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211 後續 不是十分管用(1 / 1)

第二百一十一章

這篇報道數字精確, 詳細統計了出道以來每張專輯的數據,以及組合在北美流媒體上創造的佳績。

報道人甚至截圖了暴風音樂節後北美歌迷對的好評。

顧熠個人的票房戰績更是被著重強調了一番——一部《星際覺醒》讓他完全可以與好萊塢當紅小生對標,而《星際覺醒》海外成績雖遠不及國內成績亮眼,卻足以證明華國電影工業對好萊塢的威脅。

加上他還是AL影帝, 在奧斯卡並不偏愛年輕演員的當下, 北美新生代擁有一座AL獎杯的寥寥無幾。

“誰能相信他還是一位化學家?真是不可思議的結果, 瞧瞧會場的嘉賓們, 本傑明·蓋特教授,文森特·古德曼教授, 都是赫赫有名的天才。”

報道的內容雖然偏頗, 卻著實將顧熠的個人履曆盤點得清清楚楚, 加上“搶飯碗”、“炸/彈”等吸人眼球的字眼,乍一看,這篇報道的確十分唬人,仿佛明天就能登堂入室,將北美娛樂圈的基石全部摧毀。

可稍有理智的人都能看出來, 這位記者全是在胡謅。

至今都未宣布過要來北美發展,至今也隻出席了暴風音樂節和MA音樂獎兩場活動而已。

一個沒有在北美發展的音樂組合, 如何能分到北美歌手的蛋糕?

的確有歌曲位列B榜, 但排名並不算很高,隻是數量略微多了一些罷了,他們也不會為了北美市場創作一張純英文專輯。

而好萊塢雖然是全球電影人的聖地, 但對於一位目前已有20多億票房在手的演員來說, 好萊塢並沒有太大吸引力, 除非有一部質量上佳的影片讓他當主演。

然而在好萊塢,這一切毫無可能。

但這篇報道本身極具煽動性,很快就被多家紙媒和網媒轉載, 原報道下方也有許多評論,講述“卑劣”的華國人是如何擠占他們的市場和發展空間,還有人認為,讓登陸流媒本身就是一種錯誤。

沒有海外賬號,但此前在外網上的表演視頻卻被許多人刷了低分,包括在北美登陸的幾張專輯,也慢慢開始出現低分。

“你們確定要那麼做嗎?隻是一篇子虛烏有的報道,你們卻要毀了歌手自身的努力?”

“給《變色》和《自傳》打低分,這真的公平嗎?它們是遠超流水線水準的專輯,涵蓋了歌手本身對音樂的思考,即便有這樣的競爭對手出現,我們該正視它,不是嗎?”

曾經推薦過專輯的博主接連幾天在自己的頻道抨擊這篇報道。

的歌曲被歌手Fred抄襲過,在實力上是毋庸置疑的,但作為北美本土的音樂博主,他一直為本土音樂市場的蓬勃發展而驕傲,他並不明白,對待和自身一樣出色的歌手,為什麼要擺出一副排斥對立的態度?

也靠流媒體積累了一批歌迷。

“炸/彈真是一個好稱呼,的歌像炸/彈一樣炸在我心上。”

“整篇報道我隻看到他們是如何出色,比某些被大公司力捧,卻根本扛不住票房的可憐玩意兒好上太多了。”

“被《北方周刊》抨擊,那他們必然是優秀的歌手,我現在就去聽他們的專輯。”

MV海外影響力專輯獎本來就給帶去了一定的關注度,被媒體這一炒作,注意到這個組合的歌迷越來越多。

除此之外,在暴風音樂節上的一段表演也出了圈。

“他們好酷!”

“哇哦,這是我喜歡的音樂!!”

一時之間,歌曲的下載量暴增,原本因為暴風音樂節的影響力,的搜索量就有所增加,這一天的搜索量更是提升了足足十倍。

毫不誇張地說,因為媒體的推動,已經成為了北美地區最受關注的海外歌手。

《變色》和《自傳》等幾張專輯再次被歌迷們找出來欣賞。

如果說音樂博主鮑勃的推薦隻是讓擁有了小眾向的知名度的話,現在,的知名度已經趨於大眾向。

那位記者寫報道的時候或許預料到了這一點,也或許壓根就沒有考慮到,但名氣的激增卻是切實存在的。

“樂聲”方麵愈發熱烈地要促成的第一場北美演唱會。

“……不接到邀請函的話,我根本不知道北美有這麼多音樂節。”袁承揚了揚手裡的邀請函,“全是請你們的。”

和上次小範圍出圈不同,這一次,幾乎接到了北美地區所有有影響力的音樂活動的邀請,還有脫口秀和訪談類節目——通常來說,那些脫口秀隻會邀請有影響力的明星。

不過幾人即將國內,對於那些邀請,幾人隻能暫時回絕了。

回國時的場景也和剛來時完全不同——幾人被一群媒體圍住,詢問他們什麼時候發行第一張全英文專輯。

以海外媒體對亞洲歌手的了解,隻要有機會,他們無一不希望在北美市場發行一張專輯,讓自己的音樂擁有世界級影響力。

應該也不會意外。

但當記者問出這個問題的瞬間,現場卻陷入了一片可疑的沉默:“什麼時候……”

其他人的視線在這一刻對準了顧熠。

顧熠:“你們看我做什麼?”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