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人(1 / 1)

中學生英語學習類的雜誌上,經常會選登電影台詞,幫助中學生學習口語和了解歐美青少年的生活情景,但奇怪的是,入選的電影,經常是恐怖片。為什麼恐怖片會用那麼多的篇幅,來描摹主人公(通常是青少年)的生活、戀愛,以及舞會上的小小豔遇呢?因為,隻有這樣,才能使他們以完整的人的形態呈現在我們麵前,他們被殺人狂追殺的時候,我們才會報以同情和緊張,他們的遇難,才會成為悲劇。電影《嘉麗》和《瘋狂的代價》(我認為它可算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內地最好的電影之一)也是這樣。《嘉麗》用許多篇幅描繪少女嘉麗細膩的內心世界,她寫詩,她希望得到彆人的誇獎,她努力裝扮自己,好去參加舞會,並渴望得到男生的邀舞;《瘋狂的代價》中,開篇就是姐妹倆相依為命卻不乏快樂的生活。兩部電影且都以浴室中少女沐浴的戲開始,我們一開始看到的就是她們美好的一麵,她們以完整的、美好的人的狀態呈現在我們麵前,這樣,她們後來的悲劇才成為撼動人心的悲劇。前幾年持他的學生和同事,他的朋友因為氣憤,說話都有點打磕巴。觀眾於是看到了一個完整的人,有完整的人性,雖有弱點,雖然是異端,卻獲得了理解。而作為對立麵的郭鬆林,則沒有完成自己的形象塑造,他觀點單一,作風粗暴,時刻揮舞道德大棒,觀眾是不會喜歡這樣一個撲克牌上走下來的扁平人的。表現自己完整的人性,是危機公關時贏得支持的好辦法。李鬼向李逵表白自己“上有八十老母,下有三歲孩童”,就意在表示,他是一個完整的人,有完整的家庭,完整的生活軌跡,更有完整的人性,不應該被輕易否決和判決。“超女”比賽中,張靚穎告訴大家,她和母親曾經過著艱苦的日子;《英國達人》比賽中,那個有著天籟般嗓音的孩子告訴大家,他因為唱歌和肥胖,在學校裡常遭人嘲笑;被綁架的孩子的父母在電視上呼籲的時候,也常常告訴綁匪和群眾,孩子很友善,很容易相處,喜歡漫畫和小動物。他們不希望他們被物化和異化,希望他們被當做人,獲得比較慎重的對待。使一個人被孤立起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沒有機會展示完整的人性,陷入單一扁平的、約定俗成的形象窠臼之中去。“後媽”、“通緝犯”,都擁有最簡單的介紹和集體心理注解,而網絡上網友對罵,也一定要破壞對方虛擬人性豐滿美好的一麵,“她,網名‘春花夢露’,本名‘張秀珍’,家住某市某縣某村某大隊”,一個心比天高虛偽寡薄的形象立刻躍然網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