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依然是4000字章節,發現這第三章總是寫不完自己想寫的東西唉】
世界的變化總是讓所有人難以預料,一場8000對42萬的決戰,硬生生的變成了3000對1萬的單挑了。
不過王邑依然對此信心十足,因為他手中掌握的是最精銳的步兵,而對麵劉秀的三千騎兵則是臨時拚湊出來的的部隊,他王邑自己又是不出世的名將,劉秀不過是一個善於編造謊言的黃口小兒罷了。
優勢在我,步兵騎臉,他王邑怎麼可能會輸!!!
然後這場大戰就開始了,圍觀群眾則是兩邊的42萬大軍,以及昆陽城上的一萬綠林軍。
不管之前的各種謀略與布置有多麼的花哨,但這一戰是實打實的,是刀對刀,肉對肉的決戰。所以劉秀再也沒有進行任何布置,他隻是默默的走到了所有人的最前頭,高高的舉起了手中的帝王劍,對所有人道“興複大漢,在此一舉,跟我衝!”
於是3000騎兵義無反顧的衝向了王邑的一萬中軍。
王邑也指揮自己的中軍迎戰,而且他看到劉秀衝在最前麵,他也不甘示弱,想著自己當年擊潰十萬叛軍的事跡,就同樣毫不猶豫的衝在了最前麵。
事實上,此時的王邑依然占據了巨大的優勢,他隻要能夠擊敗劉秀,他依然是最後的贏家。
但此時天空中忽然響起了一陣炸雷,短短的一分鐘之內就有幾十道雷電劈在地上,其中有許多雷電就劈在了王邑的中軍。
不管這支軍隊究竟有多麼的精銳,麵對如此的天威,再加上之前傳遍全軍的留言,王邑的中軍可避免的鬆動了,前排的士兵開始驚恐地放棄武器往後邊逃竄,不敢麵對衝殺而來的劉秀騎兵。記住網址m.97xiaoshuo.
而這樣的情緒瞬間感染了其他人,整個大軍直接讓出了一個口子,任由劉秀殺入大軍之中,直撲向王邑本人。
王邑不服,他拿起自己的武器想要和劉秀單挑,結果劉秀根本不和他交手,劉秀的身邊的四五個人,都是日後的雲台28將,個個武力驚人,他們不講武德的直接圍毆王邑,然後王邑就敗了,要不是身邊的王尋拚死搶救,王邑就直接死在了劉秀的手中。
但是王尋卻直接被劉秀給砍下了馬,直接被馬蹄踐踏至死。
見到主將大敗,一萬的中軍潰散,還有此時的滾滾天雷,42萬王莽大軍就像鵪鶉一樣,跪在地上瑟瑟發抖。
而劉秀則如同駕馭雷霆與隕石的神靈,環顧四周,繼續揮舞起手中的長劍,帶著他身後同樣士氣值已經漲到了10000%的騎兵,殺向了另一處萬人營地。
一觸即潰。
但不管怎麼說,此時的劉秀依然隻有3000人,似乎無論如何也無法徹底打崩40萬人。
但此時,狂風也來助陣,沒由來的狂風瞬間席卷了整個戰場,雖然沒有人被狂風卷到天上,但狂風揚起了漫天的沙塵,讓整個戰場的視野幾乎為零。
而人類在這種雙眼被蒙蔽,周圍充滿了各種廝殺聲,以及隨時有可能殺來的劉秀大軍的情況下,恐懼會自然而然的占據整個大腦。
忽的,有人高喊一聲“劉秀來了”。
哪怕此時劉秀的大軍距離他們還有好幾個營地,但所有的王莽大軍都亂了,他們開始不顧一切的向外逃竄。
而此時困守在昆陽城裡麵的綠林軍哪裡會放過這樣的機會,被圍困了一個多月的他們,渾身上下也充滿了巨大的怨氣,如同一隻怪獸一般從城市裡麵衝了出來,把依然還圍在城下的王莽大軍打的屁股尿流。
一日之間,王莽的42萬大軍潰敗,所有人四散而逃,有將近10萬王莽軍的士兵為了逃命,直接跳入了冰涼的河水之中,結果有將近3萬人成為了水中的浮屍,這些屍體幾乎將整個河水堵得斷流,就如同200多年前,項羽打的劉邦的諸侯聯軍屍體幾乎斷流河水一般。
至此,三章結束,昆陽大戰結束,以劉秀的全麵大勝結束,兩萬人真的擊潰了42萬大軍,將王莽最後的軍力徹底毀滅一空,不複存在了。
————————
“精彩!”看完三章,所有讀者都不約而同的在心中讚美一聲。
劉旭的語言和文筆其實並沒有什麼高明的地方,更多的都是平鋪直敘,但如此戰鬥已經足夠精彩了,讀者們仿佛親身加入了劉秀的部隊之中,看著劉秀是如何一往無前的衝進42萬大軍裡麵,最終以一己之力擊潰了整個軍隊。
“太精彩了,我願稱昆陽之戰是整個《漢光武》裡麵最精彩的一場大戰!”大秦軍師感歎道。
“廢話,整本小說裡麵目前就三場戰鬥,前麵兩場都是小打小鬨,不過幾萬人的戰爭罷了,昆陽之戰當然是整本小說裡麵最精彩的!”有讀者不屑的反駁道。
“好吧,那我改一下,我覺得是垃圾作者三本書裡麵最精彩的戰鬥,這總可以了吧!”
“我劉皇叔第一個不服,赤壁之戰了解一下,80萬人直接就燒沒了!”
“我項羽更加不服,巨鹿之戰和彭城之戰了解一下!哪場戰鬥不是40萬人以上的!”
“但昆陽之戰絕對是最絕望的,軍力對比最為弱小的,根本無法想象如何打贏,逼的作者不得不天降隕石,然後又刮起狂風暴雨才勉強打贏的戰爭,這難道不精彩嗎?”V朕50反駁道。
“恰恰相反,這才是昆陽之戰最糟糕的地方,根本就不是憑借劉秀的真實實力才打贏的,而是作者人為給他們開了外掛,要我看這場戰鬥甚至都沒有參加評選的資格,這就是一場強行開掛才贏的戰鬥!!”
沒用多長的時間,整個群裡麵就圍繞著昆陽之戰又吵了起來,而吵的最多的議題就是最流行狂風,還有雷電暴雨,究竟算不算是垃圾作者給劉秀開的外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