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很少有時間周末會待在家裡,和女兒一起嬉鬨,女兒對孝文的感覺總有點怪怪的,不敢怎麼親近,孝文也知道自己對女兒的關心很不夠,自從開始上幼兒園,就沒有接送過幾次。也就偶爾帶孩子出去玩過,記得五一的時候,帶著孩子去植物園,姝羽非常高興,說今天是她最幸福的一天。
對於孩子的正常成長,孝文覺得也沒有什麼歉疚的,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漫長的,也是充滿了很多的無奈和坎坷。沒有誰的成長過程是一帆風順的,很順利也許不是什麼好事,讓孩子自己就感覺有點缺憾是很正常的事。
孝文也並沒有把自己的愛好都強加給女兒,比如書法、收藏、民族音樂、傳統武術等等。記得自己年輕的時候那是怎樣的癡迷,小時候寫大字,根本就沒有錢買到墨汁,記得有一次偷偷地抓了一把白麵,用清水調勻,在紙上書寫,還很認真。後來還被自己母親罵了,畢竟是把人都舍不得吃的白麵粉給破壞了!還有吹笛子引起“痄腮”,自己的半邊臉都腫了,轉臉都不行,特彆難受。記得還是母親把三叔牆頭上種的“仙人掌”采了幾片,去掉上麵的刺,用蒜臼子搗碎,糊在早就腫起來的腮幫子,沒有幾天就好了。
現在,孝文也想女兒能夠喜歡音樂,希望女兒也能熟練掌握一種樂器的演奏,但可不想讓女兒像當初自己那樣出現“痄腮”的樣子,現在和張敏商量,讓女兒學習古箏的演奏,或者是琵琶的演奏,孝文覺得一個女孩子演奏古箏或是琵琶一定是很淑女的形象,也肯定很吸引眼球。
周六的下午,天氣很好,孝文就想出去轉轉,到太白樓下的古玩文化市場看一看,看能不能遇到好玩的東西。就想著帶女兒一起出去,一方麵可以培養父女倆的感情,讓女兒和自己在一起感覺很愉快,另一個也想培養一下孩子對傳統文化的興趣,讓孩子感覺傳統的東西很好玩,產生一種好奇心,最好能有點探索的欲望!
“我想帶姝羽去太白樓下轉轉”孝文對張敏說,張敏知道孝文的這個愛好,就是經常去文化市場買點東西,孝文愛好喝酒,經常和幾個知心朋友喝酒很晚回家,但孝文從不抽煙,一般也沒有花錢的地方,衣服都是張敏負責,身上的零錢基本都花在了文化市場上了。
“你們等我一下,我收拾一下衛生我也跟你們一起去!”張敏回答
孝文看了一會兒張敏,“你沒事吧!為什麼要跟我們一起去啊?不會是有什麼不放心的地方需要跟著監督吧!”孝文很不解,就隨口開著玩笑。
“對你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啊!況且還跟著個孩子,我就是覺得,你們倆都走了,我一個人在家好無聊,乾脆就一起出去轉轉唄!”張敏解釋一下
“那好,你也快點,需要我做什麼嗎?”孝文的姿態很低
“不用,問很快就好了”張敏推了孝文一把,就進入廚房洗刷了。
一家三口很難得一起去逛街。孝文牽著姝羽的小手,姝羽也是抓著爸爸的手,一邊走,還一邊好奇地問這問那;張敏也挽著孝文的胳膊,走出了教育局家屬院,直接去了太白路。政府很早之前就計劃把洪州市最繁華,人流量最多的太白路改造成步行街,但因為投資巨大,一直沒有真正實施。但洪州市的太白樓基本算是商業一條街了!路兩邊商場林立,阜橋商場、寧安商廈、一百貨,中區百貨,一天門商場,新華書店,商業大廈,百貨大樓等等。在洪州太白樓周邊也進行了商業化改造,得月樓,明月樓,文化廣場,古玩市場,太白金店等等。
今天孝文帶著孩子就是想在文化市場上四處轉一轉,讓孩子也跟著感受一下傳統文化的魅力。因為是周末,街上的人很多,大家都是三五成群,相約逛街購物吧!孝文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去文化市場看看,他本身就是一個不大喜歡熱鬨的人,更不願意去人多的地方湊熱鬨。所以就牽著女兒的手直接去了文化市場,張敏也是緊隨其後。
文化市場上的人明顯就少了許多,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傳統文化,都喜歡看看這些破爛貨。孝文剛剛進來,就看見一個地攤上擺著一個鐵疙瘩,像一個倒立著的玻璃茶杯,上麵也是鏽跡斑斑,就隨手拿起,仔細端詳起來,上麵有文字和花紋圖案,但因為上麵鏽跡太重,根本分辨不出來是什麼,那個攤主老漢就開始了忽悠模式,“這叫“權”也就是秤砣,是官方鑄造的,這上麵有銘文,還有官印。”於是大家都看向那個鐵疙瘩,上麵確實有些痕跡,但具體根本看不出來是什麼。孝文繼續聽那個老漢白話著,不反駁更不辯解。張敏也站在身後,很好奇的看著那個鐵疙瘩。看見孝文沒有什麼表示,就蹲下身,從地上拿起那個鐵疙瘩,感覺很是壓手,拿起來左看右看,也看不明白是什麼東西,又有什麼特彆的地方。孝文從張敏手裡接過來,放回原處,隨口一問“看明白是什麼東西了嗎?”
張敏搖搖頭,“看不明白,也不知道什麼是“權”,要不買回家仔細看看?”看見張敏一臉好奇的眼神,孝文不覺好笑。
“這就是一個秤砣,在以前啊!秤杆叫“衡”,秤砣就叫“權”我們現在常說“權衡一下、權衡利弊”就是比較一下的意思,權和衡都是稱量物體的器具。在以前,無論是權還是衡,都不是私人可以隨便製造的,都是由官方部門專門製作,也隻有這樣,才能更好的體現這種器具的權威性啊!所以,剛才攤主說上麵有官方的印記,就說明這個秤砣是有官方的鑄造廠鑄造出來的!是有官方認可的。但無論是省級還是州級政府鑄造都說明不了什麼,也不是很值錢。當然,不能看著鏽跡斑斑的,也並不一定年歲很久。”
張敏聽著心裡很是滿足,孝文能這麼給自己解釋,她很高興,攤主見孝文如此博學,也沒有什麼辯解,而是默默把那秤砣移動了一下地方。
三人繼續往前走,孝文看見什麼都很好奇,都蹲在地攤旁,很認真的看著。忽然,孝文發現一個地攤上有幾個很精致的玉片,那玉片拇指大小,像是個麻將牌大小的樣子,就把那玉片拿起來,然後繼續在那個攤位繼續翻找著什麼 張敏就一直關注著孝文的一舉一動,基本沒有看其他地方。孝文在那家地攤上翻找半天,還真的就找出來幾乎同樣的玉片來,孝文拿在手裡,看了一會兒,就問:“這東西多少錢?”那個攤主知道孝文應該算是內行,也沒有編故事,就隨口回答,“三塊錢一片,你手上有三片,就給十塊錢吧!“。
“還有嗎?你找找看,找到都給我,我給俺閨女用紅繩穿上,掛在脖子上”
那個攤主還真的就四處翻找起來,還真的就又找到兩片差不多的兩片玉片,孝文就從身上摸出十元紙幣遞給攤主“就這些,都給我吧!”
“不行,不行的我收上來也不止十塊錢啊!你再給加點。”攤主很為難的樣子,讓張敏也感覺不好意思了,是不是孝文沒有錢了!也就站起身子,從衣兜裡麵摸錢準備給攤主遞過去。
看見張敏的動作,孝文就搶先說“這都是啥?肯定是你給人家拿了要的吧!根本就不會花錢,我給你十塊錢,你就是賺了十塊,這就是拾了麥子打燒餅——清賺!”
那攤主嘿嘿笑著,也不辯解,接過來錢,裝進口袋。
孝文把五片玉片裝進自己的口袋,然後牽著女兒的手,繼續往前走。沒走幾步,又停下來,蹲在了地攤上,拿起兩方印章石看了起來。那是兩方還不錯的篆章石,上麵還有雕刻精細的印刻文字。攤主看見孝文有興趣,就開始了講故事
“這是我們村裡的墓葬裡麵出土的,是我們村好幾輩子出的大官,明代的尚書……”一邊說,一邊指給孝文看石頭側麵的文字。
“我就是看著這兩塊石頭喜歡,你也不必胡說了,這上麵是陰刻,陰刻技術是這幾十年才出現的,明清時期的石刻發達,但還是沒有這種明顯的陰刻技術,這一看就知道是機器雕刻的”說著,就把那兩塊石頭拿著讓地攤老板出價,孝文就又用了二十多塊錢,把兩塊石頭買了下來。
一家人在文化市場轉了一圈,看見地攤上有很多老舊東西,讓張敏也是心跳加速,那些字畫一看就知道是舊貨,肯定是有些年頭的東西,但孝文並沒有再次出手購買的意思。姝羽累了,怎麼也不想繼續走路了,就讓孝文抱著走進百貨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