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2章:戰啟
元蒙在寧夏軍也占據了五城之地,而隨著秦軍主力轉移集中到了寧夏,元蒙的大部分主力也都安置在了寧夏。
所以,如今的寧夏十城,可謂是大軍雲集、一觸即發。
秦晉和元蒙在寧夏軍所聚集的兵力雖多,但雙方卻都保持一種極為默契的克製,鮮有三萬人以上的軍事行動。
無論是秦晉建軍,還是凶悍的元蒙,都還沒有做好決戰的萬全準備,若是貿然出動的兵力太多的話,很容易就會發展成為最終的大決戰,所以雙方才會如此的克製。
在這種都沒準備好的大環境下,慕容恪這次卻突然挑起戰爭,並且一下子出動了七萬鐵騎,顯然是經過了深思的軍事行動,其真正用意也有些耐人尋味。
得到消息的秦晉眾將,紛紛議論其慕容恪此舉的用意,而得出了的結論卻也是眾說紛紜,反正各有各的理。
“不好。”
就在眾將相互爭論之時,諸葛亮卻突然驚叫了起來,隨即快步走到沙盤前看了一會後,沉聲道:“慕容恪真正的目的,恐怕是擋在河套於並州通道處,堅守東線大營的十萬大軍。”
秦昊也向沙盤看去,並皺眉問道:“何以見得?東線的兵力可不少呀。”
“河套與並州交界處的守軍數量雖多,是卻我軍防線上最薄弱的一環。”
河套和並州交界處的十萬守軍,由秦良玉、佘賽花、蒙恬統領,十萬大軍全部由預備兵,以及曾經黃巾戰俘整編而成。
這十萬大軍雖是新建之軍,但軍中大半的人都是見過血的老兵,再加上裝備的都是最精良的武器,所以是具備一定的戰鬥力,整體戰鬥力也就比主力大軍弱一線。
十萬守軍這已經不算少了,這支軍隊要是掌握在李靖手上的話,鐵木真就是在死上二十萬大軍,都不一定能夠攻破陰山城。
在秦良玉手中的話,雖說發揮的作用有限,但守住軀乾要道綽綽有餘。
可諸葛亮卻說這十萬大軍構築的防線,是河套防線上最弱的一環,其原因也很簡單:
1,其餘防線都有城池可守,唯有秦良玉的十萬大軍,隻能依靠大寨進行防守,而大寨和城池的防禦力可不一樣。
2,騎兵的組建非一時之功,而秦晉兩軍中的騎兵又都集中到了寧夏軍,所以新建之軍中奇缺騎兵,雖有對抗騎兵的的辦法,卻無製衡騎兵的手段。
綜上兩點,就讓秦良玉手中有十萬大軍,可麵對騎兵也隻能被動挨打,若是再被發現防禦漏洞的話,這十萬大軍甚至有被直接衝垮的風險了。
“之前我軍占據兵力優勢,元蒙打東路軍的主意的話,寧夏這邊的騎兵立即就可以支援,慕容恪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一直都沒有主動去招惹東路軍。
可是如今不一樣了,元蒙再次增兵之後,就算分兵七萬,剩下的兵力足矣牽製我軍主力,而七萬鐵騎若是運用的好的話,已經可以一戰擊潰東線的守軍了。”
聽諸葛亮這麼說,秦昊不由露出凝重之色,嚴肅道:“慕容恪哪來的這麼的信心?他怎麼確定這次分兵,就一定能突破東線的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