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回到了楚營老家,受到了隆重接待,和到了張家的待遇簡直就是千壤之彆。張敏和婆婆處的就像母女,幾乎把從小學會的農活,農村的傳統技藝都教會了張敏,張敏口甜,媽媽叫的很自然,關鍵是張敏人也很聰明好學,也用心學。
張敏和忠文媳婦兒處的像姐妹,二人都姓張,年齡也應該相仿,早就是無話不談的閨蜜了!孩子即將來臨,全家人的慌亂無助之時,又是張敏的突然來家,送到縣醫院待產,避免了一切風險和各種隱患,整個月子期間,張敏的照顧更是無微不至,床前餐桌,都是儘心儘力,讓娘家人都羨慕嫉妒,關鍵是張敏的真誠,絲毫沒有矯揉造作。忠文媳婦都說,自己坐月子胖了許多,對張敏的感激也是溢於言表,發自內心。
忠文現在農村,是楚營村的村長,雖說隻是個農村乾部,也很風光,家裡有自己的責任田,現在的耕種也無需太拚命,逐漸推廣應用了農機現代化,化肥的應用更是讓產量猛增,農村的莊稼產量增高了,農民的收入也增加了,農村的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就少了很多,忠文這個村子乾得也是有滋有味頗受鄉裡尊重。同時,各個鄉鎮的“計生辦”的負麵傳聞更是絡繹不絕,在民間的口碑基本上和“萬惡”差不多聯係起來了,這又讓忠文慶幸起來。起碼作為一個農村人,誰也不想成為一個千夫所指的惡霸。在村裡為了自家的老少爺們服務,協調與鄉裡的關係,爭取一些實惠。如此活著就是踏實,所以說,為人不做虧心事,他日必有福報。
現在忠文就感覺到屬於自己的一份踏實,也感覺到了屬於自己的那些福報。自己有屬於自己的責任田,地裡的收入不比彆人少,還有自己的一份工資,雖不多,足可以在村內的零花,那時在鄉村也花不出去多少錢,還有在村內擁有的尊敬,不論誰家有婚喪嫁娶,自己都會理所當然地坐首席。媳婦兒又給自己生了個大頭兒子,一切都是滿足。
妹妹孝荷已經出嫁,依舊會經常回來。如今也是身懷六甲,孩子年前就會降生,和張敏的關係也很融洽,倆人都在祥城住著,離的不遠,兩人會經常見麵吃飯,逛街,購物。妹夫在兗礦的興隆莊上班,住集體宿舍,兩人現在祥城賃房子住。妹夫每周才能來祥城一次,孝荷懷孕期間仍可以上班,張敏就會隔三差五去孝荷的家裡看看,也會灌輸一些孕期知識,生孩子一定要去醫院,要經常去醫院孕檢等等。也會給孝荷做點好吃的,張敏喜歡做飯,也喜歡顯擺一下自己的廚藝。
三弟義文早年參軍入伍,由於踏實肯乾,如今已經留在部隊,成了一名職業軍人。義文和張敏就見過一麵,是一年的春節,義文回家探親,已經結婚的張敏和這個小叔子才見了一麵。張敏感覺義文和孝文更像一些,都是個子高高大大,穿一身軍裝,很是帥氣。
孝蓮是家裡最小的妹妹,初中畢業沒有再繼續讀書,因為最小,哥哥姐姐和嫂子們對孝蓮很疼愛,暫時讓孝蓮在村小學做了民辦代課老師,一邊參加函授學習,今後找個機會能不能轉成正式的教師編製。
這次回家,張敏主要和家人告個彆,另外,就是想把婆婆接到洪州家裡一起住。孝文從沒有說過什麼,但張敏深知孝文是個孝子,如果能把母親一起帶到洪州市,讓老太太也能過上城裡人的生活,孝文肯定會很開心的。
“媽,孝文現在已經調到洪州市工作了,很快我也會隨他調到洪州,我們在洪州已經分到了屬於自己的房子,很寬敞,等一段時間我們一起去洪州吧!”
“怎麼又換工作了?”老太太很是不解,“在縣裡上班多好,你們在縣城的家也不錯,樓上樓下的,又換到洪州能乾啥?”
“都是公家安排的,孝文是公家人,到哪裡去工作,公家說了算。媽,您陪我一起去洪州唄!”
“我才不去,到洪州認識誰,也沒個說話的,不去!不去——”
“您和我說話聊天啊!到了洪州,我也不認識誰啊!我也沒有說話的啊!您就陪我去唄!您還有啥沒教我的嗎?我還想跟您學呢!”張敏口甜,把老太太哄得像個孩子似的。
“那也不去,再說,現在也走不開,老二家的,剛剛有了孩子,身子還不方便,我現在多少也能照顧照顧不是,每天能給孫子洗洗褯子,就是快樂!馬上就要天冷了,我得提早給孫子準備小棉襖,小棉衣呢!等以後再說吧!現在哪裡也不去。”
張敏見婆婆要在家照看小孫子,還有剛剛生產的弟妹,就不方便多說什麼了。以免妯娌之間產生嫌隙。
“今年過年,我們一起去洪州城裡過年,“忠文媳婦兒就走近張敏說道,
“那就說好了,我也給秀楠準備一個大紅包”張敏笑著說。
晚上就住在了楚營家裡,張敏和孝文結婚的房子一直留著,張敏回到楚營就有住的地方,房子裡保留著張敏的私人空間,平常老太太和孝蓮都會幫忙收拾一下衛生,張敏拿出一些被褥就可以住人。
張敏感覺自己在楚營更有歸屬感,楚家人也都拿張敏當自己人。張敏到現在沒有懷孕,婆婆從沒有說過什麼不適宜的話來,包括忠文兩口子,或許有時把張敏當成小孩子,張敏也成天笑哈哈的,一副沒心沒肺的樣子。
第二天,張敏又分彆去了二叔和三叔家,也會隨手帶點禮物。二叔家有五個女兒,隻有一個弟弟,有兩個妹妹已經出嫁,嫁到了附近的村裡。現在孝文的官越做越大,已經是附近十裡八鄉的名人,二叔是退伍軍人,也是老革命,是縣民政部門的重點優撫對象,有一定的優撫待遇,也偶爾會參加一些會議,有孝文這樣一個縣級乾部的親侄,二叔無論是去縣城,還是在村裡,都很受敬重。孝文回家的時候是越來越少了,過年過節也不一定回來,家裡的事情,都是張敏照應著,二叔和二嬸對張敏也很客氣,張敏處事周全細致,讓家裡的長輩挑不出任何不是。
三叔是個手藝人,也是村裡的木匠,整天走東家竄西家,忙個不停,三嬸因病去世早,留下一個妹妹三個弟弟。平常日子過得很緊吧。現如今實行了包產到戶,日子才過得逐漸紅火起來。除去自己責任田的不錯收入,自己的手藝也是家裡的重要收入來源,平時的花銷就會寬裕些。
現在農村生活好了,農民的收入都多了起來,家裡添置家具,蓋新房的就越來越多,這些就都離不開木匠,三叔更是愈加受歡迎。在三叔和二叔家轉了一圈,說了些閒話,張敏就和婆婆告辭回到了縣裡,著手準備她的人生第二次搬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