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講會(1 / 1)

大明文魁 幸福來敲門 1467 字 1個月前

定下發奮的目標,下麵日子,就是林延潮在書院,林府兩頭跑了。

書院的弟子也是很忙,眾弟子們以春秋,詩兩經各自結社,每日進行講會。

現在來說,科試為目的的書院,已經很少舉行講會,但在書院開創之處,講會卻是經常的事。書院講會開始有點類似佛家辯經的無遮大會,後來又演變成自己的風格,當年朱熹與陸九淵,以心學理學相互辨難的鵝湖之會,天下聞名。

這一日林延潮正在讀書,陳行貴來道:“延潮兄,今日可有空?”

林延潮笑著道:“原來是陳兄,你看我不是正讀尚書。”

陳行貴笑著道:“整日讀書也是無趣,我下午有個講會,不如你一起來,見見幾位好朋友。”

陳行貴辦的是春秋社,研習的春秋經,因為書院裡研習春秋的人太多,山長林垠一個人教不過來,即允許弟子們結社,然後各社自辦講會上,相互辯難,促進學業。

書院裡這樣的社有五六個,大的有十幾號,小的也有三四人。這時候讀書人各自的小圈子就顯出來了,成績優異的,自是不願意和成績不好的人玩了,大家都是紮堆一起。

之前陳行貴來邀請林延潮,林延潮沒答允是因為自己治的是尚書,而他們研習的是春秋,兩邊不搭,所以林延潮也沒想去參合。比起有些平日成績不行,四處找門路,被各社拒之門外弟子來說,林延潮是有些超然了。

當下林延潮也是拿這個借口拒絕道:“多謝陳兄好意,但是春秋經不是我的本經,我現在尚書還讀來不及啊。”

陳行貴笑著道:“就知延潮兄會這麼說,今日我們講會,不講五經,隻講四書。”

四書啊,林延潮心想眼下雖在學五經,但四書也是要複習的,畢竟月課可是四書五經都考的,再說陳行貴屢次三番邀請,自己再不來,也不夠意思了,當下就答允了。

如書院講會,分大會小會,如林垠,林燎在朱子閣講春秋,詩經,任誰都可以去,老少賢愚都行,甚至其他書院都可以,當然前提是你要擠得進去。而陳行貴這樣隻是小會,隻有小圈子裡的人才行。

這不由令林延潮想起了紅樓夢裡的詩社,但是書院裡的結社,卻是完全兩個性質。

講會地點,就在二梅書屋外的亭子裡。

這亭子以往是林延潮常來的地方,亭子外有一顆樹,正好遮風擋雨,正適合交遊讀書。

林延潮來後,見的陳行貴春秋社有十幾人,這一次隻來了五人,加上自己算六人,除了另一名是與林延潮相熟的外舍弟子外,其他的都是內舍,上舍的同窗。

同時還邀了六名不認識的士子,林延潮問了後,才知道他們是養正書院的弟子,一並來研討。這幾人與陳行貴他們都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之前相互辯經過,交情都不錯。

兩邊一見麵都是相互作揖,談笑風生,林延潮不由感歎讀書人以讀書會友為兩大樂事,要不怎麼說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呢。

兩邊書院的弟子分東西列坐,地上鋪了席子,然後各擺紙張文案於麵前。要講會之前,要先推舉一人為會主,是養正書院一名講郎是秀才。

林延潮沒有料到陳行貴居然把彆的書院講郎都請來了,但是想過來,講會既是辯難,由學生弟子來裁判,水平難免不足,由一個秀才來公道,正是再好不過了。

林延潮也聽說養正書院,與濂江書院一般都是大書院,而且他們不僅課童生,還有課秀才,講郎的水平應是相當不錯才是。

會主選定後,然後兩邊書院各選一人為副會主,濂江書院這邊選的是上舍一名弟子。

然後講會就開始,由會主先道講會的主旨。

林延潮聽他說來:“古人講學口頭即是躬踐,今日講學儘是世情,此講學不信於世,非講學之過,乃講者之過。希望諸位講學講其所行者,不行則不講!”

說完會主讓兩邊人從經書裡選一篇來辯。

兩邊書院弟子們先各自商量了一遍後,然後再通過副會主與會主交流了一下,最後選定論語裡的第十四篇憲問來講。

林延潮有點恍然大悟,書院講課,屬於順竹子劈材,節節而下那種,比如論語,就要從第一篇講到最後一篇這樣按部就班。但是很多時候先生在講的一篇,已經學會的弟子們,就想跳過去,讓先生重點講自己不太會的一篇。

而講會就不一樣了,學生們可以商量自定篇目,這樣就可以針對自己的弱項來講了。古人讀書看來還是蠻有方法的嘛。

正好憲問這一篇,林延潮也並非十分熟稔。當下會主拿出論語一書,翻到憲問這一篇上,開始析書中之義。

下麵弟子們都是認真地聽著,一篇憲問講完,林延潮整篇跟著這養正書院的講郎思路走下來,將原來的條理梳理得很順,思維裡沒有打結的地方。看來這會主的水平與林燎差不多,這樣林延潮就放下心了,心底想這樣的講會自己來得還是滿值的。

當下會主講完後,兩邊書院的弟子各書心得,然後當堂念了出來,不是每章都句句都念,隻是講些各自主要心得。

然後大家對經義上,理解不同之處,或者是認為對方錯漏的地方,隨時站起來相互辯駁。一般來說這樣的辯駁,弟子們自己都會爭出個所以然來,但也有分不出高下,弟子們理解有偏頗的地方,然後會主出言最後作一個公斷。

這樣辯難的效果很好,特彆是養正書院的弟子,他們學的論語畢竟不是同一個老師所教,多少有些出入,兩邊碰出不少火花。

在辯難之中,林延潮也提出幾個自己之前的疑惑,有幾個被人糾正了,還有一個眾人難以解答,會主就親自與眾人將這一段仔細講解透徹了,最後還誇了林延潮一句,汝理解到這一步,足見你對這段經義掌握已是入木三分。

會主這麼評價,令講會裡不少人對林延潮都是刮目相看,特彆是知道林延潮底細的外舍弟子,更是驚訝合不攏嘴。

這一番下來林延潮是都聽懂了,憲問這一篇也差不多講完了,然後眾人又商討了下,選了孟子滕文公裡的一節來講。

眾人又是在爭論中結束了,林延潮也是覺得獲益匪淺。

這兩篇是學過,背過的文章,加上他的記性特彆好,所以這一次不用如聽課一般輔助記講義,而且眾人發言多半都記得,無論是正解還是錯解。

學完當下濂江書院這邊留下養正書院弟子們一頓飯菜,大家吃完後散去,陳行貴還給擔任會主,養正書院的講郎一封銀子作為答謝。林延潮這算是弄明白陳行貴的手段了。

這一番後,不僅是林延潮,眾人對經義也是大有收獲,比起課堂上那種廣播種的聽課效率,要高上好幾遍。

事後陳行貴與林延潮道:“延潮兄如何,這樣的講課,對你有幫助吧。”

林延潮點點頭道:“這是當然,隻是講會實在太費功夫了,眾人都講完一遍,又爭辯完一番後,就這麼嘩啦嘩啦過去,一個下午兩個時辰,講得口乾舌燥的,也才講了兩篇。”

陳行貴道:“延潮兄說得是啊,人少必須與會的同窗,必須學問都差不多的才行,不過人多也有集思廣益的好處。”

林延潮道:“若是十人之內,其實是最好的。”

陳行貴笑著道:“我知道了,今日延潮兄真是令我刮目相看啊,連養正書院的講郎都誇你學問入木三分呢。以後我們春秋社的講會可是還要多靠延潮兄你撐場麵才是。”

陳行貴話是可以這麼說,但如果林延潮真這麼理解,那就實在是不知好歹了。林延潮趕忙道:“陳兄,這是說得哪裡話,我能參與這講會,還是沾了陳兄的光才是。”

陳行貴哈哈地笑著道:“那就請延潮兄以後,多來參與我們講會好了,當然是在不講春秋的時候。”

林延潮也有些不好意思,同時心底也些佩服對方籠絡人的手段,當下道:“那就多嘮叨陳兄了。”

在吃過晚飯後,林延潮在書屋又讀了會書,當下返回號舍。

路上聽到竹林後的牆角有響聲,林延潮不由走過去,但牆頭上騎著牆坐一人,下麵蹲著兩個。

林延潮心道還不是吧,書院還進了賊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