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九十八章 銀子去哪兒了?(1 / 1)

大明文魁 幸福來敲門 1095 字 1個月前

巳牌時分。

紫禁城裡起了大風。

這風直透宮牆,飛沙走石,風聲鶴唳。

殿裡燭光通明,照得大臣們臉似火燒。

天子目光掃過,眾臣無一抬起頭。

天子環視眾臣當下道:“怎麼不說話了?朕召你們前來,不是讓你們看著金殿的地板!”

轉而天子拿起名薄道:“駙馬都尉平日你的話最多,今日為何不說話?”

駙馬都尉許從誠乃是嘉善公主丈夫,平日與武清伯李偉相善。

許從誠但覺得天子來者不善,但也隻能硬著頭皮出班道:“回稟陛下,臣以為河南之貧在於黃河,而黃河之患曆朝曆代都有。既是老百姓衣食無著,那麼朝廷當賑濟安撫,一從臨近省份調糧,二是從戶部撥銀。”

於慎行出班道:“啟稟陛下,駙馬所言不實,今年黃河並無大水,今年各省報上朝廷秋糧,河南也不是歉年,為何今年河南老百姓會遭此災禍?”

“此臣實在不知道,河南距離京師有千裡之遙。”

“姑父不知,情有可原,平身吧,”天子拿起名薄數道,“錦衣衛都督李高!”

居於武清伯下首的其子李高,出班道:“臣在。”

“你知不知?”

李高支支吾吾地道:“回稟陛下,這實在是……臣不知道。”

“好一個實在是臣不知道,連不知道都如此實在,可據朕所知,這一次中使馬玉去河南,你可是向他推薦了好幾個家奴,說他們熟悉當地風土人情,可以帶路對不對?”

李高頭埋在地上。

武清伯李偉心知天子方才先問許從誠,再問其子,其實就是在敲打自己。

自己是天子外公,天子再如何也不敢責問到自己頭上,至少當堂不會,麵子是要給的,但其他人就不會如此了。

李高此刻已是顏麵掃地。

天子向李高問道:“你說你不知河南的事?但你的那些家奴,有沒有告訴你他們隨馬玉在河南乾了哪些好事?”

李高不敢說話。

李偉也隻能忍著,從萬民書上抵天子那他就知道大事不好了。

他本來用意是將萬民書拖延個一兩日,他用儘手段將老百姓上書,變成河南官員以民意裹挾聖意,然後反過來將河南巡撫楊一魁以及林延潮置之死地。

但沒料到於慎行從通政司裡請出紅牌,將奏章直接送到天子那邊,李偉現在也是一時無策。

現在李高被天子問責,李偉隻能一言不發。

天子將名薄一合,然後問道:“潞王來了沒有?朕怎麼沒有看見他?”

張宏小心地道:“回稟陛下,太後身體不適,潞王在慈寧宮相陪,不能奉詔!”

但見天子額上青筋冒出,深吸口氣後道:“儘孝心也不急在這一刻,派人去催!朕和眾臣工們都在這裡等著他!”

張宏應聲立即出門。

天子重新於殿上坐下,一言不發。

大臣們等著無妨,但令天子等候,誰有這個膽子?天子此舉,是故意降罪於人啊。

眾大臣心道,今日這是怎麼回事,難不成要看見天子兄弟鬩牆?

慈寧宮離大殿不遠,半盞茶後,潞王已抵至金殿。

“臣弟來遲,令皇兄等候,實罪不可恕!”潞王在金殿上叩頭。

“你替朕儘孝心,何罪之有,平身入班吧!”天子的語氣淡淡的,就這麼輕描淡寫放過了潞王。

潞王心底一凜,叩頭後入班。

天子站起身來,對一旁的張宏道:“那萬民書都攤開,給列位臣工們都好好看一看!”

張宏指著太監們都萬民書一麵一麵攤開,陳列於殿上。

眾大臣們大多數不知情,但見了萬民書才明白了情由。

申時行抬頭看了一眼,然後仍保持著宰相儀度,而其他大臣們也是湊近看了一會,然後默不作聲回到了班中。

至於武清伯,潞王此刻的臉色都是非常的難看。

天子拿起禦案上的奏章道:“還有這些奏章,朕讓馬玉去河南去辦差,這些都河南官員以及河南百姓今日送到朕這裡來的。”

“河南百姓為何要上這萬民書呢?因為馬玉去河南不足兩個月,是天怒人怨!”天子將奏章往禦案上重重一甩,震得眾人一陣心底發顫。

一旁張宏捧起奏章念至:“……馬玉初至於布政司,州府索賄達三萬兩……”

“……收鹽商銀一十五萬六千兩……”

“……爪牙以潞王名義至各府收刮,家破人亡者,不下百戶,得銀二十八萬……”

“……歸德府知府付知遠阻之,為馬玉縱兵毆傷,幾乎喪命……”

“……兩個月,馬玉得銀五十萬兩……此等殘民害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河南巡撫楊一魁以下河南一省官員具名……”

勒索鹽商,派爪牙殘害百姓,聚攏斂財,官員阻攔,懷恨在心,竟將人幾乎打死。

馬玉猖狂到這個地步!

眾官員們聽了都是憤慨,太監出宮采辦,禍害地方,不是沒有,但如馬玉到這個地步簡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難怪河南官員聯名上書!百姓上萬民書!

申時行出班道:“陛下,眾臣工都知陛下愛民如子,決計不會行次殘民害民之事,這都是馬玉一人所為之事,與陛下無關。”

天子仰天苦笑道:“申先生不必替朕開脫,以往官員犯錯,朕罰之,這一次馬玉犯錯,朕罰自己!是朕識人不明,用人不當,以至河南百姓遭此災禍,這一切責任都在我朱翊鈞的身上。”

眾大臣們一並道:“陛下不必自責,如此我等臣子無地自容。”

天子看向眾大臣們道:“朕還沒說完了!這馬玉打著朕的名義,在河南胡作非為,收斂錢財,但銀子哪裡去了呢?”

“河南巡撫楊一魁在奏章裡說,他率兵抄沒馬玉,及其黨羽家財時,僅從他們身邊收得不足二十萬兩,問及剩下銀子,說已運至京裡。”

“馬玉是朕的人,這三十萬兩既是運抵京師,朕理應知道,但是直至今天朕沒有看到一兩銀子,也沒有任何人告訴朕有這三十萬兩銀子。列位臣工,這三十萬兩銀子去哪兒呢?”

眾人這一刻都將目光瞟向潞王。

而潞王朱翊鏐此刻額上是汗如雨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