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頊在為賦稅的事情發愁時,趙昭已經動身前往永安了。此番謁陵,隨行人員有三千人之多,禮儀周全,隆重程度空前。趙昭擺開秦王儀仗,從汴京出發,身後浩浩蕩蕩跟隨有三千多人,隊伍綿延,聲勢浩大。沿途有不少百姓圍觀,每到一地,都有不少人前來拜會秦王,起到的宣傳效果當真不錯。更多百姓知道秦王的存在,其威名和功績也廣為傳送,如今更多了仁厚孝順的美名。由於百姓太過熱情,兩百多裡,隊伍走了七八日才到。四月初五出發,四月十三剛好趕到永安。次日四月十四是宋仁宗生辰,正好掃墓祭祀。宋朝皇陵的選址十分特彆,是在嵩山以北,黃河以南的一塊黃土嶺上,基本地勢南高北地。這與華夏傳統坐北向南,北高南低麵陽的傳統有些區彆。選址此地,據說是太祖趙匡胤的決斷。他曾經想要遷都洛陽,卻遭遇弟弟趙光義和群臣反對,最終未能成功。開寶年間,太祖在洛陽舉行郊祀大典,返回汴京時,途徑埋葬父親的永安陵時,感慨萬千。對大臣們表示,生不能居西京,死後定要安葬此地。所以太祖的永昌陵便選址此地,繼而成為大宋皇陵所在地。邵雍曾經告訴趙昭,皇陵選址此地是有緣故的。邵雍稱皇陵所在地正是風雨所會,陰陽所合,天地的中心位置。是帝王所居之地。嵩山的峻極峰正是天和地的中心。同時。唐宋時期正好流行五音利姓的說法,即姓氏與宮、商、角、徵、羽五音相對應。趙對應的是角音,要求在都城的西方選擇陵墓,還要求東南地穹,西北地垂。鞏義附近正好符合這一要求,背靠嵩山,麵對黃河與洛水,也符合角音需要山之北。水之南的要求,從而出現了曆史上獨一無二的陵寢地勢。宋真宗景德三年,朝廷從鞏義、偃師、登封三地劃出一部分土地,成為永安縣。縣域之內不允許放牧、樵伐、耕種,目的就是為了保護皇陵。永安縣除了駐軍和負責祭祀的官員侍從外,大部分都是柏子戶。顧名思義,就是在陵區種植柏樹,也有些許鬆樹。每個帝王陵區之間則用橘子樹加以分隔,綠化與維護都相當不錯。如今這裡已經有宣祖、太祖、太宗、真宗、仁宗和英宗六座陵寢。每一座陵寢都規模宏大,氣勢恢宏。一眼看過去。是一連串高大的地麵建築,地下則有規模更大的地宮。趙昭感慨的同時。也想到了修建之不易。宋朝與前代不同,以往的帝王登基開始便修造陵墓,連續修建數十年之久。但宋朝皇帝生前並不修陵,駕崩之後立即動工修陵,因為太祖永昌陵用時七個月,從而形成了“七月而葬”的傳統。七個月時間,要修建這樣放大的地宮,還有如此恢宏的地麵宮宇建築。在沒有先進機械設備的古代,絕對是艱巨的工程。不知道要花費多少民力,聽說也會累死不少的民夫,多少有些殘忍。趙昭在想,如果將來有一天,自己登上九五之位的話,似乎也要修築這樣龐大的陵墓。看似是極為尊崇高貴的,可是趙昭心裡卻有種彆樣的憂慮。從古至今,帝王陵墓遭到破壞的很多。宋朝尤其是如此,北宋滅亡之後,陵寢被金兵大肆盜掘,破壞嚴重,好多皇帝的遺骨直接暴露野外,慘不忍睹。想到這裡,趙昭心中的責任感就更強烈了。不為彆的,單單是為了祖宗和自己能入土為安,陵寢不受破壞,就得讓大宋一直強大,不受北方遊牧民族入侵。這個目標,趙頊做不到,原本的曆史已經是明證,尤其是他的兒子宋徽宗,更是不堪。靖康之恥絕對不能重演!趙頊父子做不到,那就隻能自己來做。趙昭更加堅定一點,必須奪取皇位,富國強兵,讓四夷臣服。希望能夠成功,祖宗保佑啊!趙昭心中默默祈禱。四月十四一早,秦王趙昭前去永昭陵掃墓,祭祀親生父親宋仁宗。諸多的僧尼,內侍婢女,禮儀樂手全都到位。陵寢入口在地勢較高的南邊,當先的正是負責四時祭祀的下宮。皇帝死後,依舊要享受和生前一樣的待遇,這裡有官員、內侍專門駐守,負責一年四季的祭祀。永昭陵的下宮侍者已經堅持了十年了,有的是從皇宮出來的仁宗生前侍從。聽聞仁宗皇帝有親生子到來,早早前來迎接,態度恭敬。見到秦王出現的時候,一個個更是熱淚盈眶,有傷心,更多則是激動。仁宗皇帝血脈留存,這是天大的喜事啊!今日是仁宗皇帝的生辰,秦王前來,他在天之靈一定會很欣慰的。趙昭站在門口,目光向北看去,父皇的陵寢地宮就在前方地勢較低處。因為宋朝皇陵獨特的選址,在這裡沒有帝王高高在上,俯首仰視的感覺。不過即便是在地勢較低處,高大的陵台依舊很顯眼,大概有十五米高,占地麵積偌大。猶如漢陵龐大的封土堆一般,占地很大。加之上好的維護,分為三層的陵台用夯土築城,外表用紅泥塗抹,更顯得莊嚴恢宏。那裡就是父皇埋骨之處!趙昭也心生感慨,哪怕靈魂與宋仁宗沒什麼關係,哪怕素未謀麵,但是這具軀體是因他而來,是血脈相連的父子,親情便割舍不斷。趙昭在讚禮官的引導下,進行各項祭祀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宗正卿趙宗晟一直跟隨左右。哪怕心裡有太多的不痛快,都要對這位堂弟客客氣氣。同樣是親王,但人家秦王的身份就比自己的濮王尊貴很多。誰讓人家是皇帝的兒子,自家老爹隻是個王爺呢?更何況趙昭身後還有龐大的力量,掌控西北局勢,豈是自己一個所謂的宗正卿能比的?其實,最大的差彆在意,趙昭有登基的可能,而自己則永遠沒有。說實話,趙宗晟心裡有些發怵。畢竟那日的刺客是他派出去的,趙昭母子能輕易躲開行刺,還把死士給抓住,充分證明人家是有備而言。甚至是故意挖好了坑等自己跳下去,結果趙昭輕鬆贏得一局。這樣一個強大的敵人,會猜不到刺客從哪裡來的?說不定趙昭調查之後,連鐵證都有了。雖說高滔滔才是幕後主使者,可畢竟是自己負責執行的,趙昭心裡能痛快嗎?聽說他在西北戰場上殺伐果斷,對一個想要刺殺他的人,肯定也不會客氣。那日將幾個刺客當即斬殺,其實就是一種警告,也是一種蔑視。趙宗晟拿捏不準,趙昭什麼時候會找自己麻煩?此番陪同趙昭一起前來謁陵,心裡卻是七上八下,做賊心虛,哪裡能坦然?生恐趙昭給自己找麻煩,自己還真沒有什麼應對之策。靠高滔滔和趙頊嗎?趙宗晟搖搖頭。弟媳和侄子是什麼人他心裡有數,尤其是那個皇帝侄子,那年趙宗詠一家的遭遇就是例子,性情涼薄,根本不顧念親情。自己如今是有地位,有些用處,對自己還算不錯。倘若自己一無是處,估計根本不會理自己的。一旦出了事情,就少不得要幫他們背黑鍋。關鍵時候,他們不見得會幫自己說話,甚至會迫不及待地補上一刀,殺人滅口。黑鍋要背到底嗎?甚至搭上自己的性命?趙宗晟暗自搖頭,不能這樣任人宰割,否則以後的日子根本沒有安全可言。沒錯,趙頊是與濮王府一損俱損,卻不見得一榮共榮。以前想錯了,現在明白過來也不晚。這次陪同趙昭就是個很好的驗證,若是有點什麼疏漏,趙頊肯定會和自己沒完的,到時候還不知道怎樣受辱受罰。越是如此,趙宗晟的心裡越是畏懼。一路上小心翼翼地陪著趙昭,並且看管他,做賊心虛的不安,以及對未來的擔憂,可以說是讓他備受折磨。如今更需要小心,趙昭這個時候離開汴京,絕對不是謁陵這麼簡單,必定是有什麼非常動作,甚至是逃跑。自己負責看管的任務也就越發的沉重,根本不敢鬆懈。趙宗晟可以預想到,侄子趙頊勃然大怒,破口大罵會是什麼情形?還是謹慎些比較好,隻是這樣就一定能夠看得住趙昭嗎?趙宗晟心裡有些打鼓。這位堂弟確實年輕,可是在他身上,卻能感覺到莫名的深不可測,還有一種壓迫感。儘管自己已經很小心了,可就是怕防不勝防……如此狀況下,趙宗晟的心情也就更緊張了,這幾日可謂是坐臥不安。此刻站在永昭陵,也是思緒不寧……他在想,當年怎麼就沒弄死林妃,沒弄死這個孩子呢?那樣的話,今日何來如此多的煩惱?趙昭活下來當真有幾分天不亡我的意思,莫非天意如此?趙宗晟的心裡更加的忐忑,不由自主地多了一種悲觀情緒。正在出神,猛然間聽到哀嚎聲傳來。那邊,趙昭正在哭靈!(……)PS:今日隻有一更,待我把後麵的思路理清,明日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