老師發現,引起老師的反感,給孩子臉色看,這就得不償失了。●替孩子寫作業這件事,每次孩子寫什麼,哪些剩下由我來寫,這事一定是由孩子自己來做決定,我從不代替圓圓進行判斷。●孩子天生有善惡觀,而人的天性就是趨善進惡的。一個心地純潔、有自尊心的孩子,絕不可能利用彆人的善意去弄虛作假。●在孩子的中小學階段,尤其是小學階段,一定要注意給孩子留出自由安排的時間,切不可讓寫作業、練琴、上課外班等這些事把孩子的時間占滿。要讓孩子每天都有自由安排的時間。●一個單詞寫了幾十遍還是記不住,這其實和孩子笨不笨沒關係,而是和他的情緒有關。厭惡感會把所有的記憶通道都堵死。好多看起來聰明伶俐的孩子,為什麼一到學習上就愚笨得厲害,原因就在這裡。●孩子用不用心,不是憑空來的。“用心”就像“用力”一樣,也需要一些生長基拙,也要有一個成長和積澱過程。即使是成年人,想對一個什麼東西“用心”,前提也必須是不討厭、不排斥這個東西。一個人怎麼可能既討厭一個東西,又去對它“用心”呢?●人對某種習俗或常規的挑戰,沒有正義感墊底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