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開戰
「所謂的刺殺,隻不過是某些人的無稽之談,若是暹羅繼續挑釁,一切後果自負。」
11月25日,傑科集團正式回應暹羅官方的刺殺控訴。
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麵對各國記者媒體,傑科集團高層柳穎穎發表講話,態度強硬。
就在當天,暹羅國王普蓬再次進行電視講話,中心意思就一個,傑科集團必須道歉賠償,否則他們會選擇動用戰爭在內的一切製裁。
暹羅方麵的回應令全球很多國家和民眾詫異。
傑科集團可是連漂亮國都敢拔虎須的,也不知道誰給暹羅的勇氣,居然如此對傑科集團挑釁。
《傑科集團必須要為刺殺事件負責,想要通過刺殺來從內部動搖暹羅局勢,你們打錯了主意。》
在次日,暹羅境內各大報紙,《民意報》丶《經理報》丶《星暹日報》丶《曼城郵報》丶《民族報》等,開始不斷在新聞上對傑科集團進行詆毀。
而禪國這邊的各大報紙,《禪國新光報》丶《禪國鏡報》,《禪國時報》丶《七日周刊》丶《聲音周刊》和《傑科新勢力周刊》等,同樣作出了激烈回應。
在網絡上,雙方民眾更是罵成一團,你說我暗殺國王,我說你無中生有。
雙方不隻是在各自的境內爭鋒,在全球輿論也進行了反覆交鋒。
從全球性的跨國社交平台,再到聯合安理會上,吵得不可開交。
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信息傳播的速度前所未有地快,一部手機丶一台電腦,天下事儘知。
當雙方都利用媒體積極塑造戰爭輿論,博取同情,爭取民眾支持時,許多國家已經感覺到了戰爭的火藥味,輿論上的爭鋒,往往預示著戰爭的腳步已經臨近。
這種輿論影響下,在幾日後,邊境發生的一起武裝衝突,雙方關係進一步惡化。
11月28日,傑科集團宣布跟暹羅斷交,撤離所有暹羅境內的外交成員。
同一日,暹羅國內也宣布斷交,撤離外交成員。
兩國建交是重大之事,斷交是很嚴重的,代表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已經無法正常溝通,關係走到破裂的邊緣。
好像為了表達自己討回公道的態度,在12月1日,暹羅國內宣布在和禪國接壤的邊境舉辦代號為『黑色眼鏡蛇』的軍事演習。
這次演習共計12萬部隊參與,出動3個步兵師,2個裝甲師丶2個特戰師丶2個炮兵師,此時還出動了包括海軍在內的大量艦艇。
包括1艘直升機航空母艦丶4艘護衛艦,6艘小型護衛艦,1艘20000噸級綜合補給艦等等,在暹羅海灣遊弋,威懾禪國境內的孟邦和德林省。
這些省邦邊境距離暹羅灣很近,最短的直線距離隻有一百多公裡。
暹羅有77個府,下設縣丶區丶村,其中有10個府跟禪國接壤,演習設在了南部的北碧府,這裡地勢平坦,跟禪國的克倫邦和孟邦接壤。
12月3日,傑科集團宣布在克倫邦舉辦代號為『蒼鷹』的大型軍事演習。
曾經在禪國內戰立下卓著功勳的多支部隊,如參加了濟渭城戰役的第一重型合成旅,參加過雙子峰戰役的第六山地師,以及大名鼎鼎的鋼鐵營,都出現在演習名單上,共計超過八萬人參與了這次演習,於暹羅方麵進行對峙。
這演習一看就知道是衝著暹羅來的,你演習代號眼鏡蛇,我的演習代號就叫蒼鷹,鷹吃蛇,氣的暹羅國內一片叫罵聲。
不過,小部分暹羅民眾,此時看到兩國緊張的局勢,已經有些恐懼起來。
暹羅國內承平日久,早已多年沒有經曆過戰爭。
眼看著兩國衝突愈演愈烈,有大戰起來的趨勢,不少人有些慫了,反對聲也逐漸響起。
而禪國這邊,剛剛才被傑科集團統一結束內戰,這裡的民眾許多都經曆過戰火洗禮,對於戰爭是完全不陌生。
加上蘇傑和傑科集團在禪國境內崇高的威望,可謂是一呼百應,對於戰爭大多為支持態度。
不過暹羅國內反對的民眾是少數,許多人被各種宣傳輿論攻勢衝昏了頭腦,叫囂著要傑科集團付出代價。
12月12日,傑科集團在軍事演習進行時,正式啟動撤僑行動,將那些在暹羅境內旅遊丶工作丶經商的國人撤離回來。
暹羅也同步作出撤僑,同時斷掉雙方所有貿易往來,動員預備役,取消所有軍隊休假。
這幾乎已經是一個戰爭即將爆發的重要信號,兩國高層都已經感受到戰爭的迫在眉睫。
新任暹羅國王普蓬開始頻繁同周邊各國串聯,尋找外部的援助。
在漂亮國的支持下,東南地區的國家也做出了響應,指責傑科集團,同時籌備軍隊。
比如安南丶瀾滄丶真臘三國,這三個國家都調集軍隊來到了邊境,一副隨時準備入境支援的樣子。
而八國集團的成員國,像是淡馬錫丶呂宋丶爪哇丶柔佛丶櫻花國這些,同樣增派在暹羅境內的駐軍數量。
暹羅國內感受到來自傑科集團的壓力,主動開啟經濟布局,不斷統籌規劃人力,增加軍需生產額度,並改組工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實施工業轉產,擴大軍工生產,擴充國家物資儲備等等。
在跟禪國接壤的邊境城市,這裡的許多暹羅民眾十分不適。
他們和平自由的生活突然切換到受管製的戰爭狀態,需要遵守暹羅政府弄出來的宵禁丶交通管製丶通訊管製丶甚至是供電和燈火管製,搞得心裡壓力極大,產生了恐慌情緒。
這股恐慌情緒蔓延開來,造成國內經濟劇烈動蕩,大量資金出逃丶股市暴跌,黃金大漲,民眾瘋狂囤積物資。
特彆是那些大商人,一個個爭先恐後出逃暹羅。
戰爭的預兆從來都是在不那麽直觀的地方最先出現。
早在血流成河丶白骨遍野之前,早在炮聲隆隆丶旗幟招展之前,早在大人物慷慨激昂,小人物驚惶逃竄之前,戰爭的預兆就已經出現了。
而這些富商,都是最為精明和貪生怕死的。
他們感受到戰爭的來臨,自然不會繼續待在這裡。
有了足夠的資本,在哪個國家都能瀟灑,可不會留下來跟祖國共患難。
而隨著經濟動蕩,一部分利益受損的民眾,開始懷念和平的美好,主動呼籲和平和坐下談判。
但是更多的民眾,已經被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