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您覺得這支軍隊怎麼樣?”在前往水城的路上,樊噲在劉邦身邊笑嗬嗬的問道?
“你說哪支軍隊?這個國家有軍隊嗎?你見過有軍隊這麼行軍的嗎?”劉邦一個三連吐槽,直接把樊噲說的哈哈大笑。
劉邦主要是一臉見了鬼的表情,此時的他正帶領著自己手下的9個士兵獨自前往水城。
沒錯,是獨自。
在主將下達了前往水城集合的命令之後,整個軍隊就直接一哄而散了,所有士兵都直接離開了軍營,而除了劉邦自己將手下的9個人都約束在自己身邊之外,其他的軍官中沒有任何一個人乾涉自己的士兵,任由他們混亂的離開軍營。
迷惑的劉邦向杜悅詢問了一句什麼情況,難道不要行軍嗎?
結果杜悅又一次疑惑的看著劉邦,反問道“什麼叫做行軍。”
劉邦努力的解釋一下行軍的概念,然後杜悅擺擺手道“你這不是自找麻煩嗎,3000人同時上路,誰能管的過來,吃飯怎麼辦?”
“當然是士兵自己前往水城,主要在規定的時間前出現在水城的軍營裡麵就行了,不然你還打算帶著3000人一起走不成?”
劉邦直接就麻瓜了,不過聯想到這個世界的基本為零的軍事曆史,一切似乎又非常的合理。
而且任何一個真正的軍隊將領,在經過了長時間的統兵之後就會發現,最難的事情其實不是如何打仗,而是如何帶著大量的士兵一起行動。記住網址m.97xiaoshuo.
你以為將軍一聲令下,所有士兵就會自發的,排著整齊的步伐,跟著將軍一路向前嗎?
這是不可能的事情,軍隊裡麵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些人迫切的渴望戰功,有些人則拚了命的想要從軍隊裡麵溜走。
而且人與人的體質是不同的,有些士兵能夠堅持行軍12個小時麵不改色,而有些人走上不到半個小時就腳底起泡,根本走不動了。
除此之外,在行軍過程中的休整,營帳的搭建,軍糧的安排,士兵情緒的疏導,對於各種將領命令的貫徹,以及各種各樣雜七雜八的事物,這些都需要統兵將領事先安排好,如果連這些最基本的事情都無法做好的話,那這支軍隊恐怕走到一半就直接自己潰散掉了。
最顯著的一點,就是你翻開任何一本兵法。
注意,這本兵法不能是在網絡上被吹的神乎其神的《三十六計》,可能出乎很多人的預料,《三十六計》根本就不是兵法,甚至連軍事著作也算不上,隻是清朝中期的一些文人,根據自己的臆想,再結合華夏古代的一些著名的軍事案例,再取上一些看上去非常耀眼的四字成語,就拚湊出來的一本似乎很牛叉的兵法出來。
但如果伱真的想要從這本書裡麵學到一些軍事技巧的話,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否則以這本書中那些案例的經典程度,全國人民基本上都聽過其中的故事,也基本上都能理解36計的含義,那這豈不是說全國人民都能夠成為軍事人才了?
這是扯淡,古代真正的官方軍事指定教材其實《孫子兵法》,《六韜》,《紀效新書》,《武經七書》這樣的正統兵法。
而你真正將這些軍閥看一遍的話就會發現,其中真正教你類似於36計。這種計謀的內容,可能還不到整本書的1/20,很多書壓根就沒有這些東西。