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雖然謝昭已經明說了不想成親,但皇帝隻當他說的屁話。

男人哪有不成親的。

不成體統。

第二天跟皇後用膳時,皇帝就提起了這件事。

“十一也到了開府的年紀了,這親事可不能再拖了。”

皇後點點頭:“我也是這麼想的,就是一直沒選到合適的。”

如今是燕朝初年,開國公侯們家裡正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時候,可看不上十一皇子這樣的冷灶。

小門小戶倒是表現得很狂熱,都盼著家裡能出個王妃。

可皇後又看不上他們。

這就導致謝昭的親事不上不下地懸著,一直拖到十五歲都過了還沒有著落。

皇帝端著碗問:“都選了誰家的?”

皇後無奈歎氣:“東川侯家的老大,海西候家的老五,會寧侯家的老三。”

聽到第一個人選皇帝就開始皺眉。

“桂乾?他們家老大都多大了,還沒嫁出去呢?”

皇後無奈點頭:“跟老九一樣,訂了親,結果成親之前新郎官病逝了,後來相看了幾個都不滿意,就一直這麼蹉跎著。”

皇帝聽完眉頭皺得更深了。

“那到底多大了。”

皇後:“二十。”

皇帝擺手:“不行不行,跟十一差太多了。”

皇後:“那海西候家的老五?”

皇帝的表情一言難儘:“烏日格可是韃靼人,十一怎麼能娶他的女兒。”

海西候烏日格,原本是漠西一個韃靼人部落的首領,崇德二年時被皇帝派人降服,封了個海西候,鎮守西北。

當然這隻是表麵說法,實際上鎮守西北的另有其人,海西候不過是皇帝為了引誘韃靼部落歸降的誘餌。

所以,皇帝雖然重視海西候,但他的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在皇帝心裡的真正分量並不重,至少跟開國公侯們沒法比。

而且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大燕和韃靼關係如此緊張,海西候又是被朝廷大軍打到投降的,誰知道他有沒有二心?

就怕嫁女兒是假,趁機往京城安插細作才是真。

所以皇帝擺手的頻率比剛才還快:“不行不行,這個也不合適。”

皇後:“那就隻剩下會寧侯家的老三了。”

皇帝疑惑:“李尋?他不是隻有兩個女兒嗎?他媳婦又生了?”

會寧侯已經就封十幾年了,皇帝記得的還是以前的事。

皇後搖頭:“不是,這個老三是妾室所出。”

“庶女?!配咱們家十一??李尋他怎麼想的?”

震驚之下,皇帝聲音都提高了一度。

謝昭再是普通,那也是皇帝的兒子,會寧候此舉無疑讓皇帝覺得,對方是在挑釁他,那臉色登時就沉下去了。

皇後放下筷子,笑了:“才一個庶女你就受不了了?那要是我告訴你還有兵部

郎中的女兒,左僉都禦史的女兒,大理寺卿的孫女,是不是連飯都不用吃了。”

皇帝真的吃不下了。

在他樸素的認知裡,兒媳婦家裡至少得有個爵位吧,不然哪配得上他兒子。

結果後頭這三個,全都是光頭爵位的小官。

大理寺卿和左僉都禦史還算能接受,一個正三品一個正四品,而且左僉都禦史才不到四十歲,以後還能升,皇帝的抵觸倒沒那麼大了。

“那個兵部郎中怎麼回事,誰給他的膽子。”

皇後:“這就得問鄭國公了,是他當年帶過來的舊部,還是同族的。”

可鄭國公又是二皇子的外祖父。

鄭國公的手筆,在皇帝眼裡就等同於二皇子授意。

“老二的手伸得還是太長了。”

不用說,這個肯定第一個被排除,至於大理寺卿辦案公正,皇帝也多次嘉獎,按理來說是個合適的選擇。

可大理寺卿年過五旬,再過今年就要致仕了,兒子們又不太爭氣,眼看著就要敗落了。

富貴不長久等於沒有,皇帝自然不會考慮。

那就隻剩下最後一個。

皇後:“左僉都禦史倒是家風清正,可以考慮一下。”

皇帝考慮了一下,發現考慮不了一點。

之前安嬪鬨著非要讓老九娶一個五品小官家的女兒,皇帝就很不滿意,奈何安嬪堅持,皇帝也就捏著鼻子認了。

結果證明,這小戶人家果然壓不住福氣,新娘子還沒過門就過世了,害得老九到現在還是個光棍。

可見這結親還是得門當戶對才行。

皇帝:“不行,你讓樂平和宜安再物色物色。”

皇後依言照做,而兩位長公主接到皇帝皇後的命令,自然也不敢耽擱,很快什麼賞花宴啊遊園會啊就都開起來了。

京城掀起了賞菊的熱潮。

但是,賞花就隻賞花,旁的半點不提,就連各家夫人身邊跟著的年輕姑娘,都從親女兒變成了庶女、侄女、外甥女。

看似什麼都沒說,卻又好像什麼都說了。

樂平長公主和宜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