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豪情萬丈的時代(1 / 1)

第378章 豪情萬丈的時代

李百藥笑嗬嗬道:「老臣慚愧,當年陛下與老臣說卿何身之老而才之壯,何齒之宿而意之新乎,又愧受陛下所封縣子之名。」

李承乾道:「您也不用總說慚愧,孤希望唐人永遠都是驕傲的。」

李百藥低聲道:「以後的人都會驕傲……驕傲的。」

小於菟道:「爹,爺爺說可以用飯了。」

讓幾個學子攙扶著李百藥前去休息,李承乾這才抱著兒子出了文廟,重新回到隊伍中用飯。

李世民問道:「與李百藥談過了?」

李承乾點頭,「他的兒子李安期就在關中任職。」

李世民點著頭用飯,注意力又放在了孫子與孫女身上。

當隊伍就要離開文廟,一個年輕的學子快步前來,他身著長衫,躬身行禮道:「太子殿下,在下是老先生弟子李義琰,老先生有話讓學生送來。」

李承乾站在車駕邊,道:「請講。」

李義琰道:「老師說他因前隋崩塌無力挽救,中原各地陷入混亂而慚愧,老先生因如今大唐的成就而驕傲。」

歲月一直都是無情的,李百藥一直說著他的慚愧,而他的驕傲隻是讓弟子來轉告。

李承乾頷首道:「知道了。」

李義琰再一次行禮道:「學生告退。」

文廟又恢複了來時的靜謐,隊伍再一次啟程。

李承乾見到小於菟正在向父皇問當年李百藥的事,他對這位與吐蕃使者幾次周旋的事跡很感興趣。

李承乾看著車駕外的風景不語。

貞觀二十年,九月初,皇帝的車駕終於回到了洛陽。

一回到宮中,小於菟與妹妹跑著去見太上皇與許國公。

李淵笑嗬嗬地抱著孩子道:「你爺爺答應你當太子了嗎?」

小於菟搖頭道:「爺爺還沒答應。」

李淵朗聲道:「他還坐在皇位上不肯讓,你要好好勸勸你爺爺。」

這孩子十分認真地點頭道:「於菟會勸爹爹的,我還要執掌飛虎隊。」

「飛虎隊?」李淵努著嘴疑惑道:「天下各道州府什麽時候有飛虎隊了?」

「那是爹爹執掌的隊伍,就連爺爺也不知道飛虎隊是什麽樣的。」

「是嗎?」李淵詫異道。

「我將來要執掌飛虎隊,我還登上了泰山。」

李淵笑嗬嗬道:「好,好,不愧是我李家兒郎。」

皇帝出行前往泰山封禪,春日出發,回到洛陽的時候已是入秋的季節。

回到洛陽之後,李世民與李承乾與長孫無忌三人處置著這段時間以來留下來的國事。

李承乾先要看看如今的京兆府,獨自走到一旁的偏殿乾陽殿內,召見了許敬宗,顏勤禮,劉仁軌三人。

聽著他們講述著如今洛陽與關中的變化,兩地皆是皇帝的基本盤,天子腳下就是帝國的中心,要成為最繁榮且最富裕的所在。

因此這兩地的建設情況,李承乾極為上心。

顏勤禮又重新製定了在洛陽與關中落戶的規矩,必須在兩地的作坊勞作三年,交滿三年的賦稅才能繼續落戶。

劉仁軌也遞交了賦稅的減免之策,他覺得人們勞作一個月,讓收入微薄的人上繳在作坊勞作所得的幾百錢中再上繳市稅,這是不好的,如此一來會讓赤貧者的壓力更大。

聽到李恪不止一次說過劉仁軌的為人,這是一個愛民如子的人,當然了他在東征戰場上也是驍勇的。

劉仁軌道:「殿下,臣以為可以增加富裕人家的賦稅,減少赤貧戶的賦稅。」

一個會將自己的俸祿拿出來救濟鄉民的人,他當了京兆府少尹之後,也一樣保持著這種作風,還是主張給赤貧戶更好的條件。

李承乾頷首道:「有具體的章程嗎?」

劉仁軌一時語塞,道:「還沒有。」

顏勤禮道:「殿下,若真要按照劉少尹所言去辦,需要對關中與洛陽的所有作坊進行查問。」

許敬宗道:「京兆府自立足以來都是迎難而上,從不懼怕煩瑣又困難的事。」

李承乾頷首道:「如今國庫富裕了,父皇也常說要與民休息,是該減少賦稅了。」

三位少尹齊齊行禮。

李承乾正要開口,又有內侍站在了殿外,朗聲道:「太子殿下,陛下有旨,半月之後動身回長安。」

「孤知道了。」

內侍躬身行禮,小步離開了。

再看眼前三人,他們都是京兆府的好手,辦事得力且主持著現在兩地的建設。

李承乾擺手道:「你們與中書省商議,也不能一味地減少,賦稅之策事關根基,也不能一改再改。」

如今年過四十的劉仁軌有些驚異,他沒有想到太子會這麽快作出決斷,如此果決地舍棄了一部分底層人的賦稅,難得是一位寬仁的儲君。

劉仁軌神色嚴肅穿著端正的朝服,躬身行禮。

隨後他與另外兩位少尹離開了乾陽殿。

李承乾翻看著奏章,又有內侍前來稟報,上官禦史回來了。

上官儀向太子殿下稟報了山西各地的事,如今這些事都已經擺平,三十六座煤窯都收歸朝中所有,朝中給地方作出了一些承諾,並且出了不少錢。

太子與陛下回來之後,洛陽皇宮又出現了一個奇景。

陛下坐在乾元殿內,太子殿下坐在乾陽殿,兩座殿外都排著長長的隊伍,準備向陛下與太子稟報事宜。

長長的隊伍一路排到了宮門外,甚至要去覲見太子殿下的人比陛下的人更多。

皇帝在泰山封禪之後,前來祝賀的奏章與文書多到幾張桌子都不放下,堆得很高。

其中諸國使者也前來恭賀皇帝在泰山封禪,依舊是吐蕃讚普鬆讚乾布的祝賀國書先一步送到了,並且又送來不少金銀與珠寶,甚至還有許多吐蕃的青稞酒。

第一天排隊的官吏沒有見到太子殿下與陛下。

第二天陛下又休朝了。

無奈之下,朝中群臣隻能去麵見太子殿下。

李承乾用了十餘天,這才將這些擱置許久的國事擺平,朝中這才恢複到了正軌。

九月中旬,秋意正濃,李承乾坐在大殿前喝著祛火的藥。

東陽道:「皇兄都是被國事累的,哪有人連續數天處理這麽多國事的。」

長孫無忌麵帶愧意地坐在一旁。

李承乾道:「舅舅萬萬不要見怪,孤-->>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