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旭東認識尹建莉緣於她來北京師範大學攻讀教育碩士學位,那時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剛為他們這一批教育碩士確定了導師。她當時很明確地選擇了教育作為其研究方向,而我的研究方向之一剛好是教師教育這個領域,這樣我們自然就有緣認識了。第一次讀到尹建莉的作品是她的詩歌。她初次和我見麵時,送了一本自己的詩集給我。她的詩寫得很好,我讀了後覺得她很細膩,文字功夫很好,但也讓我有微微的擔心。一個“詩人”,能靜下心來認真地去研究一個問題,並用完全不同於文學語言的學術話語去完成自己的論文嗎?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她是個胸有詩情,卻腳踏實地的學生。她的論文做得很認真,寫得也很規範,並且有自己的觀點。同時,在做論文期間,她的另一篇文章還獲得了北師大教育學院首屆研究生學術節征文二等獎。這些,讓我對她的學術研究能力有了信心。尹建莉從北師大獲得碩士學位後,開始去忙碌她自己的工作;隻是在每年教師節,她會和我聯係。令我沒想到的是今年教師節前,她帶來了她新書的樣稿。二十幾萬字,我幾乎一口氣讀完。我以前看社會上流行的關於家庭教育方麵的書不多,但也接觸過幾本,那種口號式的、群體無意識的東西不合我的胃口。尹建莉的這本書卻讓我一口氣讀完。並非因為我們曾有的師生關係,主要是因為她的東西寫得不僅通俗,而且非常專業;她對一些兒童教育問題的思考之深和操作之精辟,甚至讓我有恍然大悟的感覺。比如兒童方麵,家庭文化建設方麵等。尹建莉對教育有著深沉而執著的情感,她曾立誌要到小學去工作,認為小學教育最重要。最後因為種種原因,她這個願望沒能實現。她現在用研究和寫作這種形式,致力於教育理念的傳播。她說她的目標是讓正確的教育思想直接作用在孩子們身上,而不是停留在書麵文字上或理論九_九_藏_書_網層麵上。所以她寫作這本書,是以一個家長的身份和研究者的角色來寫的,把抽象的教育原理用日常行為講出來。我認為這本書既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又有教育學素養;既有思考力度,又有可讀性。能同時做到這幾點,不容易,非常可貴。它可以真正為家長提供實用的養兒育女的思路。我看了此書後,它似乎在影響著我對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我早有耳聞,知道她的女兒很優秀;隻是在讀了她的作品,才知道每個孩子的優秀都是有出處的。從書中可以看到,她對女兒何等用心,而她的教育手法又是何等自然無痕——這才是真正的教育,是教育最美妙的境界。一個有心的小夥夫可以成為一名高級廚師,一個有心的媽媽也可以成為一名兒童教育專家。哪個孩子不需要有教育素養的父母呢?現在社會上的普遍情況則恰恰相反,家長們對孩子用心了,但用得不是地方,主要以管教為主,處處充滿痕跡深重的乾涉,兒童所體會的多是強製力,而不是教育。如果這本書能讓家長和教師們看到,麵對孩子時如何“有心”,教育孩子時如何“無痕”,那麼就是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尹建莉這本書取名為“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絲毫沒有在媽媽與老師之間進行比較的意思。老師在學校和課堂中是孩子的引路人、指導者,甚至是行為上的楷模和榜樣,其重要性自不待言,況且作者本身就是從教十多年的教師;此書名隻是想說明一個很重要,卻時常被忽略的道理:家長在教育孩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為一個懂教育的媽媽寫出的家庭教育作品,本書值得一讀。(本序言作者為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