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香客都沒有就算了,甚至連一點熱氣都看不到,悄悄永安寺雖然規模不大,但是源恩可把它打理得妥妥當當,四處都是佛門之氣。這裡完全沒有一點佛修的氣息,夜搖光開始懷疑,這裡不太可能被鎮壓著什麼特彆的妖魔,也不可能供奉著什麼寶物!不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這裡都不應該是這樣。如果鎮壓著妖魔,那必然有得到高僧看守,看看夔螭的待遇,那可是三位高僧同時鎮壓,最後還得她兒子親自坐鎮。而如果是後者,就算不需要得到高僧來守護,佛門至寶怎麼可能會一點佛之力都沒有?和她想得真的是完全不一樣。“人不可貌相,咱們一會兒打聽打聽。”溫亭湛雖然也沒有看出這般若寺有什麼底蘊,並且也覺得實在是過於沒有煙火氣,但卻總覺得有些地方值得推敲,“就像搖搖你方才所歎,佛廟建來便是由人供奉,可建造這座寺廟的大師為何將之建立在這人跡罕至之處?”肯定是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若是要清修,沒有必要建造這麼大氣的寺廟。可若不是清修,這裡尋常百姓真的是很難上來,這是一個極大的矛盾點。很快小沙彌又折回來,他抱來了被褥,拎來了茶壺,他的身後跟著一個年長一點的和尚,抬了一盆火堆,屋子裡瞬間就暖了起來。夜搖光感動於他們的貼心和周到,但是卻又有些哭笑不得,這兩人都沒有看到他們一家四口穿得很單薄,但卻一點受到風霜侵蝕的跡象都沒有麼?他們根本不懼嚴寒啊。“小僧印光,施主若需什麼尋小僧即可,午膳大約還有一個時辰,屆時小僧會給施主們送來。”印光看著年紀不大,應該隻有十五六歲的樣子,說話很斯文,“般若寺極大,若是施主們不懼寒冷可四處遊賞,但南角佛塔院不可進入。”佛塔竟然是禁地?溫亭湛也很有禮的開口:“小師父,我們夫妻想要見一見貴寺的主持普燈大師。”印光好奇的打量了他們一眼:“師祖不見客。”“你替我轉告普燈大師,我是奉皇命而來,我姓溫。”溫亭湛又道。印光這才又行了一個佛禮:“溫大人請稍等,小僧這就去通稟。”“陛下的聖旨還在明諾手中,尚未傳達過來,你這樣說,他能見你麼?”等到印光離開之後,夜搖光開口,“不如我們出去走走?”“普燈大師並非尋常僧人。”溫亭湛和源恩私下聊得比較多,不像夜搖光完全對佛家的人和事不關心,“我聽源恩大師提到過,普燈大師之所以不為世人所知,乃是其隱於般若寺,而般若寺又極少有人來供奉香火,但源恩大師對普燈大師的修為很是推崇。”源恩的本事毋庸置疑,能夠讓他敬佩的人,其實等閒之人?夜搖光卻在這裡感受不到絲毫佛之力,那就隻有一個可能,普燈大師將佛之力內斂從未外放,能夠將氣息收斂得如此乾淨,那就真的讓夜搖光刮目相看。如果是這樣,朝廷的聖旨哪怕沒有傳來,隻怕普燈大師也已經得到了消息,他就一定會見溫亭湛。果然,很快印光回來,說帶他們去見主持,並沒有去禪房,而是去了一間大殿。普燈聽著很老,但他看起來比源恩還年輕,也就二十出頭的模樣,可那一雙古井無波的眼睛卻凝聚著不外放的智慧之光,令他平凡無奇的樣貌格外的讓人印象深刻。“溫大人,貧僧恭候多時。”普燈行了一個佛禮,目光落在夜搖光的身上,帶著一絲恭敬,“溫夫人。”夫妻兩齊齊回禮,溫亭湛才率先開口:“普燈大師,既然已經久等溫某,想來是知曉我的來意。我們夫妻之所以提前趕至,便是不想與貴寺為難。寶藏我不能十分確信就藏於佛塔之下,但卻有七分把握,皇命難為,移佛塔,挖寶藏是必然之舉。但我夫妻二人與佛家也有些淵源,甚至佛塔之於寺廟意義非凡,因而才想先一步了解關於佛塔的事情,還請大師行個方便。”“溫大人如此坦誠,貧僧也不敢有所隱瞞。”普燈大師微不可聞的輕歎,“貧僧亦不知佛塔之下,是何光景。”這個回答完全出乎了夜搖光和溫亭湛的意料,作為般若寺的主持,普燈竟然不知道!“般若寺建於四百年前,師祖建造寺廟的因由對外宣傳是感悟佛法,得頓悟指點,師祖原是大相國主持,他依然辭去主持身份,來到了此地,為人消災解難,籌集人力財力,傾注了一生心血建造了般若寺。”普燈大師徐徐道來,“卻將寺廟建在雪峰之間,如此便是斷了寺廟的香火,寺廟建成之後,師祖便再也沒有出現於世人眼裡,據貧僧的師傅所言,他有一日醒來,師祖已經不知去向,自此師祖消失無蹤。”得道高僧怎麼會離奇失蹤,而且還是在自己的寺廟。如果他有什麼大事要離開,應該有所感應,必然會做一些交代和安排,顯然他並沒有出遠門,且並沒有任何危機感,那麼他又是怎麼無緣無故不知去向?“敢問大事,三十八年前,般若寺佛塔因何而無辜倒塌?”溫亭湛接著又問。“這也是一樁懸案,三十八年前於我們參禪之際,佛塔突然倒塌,卻沒有任何跡象,無任何奇異氣息,佛塔倒塌之後,我親自檢查,結果卻是年久失修。”普燈眼底也閃過困惑,“但佛塔倒塌重修之後次年,貧僧師傅便也無故失蹤。”夜搖光聽得背脊一涼,是什麼東西能夠讓修為高深莫測的高僧這麼不著痕跡的失蹤?如果第一次是巧合,那麼第二次又是什麼巧合?“由此可斷,佛塔的確有古怪,可當年重建並無離奇之事,也無妖魔鬼怪之氣。”普燈對此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溫亭湛沉思片刻才道:“如此,我們推翻佛塔,大師應當不會阻止。”“佛塔之謎一日未解,溫大人切莫輕易動手,否則大難臨頭。”普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