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行的門口是一地狼藉。
但在數條街外的農商錢莊又是另一等景象。
下過雨後,錢莊大門前的泥濕地被重新鋪了一層沙土。來往客人行來不用墊腳,如此不會臟了鞋麵,回去後還需用毛刷漿洗。
錢莊門口,客似雲來,車馬如龍。
富有活力的夥計正熱情地招待著莊稼人。
為商要仁!
設立農商錢莊時,林延潮提出了這個條件。
官府可以在背後支持,衙門裡黃冊田契供商人查實,以防刁民舞弊,一田多賣。同時百姓拖欠青苗錢時,官府可派衙役協助追比。
這遠非商人自己放貸時,親自上門催討的辛苦。
如此換得的報酬是,彭員外,以及張豪遠,陳行貴他們必須幫林延潮一些事,比如這一次平抑糧價。
小麥四錢五分一石,大麥三錢五分這價錢,對農商錢莊而言並不賠本,隻是賺得少一點。
農商錢莊裡還有林淺淺三萬兩的壓箱錢呢?若是真賠了……
現在農商錢莊人來人往。
穀物從車馬上卸下後,夥計正忙著清點。
老百姓們緊張地盯著夥計的動作,他們必須親眼看著穀粒倒進了斛,然後要上前拍拍斛璧,看看斛底,這還不算放心。他們必須盯著夥計的手,生怕有一粒穀子丟在了斛外。
夥計們得了吩咐,也就由著這些百姓們去看,去驗,若真有穀粒丟在了斛外,也用掃帚掃了重新裝進斛裡。
待稱量後,得出的數字,與老百姓們家裡稱得相差無幾時,每個老百姓臉上都露出燦然的笑容,好似秋日裡的日頭那般爽朗。
櫃麵上先生都是麻利地打著算盤,然後取出銀子稱好,交到老百姓手裡。
老百姓捧著沉甸甸的銀子,用牙齒咬了咬,用舌頭舔了舔,確認了成色後,無不千恩萬謝的離去。
一輛輛車馬離去,滿載各種憧憬。老百姓在心底盤算著這筆錢待還了青苗錢,今年的夏稅後,到底還能剩下多少錢。
家裡的鋤頭舊了,是不是到鐵鋪加幾斤鐵打一打?
媳婦的衣裳舊了,是不是買幾匹布回去?
家裡的娃兒吵著要念書,這錢拿回去,是不是讓他和一個先生好好讀書,明白事理?
捧著手裡的銀子,老百姓們放在嘴裡親了又親,然後小心翼翼地揣入兜裡,懷著沉甸甸的夢想推著空車走了。
農商錢莊前到處都是這等再普通,再平凡不過的場景,但見了這一幕卻令人有種莫名感動。
坐在小樓上喝茶的林延潮目光從錢莊門外收回,順手給彭員外沏了茶。
彭員外受寵若驚,這時沒有用手指叩桌的習慣,就起身捧過茶來。
彭員外挺著肥厚的肚子,行動頗為不便,一張太師椅被他坐得滿滿當當。林延潮輕描淡寫地道:“聽聞這一次米行共議,從六月至七月,夏糧一律小麥三錢五分一石,大麥兩錢五分一石,對不對?”
彭員外憨厚地笑道:“確實如此,司馬老爺的消息真靈通。”
林延潮問:“彭員外此舉不怕被同行戳脊梁。”
彭員外垂首道:“不可等到發財方要立品,都是鄉裡鄉親哪裡有這等盤剝的。那些人彭某早看不順眼了。”
彭員外這話雖不可信,但林延潮讚道:“好,彭員外真乃義商。”
彭員外滿臉是笑道:“得司馬讚許,彭某愧不敢當。”
林延潮道:“對了,令郎三個月觀政進士期滿後,有什麼打算?”
彭員外憨笑道:“哪還有什麼打算,自是聽朝廷分配,讓他乾啥就乾啥。不過小兒若是能在京,竊仰天顏,那可是我彭家光宗耀祖之事了。”
林延潮道:“金榜提名已是光宗耀祖了,若留京為官,那是喜上加喜。”
彭員外歎著道:“可是小兒不過三甲兩百名,若要留京怕是很難。”
林延潮聞言端起茶呷了一口,半響後方道:“彭員外,令郎之事,等我的消息就是。”
彭員外聞言頓時大喜道:“多謝司馬,這大恩大恩,彭某……”
“令郎也是我的門生。”林延潮笑了笑,進士釋褐之事對他而言,不過舉手之勞,甚至不用打申時行名號,隻需和顧憲成,趙南星打聲招呼就是。
至於中第的林材,郭正域等,林延潮自也有吩咐關照。
隻是葉向高名列二甲第十二名,這個名次是有機會選庶吉士進翰林院的,但卻非趙南星,顧憲成能幫得上忙的。
要知道嘉靖年,庶吉士就是兩科一選。
但隆慶年時,改成每科一選。
但到了萬曆朝時,又改成了兩科一選。
萬曆二年時,沈一貫將張居正長子張敬修的卷子藏起來,故意不讓中第。此事據說令張居正十分震怒,故而罷了這一科庶吉士,改為兩科一選。如萬曆二年,以及林延潮萬曆八年甲辰科進士,隻有頭甲三人方入翰林院,不選庶吉士。
而現在當初將張敬修卷子罷落的沈一貫,正坐在翰林院中主持館選之事。
館選在五月二十七日已經試畢,現由左春坊左中允沈一貫,右春坊右中允吳中行二人閱卷,現在書辦正在拆封卷子。
沈一貫與吳中行依據之前,在卷麵上評定的名次,將新任庶吉士的名字一一寫上。
待評定至一人時,沈一貫忽而停手改了名次,一旁吳中行見了則是道:“肩吾兄,為何改其名次?”
沈一貫當下道:“這二人都是福建人,但之前已有一人考取,故而這一人雖文章也列一等,卻不得選。”
吳中行雙眼一眯。
這吳中行是何人?此人號複庵,隆慶五年進士,張居正門生,入翰林院。張居正爭情視事時,就是他上疏極諫,結果被天子下令廷杖,幾乎杖弊。
吳中行這等性子的人,是眼底容不得沙子的,他心道你所取之人是吳龍征,是你沈一貫會試時房裡所取的門生,自然為他爭之。
可是這罷落卷子之人,就可惜了。
吳中行拿起沈一貫罷落的卷子一看,但見文采飛揚,而且針砭時弊,極有見地。
吳中行當下拿起卷子與沈一貫爭道:“這葉向高所作的文章,顯然勝之吳龍征一籌,將他罷落,吾以為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