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回到了黃垓公社大院,正式開始主持公社團委的工作。首先,孝文去了李主任的辦公室,向李主任詳細彙報了三個月在黨校的學習情況。
“李主任,我覺得公社團委在今後一個時期的主要工作,還是要緊緊圍繞縣革委會關於農業學大寨的要求,深抓苦乾,團結廣大青年團員和一大批入團積極分子,充分發揮青年團員的組織能力和先鋒隊、排頭兵的作用,我想先去紅旗河開挖建設工地,以前在黃垓公社片區,現在是黃垓公社的乾部了,我想去公社的十幾個大隊的工地現場看看,摸一下幾個大隊的具體情況。”
“正好他們的工地現場就在我老家附近,我晚上可以回家,也算是公私兼顧吧!另外,我感覺紅旗河開挖建設工地也要告一段落了,我覺得工作應該做到前麵,三夏工作馬上就要全麵展開。從工地回來,我們也就要研究部署今年的三夏工作啦!”
“孝文啊!不錯,你能主動把團的工作考慮的這麼仔細,我很欣慰。但是,你還有一個重要工作需要你抓緊時間落實,你要回楚營大隊,把你的組織關係轉到黃垓公社組織部門,既然確定在黃垓公社工作了,就要把一切工作做好,特彆是你的組織關係,你們楚營大隊培養了你,一定不要忘記,隻有常懷一顆感恩的心,才能走得更遠。這幾天,找個合適的時間,把這件事情辦好。”
我記住了。
孝文當天就去了楚營大隊的工地,帶了一隻朱樓燒雞和炸魚,還有兩瓶祥酒。到了指揮部,正好振田和成華都在,孝文很高興,先把酒菜放到桌上,然後把組織關係商調函遞給振田。
“這事情我要好好感謝振田叔,我剛剛參加工作,有很多事情看不明白,要不是振田叔多次催促和指點,那有我的今天啊!我是真的感激振田叔的提攜和無私幫助。”
振田是哈哈大笑,“這麼說就見外了!我們是一個村的爺們,你越來越好,我看著也高興,今後好好乾吧!我也就隻能幫你到這,在今後的日子裡,多長幾個心眼,分清那些人是真誠幫你,有哪些人是忽悠你,迷惑你,甚至是想害你啊!慢慢就會明白的。再說,你來到工地,也一直都在幫我,也是真的幫我處理了很多事情,讓我也倍有麵子。”
成華叔也在一旁附和“隻有自己人,才會無私儘心幫助,好了,也彆再客氣了,孝文,你混得好!今後能走得更遠,我們就有麵子。”
然後,大家就是,工地上就要徹底結束了!這幾天就要回家了,還有半月時間就要收麥子了,回去就要準備。晚上就一起喝酒,一直喝到很晚,一直說了很多。
隨後,孝文就來到楚營大隊北麵的紅旗河開挖建設工地黃垓公社的幾個大隊的工地。分彆和大隊乾部工地現場負責人進行溝通交流,工程接近尾聲,更應該認真對待,嚴把工程質量關,嚴格按照紅旗河開挖建設指揮部的要求做到儘善儘美,不留絲毫遺憾。
“大家都知道,附近就是我的家,你們沒有把好質量關,將來的某一天,萬一出了什麼事,影響最嚴重的就是我的老家,所以,請大家務必謹慎、謹慎、再謹慎!這裡,我代表楚營大隊的幾千父老鄉親拜托啦!”孝文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
隨後,就去了各大隊工地現場走訪一遍。孝文斷斷續續在紅旗河工地上也待了幾個月,對於挖河、運土和築堤的各個環節,都不陌生。看著廣大社員認真對待工程的最後環節,很是放心。
晚上喝完湯,孝文又和工地上的年輕團員和入團積極分子進行了座談。勉勵大家要積極奉獻,永遠要走在社會主義建設隊伍的最前列。工地馬上就要結束,我們也將迎來更加嚴峻的“三夏”農忙,我們青年人更應該與天氣爭時間;與馬上就要到來的雨季爭時間;也要與村裡的老年人長輩們爭時間。把今年夏季小麥收到倉庫,把今年的秋莊稼種到地裡才算勝利。
“各位團員朋友們,我,楚孝文就來自農村,我也是一個農民,再接下來的三夏生產中,我與各位一起努力,一起去地裡割麥子;一起去場裡脫粒揚場曬麥子。朋友們,請大家一起監督我,與我看齊,也與我共勉!”
孝文在工地上住了一周時間,白天就去大隊的工地現場,幫忙用鍁挖土,推車拉繩,一會也不閒著;吃飯的時候,還和年輕社員交流,交流工地的感受,交流大隊裡的人情世故,晚上就步行回家裡睡覺。
1976年6月5號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的“芒種”,芒種是農作物成熟的意思,黃垓公社四萬餘畝小麥逐漸成熟,整個公社,都進入了繁忙的三夏生產。
整個公社大院各站、所、辦除留下必要值班的,全部下鄉支援三夏生產。包括革委會李尚修主任。
楚孝文更是組織了共青團員突擊隊,帶領著突擊隊員們,深入各大隊田間地頭、麥場糧堆、麥秸垛。割麥更是手持鐮刀中間領趟子一馬當先;在壓麥場,也是趕牲口拉石滾,揮掃帚、揚場木鍁樣樣拿的起,放得下。不管是年齡大的莊稼老漢,還是年輕勞力都豎大拇指……
黃垓公社是祥城縣一個小公社,地處祥城、鄆城、梁山三縣交界地,無論人口還是土地都不大起眼。三萬多人,二十個左右的自然村但曆史比較厚重,有“唐柏之鄉“、“冉子故裡“之美譽。
這裡不僅僅是春秋孔門弟子冉子的故裡和至今依然保存完好冉子祠;還有雖曆千年依然蓊蓊鬱鬱的兩棵千年唐柏。
這兩棵古柏樹鄉人俗稱大柏樹,在魯西南一帶被人們傳得神乎其神。說在樹枝上可以騎自行車,書上可以多人打牌,20人牽手伸臂才能合圍,樹洞裡可以容納30人藏身。 其中西邊的一棵大一些,大約需要10人伸臂相牽才能合圍,六七個孩子鑽進樹洞去都是沒有問題的。
據說曾有一個盲人,聽說黃垓大柏樹粗大無比,這日來到黃垓街頭,就想親自量一下這唐柏到底有多粗,把手持的一根竹竿倚樹身放好,張開雙臂,緊抱樹身,慢慢向竹竿的另一側量去。這時,村上有幾個調皮的孩子悄悄把盲人的竹竿拿走,盲人就不停地張開雙臂向前移動。等到吃飯時間,家人來喊孩子們回家吃飯,那幾個調皮的孩子才把竹竿從新放在樹身,盲人也終於摸到了自己剛才放好的竹竿,不禁驚歎,黃垓大柏樹真的很粗,我用雙臂摟抱了一個下午,才抱到樹身的儘頭……
冉子,名冉求 ,字子有,亦稱冉有,春秋末年魯國人。生於魯昭公二十年, 孔門弟子,少孔子二十九歲,孔門七十二賢之一。青年時期曾做過季氏的家臣,後隨孔子周遊列國。子有多才多藝,性謙遜長於政事,孔子稱讚其才可於千戶大邑,百乘兵馬之家,勝任總管職務。孔子晚年歸隱魯國 ,受到子有很多的照顧。唐贈徐侯,宋封彭城翁。
關於冉子祠和大柏樹,在《曹州府誌》均有記載:“鄆城東35裡者,三冉之故居也,裡有金錢嶺,嶺上有故祠址,老樹頹然如數百年物。”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當地曾出一斷碑,崇禎三年(1630年),洛人郭子光博學好古,辯此碑為唐貞觀年間所立“冉子徐候墓碑”。當時,當地鄉紳重修冉子墓祠。此後,祠、墓再度荒廢,至解放初期,就僅剩三間神祠,一座墳頭和兩株古柏了。冉子碑為清代重修冉子祠時所立,碑高1.3米,寬0.56米,厚0.15米,碑文中有“唐元宗從祀廟廷,追封候,宋真宗加封任城公,度宗改封徐公,明嘉靖改稱先賢冉子,國朝因之”等語。
時間來到了1976年的7月底,我國河北發生7.8級強烈地震,震中烈度達11度。有著100萬人口的華北工業重鎮頃刻間夷為平地。地震波及天津、北京,涉及14個省、市、自治區。十幾萬解放軍指戰員、兩萬多名醫務工作者和數萬名各條戰線的支援人員,火速組成搶險隊、醫療隊、建築隊等,從四麵八方晝夜兼程趕赴災區。人民子弟兵、醫護隊人員及乾部群眾冒著暴雨,舍生忘死,排險救人,運送物資。
魯西南地區震感強烈,一時間百姓人心惶惶,謠言四起,嚴重影響了各地百姓的生活和生產。楚孝文多次申請參加救援隊伍,遠赴災區,參加救援,都沒有批準,隻好在家鄉踏實工作,以實際行動,支援災區恢複重建。
從七月底,各地餘震不斷,接上級有關通知,黃垓公社全體社員在室外,院外空地、村頭巷尾,遠離任何建築物的地方搭建防震棚,讓全體社員遠離危險,全民齊心風雨同舟共度難關。
楚孝文等公社領導乾部接到縣革委會有關通知後,便迅速落實。分彆深入各大隊,依靠大隊乾部支部委員,挨家挨戶,宣傳到屋內床前,讓老百姓明白,困難時期,生命最為珍貴,遠離危險,不要住著房屋內。幸好也是夏季,住在屋外院子裡,還很涼快。
和大隊青年團員一起,把木床搬到院子,靠樹放好,將自家的蚊帳掛好,上麵搭個葦席或者塑料布,就是一個簡易的防震棚。於是,就把家裡的大小各異的床,抬出屋門,架到院子裡的樹下,依托樹枝,在床的其他幾條腿上,綁好竹竿、木棍,上麵搭建葦席、草席、塑料布等可以擋雨的東西,就一一搭建好防震棚。
一時間,各大隊全部都住在室外的防震棚。楚孝文親自去各個大隊,組織團員年輕小夥子們,幫助大隊五保戶,老年人,有病在身或行動不便的老人搭建防震棚,讓全公社所有社員都搬出室外,住進了相對安全的防震棚裡。
大家晚上就可以住在防震棚裡,防止晚上熟睡時突發地震,跑不出來,發生傷亡。白天,大家都處於清醒狀態,一旦感覺不對,可以隨時馬上來到屋外的安全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